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平庸之辈”或“绝非庸才”之类笼统的评价。 显然,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刘禅应当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评价。 权力游戏:历史级 在权力这个事情上,刘禅可能是同时代君王中最优秀的一个。 刘禅登基时,“以父事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事实上还有下半句,只是无人敢提
关羽不满黄忠的封赏,为何对魏延的封赏沉默不语?你看魏延干了啥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
三国毫无忠实度五大将军排行,三姓家奴吕布仅第二,第一无人不服
美媒:基因研究揭开匈奴社会结构之谜
盗墓奇谈:刘备的大墓,居然盗墓贼都不敢进
周瑜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厉害?
正解三国冢虎司马懿,为了一家人的平安,也是实属无奈
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平庸之辈”或“绝非庸才”之类笼统的评价。
显然,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刘禅应当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评价。
在权力这个事情上,刘禅可能是同时代君王中最优秀的一个。
刘禅登基时,“以父事”诸葛亮,“政由诸葛,祭则寡人”,一切由诸葛亮做主。
不过,234年,诸葛亮就去世了。
也就是说,在刘禅长达41年的帝王生涯中,诸葛亮只陪他走了12年,后面有接近30年是刘禅自己走的。
诸葛亮死后,刘禅一面让蒋琬“总理国事”,维系执政的平稳,另一面又不再设立丞相,开始逐渐收回权力。
一开始,蒋琬虽“总理国事”,但集中于汉中的蜀军主力由刘禅的舅舅,汉中都督吴懿统领。
此后,蒋琬进为大司马,录尚书事,而费祎也进为大将军,也录尚书事。虽然蒋琬在军政地位上都高于费祎,但是,由于费祎也既管军事,也能过问全部政事,所以,蒋琬、费祎二人算是权力交叉,相互制衡,又各有侧重。
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其政”,算是成功收回了大权。
而且,尤其难能可贵的事情是:三国之中,蜀汉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血腥宫廷内斗的国家。也就是说,在刘禅君臣的运作下,蜀汉的政局是最为稳定的。
而且,同样难得的是:蜀汉的派系斗争一直十分激烈。尤其到了后期,黄皓、姜维、诸葛瞻等人各自水火不容,但刘禅基本上能比较和平的“摆平”争执,并无需采取激烈的手段。
可以说,刘禅能够四平八稳,不动声色地掌控权利,并实现对权力的分配,就权力操控之术而言,刘禅胜过同时代的其他君主、权臣。
权力操控,刘禅是顶级的。
然而,一个“老板”,不仅是要让内部权力平衡,更要让内部真正的凝聚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战。
这,正是刘禅与英明之主的差距所在。
刘禅自摄政时期,尽管内部没有大的血腥内斗,但内部也一直不能凝聚到一起。
费祎时期,姜维与费祎的关系就很紧张,甚至有人说费祎就是姜维派人刺杀的。
姜维北伐时期,军队的团结更是大问题。
段谷之役,姜维约汉中都督胡济会师作战,但胡济按兵不动。结果,战后,姜维降职。胡济反而得到了提拔···
此后。诸葛瞻与黄皓不和,却又与黄皓一起上奏,请求撤掉姜维的大将军之职,而姜维也提出要杀黄皓。
