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解析03下:看懂严世蕃丧心病狂,才知马宁远太会盘算

《大明王朝》解析03下:看懂严世蕃丧心病狂,才知马宁远太会盘算

()
中文名:
《大明王朝》解析03下:看懂严世蕃丧心病狂,才知马宁远太会盘算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文|LILA聊剧 书接上回 在胡宗宪的奏疏被批回的当天,何茂才、郑泌昌收到了严世蕃下的死令,让他们不要理会胡宗宪,尽管放手去干。 图一 严世蕃 剧照 因此,在谭伦找胡宗宪谈心的时候,富商沈一石的家里,几位大人们正在策划一场亘古未有的“天灾

宋朝名人推荐

文|LILA聊剧

书接上回

在胡宗宪的奏疏被批回的当天,何茂才、郑泌昌收到了严世蕃下的死令,让他们不要理会胡宗宪,尽管放手去干。

图一 严世蕃 剧照

因此,在谭伦找胡宗宪谈心的时候,富商沈一石的家里,几位大人们正在策划一场亘古未有的“天灾”。

图二 沈一石家里

好戏登场。

一、毁堤淹田 毫无人性

前面我们说过,严嵩提出“改稻为桑”的目的是弥补国库亏空,原则上只要让稻农改种了桑田,严家的危机自然可解。

可严世蕃竟然不顾百姓生命,下令让人借着汛期把大堤炸了,只为淹田好改种桑。在开始骂严世蕃之前,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严世蕃为什么会走到毁堤淹田这一步?

图三

1.论严世蕃下令淹田的原因

种桑比种稻的收成要高五成,税收却不增加,为什么稻农不愿意改呢?要知道,严嵩提出这项国策的时候还是一月份,稻农都还没开始播种育苗,改种桑树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主要原因在于,那个时代的百姓太难了,官府加征赋税不说,甚至提前收了以后几年的税收。

稻农手上一没有钱,二没有存粮,一旦改种桑树,他们在桑苗能挣大钱之前(桑苗成熟要3年左右)恐怕早就饿死了。所以才不愿改种桑。

不过,百姓穷官府可不穷,只要各省愿意调粮,保证让浙江的百姓种桑前期有饭吃,他们自然也是愿意种桑的。

问题是,浙江府衙借不来粮。不管是当地的粮商还是各省的府衙,都不愿意借粮给浙江,为什么?一来,严党在严世蕃掌权之后没有了往日的威势;二来,清流党在暗中进行了阻挠。

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严世蕃本来就没打算让稻农自己改种桑。

图四

由于浙江气候适合种桑,所以当地有很多桑农,也有很多小作坊搞织造,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桑农都把丝卖给了小作坊,织出来的布就有好有坏,不利于官府搞收购,搞外贸。

这样一来,制造局每匹布就会少挣9两银子。所以,在严世蕃看来,有必要将稻农手中的田“买”了,不仅能节约织造成本,还能提高售价。所以炸堤淹田也就势在必行了。

可是炸堤淹田毕竟是大罪,一旦被抖落出去严党也还是要倒台。此时清流派的谭伦还在浙江,严世蕃为什么还敢炸堤?

2.论严世蕃为什么敢炸堤

首先是嘉靖的态度,十分支持“改稻为桑”。他对裕王妃封赏时,除了提高她母家地位外,就只有十万匹丝绸了。这个赏赐乍一听没什么毛病,仔细品品就能发现嘉靖的小心思。

图五

他这就是在敲打裕王:“如今国库亏空巨大,老父亲我都已经拿不出钱来赏人了。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改稻为桑’的机会能弥补国库亏空,你可别再派人去浙江捣乱了。”

有了嘉靖这番操作,谭伦在浙江若再敢阻止国策推行,那就是裕王在打嘉靖的脸了。

其次是浙江的局面,高层官员全都是严党的人。既然胡宗宪不听话推行国策,那就不理他让别人去做,反正全都是自己人。出了事,大家随便找个理由,互相打个掩护事情也就过去了。

