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十二岁拜相,十三岁因摸秦始皇王后的脚被杀,这是真的吗?

甘罗十二岁拜相,十三岁因摸秦始皇王后的脚被杀,这是真的吗?

()
中文名:
甘罗十二岁拜相,十三岁因摸秦始皇王后的脚被杀,这是真的吗?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少年天才甘罗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甘罗十二岁拜相一直是少年励志的典型代表。 可是在正史上,自甘罗拜相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到底去了哪儿? 难道他是“伤仲永”的原型,长大之后泯然众人了吗? 显然不是,别说甘罗不是方仲

三国名人推荐

少年天才甘罗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甘罗十二岁拜相一直是少年励志的典型代表。

可是在正史上,自甘罗拜相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到底去了哪儿?

难道他是“伤仲永”的原型,长大之后泯然众人了吗?

显然不是,别说甘罗不是方仲永,就以甘罗的身份地位来说,十二岁的秦国上卿,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足以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

对于甘罗的结局,有这么一个传说。

有一次,秦王嬴政和王后在下棋,甘罗趁着棋子掉地上的时候,偷偷摸了一把王后的脚,王后吓了跳,当场大叫着扑向秦王嬴政的怀中。

此时的甘罗13岁,秦王嬴政也就比他大3岁,虽然在现在来看他还是个小孩子,但是在当时谁也不会将他当做小孩子来看待。

王后说甘罗摸她的脚,秦王就说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不小心碰到而已 。

可是,甘罗自从少年拜相之后,早就已经飘飘然,再加上有相国吕不韦做后盾,根本不怕得罪秦王,很是嚣张跋扈地喊:“我就是故意的!”

秦王惜才不想杀他,却无法忍受他对自己不敬,只能找到相国吕不韦。

这时候的吕不韦觉得甘罗年少有为,害怕他有一天会取代自己,于是心生嫉妒之下,将其杀害。

当然,这个故事纯粹是影视剧中的剧情,经不起推敲。

历史上的甘罗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甘罗劝说张唐

甘罗的祖父是原秦国左丞相甘茂,在秦昭襄王时期,因为秦国内部权力倾轧,甘茂叛逃秦国,在齐国去做了上卿,后来死于魏国,再也没能回到秦国。

祖父甘茂去世之后,甘罗回到秦国,给相国吕不韦做家臣,担任少庶子之职。

公元前244年,掌控秦国朝政的吕不韦想派张唐到燕国做相国,以联合燕国攻打赵国。

当时,这三个国家的情况是,秦国最强,燕国最弱,燕国为了防备赵国攻打,让太子丹在秦国为质,而秦国也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做大臣。

吕不韦的战略目标便是联合弱小的燕国一起攻打赵国。

此时,吕不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想让张唐去燕国,以谋划对赵国的军事行动。

但是,张唐并不愿意去燕国,倒不是怕燕国不肯,而是因为他曾率军攻打过赵国,早就在赵国的黑名单上了,赵国国君曾扬言“谁要逮住张唐,就赐他百里土地”。

张唐出使燕国,必然要经过赵国的领土,所以他拒绝了吕不韦的提议,让吕不韦非常恼火。

张唐离开相府之后,12岁的甘罗正好看到吕不韦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便上前问道:“君侯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吕不韦将张唐不愿意去燕国为相的事一说,甘罗眼珠子一转,马上开口道:“君侯勿忧,我有办法让他去。”

吕不韦虽然知道这个小子平时聪明伶俐,但是也没想过让他这么小就参与国家大事,便呵斥他不要多管闲事。

甘罗辩解道:“项橐七岁就作孔子的老师,如今我已经12岁,君侯何不让我去试一试呢?”

吕不韦想想也是,试试无妨,便同意了甘罗的请求。

甘罗劝张唐出使很顺利,并没有多说,只是举了当年武安君白起因得罪范雎,被范雎陷害致死的故事。

并问张唐:“您与武安君相比,谁的功劳更大?相国比范雎,谁的权力更大?”

很简单粗暴的对比,张唐汗如雨下,只能答应出使,因为他不知道这到底是甘罗的劝谏之词,还是吕不韦有意敲打。

甘罗出使赵国

当吕不韦得知张唐愿意去燕国做相国之后,非常高兴,对甘罗也刮目相看,果然是有志不在年高。

这时候,甘罗趁热打铁,再次主动对吕不韦请求:“请君侯替我准备五辆马车,让我先去赵国为张唐打通关节。”

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战国策》

吕不韦这次没有再小看甘罗,而是亲自将甘罗的请求上报给秦王,得到秦王召见之后,甘罗便开始了出使赵国之旅。

赵国国君赵悼襄王非常重视秦国的使节,哪怕这个使者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他依旧隆重地亲自到郊外前来迎接。

甘罗一看到赵悼襄王,就对吓唬他:“大王,你大祸就要来了!”