最后,姜维为避祸,远避沓中,这是后来蜀亡国的重要军事原因···
除此之外,一些益州本地派,先是唱衰北伐,后又高唱“亡国论”···
总之,刘禅能够凭借高超的手腕实现制衡,但却根本没有才情凝聚人心。
影视剧演到刘禅时,一般都有刘禅在后宫流连忘返的镜头。
实际上,在私生活方面,无论是后宫规模,还是宫阙基建,刘禅都是相对克制的一个。甚至可以说,在三国时期掌握实权的皇帝中,可能只有他父亲刘备比他表现好一些。
对于刘禅时期蜀国的经济情况,人们最喜欢引用的是东吴使者的评价:民有菜色。
所谓“民有菜色”,其实也就是营养不良,这在古代并不算特别糟糕。史书对曹睿、孙权、孙皓等人治下百姓生活的描写,是更加不堪的。
而且,费祎“家不积财”,姜维“家无余资”,蜀汉统治集团一直没有大的贪腐问题,保持了相对廉洁、清明。
据《中国人口史》统计,三国时期,蜀国爆发的农民起义的数量只有魏、吴的1/8,是其中最少的(即便将疆域、人口等不同因素考虑在内,蜀汉的比例也依然是最低的)。
东晋时,人们在益州发现,人们还是敬仰、祭拜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这也正说明:蜀汉的统治一直是比较得人心的。
在蜀汉频繁北伐,甚至透支国力的情况下,能做到这样,确实是十分难得的。
可以说,换一个时代,刘禅不失了合格的守成之主。
然而,刘禅所处的时代,是乱世。
这个情况下,治理政治,仅仅“清平”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富国强兵”。
这一点,刘禅的答卷是灾难性的。
蜀汉灭亡时候,蜀汉有:户28万,口94万,甲士10.2万,吏4万,米40余万斛,金银各二千金,锦旗彩绢二十万匹,余物称此。
自221年(刘禅登基前一年)到262年(蜀灭亡前一年),魏国由103万户增长到144.5万户,吴国由47.8万户增长到52.3万户,而蜀国则一直保持在20来万户,甚至人口数还出现了减少(221年人口估计为132万,262年人口味94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史》)
至于财政方面,国库余的金银錦绢等物,还不够当初刘备入益州时赏赐给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四人的(每人黄金500斤,白银千斤,钱5000万,锦千匹)···
而参考邓艾当初在淮南屯田的估算,40万斛粮食,尚不够10万之兵一个之食!
可以说,刘禅不但没有实现富国强兵,还把国家带到了真正的山穷水尽。
又有许多影视剧,将刘禅描写为一个不思进取的家伙。
其实,刘禅的进取心,是同时代出类拔萃者!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北伐暂时陷入低潮。除了一直反对北伐的益州派,就是蒋琬、费祎这样的人,也都普遍对北伐持消极态度:诸葛亮主持北伐都不能成功,我们又能有什么机会呢?
然而,刘禅一直是北伐态度比较坚决的一个。
238年,司马懿进攻辽东。
刘禅下诏,让蒋琬立刻到辽东,并提出:现在魏明帝凶狠骄横,辽东人民反抗,这是天赐良机。您立刻整军备战,准备与东吴联合行动!
我们知道,辽东公孙渊造反时,是向东吴求救了的。所以,东吴是应邀入援,而蜀国则是真正的积极进取!
当然,后来,司马懿去百日、战百日、归百日,休整六十日,一年解决战斗,吴蜀都没有机会了。
此后,费祎时期,屡屡限制姜维,使姜维北伐兵力常常不满万。
费祎死后,姜维北伐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大。
后人都说是姜维北伐,无论认为他是穷兵黩武还是雄心壮志,都把账算在姜维头上。
其实,当时,满朝大多反对北伐,甚至连张翼、廖化这样的武将都反对北伐了。如果不是已经“自摄其政”的后主全力支持,姜维又如何能“穷兵黩武”呢?
