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史记之四十四:一场斗鸡引发的大乱子

八卦史记之四十四:一场斗鸡引发的大乱子

()
中文名:
八卦史记之四十四:一场斗鸡引发的大乱子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春秋时期,在鲁国的贵族中,有一种娱乐赌博活动成为时尚,那就是斗鸡。作为鲁国三大贵族——“三桓”(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家族)之一的季平子就是斗鸡的发烧友。季平子的邻居叫郈昭伯,也是一个贵族,同样是斗鸡的粉丝。斗鸡是一件很刺激的活动,两只大公鸡扑击缠斗,胜者为王,观

春秋战国名人推荐

春秋时期,在鲁国的贵族中,有一种娱乐赌博活动成为时尚,那就是斗鸡。作为鲁国三大贵族——“三桓”(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家族)之一的季平子就是斗鸡的发烧友。季平子的邻居叫郈昭伯,也是一个贵族,同样是斗鸡的粉丝。

斗鸡是一件很刺激的活动,两只大公鸡扑击缠斗,胜者为王,观众屏气凝神,血脉贲张。

斗鸡一般都是带彩头的,所以出阴招的现象层出不穷。

季平子的盘外招就是在自家出战的斗鸡翅膀上加料,加的是一种被称为芥子粉的东西,算是芥末的初级产品。

当对手的斗鸡凶猛进攻、啄中对手翅膀时,会被辛辣的芥子粉呛得难以忍受,中招之后的战斗力基本上直接归零。

季平子大胜数场之后,逢赌必输的郈昭伯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郈昭伯制作了几副精致轻巧的小铜钩,套在斗鸡的两个鸡爪子上,让自家的斗鸡带着装备上阵,威力倍增。

季平子连输几场之后,稍微仔细观察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这游戏玩不下去了,一怒之下的季平子以势压人,露出强权的爪牙,直接霸占了郈昭伯的家产。

玩大了。

郈昭伯当然心不甘情不愿,是你先出阴招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凭什么掀桌子?郈昭伯不敢正面和季平子发生冲突,就跑到国王鲁昭公那里告状。

这个鲁昭公是和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主,虽然在位长达32年,但基本上扮演的是一个吉祥物的角色,鲁国的朝政大多数都在“三桓”家族的掌控中。

鲁昭公其实本来就没有当国王的基本素质。在他父亲鲁襄公的葬礼上,当时已经19岁的鲁昭公还像个孩子,啥也不懂,孝服脏了又换换了又脏,更换了三次,脸上没有半点悲伤的泪水,反而插科打挥,不亦乐乎。

当郈昭伯找到鲁昭公告状的时候,鲁昭公这个傀儡国王已经当到了第25个年头。作为一个君主,哪怕再傻,也不会甘心做个木偶,鲁昭公当然想干掉季平子,拿回失去的权力。

作为鲁国头号大贵族的季平子,本身就是一个飞扬跋扈的人,树敌不少。

他曾经违反规矩,导致孔子发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样的抱怨。按规矩,八列舞者是周王室的标准,诸侯国应该是六列,作为大臣的季平子只能用四列。季平子直接用周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了。

鲁昭公带上郈昭伯,又召集了几个和季平子有过节的仇家,直接带兵杀向季平子家。

措手不及的季平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包围在一座高台上。

季平子百般求饶,但是从退出政坛到出走他国,季平子的条件被鲁昭公一一否决。

这边,鲁昭公和季平子还在讨价还价,那边,“三桓”中的另外“两桓”坐不住了。商量下来,虽然平时“三桓”之间争权夺利,但是“三桓”是一个整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不能坐视季平子垮台。

三家合兵一处,对鲁昭公展开全面反击,鲁昭公的人马被打得落花流水,只能逃亡到齐国,开启了自己长达8年的流亡生涯,后来在晋国忧愤而死。

季平子转危为安,立了鲁昭公的一个弟弟,作为鲁国新的傀儡君主,继续掌控着鲁国的朝政。

而这一切,都是一场斗鸡引发的。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报复建文帝旧臣(朱棣为什么要杀建文旧臣)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康熙为什么免除匠籍

清朝初年,凡手工业工匠,均另有匠籍,要按政府规定服劳役,或者交纳班匠银代役。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下令将班匠银并入田赋中征收,从而使工匠们摆脱了人身的控制,有利于促进手工业发展。匠籍,是指中国明代政府将手工业者编入的一种特殊户籍,社会地位低下。匠人们详情>>

探索古建保护和城市生态和谐相生,呵护北京雨燕在正阳门筑巢——专访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文保专家袁学军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很多人儿时对燕子的最初印象。而对于“雨燕妈妈”袁学军而言,黑褐色羽毛、胸腹有白色细纹的北京雨燕则倾注了她满满的热爱。身为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袁学军和团队在国内开创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