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又称小年、灶王节。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自祭灶节开始,春节的喜庆氛围就逐渐浓厚起来。作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节的地位仅次于中秋节。无论是在外做官,还是考取功名的人,都要赶回家中团圆。祈求灶神保佑,与邻人分享祭灶糖果。
对于祭灶节的概念和日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观点。北方地区认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则认为是腊月二十四。其实不论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这一节日都是大年的开端,也正因为此,祭灶节又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称呼——"小年"。
图片©摄图网
源流演变关于祭灶的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灶神作为中国民间普遍信仰的神祇,各个民族都有供奉。早在商朝时期民间就开始供奉灶神,秦汉时期灶神更被列为"五祀"之一,与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共同负责每家每户的平安。除了掌管人们的饮食外,灶神还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善恶的神官。
关于灶神考察人间善恶的说法,早在春秋时期就流传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说法。孔子在向弟子解释人们"媚于灶"的原因时提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微旨》中也有"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的说法。
关于祭灶节的日期,不同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在南宋时期,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或二十五会被认为是祭灶节。不同之处在于,官家的祭灶节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祭灶节则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的祭灶节则是腊月二十五。
由于在南宋以前,北方始终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受官家影响比较明显,所以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祭灶节。而南方因为远离政治中心,政治气息并不浓厚,所以通常在腊月二十四过祭灶节。鄱阳湖等沿湖居住的居民,保留了水上人家的传统,则在腊月二十五过祭灶节。
在清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会在坤宁宫祀神,皇帝会亲自祭拜灶王爷。自此之后,王族和贝勒们也纷纷效仿,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在祭灶神的同时,还会放置天、地神位,皇帝需要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为新一年祈福。与民间一样,在祭灶时,要用黏糖封住灶王爷的嘴,防止他在玉帝面前说些不好的话。在皇帝向灶君行礼之后,宫殿监会奏请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礼。
传统习俗
一般来说,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需要举行"祭灶"仪式来为灶神送行。
人们一般会在灶王龛前供上香烛,供桌上摆放好供品。有的地方的人们会在供桌上放一盘剪好的稻草,这是为灶神上天骑的马所准备的草料。
到了腊月二十四,一般是中午时分,还需要在灶王龛前点上香烛,同时摆好供品,进行祭祀。在祭祀完毕后,取下灶神像及对联,拿到屋外和黄纸一同点燃,这便是送灶神上天的仪式,被称为"送灶"。
在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张贴春联,同时也要张贴灶神画像,以及两侧的对联,这个仪式就是"接灶"。一些地方在接灶时,会点燃香枝和蜡烛,并供奉一碗米饭和自家磨好的豆腐,这些供品一直会摆放到二月初二,然后再将米饭倒入河中,发酵之后的豆腐可以用来食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很少有人家再供奉灶神,与祭灶相关的古老习俗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图片©摄图网
灶糖就是一种麦芽糖,因为黏性很大,很容易抻拉成形。如果将它抻拉成长条形的糖棍,则称之为"关东糖",如果将其抻拉为扁圆形的糖球,则称之为"糖瓜"。
图片©SOOGIF
灶糖是祭祀灶神的一种供品,目的就是让灶神能够嘴甜一些,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让新的一年家中能有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灶糖一般只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在一些东北的农村和城市中,偶有小贩会沿街叫卖。鲁迅曾在《送灶日漫笔》中写道:"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这里所说的"胶牙饧"就是一种灶糖。