总之,刘禅本人,是绝对的“鹰派”!他的进取心是不应被忽视的。
然而,刘禅却缺乏英主百折不挠的斗志。
邓艾兵临城下时,蜀汉仍有一战之力。
当年,刘备攻成都,刘璋尚能坚持数月,足见其城池之坚。
何况,邓艾兵将虽精,但小道偷渡而来,兵力不足,补给困难,且显然不可能携带足够的攻城器械。
尽管近卫部队已经随诸葛瞻在绵竹报销,但刘禅如果发动民众登城抵抗,邓艾是没有机会短时间攻下的。
此时,姜维所率领的蜀军主力尚完好,而霍弋在南中的军力也有一定的部队。
何况,蜀中大部分地区仍为蜀汉所有,仍可以紧急征发,而东吴的援军已经派出。
即便成都不守,也可南撤至江州,重新组织抵抗,江州等地有兵有粮有回旋余地,事情尚有可谓,军事无必败之理。
可以说,到此时,虽然即便抵抗,也有不小的概率最终失败,但如果刘禅有其父百折不挠的斗志,蜀汉尚未到必然灭亡的地步。
只是···刘禅君臣满朝为邓艾的突然出现所吓到,举国不战而降!
刘禅没有很多军事斗争的经验,军事,大多委托于诸葛亮、姜维等人办理。
不过,作为天子,刘禅还是有几次干预了军事行动,并从中展现(暴露)自己的水平。
1、比蒋琬靠谱。
蒋琬曾提出过一个大胆的想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因秦岭难行,粮草困难而失败,不如改变进军路线,沿沔水而下,取魏兴、上庸等郡。
显然,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
汉中至上庸之路,水流湍急,“还路甚难”,一旦不利,有覆灭之危,可谓是孤注一掷。
当年魏延“子午谷奇谋”,也是孤注一掷,但是,如果成功,能取长安,“异道会于潼关”,属于“高风险,高回报”。
而蒋琬的这个孤注一掷,也就是夺取贫瘠的东三郡,最多也就是威胁襄阳,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属于“高风险,低回报”。
所以,姜维、费祎等人都觉得十分不靠谱。
刘禅没有蒋琬那么二,紧急叫停,才避免了一次军事灾难。
由此来看,刘禅的军事眼光,比蒋琬还是靠谱一些。
2、严重失误。
262年夏,司马昭决心灭蜀,让钟会在关中治兵。
姜维意识到危险,上表后主,建议增派张翼加强阳安关关口,廖化加强阴平桥头,以确保对汉中之封闭及确保姜维回援汉中之路的安全。
然而,刘禅听信黄皓的鬼话,以为敌人终归不会来攻,遂扣住此事。
结果,魏攻汉中时,诸葛绪控制阴平桥头,迟滞姜维回援,而阳安关守将降敌,导致汉中丢失!
如果刘禅采纳姜维之计,纵然不能“聚谷敛兵”,大败魏军,汉中也不会丢失如此之快!后来致命的阴平也未必会暴露于敌!
不久,姜维在剑阁挡住钟会,战局陷入僵持。
然而,远在南中的霍弋认识到蜀汉的形势仍然很危险。因此,提出要率军回援成都。
刘禅却表示成都很安全,拒绝了霍弋的建议。
如果刘禅意识到危险,采纳霍弋的建议,后来又何至于匆匆忙忙让未经战阵的诸葛瞻等人去与邓艾扳手腕呢?
蜀汉在亡国之战中的失败,人们多责备姜维“聚谷敛兵”的冒险,或责备黄皓弄事,其实···此时蜀汉的最高统帅正是已经收回大权的刘禅,而刘禅在战争指导能力上的失误,才是蜀汉此战失败的关键!
总体来说,刘禅的战争指导能力,中规中矩,不像后世唐玄宗那么奇葩,但也谈不上什么见数。
如果遇到一般的对手,可能刘禅还能支撑一阵,但与对面的司马昭相比,确实差距不可以道理计。
个人以为,刘禅的情商,不在乃父之下,即便在历代帝王中,也是佼佼者。
3件事,展现出刘禅出众的情商。
1、劝阻蒋琬。
前面提到,蒋琬有一个靠谱的军事计划。
如果采纳蒋琬的计划,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如果强制阻止蒋琬,又会削弱蒋琬这个首辅之臣的威望。
刘禅没有以下诏的方式要求蒋琬退兵,更没有直接和蒋琬讲道理,而是让费祎、姜维前去,私下以商议的方式阻止。
最后,以蒋琬自己上书调整计划而结束。如此,蒋琬的错误计划不再实施,而蒋琬的面子也保住了,君臣相得。
2、安定夏侯霸。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
司马家掌权后,与曹爽关系紧密的夏侯霸害怕被牵连,逃到了蜀国。
夏侯渊与蜀汉的关系是极味微妙的:夏侯渊的女儿,当年被张飞所掠,做了张飞的妻子,他们生下的女儿后来作了刘禅的皇后;同时,夏侯渊本人,却是在于刘备军的交战中被杀的。
刘禅见到夏侯霸,只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您的父亲当年与我们交战,是死于乱军之中,不是我先人所杀(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但夏侯渊之死并非我们之间的私仇)!
