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前留下三个大将军,分别镇守三个地方,保蜀国三十年无忧

诸葛亮死前留下三个大将军,分别镇守三个地方,保蜀国三十年无忧

()
中文名:
诸葛亮死前留下三个大将军,分别镇守三个地方,保蜀国三十年无忧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诸葛亮料定他死后蜀国将面临魏、吴两国的压力,虽然说早年间招降了名将姜维过来,还培养了诸如蒋琬、董允、费祎等名臣治理朝政。可诸葛亮还是不放心,他为了保蜀国三十年无忧,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在蜀国最重要的三个地方各派驻一位将军。 首先是蜀国

三国名人推荐

诸葛亮料定他死后蜀国将面临魏、吴两国的压力,虽然说早年间招降了名将姜维过来,还培养了诸如蒋琬、董允、费祎等名臣治理朝政。可诸葛亮还是不放心,他为了保蜀国三十年无忧,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在蜀国最重要的三个地方各派驻一位将军。

首先是蜀国面对魏国的前沿阵地--汉中,当年刘备在拿下成都后,举全国之兵与曹操在汉中鏖战数年,才成功迫使曹操退兵拿下汉中。可见这个地方来之不易,况且汉中是整个蜀国的门户,诸葛亮在这里经营多年,堡垒营寨众多,属于进可攻退可守之地。

当年魏延就曾对刘备扬言道:“就算曹操率天下兵马前来,也拿不下我镇守的汉中”,魏延虽然有些自吹自擂的意思,但是也从侧面反应了汉中的易守难攻。所以诸葛亮必须要寻找一位老成持重的将领来镇守,有一个人恰好符合这个条件。

那就是王平,在当年的汉中争夺战中,原本是魏将的王平选择了向刘备投诚,在之后的日子里王平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忠心耿耿。在诸葛亮死后,王平被封为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魏国大将军曹爽曾率军十万进犯汉中,而王平凭借着两万多人马就把曹爽给击退了。

第二个地方就是江州,江州位处蜀吴边境,当年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誓师讨伐东吴的时候,就是从江州地区沿江而下的。这是蜀国攻打吴国最快捷的路线,也是吴国进犯蜀国的必经之地,因此江州的稳定对蜀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而负责镇守江州的则是大将军邓芝,夷陵之战惨败后,蜀国元气大伤,再加上刘备又因病驾崩,蜀国上下顿时人心惶惶,诸葛亮为了稳定人心,于是派遣邓芝作为使者出使东吴。邓芝在东吴与孙权相谈甚欢,成为了知心好友,孙权还数次写信给诸葛亮称赞邓芝。

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要派邓芝镇守江州的原因,为的就是依靠邓芝与孙权两人间的友谊,保证蜀吴两国的同盟关系不破裂,让诸葛亮能安心北伐。而邓芝也不负所托,在诸葛亮死后的数十年里,江州地区一直相安无事,邓芝还和孙权数次互致问候,表达友谊。

最后的地方就是南中地区了,要说蜀国哪个地方最动荡不安,那就非南中莫属了,因为此地聚居着众多的蛮族,他们一直不服蜀国的治理,反叛时有发生。诸葛亮曾亲征南中,对南蛮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也未能彻底的平定南中地区的蛮族。

但诸葛亮在南中派驻了一位名将,他就是后来官拜镇南大将军的马忠,马忠本是蜀国一名小小的县长,夷陵之战后被刘备看重,提拔为镇守一方的郡守。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马忠一直负责镇守在南中地区,以防南蛮叛乱,结果马忠也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虽说南中地区在诸葛亮死后,叛乱事件时有发生,可因为马忠的存在,始终还是掀不起什么风浪,因为马忠镇守在南中长达数十年,所以当地的蛮族首领对马忠都十分敬畏。他死后当地蛮族首领痛哭流涕,还设立庙宇来纪念马忠。

蜀国能在诸葛亮死后的三十年里屹立不倒,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以上三位名将的支持,他们每人都扼守着蜀国至关重要的地区,为了保证蜀国的安全而鞠躬尽瘁。

参考资料:《三国志·蜀国》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明孝宗并非简单的守成之君,而是政绩斐然

关于明孝宗朱祐樘,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学者朱国桢曾评价,“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明朝人甚至将其评为“千古一帝”,他不仅政绩卓越,更为难得的是待人极为宽厚仁慈,对百姓如此,对官员同样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