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熟悉明史的朋友,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时空好像穿越了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演义里的很多场景,其实都是明末时期出现的。 比如说惊天地泣鬼神的赤壁之战,那一把大火的原型,其实就是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对陈友谅烧的那把大火。再比如说刘关张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官渡之战,袁绍输得憋屈,全拜这二人所赐
蜀汉仅刘备刘禅两位皇帝就灭亡,而东吴却延续好几代,他们都是谁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其实熟悉明史的朋友,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时空好像穿越了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演义里的很多场景,其实都是明末时期出现的。
比如说惊天地泣鬼神的赤壁之战,那一把大火的原型,其实就是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对陈友谅烧的那把大火。再比如说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其实正史上是没有的,可是罗贯中感佩陈友谅、张定边、张必先三兄弟的情义,刻意将这个故事加了进去。
张定边到了三国,在地位上至少也是关羽级别的人。
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张士诚的幕僚。早年熟读兵书的罗贯中,投效在张士诚门下,曾经帮助张士诚对抗过元朝。
可是后来张士诚不思进取,罗贯中心里非常失望,于是就离开了他。那么罗贯中这辈子最佩服的军阀是谁呢?我认为就是陈友谅了。
如果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没有被射死,只是战败了。其实陈友谅依旧可以像赤壁之败的曹操一样,东山再起。因为陈友谅的实力比朱元璋强大太多了。
张定边作为陈友谅的铁杆兄弟,在三国里面,那应该就是关羽这样的角色。关羽和刘备是结拜兄弟,又是负责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这些完全符合张定边在现实中的角色。
张定边的勇猛,在元朝末年,那是没有对手的。就算是朱元璋手下的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那也不是张定边的对手。
他深受陈友谅信任,自己对陈友谅也是忠心耿耿,所以等到陈友谅击败朱元璋以后,至少会让他负责镇守一方,极有可能就是镇守朱元璋的吴地。
从勇猛程度上来说,张定边更类似于赵云。
张定边这哥们打起仗来,属于不要命的那种。这和三国时期的另外一位英雄十分相似,在演义中,常山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上与曹操的千军万马搏斗,最终斩杀曹操五六十名战将,将阿斗给救了回来。
张定边的英勇,绝对不比赵子龙差多少。鄱阳湖大战之前,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死守在南昌城长达85天,以2万人马挡住了陈友谅60大军。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明史》
可以说这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了,那么创造这个奇迹的,其实不是朱文正,而是陈友谅。因为陈友谅执着于南昌城,对于张定边分兵攻打金陵的建议,完全不采纳。
其实只要一部分人马攻打南昌,另一部分人马去攻打金陵,那朱元璋的军队首尾不能相顾,而且水军尚未操练完成,自然会功亏一篑。
85天后,朱元璋的援兵已经赶来了。双方在鄱阳湖对峙。这天晚上,张定边没有通知陈友谅,便带着三条船独自前往朱元璋的大营。
起先陈友谅这边和朱元璋这边都没在意,以为就是巡逻的船,毕竟三艘船顶什么用呢?可是万万没想到,张定边的这三艘船,居然直接朝着朱元璋的数十万大军而来。这是自杀式的进攻么?朱元璋手里的这些战船都懵了,张定边趁着这个机会,奋勇前进,将对方的数十条战船都给冲开了,自己站在最前头高声呐喊,所以手下士兵也都奋勇杀敌。他的目标就是朱元璋,朱元璋的主船由于惊慌失措,居然搁浅了。这个时候不出意外的话,张定边会把朱元璋当成俘虏一样抓走,因为没有任何战船是可以靠近救援的。可惜常遇春在这个时候,朝着张定边放了一箭,受了伤的张定边知道计划不会成功了,于是带着三艘船撤出了战场。他们在撤退的时候,没有一艘船敢挡住他们的去路,可见张定边的英勇到底有多让人瘆得慌。这跟赵云在长坂坡的表演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张定边的悲惨结局,类似三国后期的姜维。
姜维我们都知道,他带着8万人马在沓中屯田,钟会和邓艾的23万大军杀来以后,姜维不得不带着人马在剑阁道与之抗衡。
结果邓艾带着3万人,从阴平小道偷偷溜进了蜀地,他们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到了成都城下,逼迫刘禅投降了。
刘禅投降后,发了一道诏书给姜维,让他举手投降。无奈之下的姜维只好选择投降钟会,但是他不甘心,所以他怂恿钟会谋反,杀掉手下部将,自己再渔翁得利。结果秘密被钟会的手下部将给发现了,姜维和钟会一起被杀。可怜姜维是报国无门,复国无望。
其实张定边后期和姜维的遭遇是非常相似的,当时陈友谅被朱元璋击败了,他本人也被乱箭射死了。
张定边也中了很多箭,可是他冒死前去找到了陈友谅的尸体,又护卫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一路驾船逃到了武昌。
诸将自上流邀击之,大战泾江口。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军大溃,太子善儿被执。太尉张定边夜挟友谅次子理,载其尸遁还武昌。---《明史》
在武昌张定边将陈理立为皇帝,万万没想到,他的义弟张必先已经被朱元璋擒获。无奈之下的张定边只能死守城关,不让朱元璋进来。
可是陈理这边却先服软了,他经不起胡美的诱惑,选择开城投降。得知这个消息的张定边,痛心疾首,只好带着一支人马突围出去,在荆楚之地,与朱元璋斡旋。
可惜的是,张定边并没有任何复国的机会。所以他在最后关头,只能选择解散部队。从此以后张定边更名换姓,浪迹江湖。
总结:张定边忠义如关羽,勇猛似赵云,结局类姜维。
张定边是陈友谅最信任的将领,几乎将自己所有的军事部署都告诉了张定边。这两个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张定边自然要报效陈友谅的知遇之恩的。
奈何结局令人伤感,传言他归隐山林后,出家做了和尚。在山中遇到一条打老虎,张定边飞身跳起,禅杖挥下后,那只老虎已经脑浆迸裂而死,可见张定边武艺有多高强了。
参考资料:《明史》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给他写一道圣谕,其文字犹如一封表“忠心”的肉麻书信,大家不妨来读上一读:“你此番心行,朕实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正当西宁危急之时,……尔等此用心爱我处,朕详情>>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