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可先生的《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中将张良概括为“谋略盖世的帝王师”。 众所周知,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他以谋略擅长,另外两位:萧何、韩信,一个精于管理,一个长于打仗。 而这三位人杰,最后都被汉高祖刘邦招于麾下,可见,刘邦也是有着超高的驭人之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曹操当初非要斩杀华佗,原因为何?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张大可先生的《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中将张良概括为“谋略盖世的帝王师”。
众所周知,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他以谋略擅长,另外两位:萧何、韩信,一个精于管理,一个长于打仗。
而这三位人杰,最后都被汉高祖刘邦招于麾下,可见,刘邦也是有着超高的驭人之术。
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三人当中,最后只有“谋圣”张良得以善终,其余两人的结局都很不好。不禁要问,三人的功劳都居功至伟,为何只有张良能全身而退?
张良的功劳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刘邦能问鼎大汉帝位,除了自己的文韬武略之外,必须要有一支誓死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队伍,否则任凭他是谁,也很难成就一番霸业。
汉高祖刘邦曾在人前毫不避讳地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虽然过谦,但他的成功确实与三位重臣的尽心辅佐分不开。这里单说张良,他在建立汉朝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功劳输出呢?
张良祖上为战国时期韩国人,后来韩国被秦国所灭。长大后的张良心怀一腔热血,决心刺杀秦王,不过最后却失败了。
秦末大乱时,项羽、刘邦接连起义,张良经过仔细观察研究,看到了刘邦统一天下的潜力和可能性。张良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最后投奔了刘邦集团。而在此后一系列的政治外交和斡旋中,张良独具慧眼,让刘邦省心不少。
张良建议刘邦贿赂峣关守将,此乃攻下咸阳的关键。很快峣关被打开,咸阳守城的士兵望风而降。这也为刘邦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了良好的人设,认为他是破秦的不二功臣。
“鸿门宴”上,张良与范增你来我往斗智斗勇,多次交锋,因彼时刘邦实力远不如项羽,关键时刻,张良让刘邦拉拢项伯,这才避免了刘邦成为刀俎上的“鱼肉”,对于这一救命之恩,刘邦深感于心。
进入咸阳城,张良建议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对于这种秋毫无犯的做法,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刘邦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拥护。
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
相比较项羽的战略经验来说,刘邦根本不会打仗,虽然在楚汉之争后期,他有兵力上的优势,不过项羽仍然占据上风,张良建议把天下与韩信、彭越等人共享,那么这些人一定会肝脑涂地。后来的历史证明,张良可谓一语定乾坤,在韩信、彭越等人的前后夹击下,项羽被拖垮,最终让其命丧垓下。
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没有学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保留了秦朝的管理体制,这一点让百姓觉得刘邦才是合理且合法的帝王,继承正统,顺天应人。
天下初定后,刘邦分封群臣,不过张良却只要了一块地,这等功劳与索取,让刘邦觉得张良确实是人中豪杰。不过,也许只有张良自己才知道,他能索取的只有这些罢了。
知进能退,淡泊名利
对比刘邦大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而言,张良没有迷恋权位,而是两手空空。
有人说张良很傻,也有人说张良充满了智慧,而这恰恰是他能“独善其身”的原因所在。
首先,善于进谏。既然能称之为“谋圣”,可见其睿智。作为一个智囊,张良在向刘邦进谏的时候,讲究方式方法,既要让刘邦感觉舒服,又能让对方心悦诚服,不得不说张良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得好。
鸿门宴之前项羽打算攻打刘邦时,刘邦向张良讨计策。张良没有直接抛出答案,而是不紧不慢,循序渐进。他反问了刘邦两个问题,让刘邦反思自己真实军力,然后再建议请项伯帮忙。
当直言不行时,他便间接施计,找在刘邦心中有分量的人物,“踢皮球”来保全自己,把复杂尖锐的问题巧妙化解,例如他提醒吕后请“商山四皓”出面,解决太子废立问题,就是个例证。
其次,不卑不亢,不迷恋权位。能成为刘邦的心腹和智谋,张良当然不是一般的俗人。他跟着刘邦打天下,也深知刘邦的为人,对于“兔死狗烹”的道理,张良向来就洞若观火。因此在这件事上,他拿捏的恰到好处。
刘邦建立汉朝基业,对那些难兄难弟的功劳看在眼里,对于褒奖他也从不吝啬。在分封时,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不过张良的回答很智慧,他说是上天将他赐给刘邦,刘邦愿意用他的计谋,而且很幸运,计策大多时候都合适。并由衷赞叹刘邦是举大事之人,慧眼如炬。你看,张良先吹捧了刘邦,又贬低了自己,目的是要让刘邦对自己放下戒备。
张良表示只愿要“留”这一地方(两人初识之地),不敢要三万户。张良用谦卑的语气,而后又叙旧情、表忠心。到后来,朝堂之上矛盾开始显现的时候,他又称病隐退,认为自己从一介布衣到位列诸侯已经非常满足,只想“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表现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思。
承平年代,张良的这一做法可谓高明。恰当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不但给足了刘邦的面子,也能自保无虞。
第三,吕后的照拂。在太子废立这件事上,吕雉可谓伤透了脑筋。由于刘邦贪恋戚姬的美色,所以戚美人经常在刘邦耳边吹风,最终导致刘邦一度有废长立幼的想法。
太子刘盈是刘邦发妻吕后所生,后来戚美人跟刘邦生子刘如意。当刘邦欲将太子刘盈废除而立刘如意为太子时,吕后不知所措。最后她找来张良商量对策。张良也没有直接给出解决策略,他说“目前天下有四个贤能的人,皇上想见但是却见不到,如果太子能够请到他们,皇上自然也就不会动废太子的心思”。
最终吕后恍然大悟,请来商山四皓,太子废立风波最终平息。张良既不参与皇室权斗,又给吕后指明了一条路,可谓明哲保身的教科书。由于这件事,吕后对张良感恩戴德,而当她专权时,自然不会对张良下手。
多面张良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这句话的大意是,张良每次出谋划策虽然在军帐之中,却能胜利于无形。这是因为他做事太细,谋事不靠名声和勇敢,靠的是用解决难题的态度去做容易的事,用极为注重细节的思想去做大事。
对于这样的评价算是极高的了。无论从功劳、智慧、自保包括隐退,张良被称之为“谋圣”当之无愧。
张良审时度势,当身居庙堂时,他没有迷失自己,更没有贪恋权势。很多人说张良加入刘邦集团的初衷就是推翻秦朝,这是他的初心。所以,他对于仕途本不感兴趣,而且张良深得黄石公真传,在对入仕的看法上,也是轻描淡写。
前文有述,张良是陪着刘邦打天下的人,他对刘邦的性格了若指掌。刘备需要用人时,对你推心置腹,官职爵禄毫不吝啬,一旦你失去利用价值,便会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对于这些张良早已深谙于心,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已经给自己留了后路。
在大汉王朝的暴风骤雨中,很多开国大臣不得善终,而唯独张良能笑到最后,不得不说,他那避世学道、不问世事的态度,确实充满了人生大智慧。
“谋圣”张良,实至名归。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揭秘: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看过宫廷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郑覃:唐朝时期宰相,拜相前后发生了哪些事?这一内容。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湖南省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例如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等等。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湖南省的益阳市。益阳市属于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之一,也属于湖南省的重要城市。合计下辖了6个区县,总人口38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