图六

再次是严家的处境,左边有清流派时刻纠错,右边是嘉靖伸手催着他们弥补亏空。改稻为桑可以说是严家最后的“救命符”,办不好,严家必倒。

所以说,严世蕃炸堤淹田一来是为了保命,二来是为了贪更多的利益。不管怎么样,他都必须要走这一步。就算最后九个县的流民都反了,朝廷自有百万雄兵征服他们。

不过话虽如此,但毁堤淹田毕竟是掉脑袋的大事。即便全浙江的官员都是严党的人,坐在同一条船上,可若船要翻了,大家也只会各自逃命,翻脸不认人。

而严世蕃的命令,就如同要掀翻船的巨浪,“照”出了一张张丑恶的嘴脸。

二、别无选择 饮鸩止渴

上面我们提到,富商沈一石家中几位大人正在策划着该如何完成严世蕃下达的指令。

沈一石是当地有名的官商,拥有25个作坊,常年和制造局合作。在严世蕃的计划中,毁堤淹田之后由丝绸大户低价购买百姓的田地,“严党”选中的丝绸大户就是沈一石。

图七

现在,事态已经明了,只差一个敢炸堤的人了。

杨金水是制造局的人,主要工作是和西洋人谈交易,现在谈成了50万匹的订单,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炸堤的事,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去干。

沈一石虽是官商,但没有官权,且他的主要工作是“接盘”。负责收购兼并田地,只需要备够买田的粮,就是完成了任务。显然,炸堤的事,用不着他去干。

那么,能做这件事的人就只有何茂才、郑泌昌了,他们是严世蕃一手提拔上来的。且在严世蕃的信中,指名了让他们瞒着胡宗宪去办。要知道,毁堤淹田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他们怎么可能会亲自干?

杭州知府马宁远,幸运地被选为了这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图八

1.论马宁远的处境,进退两难

马宁远赶到沈一石家里的时候,郑泌昌、何茂才已经将严世蕃的指示告知了在座的杨金水和沈一石。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他们帮忙一起说服马宁远接受这个工作。

马宁远是胡宗宪一手提拔上来的人,相信“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所以在为人处事上比较认死理。

听说“炸堤毁田”的事不能告诉胡宗宪时,他是有些拒绝接受这个任务的。一来,作为胡宗宪的高徒,他十分清楚胡宗宪上奏疏建议暂缓推行“改稻为桑”的用意;二来,炸堤毁田牵连甚广,不是小事。

但是,“炸堤”的方案他都已经知道了,杨金水、郑泌昌等人会放他活着离开?因此,从马宁远知道方案开始,他就已经没了退路,不管他干不干这件事,他都会没命。

差别在于,倘若不干,立刻丧命;倘若干了,事情若没被揭发他还可能活命。

2.论马宁远的自救,竹篮打水

马宁远能从一个贫苦家庭做到杭州知府的位置,必然是有些脑子的,立刻开始盘算自救的方法。

(1)第一次自救

听到不能把事情告诉胡宗宪时,他立刻站了起来,反问道:

图九

“阁老(严嵩)和小阁老(严世蕃)不信任部堂大人了?”

这个问话很有意思,在座的人都知道他是胡宗宪的学生,倘若“严党”不再信任胡宗宪,他就有理由跟随胡宗宪,不听“严党”的吩咐,从而拒绝这次任务了。

但是郑泌昌他们哪里肯轻易放过他?赶忙解释说主要是因为谭伦在胡宗宪的身边,这任务不是为了瞒胡宗宪而是在瞒谭伦上面的人。

图十

马宁远也没有客气,立刻回怼道:

“那还不是不信任部堂大人吗?”

反正他往日里就是个认死理的人,生死关头他才不在意是否会得罪各位大人。

杨金水见状,一针见血地问到:

“我问你,你听胡部堂的,那胡部堂听谁的?”

