东晋“异类”卞壸,为何受到后世历代帝王尊崇?

东晋“异类”卞壸,为何受到后世历代帝王尊崇?

()
中文名:
东晋“异类”卞壸,为何受到后世历代帝王尊崇?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东晋初年,有一位和王导同时期的大臣,此人历经三朝,曾两度为相,地位显赫,深受皇帝倚重、信任,但他不流于世俗,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视为“异类”,所以知名度并不高。不过,其去世后,却倍受后世尊崇,历代文人史家、封建帝王均给予其高度评价—— 唐太宗

唐朝名人推荐

在东晋初年,有一位和王导同时期的大臣,此人历经三朝,曾两度为相,地位显赫,深受皇帝倚重、信任,但他不流于世俗,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视为“异类”,所以知名度并不高。不过,其去世后,却倍受后世尊崇,历代文人史家、封建帝王均给予其高度评价——

唐太宗称其为“忠烈之勋”;

明成祖朱棣称赞其“千古忠孝表清门”;

宋高宗专门赐其“忠烈”庙额;

清康熙帝巡视江南,到其祠堂祭祀,赐御书“凛然正气”匾额;乾隆帝多次前往祭祀,并赐御“典午孤忠”匾额;

唐朝名相房玄龄赞其“以匡正为己任,褰裳卫主,蹈忠义以成名”;

宋代文天祥为其族谱题跋“数千年清白相传”;

明朝兵部尚书史可法为其题“乾坤正气”。

这位深受后世敬仰、尊崇的东晋名臣,名叫卞壸(kǔn)。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受到后世如此推崇?

1.出身名门,不恋权势尊孝道

卞壸出身官宦之家,是山东荷泽人。祖父卞统曾担任过琅琊内史一职,其父卞粹兄弟六人,皆做过高官,为政清廉,深受时人称道,世称“卞氏六龙”。而其父卞粹声名尤佳,被称为“卞氏六龙,玄仁(卞粹字)无双”。

卞壸从小聪明好学,成年后很有名气,但他不贪图权势,朝廷两次征召他作官,都被他拒绝。西晋惠帝朝“八王之乱”时,掌握政权的长沙王司马乂,因忌惮卞粹的刚正不阿,将其杀害。

父亲遇难后,卞壸回到兖州冤句老家。晋怀帝时,承袭父亲爵位,出任著作郎。后来,征东将军周馥邀请他出任从事中郎,又被他拒绝。

西晋灭亡后,晋元帝司马睿在建邺称帝,建立东晋,国破家亡的卞壸应召出仕,任从事中郎,负责官员选拔,深受司马睿信任,先后被提拔为太子詹事、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等职。期间,他履职尽责,勤于政务,秉公办事,深得同僚敬畏和钦佩。

不久,因为母亲去世,卞壸回家服丧。两晋交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刚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司马睿就让他回朝任职。但卞壸极重孝道,坚持要为母亲服丧。为此,特意给司马睿写了一封长信,陈述理由。

信中说,自己无意追求高官厚禄,只因时局艰难,国家需要人才,才勉强出仕。但自己生母过世早,从小就蒙受继母抚育之恩,母亲活着的时候,世道动荡,自己没能很好地尽到赡养职责,如果去世后,又不能遵照礼法为母亲守制,自己将终生遣憾。

如果国家确实离不开我,那么无论如何我也不敢因私废公,现在朝廷人才很多,我一人的去留,并不会影响大局。所以,请朝廷成全我的一片孝心。

司马睿被卞壸的诚意和孝心感动,就没有逼迫他回朝。“帝以其辞苦,不夺其志。”(《晋书》)直到服丧期满,卞壸才回朝复职。

卞壸以身作则,尊奉孝道礼仪,对违反道德礼俗的行为,不留情面予以惩责。

当时,淮南有个做小中正的官吏叫王式,负责当地人才品级的评定。王式有一继母,其前夫去世后,嫁给了王式的父亲。后来王式的父亲去世后,她又回到前夫家中,由前夫家中的继子奉养,死后与前夫合葬。王式以此为借口,只服丧一年。

但卞壸认为按照儒家礼制,王式应该像对亲母一样服丧三年。于是就上奏朝廷,弹劾王式身为官员,违背礼制,没资格做官。并以监督失职、纵容下属违反礼制为由,将其三个上司一块弹劾。最终朝廷经过讨论,王式被免职,并终身不被任命为官。

2.不畏权势,正纲肃纪严法度

卞壸历任三朝,一直很受皇帝重用和信任。任职期间,不仅严于律己,秉公处事,而且不畏权贵,敢说敢做。

东晋是依靠门阀世族建国,王导是最重要的功臣之一,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以琅琊王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在朝廷中地位显赫,位高权重。

晋明帝司马绍在位时,国舅庾亮权势日重,王导与之产生矛盾,经常借口有病不上朝。一次朝会,王导又称病不至。但事后卞壸得知王导缺席朝会,是因为私下里去为车骑将军郗鉴送行。

卞壸于是上奏朝廷,弹劾王导舍公为私,破坏朝纲,丧失了大臣的操守,御史中丞钟雅执法不力,失职渎职,请求朝廷将二人免职惩处。“是时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将军郗鉴,壸奏以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御史中丞钟雅阿挠王典,不加准绳,并请免官。(《晋书》)虽然朝廷没有采纳卞壸的意见,但满朝文武却为之震动。