随即,刘禅指着自己的儿子说:你看,这可是你们夏侯家的外甥呀!
可以想象,短短几句话,足以使夏侯霸安心,甚至可能还会使夏侯霸心中有一股暖流。
3、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进一步展现了刘禅情商上的过人之处。
司马昭,疑心很重的人。
蜀汉灭亡后,司马家的心腹钟会作乱,绝对使司马昭不再敢信任任何人;而姜维企图复蜀的未遂谋划,则更会加重司马昭对刘禅的疑虑。
因此,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蜀,实际上绝不是一句“亲切慰问”,而是杀气腾腾。
第一次问时,刘禅以“此间乐,不思蜀”作答。
人在屋檐下,韬晦之策并不稀奇,并不能完全打消司马昭的疑虑。
于是,不久,司马昭又第二次来“关心”。
此次,刘禅的表演,彻底打消了司马昭的疑心。
刘禅先是以“拙劣表演”的样子(用词完全是学者郤正的风格),表达了自己思念蜀地。
司马昭一眼看出是郤正的风格,遂问:是不是郤正教你说的?
刘禅做惊奇的样子回答:正是他教我的!
显然,刘禅的表演,就像一个扶不上墙,老实巴交的烂泥。
如此,刘禅得以打消司马昭的疑心,安享晚年。
“乐不思蜀”,被后人认为是刘禅“扶不起”的典型事例。
其实,“扶不起”,正是刘禅必须传达给司马昭的信号!
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刘禅一家性命!
刘禅此举,正是其高情商的表现。
总之,刘禅的情商,绝对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
诸葛亮曾经评价刘禅“智量甚大”。
当时,诸葛亮是在与友人的信中做出这些称赞的。而当时的诸葛亮,也并没有奉承刘禅的必要。
回顾刘禅的表现,在个人情商、权力关系把握、维系稳定方面,刘禅“智量”确实“甚大”。
而如果是诸葛亮辅政的话,刘禅能够在上述方面做到“甚大”,其实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只是,刘禅在富国强兵、凝聚人心、百折不挠、战争指导方面,确实没有过人之处,如果没有杰出人才补上这些短板,刘禅是无法领导弱小的蜀汉坚持下去的。
若是太平岁月,刘禅或许是不错的守成之主。
但生逢三国时期,刘禅成为亡国之君,并不冤。
日本正在1931收动了震动齐国的九一八事情,占据了我国东三省。又正在1937年收动七七事情,占据华北。以后又一步步鲸吞我国国土,强制人民当局从北京迁皆重庆,正在最危机的闭头上海、喷鼻港等主要乡市皆降进日寇脚中。我国国民经由十四年的奋力抗战才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历史上未曾中断过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许褚: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猛将,容貌雄毅,勇力绝人的相关内容。容貌雄毅,勇详情>>
1、梁红玉 是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的妻子,当年韩世忠将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她亲自擂鼓为将士助威,最终宋军大胜,金兀术狼狈逃走。2、穆桂英挂帅——北宋年间,宋辽征战,穆桂英代父出征。 边疆战事吃紧,六郎被陷敌营,桂英被逼应战,并且战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