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东汉士人文学创作为何会产生“岩穴”情结?

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东汉士人文学创作为何会产生“岩穴”情结?

()
中文名:
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东汉士人文学创作为何会产生“岩穴”情结?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岩穴”图 而在东汉时期,这是隐逸传统的发展期,虽然东汉士人的隐逸传统一般都是岩穴之士,在文学创作中也常会产生一些“岩穴”情结,但是“岩穴”这种隐逸传统为什么会在东汉士人文学创作中出现呢? 一、动荡的社会现状,士人没有栖身之地 (一)黑暗

三国名人推荐

“岩穴”图

而在东汉时期,这是隐逸传统的发展期,虽然东汉士人的隐逸传统一般都是岩穴之士,在文学创作中也常会产生一些“岩穴”情结,但是“岩穴”这种隐逸传统为什么会在东汉士人文学创作中出现呢?

一、动荡的社会现状,士人没有栖身之地

(一)黑暗腐败的上层统治让士人难以融入

东汉时期的上层实际的统治结构是大姓共治,虽然皇帝依然姓刘,但是这时候皇帝的统治就需要确保几个大姓的支持、合作,这样才能坐稳皇帝的位子,还需要后宫最高的人选定在这几个大姓之间。

这样一来,这些大姓就可以团结一致来决定皇后的人选,来确保他们的权力和地位,这样一来,谁家的女儿当了皇后,谁家的男丁就可以理所当然参与到朝廷政治中,这成为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规则了,所以东汉的外戚是几乎是大姓全包了。

世家大姓获得了中央的政治权力之后,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西汉末年王莽专政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东汉的社会运作,这样就会造成上层统治政策的失败,社会秩序动乱,百姓生活并不安定,动乱开始加剧。

东汉遗址

除了世家大姓开始参与到中央政治决策中,东汉的宦官也开始了干涉朝政,东汉的宦官实力比西汉强大许多,所以东汉的宦官和东汉的外戚开始对抗,皇帝夹杂在这两大势力当中,弱小到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两个统治集团的对抗自然不会顾虑到下层人民和百姓的生活,他们一味地互相比拼着实力,划分各种势力,这样一来,百姓的生活更加难过,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越来愈多,阶级矛盾开始升级,土地兼并的矛盾也开始升级,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动乱是肯定的。

士人也成为了这两大势力对抗的工具,这两大势力并不是多喜欢士人,只是觉得笼络士人这样的做法可以获得更多的声誉,他们并不是为了百姓着想,为了朝廷着想,而是为了自己着想。

这样的状态下,士人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上层统治的黑暗,社会动荡的苦不堪言,他们开始寻找不做官的出路,那就是隐逸。

东汉壁画

(二)士人内心想法的转变

文人雅士的恻隐之心开始起作用,他们看见这个社会的动荡,看见百姓的困苦,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去改变这种现状,黑暗的上层统治不会让他们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

这样的情况下,在百般感叹下,那些失望至极的士人们开始选择山林又或者市井开始隐逸的生活,这样的隐逸生活也就出现在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中,这些隐逸的事情是他们生活中最基本的情节,在文学创作中表达这种情怀,是他们对这个俗世进行的一点一点的反抗。

这样的黑暗统治从东汉初期到东汉末年,政治腐败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农民、地主、上层和下层的豪强、宦官和外戚之间的争斗越来越明显,倾轧的只是最下层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多的士人对这样的统治者感到失望,对这样的社会感到无可奈何。

他们也没有权力和实力去改变这样的现状,在这样的俗世生活中,他们做得最多的就是挣扎,所以到达失望极点的士人们不再相信朝廷,不再想要去朝廷内部做官,不再想要为这个黑暗的国家做贡献。

这样的情绪在一直蔓延,大部分的士人开始想通,他们不再介意是否可以做官,他们不再以做官为荣,他们不再以能够改善社会为己任了,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当起了“岩穴之士”,“岩穴”情结就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慢慢发展起来了。

“岩穴之士”

二、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打击了士人的信心

东汉时期的宦官和外戚的轮流专政,导致上层统治的官员难以外流,另外还有外戚、宦官和外朝士族的这三方争斗不休,导致朝廷乌烟瘴气,已经有官位的人在这种黑暗的状态下,都想放弃做官了。

但是正是这种三方势力的纠缠,就导致了如果不是这三方势力内的,是很难进入中央朝廷做官的。这样一来,外面想要做官的士人们进不去中央统治集团。

这样的情况下,士人们难以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给国家和百姓,空有热血却无用武之地,读书时的理想跟现实的距离太过于遥远,士人们开始迷惑,开始失望,开始放弃,开始寻求新的出路,这就是开始隐逸了,当一名“岩穴”之士。

