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8年,刘裕受封为东晋的“宋公”,并受九锡,随后不久,他便指派心腹王韶之,缢杀了“不辨饥寒”的晋安帝司马德宗。 到了这种地步,其实刘裕已经具备了登基称帝的一切条件,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拥立了晋安帝的弟弟,也就是琅邪王司马德文。 司马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事实上还有下半句,只是无人敢提
关羽不满黄忠的封赏,为何对魏延的封赏沉默不语?你看魏延干了啥
传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
三国毫无忠实度五大将军排行,三姓家奴吕布仅第二,第一无人不服
美媒:基因研究揭开匈奴社会结构之谜
盗墓奇谈:刘备的大墓,居然盗墓贼都不敢进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厉害?
周瑜
正解三国冢虎司马懿,为了一家人的平安,也是实属无奈
诸葛亮如此器重姜维,为何临终前不向刘禅举荐姜维,做蜀汉丞相?
曹操为什么对马超的实力感到颇为忌惮呢?
公元418年,刘裕受封为东晋的“宋公”,并受九锡,随后不久,他便指派心腹王韶之,缢杀了“不辨饥寒”的晋安帝司马德宗。
到了这种地步,其实刘裕已经具备了登基称帝的一切条件,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拥立了晋安帝的弟弟,也就是琅邪王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便是晋恭帝。
为什么刘裕在就差临门一脚的情况下,却一反常态不自己登基呢?说起来,这和一个谶语有很大关系。
这个谶语,叫做“昌明之后有二帝”。
所谓昌明,是一个人的字,这个人便是东晋的孝武帝司马曜,而这句谶语的意思就是说,在司马曜之后,东晋还有两个皇帝存在。
究竟这句谶语从何时流传开来已经不得而知,但刘裕对此却深信不疑。
而晋安帝司马德宗,便是继承了司马曜的皇位,因此按照谶语来说,在他之后,还得有一个皇帝才行。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也是为了顺着谶语而来,刘裕只能再拥立一个皇帝,尽管当时他已经具备当皇帝的条件,但是还是忍一忍吧。
当然,刘裕并没有忍多久。
仅仅一年之后,刘裕就派人将拟好的禅位诏书,送到了司马德文的手上,而看到禅位诏书,司马德文也知道,自己皇帝这份工作,怕是要被“强制下岗”了。
而对于这个结果,司马德文倒也十分淡然,早在他的哥哥司马德宗活着的时候,经常随侍于其左右的他就明白,这东晋的天下,早晚会改姓。
并且他也深知,自己上位,只不过是刘裕的“缓兵之计”,如果不是那条谶语,就不可能有自己当皇帝的机会。
所以,当一切真的发生时,司马德文如释重负,终于等到了这天。
而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刘裕能像当年司马氏篡位时,对待曹魏的曹奂一样,也能对其有所厚待,起码能让自己如曹奂那样得个善终。
所以,他在接到禅位诏书之后,欣然同意,并对身边的人说,晋室正是因为有刘公(即刘裕),才得以多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国祚,因此他禅位,是心甘情愿的。
司马德文这么配合,其实目的就如前文所说,他只想自己能活下来,但可惜的是,他的这个愿望,却最终落空了。
禅位之后,司马德文搬至琅邪王府,不久,已经登基的刘裕便将其降为零陵王。
降爵位倒也没什么,刚开始刘裕对司马德文的政策还是蛮不错的,比如衣服、车马都依晋朝规格,另外还十分“贴心”的为司马德文安排了护卫。
但没过多久,刘裕便开始向司马德文下手。
当时司马德文的妻子褚皇后,为司马德文生下一个儿子,但被刘裕得知后,当即命人将这个男婴杀害。
到了这个地步,司马德文才明白,刘裕压根就没打算放过自己。
为了保险起见,整日处于惊恐之中的司马德文,不得不整日与妻子共处一室,一切食物也均出自妻子之手,生怕刘裕暗中谋害。
这么一来,刘裕确实一时半会无从下手,但他岂会善罢甘休?