胡宗宪是严嵩一手提拔的人,又是严嵩的高徒,就算这次胡宗宪不同意“严党”推行的政策,但他不会跟严党闹翻。

马宁远跟随胡宗宪多年,他自然知道胡部堂的为人,于是只能无奈地答道:

图十一

“当然得听阁老和小阁老的。”

而这个回答一出,就意味着他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郑泌昌见马宁远态度上略有松动,便立刻上前添了一把火:

“阁老叫瞒着胡部堂,用意也是要保护胡部堂啊,免得谭伦知道了捅到裕王那里去,第一个问罪的便是胡部堂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马宁远也不好再说什么,稍加思索后便答应了。

(2)第二次自救

眼看没了辩驳的理由,马宁远立刻又生了一计。向沈一石要了两颗百年的老山参,想要送给胡宗宪。在其他人怀疑他会把事情捅给胡宗宪时,马宁远并威胁道:

图十二

“若是不信任我,那就把毁堤淹田的事交给别人做”。

马宁远当然不敢把事情捅给胡宗宪,否则其他人知道了他必死无疑。

但是,旁人或许不知道胡宗宪的脾气,但马宁远十分清楚,从不收下属的礼物。我们常说,“事出反常必有妖”,马宁远自然也知道。

胡宗宪那么聪明,所以就算马宁远送山参时什么都不说,胡宗宪也能猜到些什么,这也算是他给了胡宗宪一个提醒。即便胡宗宪当时没猜到,事后也总会相信他的忠心。

显然,胡宗宪猜到了马宁远送山参必然有事发生,可没猜到竟然是连炸九个县河堤的大事。

这已经超过了胡宗宪的职权范围,就算胡宗宪想保他也保不了。

至此,马宁远的两次自救终落得了一场空的结局。

3.论马宁远的盘算,两头买好

从马宁远做了这两个决定来看,答应了毁堤讨好了“严党”,而送山参提醒了胡宗宪,原本进退两难的处境硬生生地被他办的两边各有余地。

只是他没有料到事情的走向完全脱离了他们的计划,胡宗宪、谭伦等人竟选择分洪,用两个县换来了其他七个县的平安。

马宁远很清楚,事情一旦败露,他会是严党第一个推出去挡刀的。所以他只能投奔胡宗宪,诉说自己的“忠心”,希望胡宗宪念在往日旧情以及他做事的“初心”上能护他。

所谓“忠心”,马宁远给的解释是“他生是部堂的人,死是部堂的鬼”;

图十三

图十四 看胡部堂的眼神啊

所谓“初心”,马宁远给的解释是不想看着胡宗宪挣扎在严党与清流派中间两难,只要他炸了堤,胡宗宪推行国策就会容易些。

话外之意无非就是,我马宁远是你胡宗宪的人,如今我出事了,你能不保我?

着实狠毒!胡宗宪啥也不知道,还要被马宁远威胁着出来扛枪。

幸好胡宗宪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什么阁老,什么裕王,什么过关,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伙同他们瞒着我去干,还说这颗心对我是忠的?”一句话甩开了马宁远的“道德绑架”。

至此,马宁远再无活路。

三、结语

相比于严世蕃的处境来说,马宁远未必真的没有退路,只要他把事情告诉胡宗宪,没有干“毁堤淹田”的事,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马宁远骨子里是比严世蕃更狠的那种人,严世蕃既要命更要财,马宁远为了“政绩”可以不要命。

也许,就在他炸堤的那一刻,想着的还是又立一功,同时讨了严党和胡宗宪的欢心吧。

本期内容结束,下期我们精彩继续!欢迎喜欢的朋友们点个关注及时看更新哟~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是真的吗(明朝人为什么把长颈鹿叫麒麟)

在很多明代的史书上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明朝的永乐十二年,榜葛刺的国王派遣使者给大明朝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头麒麟。为此,明朝的宫廷画师们还特意绘制了一副《瑞应麒麟图》,翰林院的翰林们还在这幅画上做了颂,这就是《瑞应麒麟图颂》。然而这幅画上所绘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建造泰姬陵的沙贾汗是谁

沙·贾汗(Shahbuddin Mohammed Shah Jahan,1592年1月5日-1666年1月22日),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沙贾汗在位期间,为他的第二个妻子Mumtaz Mahal(波斯人,传说貌详情>>

河北省拱卫京津,1984年,全省境内为何驻扎了4个王牌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解放军部队和各个军区发展变化的故事,例如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北京军区。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河北省境内驻扎了4个军,而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部队。那么,河北省境内为何会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