东汉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察举制就是选举,是从上而下的选举,让百姓去推荐选拔有才能的人;征辟制就是从上到下的选拔,主要是皇帝征辟或者一些公府、州郡进行选拔。

这种选拔制度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推荐人与被推荐的人形成勾结,那些富家子弟可以用钱贿赂百姓给他们投票造声望,可以用钱贿赂察举官员,让这些已经收受贿赂的人员给这些品性并不怎么样的人给予官位。

皇帝在中央都城,天高皇帝远的,根本就管不了这些卖官鬻爵之人,而士人并没有多大的权力或者声望让皇帝知道这些腐败官吏的本性,并且本身是不愿意这样不清不白的为官的。

另外这些士人的家底也并不都是买得起官,这样的状况下,这些士人自己的才能无法被朝廷察觉选拔出来,士人们没有钱买得起官,进退维谷之际,只有选择去山林隐逸了。

士人们做不了官,只有在隐逸的时候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心情,黑暗的选拔制度,腐败的官员,这些人都不值得士人为之奉献了,士人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就开始逃离这样的状况,进入远离朝廷的地方,去偏远的山水之地,去偏远的山村之地,不再受这黑暗的污染了。

文学创作更加偏向于清远淡泊,对于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催生了士人们在隐逸的过程和生活中将这些写进自己的作品,这样他们的文学创作也就在逐渐的产生了“岩穴”情结,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就成了文学创作产生“岩穴”情结的精神因素。

三、士人不惜假隐,达成做官目的

东汉的征辟制就是给那些声望、信誉十分好的人的一次机会,让他们能够接触到做官之路,士人们除了在乡邻形成信誉非常好的样子,还可以通过隐逸来提升自己的名望。

东汉的时候统治者对于能够隐逸的文人士人都是非常向往的,常常会派出很多人说服这些已经归隐山林的士人重新回到朝廷做官。

所以有些士人就看穿了朝廷的做法,他们选择归隐山林,实际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名声,提高自己的声望,越大越好,好让朝廷知道,这样统治者就派人去请他们回到朝廷做官,这种情况下,给的官位一般都不小,所以那些为了做官的士人们会想出这种方法。

那怎么才能尽快让别人知道自己隐逸了,那就是士人自己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出我已经隐逸了,传达出我不想做官了的意思,我品性高洁,不想再踏入这黑暗的政治中了,但还会隐隐约约地传达出我还是想奉献自己的,我还是想为朝廷奉献自己的。

那朝廷里的人自然不是傻子,统治者看到这个人已经隐逸了,就会联想到那些真正隐逸的大家,这两相一对比,就能知道这个隐逸的人一定是声望极高、品行极高的人,那么朝廷若是有了这样的人,就会受到百姓的崇拜和爱戴。

这样一来,朝廷也能达到维护王朝统治的目的,所以东汉的统治者非常热衷于任用那些隐逸之人。

为了做官而隐逸的人就开始拼命地从他们的文学创作中传达出“我已经隐逸了”的消息,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岩穴”情结非常充沛,这也是为什么东汉士人的文学创作中“岩穴”情结产生的目的因素。

四、结语

东汉时期的黑暗、腐败的统治,宦官和外戚轮流干政,还有外朝士族,这三方势力的对抗,朝廷政治生态不言而喻,士人们不愿意进入这黑暗的政治社会,他们开始选择隐逸了。

选拔人才的制度让士人们望而却步,既不能找到大人物的赏识提拔,又不能用钱财贿赂那些官员,士人们内心的纠结,现实和理想的距离让他们失望,让他们有了放弃入朝为官的念头,他们选择隐逸了。

有些士人为了做官而选择隐逸,种种原因下,士人们选择隐逸的越来越多,他们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传达出隐逸的生活、隐逸的情景,文学创作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岩穴”情结。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官反而越来越多?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为何贪官反而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我们知道,贪污腐败是历朝历代导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希特勒的经济困境

一、德国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都有一系列的外部客观理由,比如要争取生存空间、抢夺阳光下的殖民地等等。但战争的背后是经济,德国经济是怎样崛起的,又是怎样逼迫国家发动战争的,甚至决定了德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战术?这些德国发详情>>

历史上项羽、黄巢、李自成、张献忠、洪秀全五位枭雄依名望成就如何排名?

五位枭雄依名望项羽自号西楚霸王五位中最响亮排第一,成就最大清洪秀全自创太平天国号天王威震一时居第二,明未李自成自号闯王和张献忠自号蜀王短暂辉煌很快为清军击败并列第三,唐黄巢自封冲天大将军名望成就都位居最后。第五名: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目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