数月后,等不及的刘裕派琅琊侍中张伟,携带毒酒去毒杀司马德文,结果张伟不忍谋害故主,居然在半路自己把毒酒喝了。
之后,刘裕又派褚皇后带着亲兵强行闯入司马德文的卧室,并逼迫其饮下毒酒,但司马德文不从,最终,一帮士兵一拥而上,活生生的用被子将其捂死。
至此,东晋最后一个皇帝被杀。
如果算上之前被缢杀的司马德宗,那么死在刘裕手里的东晋皇帝,就有两个,除了杀这二人之外,刘裕也对其他司马家族成员下了手。
但是,刘裕并没有将司马氏灭族,而只是诛杀了东晋“宗室之有才望”者。
这一点很重要,在不少说法里,都说刘裕是将司马氏给斩尽杀绝了,其实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颇有“黑”刘裕的意思。
别的不说,单说司马德文的妻子褚皇后,就活了下来,并且一直活到了元嘉十三年,也就是刘裕的孙子刘劭在位期间。
另外,在司马德文被杀后,其爵位零陵王就由宗室司马元瑜、司马勗以及司马药师分别先后继承。
这三任零陵王,可都是善终而死的。
还有,司马家族的部分成员以及其子孙后人,也曾在刘宋一朝为官,甚至封侯的也不在少数,这些人在南朝的史料上都是有记载的。
这还没算那些在刘宋建立后,逃往北方的司马家族成员。
总之就是,在刘裕建立刘宋之后,司马家族有不少人都活了下来,所以,不能说刘裕把司马家族给赶尽杀绝了。
不过话说回来,刘裕杀了东晋的两个皇帝,这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要知道,在刘裕之前,前朝皇帝禅位后,都还算比较体面,比如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时,就被封为山阳公,并且在自己的封地里,安稳的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几年。
还有魏帝曹奂禅位给司马炎时,同样也是如此,曹奂被封为陈留王,之后又安然活了三十多年,得了一个善终的结局。
但到了刘裕这里,却开始不遵守该规矩,杀了东晋的两个皇帝不说,还杀了司马家族中“有才望者”。
而他这么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的子孙得不了善终,到了刘宋王朝被箫道成取代时,萧道成干脆来了个“悉诛宋室近属”。
这意思就是,把刘宋宗室给杀了个干干净净。
除此之外,刘裕这么做造成的另外一个后果就是,之后的皇帝在对待禅让之君时,压根就不考虑留其性命,基本上都是全部干掉。
这么一来,刘裕就在无形中开了一个坏头。
如果仅从此举带来的影响这个角度去看,那刘裕属实不应该这么做,但要是结合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刘裕之所以会这么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迫不得已。
换句话说,就是当时他面临的形势,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刘裕当时面临着什么形势,导致他必须对司马家族成员下手呢?简单一句话就是,其建立的刘宋政权,面临着严重的交接危机。
这个危机,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刘裕年事已高,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刘裕正式即位,是在公元420年,而在公元422年,刘裕便身患重病,并在当年的五月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也就是说,从刘裕即位到去世,只有两年时间。
并且,在刘裕即位之时,他已经是年过六十的花甲老人了,准确的说,当年的他,已然有六十五岁。
这个年纪,放在古代也算是高寿之人,而作为刘裕自身来讲,他也知道自己怕是活不了几年,甚至说一句不好听的,刘裕都不太敢确定头天睡下,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尤其是在公元417年,刘裕的老战友,同时也是他的左膀右臂,更是帮助他稳定大后方的功臣刘穆之,在五十八岁的年纪骤然去世,更让刘裕感到人生无常。
并且在当时,在得知刘穆之突然去世的消息后,正在前方打仗的刘裕,“闻之惊恸”,意思是十分震惊,根本就没想到还不到六十的刘穆之会死。
所以,他才会情愿放弃继续北伐的计划,赶紧带着兵回来,之后便开始着手布置夺位的相关工作。
因此我们就看到,在418年刘裕受封宋公,紧接着就毫不留情的缢杀了晋安帝司马德宗,然后就是马不停蹄的立司马德文。
若不是那条谶语,刘裕在当时压根连这些程序都不想等。
而在程序走完后,刘裕急不可耐的就让司马德文退位,甚至当时直接把禅位诏书都替司马德文写好了,只等他签字画押。
从缢杀司马德宗到迫使司马德文退位,再到刘裕登基,前后也就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为何这么着急?核心原因就是,刘裕怕自己活不久了,因此才会一切往前赶,如果他再磨蹭一下,按照他去世的时间,怕是刘裕就难以登基称帝。
同样的道理,在登基之际,刘裕已经是六十五的人了,留给他的时间所剩无几,因此他才会在刚一即位,就忙不迭的开始推行各种稳定政策。
比如削弱强藩,集权中央,另外对一直是祸乱根源的荆州地区进行辖区的裁撤,更换官吏,还有为了防止权臣乱政,刘裕还规定今后大臣带兵出征,均有朝廷配给军队,打完仗后必须交出指挥权等等。
诸如此类的政策,在刘裕登基之后,几乎就是一股脑的颁布了出来,按常理来说,这些政策其实有不少都是比较激进的,而在大位初定之际,是不太适宜这么干。
但是刘裕做了,抛开他本身的行事风格这个因素,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时不待我。
他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将一些问题解决掉,哪怕没有彻底解决,至少也得有政策的颁布,只有这样,才能最快让国家进入正轨。
而在这种情况下,刘裕对待可能引起问题、祸乱的司马家族成员,只能是一个字,杀。
其次,刘裕的儿子们当时年幼,尚且属于不堪大任的年纪。
刘裕有七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名为刘义符,也就是刘宋政权的第二任皇帝,而在刘裕即位时,这个刘义符多大呢?
