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却只提到魏蜀吴,第四国是哪国?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却只提到魏蜀吴,第四国是哪国?

()
中文名: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却只提到魏蜀吴,第四国是哪国?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很多的文学作品当中,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也是将“三国鼎立”奉为定论。不得不说,“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个观点,确实是有史以来众人普遍接受的的一个历史观点,影响极为的深远,即便是在现如今的一些流行歌曲中,大家也耳熟能详。

三国名人推荐

在很多的文学作品当中,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也是将“三国鼎立”奉为定论。不得不说,“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个观点,确实是有史以来众人普遍接受的的一个历史观点,影响极为的深远,即便是在现如今的一些流行歌曲中,大家也耳熟能详。

不过,很多人提出,这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当时历史之全貌,“四国鼎立”才是最为确切的,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当时除却魏、蜀、吴三国,其实还有一个政权也在当时的中原大地占有一席之地,此政权便是公孙家的辽东政权。

燕国的前身可追溯至公孙度的辽东政权。

公孙度出生于公元150年,由小吏至刺史,再到后来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可谓是一路平步青云,令人艳羡。不过,公孙度本人倒也是极为有实力的,之所以能够在辽东一步步经营为自己的独立政权,和他本身的能力都是唇齿相依的。

在辽东担任太守之时,公孙度对当地的治理极为地严苛,尤其是对当地豪强的打压,使得公孙度的威慑力大大增强,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加上他对严刑峻法的事实,更时使得当地政通人和。在此基础之上,公孙度在 当地的影响愈来愈大,也为后来公孙度在辽东称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的东汉末年时期,先是皇室之昏暗,再是朝堂之腐朽,权贵之横行,整个的天下更是民不聊生,加上天灾之祸,民心涣散,整个的东汉政权早就是名存实亡。最终,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正式爆发,豪强诸侯更是趁乱分羹,各自圈地为王。而当时公孙度所在的辽东,虽说是远离中原,但也终究是难抵大势,最终,公孙度便也在辽东一带称王,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

公元204年,公孙度寿终正寝,其子公孙康子承父业,接管了辽东政权。公孙康和自己的父亲倒是有些不同,虽说爱当政期间凭借着辽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之优势对中原地区的诸侯势力“恃远不服”,且在相关史料上被记载“穿戴拟天子”,但也终究是未曾像其父亲一般得人心,加上其与曹操交好,还曾将袁绍之子袁尚及袁熙擒斩,献首级于曹操,便也就明面上臣服于曹操政权了。

虽说,公孙康在辽东期间,依旧是对自己的政权进行过扩张,也算是将整个的辽东政权进行了扩张,甚至将当时的朝鲜京畿道等地收为己有,且设置为郡,却依旧是未曾改变后来的辽东政权之局面。公孙康于公元209年离世,虽说留下二子公孙晃与公孙渊,但是年纪尚小,最后由公孙恭承接了辽东政权。只是,此后的辽东政权,存在之时长也不过才29载罢了,最终终结于司马懿大军之手。

公孙家族在辽东之政权,虽说在当时确实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但是却一直都未曾独立为国,只是其主被曹魏所封为“燕国君主”,故而后世之人也习惯性地将公孙家在辽东的政权称之为“燕国”,这也是后世之人称东汉末年实则是“四国鼎立”之缘由。

只是,相比于魏、蜀、吴三国,“燕国”在历史上确实是没那么起眼,所以,后世之人并未将太多的目光停于此处,这也是为何在史书上,或者是诸如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等小说中,一直都是“三国鼎立”而非是“四国鼎立”之缘由所在。

虽说“燕国”也曾经和魏、蜀、吴三国有着同样的性质,也有着一定的规模,但是,最后终究是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最终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后世之人对此也极少提及。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历史上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历史人物?

说起这类被“严重高估”的名人,尤其值得今人回味的,当属宋朝和明朝,两位至今仍“声名赫赫”的“著名政治家”。首先一位,就是北宋政坛上如雷贯耳的大牛,著名的“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