祭灶日扫尘最初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逐渐演变成为大扫除活动。《清嘉录》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有民谚:"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所说的就是祭灶节的扫尘活动。扫尘活动一般都在祭灶完成之后再进行,这时候,家中供奉的神祇已经回到了天上,在家里打扫就不怕打扰到家中的神明。
图片©摄图网
传说故事古时候有一户张姓人家,这家的老大是个泥瓦匠,老二是个画师。老大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砌灶台,周边的街坊邻居都称赞他的手艺,时间长了,老大就获得了"张灶王"的称号。这个"张灶王"不仅砌灶台的手艺好,还非常爱管闲事,无论是别人家夫妻吵架,还是邻里矛盾,他都要管上一管。所以邻里之间出了什么事情,也都会找他解决。
这位"张灶王"活了七十岁才去世,而他去世这一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的深夜。"张灶王"去世后,不仅没人再管邻里关系了,连张家自己家里也乱了套。作为一家之主的老大去世,老二又只会写诗绘画,不懂家中营生,几房媳妇纷纷要求分家。张家老二被折腾得愁眉苦脸,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在大哥去世一周年的祭日,老二在深夜叫醒全家人。全家人在老二的带领下来到厨房,只见灶台墙壁上扇动着烛光,在烛光之中出现的是"张灶王"和妻子的画像,这让全家人都惊讶不已。
在家人惊讶之际,老二说道:"我做梦梦到大哥和大嫂已经飞升成仙,玉帝封大哥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日里不孝不敬,闹得家中不得安宁。大哥知道你们吵着要分家,非常生气,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来惩罚你们。"
一家人听到老二的这番话,更加惊恐,纷纷跪地磕头,同时还在灶台上摆满了"张灶王"爱吃的食物,请求"张灶王"原谅。从此之后,这家人再也不敢吵闹撒泼,争着分家了。
这件事逐渐传到了街坊邻居耳中,大家都来到张家探听虚实。其实,所谓灶王神像显灵,只是老二在灶台上绘制了"张灶王"和妻子的画像,用来吓唬家中儿女的。谁知道引来街坊邻居的关注,张家老二只好假戏真做,将自己画好的"张灶王"画像分给了邻居。这样一来,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贴上了"张灶王"的画像。每年腊月二十三祭拜"张灶王",也成为了一种祈求平安的习俗。
图片©摄图网
"五祀"是指中国古代祭祀习俗中所祭拜的五种神祇,在不同的文献中,关于这五种神祇的记载也是有所不同的。
第一种关于"五祀"的说法认为,"五祀"是为了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的记载,郑玄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也。主其神祀之。"
第二种关于"五祀"的说法认为,"五祀"所祭祀的是家庭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祇。《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郑玄注:"五祀,门、户、中溜、灶、行也。"汉代王充《论衡·祭意》中记载有:"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饮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
第三种关于"五祀"的说法认为,"五祀"所祭祀的应该是五类应享受祭祀的功臣。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提到:"五祀之别名:法施于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御大灾则祀,能捍大患则祀。"
在众多关于"五祀"的说法中,认为"五祀"是祭祀家庭住宅内外五种神祇的说法,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可。
关于"五祀"的具体实行,在不同的典籍著作中,所记载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礼记·祭法》中记载:"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可以看出,等级越低的人,所祭祀的神祇越少,而在众多被祭祀的神祇之中,门神和灶神是最具有普遍性的。
《礼记·曲礼下》则记载:"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这里又说从天子到士大夫,所祭的"五祀"都是相同的,他们之间是没有等级差别的。而这里所说的"五祀",就是指"户、灶、中溜、门、行"。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灶神是饮食之神。关于灶神的具体身份,我国古籍史料中有过很多不同的记载。
在《庄子·达生》中有"灶有髻"的记载,唐代成玄英疏:"灶神,其状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礼记·礼器》中则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淮南子·氾论训》则有"炎帝作火,而死为灶"的记载。
关于灶神的身份,历代古籍记载皆有不同。但关于灶神所担负的职责,史籍的记载大多是一致的。
《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记载:"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郑玄注《礼记·记法》也提到:"(灶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乱岁》记载:"廿五日至除夕传为乱岁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驾,诸凶煞俱不用事,多于此五日内婚嫁,谓之百无禁忌。"