明帝病逝,晋成帝司马衍即位时,王导虽是辅政大臣,但对明帝遗诏将司马羕排在第一位不满,因此称病不参加即位典礼。卞壸当着众朝臣的面严厉地说:“王公还能算是社稷之臣吗?先皇驾崩、新皇未立的关键时刻,能是人臣称病推却的时候吗!”王导听说后,马上坐着车赶来参加典礼。

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地位优越,经常出现对朝廷的任命不满而拒绝出任的现象,致使朝廷政令大打折扣。一次,朝廷征召南阳乐谟担任郡中正、颍川庾怡为廷尉评的时候,二人对职位不满,借口父命,拒不赴任。

卞壸当即上奏朝廷说,人皆有父,假如都以父命为由拒绝朝廷安排,那么还有什么先圣之言、君臣之道?朝廷官员是国家的人,国家用人之际,官员更要有“身非己有”的献身精神,服从任命,担当责任。他建议朝廷坚决制止这种不听调遣、“以私废公”的行为,并且作为一项制度规定。卞壸所言受到朝廷上下一致赞同,乐谟、庾怡迫不得已,只好听命上任。

3.洁身自好,勤于政事匡时弊

两晋时期,盛行清谈,士族官僚阶层以“旷达”为名,崇尚老子、庄子“无为”思想,整日苟且偷安,放浪形骸,纵欲享受,生活放荡不羁。王澄、谢鲲等朝臣名士,不理政事,纵酒游乐,甚至经常做出脱衣裸体等放诞行为来标新立异,成为贵族子弟追逐仿效的榜样,社会风气极为低俗。

卞壸对此极为反感,多次在朝堂上严厉指斥王澄、谢鲲:“你们这些行为违背礼法,有伤教化,罪大无比!本朝中途倾覆,就是这样导致的。”他还想上奏朝廷,弹劾二人,后来王导、庾亮等人极力劝阻才作罢。但卞壸的这种态度却震慑了朝臣官僚,令“闻者莫不折节”。

卞壸不入流俗,洁身自好,勤勉理政,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能力扭转不良世风,“壸干实当官,以褒贬为己任,勤于吏事,欲轨正督世,不肯苟同时好。”(《晋书》)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无奈积弊难改,他的性格又刚直严肃,但凭一己之力,实难扭转。官僚名士都对他敬而远之,所以当时他虽身居高位,却名望不高。

朝臣阮孚放纵不羁,整日饮酒作乐,看到卞壸天天忙于政事,就嘲笑他:“卞公整天忙忙碌碌,口里就像含着瓦石(意指严肃刻板),难道不知道累吗?”卞壸回复说:“你们都是以风流名士自居,这些在你们眼中看不上的卑下之事,我卞壸不做,谁来做?”

卞壸坚守原则,廉洁朴素,任劳任怨操持政事,深受皇帝器重。他位居高官,却没有一座像样的府邸,儿子结婚,都没有多余的钱财。皇帝听闻之后,特赐卞家五十万钱作为奖赏,但卞壸以无功不受禄为由坚辞不受。

4.以身殉国,忠烈满门传千古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乱,一些手握重兵的诸侯,渐生不臣之心,大将苏峻就是其中之一。

为防止苏峻叛乱,权臣、外戚庾亮担心苏峻反叛,建议朝廷召苏峻进朝任大司马,明升暗降,借机解除其兵权。当时,朝臣都无异议,只有卞壸极力阻止,对庾亮说:“苏峻现拥有重兵,且离京城较近,这样做必将引发苏峻提前叛乱,危及朝廷,应做好谋划,慢慢削其兵权”。

但庾亮一意孤行。苏峻得知消息,联合早已对庾亮不满的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共同起兵反叛。

苏峻起兵后,朝廷命卞壸率军防御。卞壸知道敌强我弱,此去九死一生,却毫不犹豫,慨然出征。他的部下亲信劝他提前备好良马,以防战败时骑马脱身,被他严辞拒绝。

卞壸率兵与叛军大战于西陵,很快被击败,退兵后向朝廷请罪,朝廷令其继续作战,后双方又激战于青溪,仍抵挡不住叛军攻势。叛军攻进城后,到处纵火,卞壸军队大败。

当时卞壸背疮发作,但仍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血战至死,时年48岁。跟随他作战的两个儿子——卞眕、卞盱,见父牺牲,拼命杀敌,皆力战而亡。

父子三人同时为国捐躯,卞壸夫人裴氏强忍悲痛,抚摸着两个儿子的尸体哭道:“父为忠臣,汝为孝子,夫何恨乎!”(《晋书》)

苏峻之乱平定后,朝廷追赠卞壸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贞”。

卞壸身处乱世,在当时清谈盛行、放纵享乐的社会风气下,众人皆醉我独醒,恪守忠孝廉耻准则,为政期间,正法度,尊礼仪,廉洁从政,殚精竭虑,为东晋王朝建国初期的政权稳定沤心沥血,竭尽所能。卞壸父子三人精忠报国,舍身成仁,更是被后世誉为“忠孝之道,萃于一门”,千百年来传颂不息,倍受敬仰。

(参考史料:《晋书》)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建造泰姬陵的沙贾汗是谁

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1592年1月5日-1666年1月22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沙贾汗在位期间,为他的第二个妻子Mumtaz Mahal(波斯人,传说貌详情>>

河北省拱卫京津,1984年,全省境内为何驻扎了4个王牌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军部队和各个军区发展变化的故事,例如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北京军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河北省境内驻扎了4个军,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部队。那么,河北省境内为何会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