赵悼襄王不解,甘罗便将燕太子丹到秦国为质、秦国派张唐到燕国做相国的事一说。

“秦、燕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原因,这不就是冲着攻打赵国来的吗?大王若是不想面对两国联军,不如先送五座城邑给秦国,让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悼襄王不知道是真的被吓唬住了,还是别有打算,竟然真的答应了甘罗的提议,送了五座城邑给秦国。

燕太子丹回国后,赵国果然发动了对燕国的战事,秦国作壁上观,没有帮助燕国,燕国很快损失36座城邑。

事后,赵国还很会来事,将从燕国抢来的城池又送了11座给秦国。

这样,秦国没废一兵一卒,竟然凭空得到了16座城邑。

甘罗拜相

甘罗回到秦国之后,因为一出妙计使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16座城邑,秦王嬴政让他出任秦国上卿,并将甘茂原来的田地、房宅都赐给了他。

上卿,在先秦以前一般指高级官员或者爵位,更多的是一种地位上的显赫。

在当时的秦国,就相当于丞相,所以甘罗拜上卿又被称为“甘罗拜相”。

这个丞相,不是三国之后那个总理朝纲的丞相。

战国时期的秦国,百官之首称为“相邦”,或者“相国”,比如吕不韦就是相国,相国的副手就是左、右丞相。

甘罗的上卿大概就跟左右丞相地位相近,但是不算是实际职务,更多的是代表地位。

甘罗拜相的背后

甘罗的能力毋庸否认,能在12岁之龄,先后说服张唐、赵悼襄王,使得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16座城,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谋士。

但是,他的功劳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比如,在说服张唐的时候,与其说说是说服,不如说是威逼,以相国吕不韦的身份地位,威逼张唐不得不出使。

作为相府少庶子,谁知道他代表的是否是相国之意?

这样做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也很大,而且损害的是相国吕不韦的名誉,传出去都会说是他以势欺人,大臣都会对吕不韦生怨。

同样,出使赵国也是一样,他原本出使的目的是为张唐打通关节,让赵国不要杀张唐而已。

可是,真正去了赵国 ,他却私自做主,让赵国献城,然后秦国背叛与燕国的盟约。

这同样是借势压人,以秦国的强大为基础,压迫赵国屈服,损失的也是秦国的信誉。

无论此举到底是吕不韦授意,还是他自作主张,其实这16座城池来得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轻巧。

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若是不考虑后果的话,能做到的人不在少数,只是考虑到甘罗的年龄,又不得不说他不愧是少年天才。

另外,甘罗出使有功,但是也远远达不到被拜为上卿的地步,这其中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因素。

他的祖父甘茂本就是秦国丞相,只是因内部倾轧不得不叛逃,秦国再次授予甘茂后人高官厚禄也是一种拉拢人才的手段。

甘罗的结局

甘罗12岁之后,便再也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以他的地位,以及高调的行事方式,这是很不正常的。

最大的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甘罗拜为上卿之后不久就死了。

否则的话,在秦国当时内外都发生了激烈动荡的情况下,他不可能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甘罗又是如何死的呢?

若是病死的话,大概率史书上会提一笔,毕竟英年早逝哪怕在古代也是足以让人长叹的话题。

若非病死,那就只能是被杀了!

当时能处死他的只有两人,一个就是秦王,另一个是吕不韦。

考虑到秦王才15岁,刚继位2年,大权被吕不韦掌控在手,与吕不韦的矛盾也还没激发到不可收拾的程度,秦王处死甘罗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

如此说来,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吕不韦处死了甘罗!

难道,真的是吕不韦嫉妒甘罗年少有为?担心以后被取而代之?

这更是无稽之谈,不说别的,甘罗与秦王嬴政相比如何?

上面坐着一个更有能力 ,更有地位,年龄还更大一些的秦王嬴政,吕不韦都没怕过,还怕这么一个爱出风头的小屁孩?

以甘罗的行事作风来看,他最大的取死之道,大概就是行事太过跳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其中不免狐假虎威,损害到了他身后人、吕不韦的利益。

说到底,他还是少年得志,太过飘飘然,失去了敬畏之心!

不管怎么说,甘罗十二岁拜上卿,是“有志不在年高”的典范,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志向,以他为榜样来努力奋斗!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