清代《敬灶全书》中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同时还有"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善恶簿呈殿,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如有曾犯过恶,后自改悔,一旦回头,神钦鬼伏"的记载。
可以看出,除了作为饮食之神外,灶神还负责督查人间过错,向玉帝汇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才会对灶神恭恭敬敬,同时在灶神上天汇报这一天,为灶神摆上贡品,供上好吃好喝的,这也就形成了祭灶的习俗。
在祭灶时,麦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贡品。祭灶的人们普遍认为给灶神喝酒,可以让他忘乎所以,只能说自己的好话。为灶神供奉麦芽糖,是为了让灶神把嘴吃甜,在玉帝面前多说一些好话。另外,麦芽糖可以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祭灶的风俗已经逐渐淡化。大多数人只知道过小年,却不知道这一天在古时候其实是用来祭拜灶神的。
这是陆游晚年所做的一首祭灶诗词。在旧时祭祀时,"散福"主要是指将祭祀的食品分给大家吃。作为一种风俗传承,陆游在祭灶节这天,邀请邻人饮酒纳福。虽然只有瓦盆清供,但众人都不以为意。即使在茅房草屋之中,也和在田间地头祭祀土地神一样热闹。
该诗创作于1901年送灶日。虽然家中生活贫寒,但祭灶的供品不能缺少。典当了家中的衣服来筹办香烛,到最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变卖的了。祭品虽然十分简陋,但祭拜灶神的仪式还是不能缺少的。
鲁迅在送灶日所做的这首诗,不仅真实表现了家庭生活的困顿拮据,也表达出了浓浓的民俗风情。面对这种困顿的局面,只能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牢骚。简陋残破的何止是送灶的仪式啊,真正简陋的是当时穷苦百姓的生活。
-
END
图文来源:《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图片来源:摄图网版权图片,SOOGIF网版权图片
延伸阅读: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图片来自网络】为什么叫小年?在这里主要说说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详情>>
祭灶节,又称小年、灶王节。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自祭灶节开始,春节的喜庆氛围就逐渐浓厚起来。作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详情>>
2023年祭灶节是几月几日是每每该季节到来的时候大家必会问的,别看这个节日不是很出名,但是很多地方对其还是极为看重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祭灶节有什么习俗。2023年祭灶节是几月几日祭灶节是几月几日是很多友友在问的,毕竟祭灶是我国传统风详情>>
历史上的羯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其实羯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神秘的民族之一,因为它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特别短,所以无论是它的起源、语言还是后裔都基本没有确定的说法。而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羯族形象,其实更多的是一些人根据史书里记载断章取义的脸谱详情>>
招财树是最常见的风水法器,招财树就是摇钱树,它的来历与民间传说鲜为人知。有关摇钱树,一般认为出自《三国志·魏志》所引《邴原别传》的一则故事:一个叫邴原的人,在路上拾得一串钱,由于找不到失主,他就把钱挂在一棵大树上。随后路过此地的人,见到大树详情>>
农历2月9日是星期几?1.澳门回归20年,人均GDP居全球第二;,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农历2月9日是星期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农历2月9日是星期几1.澳门回归20年,人均GDP居全球第二;2.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已整顿20万所校外培训详情>>
3月26日中午12点,代际恋爱观察真人秀节目《女儿们的男朋友》第二期节目在腾讯视频上线。第一期节目留下的悬念在第二期便揭晓了,张晔子因拍戏过度劳累患上带状疱疹,男友张炜迅贴心为其煎药,还主动请缨要为张晔子做一顿饭。张晔子被赞高情商 解决负面详情>>
前言“1米7的媳妇儿,80厘米的郎。”每当身材高挑的小美,用轮椅推着自己仅80厘米,生来残疾的丈夫走过街头,总会有人在他们背后奇怪的议论。有人说:这样一个漂亮的美女,找这样的一个老公,到底图什么呢?殊不知,这个在轮椅上缩成一团,身体畸形的男详情>>
明仁宗与明宣宗时期,将大明的国力推上了顶峰,此时的大明,西北控大漠,西南收云贵,东北至外兴安岭,东南兴工贸,周边属国,连年朝贡,其影响力冠绝东亚,史称——仁宣之治。但正是这个看似光鲜无比的仁宣之治,为明朝的衰落埋下了深深的隐患。重用宦官,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3-英美大战作者:无梦校稿:辜汉膺 / 编辑:蛾0比0!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真的丑陋!英格兰0-0美国,大哥有难小弟送温暖,末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