答案是只有十四岁。
长子当时才十四岁,剩余的几个儿子自然更小,这么一来,整个刘宋政权,就面临着第二代接班人会十分弱势的局面。
如果刘裕当时只要四五十岁,那么这些问题倒不足为虑,他至少还有一定的时间,来帮儿子铺平前方的道路。
但是刘裕当时都六十五岁了,他哪里还有这个时间?
而当时初建的刘宋,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别的不说,单是当时存在广泛的士族,就是一个大麻烦。
不止是士族,还有朝中的大臣,那些有着军功傍身,且位高权重的大臣,也是一个隐患。
因此,刘裕知道,如果自己突然去世,那么,不管是哪个儿子登基,都会出现一种情况,即主弱臣强。
要是放在大一统王朝,并且还是那种稳定运行了几代的大一统王朝,主弱臣强虽说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整体上还能过得去。
起码政权还会保全,不至于被吞掉。
但是在当时,刘裕没这个信心,他刚刚建立的刘宋,比不上曾经的东汉,东汉可以出几个小皇帝,但是刘宋敢吗?
并且,无数例子都证明,主弱臣强,永远都是不稳定的根源。
所以,刘裕必须想办法改变这个局面,儿子的年龄肯定是不会改了,同时培养他的能力以及势力也没这个时间。
只有一个办法,把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因素给消灭掉。
而最有可能出现的因素,自然是司马家的人,不管是司马德文,还是司马家族中“有才望者”,在刘裕看来都一个性质。
即他们都会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对象,或者是旗帜。
这也是为何司马德文那么配合刘裕,愿意主动禅位,甚至还不惜拍刘裕的马屁,但却依旧被杀的原因。
他不死,司马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好,或者是意图颠覆刘宋王朝的人也罢,都会打着他的旗号,来滴刘宋政权造成威胁。
别说司马德文会不同意,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由不得他同不同意了。
还有就是,刘裕担心自己的儿子镇不住场面。
刘裕本人,是寒门出身,虽说挂着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后人的名头,但实际上,他的家族在“衣冠南渡”之后,就已经沦为了低等士族。
并且,到了刘裕这一代时,其家境相当贫寒。
甚至,当时刘裕出生后,其母亲分娩时就去世,而其父亲因为无钱请乳母,一度打算将刘裕扔掉了事。
若不是同宗的刘怀敬之母伸出援手,那早就没刘裕这个人了。
这样的出身,放在当时东晋门阀世家遍地走的情况下,他刘裕根本什么都不是,这样迫使刘裕在早年间的生活相当困苦,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几个。
而到了几十年后,刘裕能登基称帝建立刘宋政权,除了一部分际遇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靠着他的能力,一点点脱颖而出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真正从内心服气刘裕的士族有几个?
答案是很少,当然,刘裕活着的话,这些人也不敢怎么样,至少不敢明着来,毕竟刘裕的手段他们是都见识过得。
况且,刘裕也确实有能力。
但是如果刘裕死了呢?要知道,在刘宋建立之初,士族门阀可还是依旧存在的,不仅存在,且影响力还不小。
这些士族,拥立一个有威望的人试图改朝换代,这种事他们不是做不出来。
往远处说,有八王之乱,司马家的王爷们把西晋闹了个天翻地覆,往近处说,有桓玄、刘毅、司马休之。
总之就是,刘裕不得不担忧这些士族,他们会不会支持自己的儿子,会不会在自己死后,又拥立了一个司马家族的成员来闹腾。
同时,刘裕更担忧,自己那年幼的儿子,会不会镇住场面,阻止混乱的发生,以保证刘宋政权还存在。
而在担忧之余,刘裕只能把担忧的事情,变成尽可能不担忧了。
所以,当时刘裕面临的局势,是在关乎到交接传承上的极大危机,而这个危机中,最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最有隐患的就是司马家族的成员,毕竟他们是前朝的皇室。
再加上刘裕自感时日无多,但面临的情况却十分复杂,他只能采取短、平、快的做法,也就是粗暴的将他认为有威胁可能性的人杀掉,只有这样,他才能稍微放心一点。
说白了,刘裕这么做,就是想把给后辈儿孙扫平障碍,这和多年后的朱元璋诛杀功臣,本质上是一个意思。
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央,能够算患上上是天下上现存的最年夜、最完全的古修建群,更是一座汗青代价歉薄的专物馆,正在那内里收藏着文物168万件,从字画、碑本、金银器抵家具、修建等包罗万象!究竟故宫是我国明浑两代的皇宫,于明成祖墨棣于西元1406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李花山:唐睿宗李旦第三女,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长安年间,册封淮阳县主,出嫁临沂公王承庆,王承庆官至太详情>>
五位枭雄依名望项羽自号西楚霸王五位中最响亮排第一,成就最大清洪秀全自创太平天国号天王威震一时居第二,明未李自成自号闯王和张献忠自号蜀王短暂辉煌很快为清军击败并列第三,唐黄巢自封冲天大将军名望成就都位居最后。第五名: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目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