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袁阀下一任家主继承人,不是韩馥的门生故吏,相反,韩馥是被袁隗安排出京另立朝廷,组建讨董联盟的一步棋子,所以袁绍官职虽然比韩馥低,但是在讨董联盟里,他是盟主,是韩馥的上司,讨董联盟的终极目标是消灭董卓、恢复皇统(袁绍不认刘协皇位的法理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官渡之战,袁绍输得憋屈,全拜这二人所赐
蜀汉仅刘备刘禅两位皇帝就灭亡,而东吴却延续好几代,他们都是谁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袁绍是袁阀下一任家主继承人,不是韩馥的门生故吏,相反,韩馥是被袁隗安排出京另立朝廷,组建讨董联盟的一步棋子,所以袁绍官职虽然比韩馥低,但是在讨董联盟里,他是盟主,是韩馥的上司,讨董联盟的终极目标是消灭董卓、恢复皇统(袁绍不认刘协皇位的法理性,污蔑他不是灵帝儿子),所以在这个终极目标达成前,韩馥都不得不承认袁绍的领导地位,所以他被袁绍从冀州赶跑、自杀,他也不敢和袁阀彻底决裂。
韩馥这个人死不死对于袁绍来说无足轻重,袁绍想杀他,就不会杀朱汉为他主持公道,更不会放他走,随便找个罪名直接砍了或者放任朱汉捕杀他就行了。田丰之死也有逢纪在里面从中作梗,刚直如审配,也还活的好好的。所谓外宽内忌对比的只是当世的最高人杰曹孙刘,是相对的,不必妖魔化。
朱汉之前跟韩馥有仇怨袁绍都未必知道,而且,袁绍跟韩馥关系没好到那份儿上,就算知道,也不会因为他们的那点私怨,而废用朱汉。其实,只是韩馥胆小如鼠,又没有安全感。袁绍在其他州郡的死党、部下、盟友也不少,张邈只是其中之一,除非他去袁绍影响不到那几个州郡,不然被吓死也只是早晚的事。
以袁绍为核心的圈子也就那么大,张邈、曹操、刘岱等等。韩馥也是袁绍这个圈子里的人,他的熟人也是袁绍的熟人。例如他投靠的张邈,袁绍称之为兄。然后他想不明白这个事,还要去投靠、依附与袁绍共同的朋友,那么感到恐惧不安也是必然的,因为他没有办法笃信张邈不会因为袁绍之故,害死自己。后来的张邈因恐惧不安而反叛曹操,原因和情况,也是跟他一模一样。这种事情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只有投靠袁绍的死敌,而不是共同的朋友,才能大概率规避风险,不让自己处于危险、恐惧之中。
在四世三公,士人领袖的袁氏家主面前,韩馥虽然是朝廷任命的刺史,也无力对抗抱团力挺袁绍的冀州世家,所以天子也好,皇族也罢,在这些人眼中不过是工具罢了。曹操和袁绍,就是士族集团内卷,只不过操赢了。反之如果绍赢了,结局大差不差。荀家2个兄弟在操,两个在绍,还有司马家,都是士族报团对抗。后来曹家想脱离士族,制裁士族,结果反被制裁。
袁绍后来背叛了他的理想,年轻时想的是匡扶汉室,可是当他为了成为割据军阀,又干过多少次与自己理想不符合的事呢,成为18路诸侯盟主的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他四世三公,就是真匡扶了汉室,也不过五世四公而已。离理想很远的时候,他充满了憧憬。可是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他忘记了初心,以至于靠近理想的时候他犹豫了。不像曹操,能位居三公他就觉得赚了,能称王他也毫不犹豫。而且曹操的格局也更大些,上到抽象的道义,下到具体的黎民,总是能够都考虑到。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