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不仅仅为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更是对中华民族后来的兴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对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局限于文帝和景帝的功劳,实在是有失偏颇和缺乏大历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曹操当初非要斩杀华佗,原因为何?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不仅仅为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更是对中华民族后来的兴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对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局限于文帝和景帝的功劳,实在是有失偏颇和缺乏大历史观。“文景之治” 的出现,有许多深层次的历史原因,文、景两帝承袭惠帝、吕后以来的既定国策,励精图治,功不可没,但也只是许多原因中的一部分。“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秦朝政治对“文景之治”的影响分析
秦朝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秦虽二世而亡,但其历史意义重大,对于二十余年后的西汉王朝,特别是“文景之治” 的盛世,更是影响深远。
一是设立郡县制。废除长期以来的诸侯分封制度,将全国分设为三十六郡,一郡设置守、尉、监三个主要官员管理,郡以下设县,一县设置令、氶、尉三个官职。
统一度量衡
二是统一度量衡。战国时诸侯各国的长度、重量和体积单位都不统一。秦朝建立后,在“商鞅量”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的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还统一规定了车辆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实现 “车同轨”。
三是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丞相李斯等人对原六国的文字进行整理,对全国的文字实行统一的标准,即全国文字统一为秦书六体: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等,实现“书同文”。
四是统一货币。秦朝统一使用一种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合20两);铜质钱为下币,单位“半两”。珠、玉、龟、贝等,都只能是器饰宝藏,不再流通为货币。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避免了地方各自为政的局面,中央的政策方略,才得以不折不扣地执行到基层的郡县;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极大地便利了百姓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力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汉承秦制,对汉初的影响意义深远,更是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制度基础。
“暴政亡秦”促使刘邦推行“仁政”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然后仅仅维系了15年就二世而斩,农民起义的风暴让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猝死。
刘邦
刘邦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之一,从沛县起兵,辗转征战天下,第一个攻破咸阳,亲手终结了秦王朝的统治,后又经过4年多的楚汉战争,才建立起大汉王朝。
大秦帝国灭亡后,亡秦原因也被总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暴政让百姓苦不堪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并没有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而是在军事上继续北击匈奴,南击百越;政治上为了展示他的丰功伟绩,大兴土木工程。
秦始皇和秦二世在短短的十五年间,开建的大型工程主要有:秦始皇陵、秦二世陵、长城、阿房宫、驰道。这些大型工程不仅糜费大量的税赋,而且还增加了大量的劳役,累计有上百万青壮劳力为这些大工程服务。
由于工程量实在巨大,大量青壮劳力就被长期禁锢在工地上,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必然结果,而且导致农田荒废、民不聊生。
秦朝疆域图
其次,酷刑让百姓没有生路。
与暴政相配套的,是秦朝的酷刑。
本来,商鞅变法就以严刑峻法著称,但是自秦孝公以来,法律虽严,但主要是维持秩序,民众只要积极参与耕战,犯罪率并不高,也不用担心被法律惩处。
秦国统一以后,由于大型基建接连上马,劳役多得不可计数,劳役一多,触犯刑律的机会就增多,呈现几何倍增局面。触犯刑律的机会一多,加上连坐法,导致刑徒增多。光在骊山修陵墓的刑徒就有几十万。
而根据《连坐法》,一旦有牵连的人触犯死刑,往往就要被处死一大批人,这让百姓始终生活在死亡的恐惧中,感觉不到活路和出路。最终激起了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
其三,重赋让百姓贫困不堪。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水利、修驰道、修陵墓、修长城、修阿房宫、还要南征北战、还要巡游全国……
做这么多事都需要花钱,正常的税赋远远不足以支付这么庞大的开支,只能厚敛于民,不断地加重民众的税赋水平,沉重的税赋让百姓越来越贫困,最后实在没活路了,不得不铤而走险。《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
后人在总结秦亡教训时,往往归罪于苛刑。其实商鞅之法除了《连坐法》以外,并无太大问题,就是《连坐法》,只要政策宽松,民众也不会有大量无谓的“违法”行为发生,没有违法行为发生,就不会触发《连坐法》。
但是暴政特别是庞大的基建工程,却让民众的劳役呈几何倍增,同样的就带来触发《连坐法》的机会几何倍增。归罪于法家其实是找偏了目标。
刘邦还是比较清醒的,他认识到秦亡主要是暴政,而不是秦法,所以在夺取天下后,对秦法除了《连坐法》以外,全盘继承,并且还让萧何在秦法六律的基础上,制订了汉法九律,比秦法还多三律。
刘邦不仅“汉承秦制”,而且还发展了秦法,这可能是许多人忽略的一个方面。
但是针对亡秦的暴政,刘邦是小心规避。既然秦亡于暴政,刘邦不能重蹈覆辙,因此他故破咸阳后,就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让关中百姓休养生息,赢得了关中的民心。关中百姓非常希望刘邦做关中王。“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邦后来从汉中打回关中后,获得关中百姓的大力支持,关中成了楚汉对抗时刘邦的坚强后盾。在刘邦一次又一次被项羽打败后,关中百姓不断出人出粮,帮助刘邦继续对抗项羽,就是希望刘邦得国后好实行仁政。
刘邦
刘邦立国后,也没有辜负关中父老的愿望,不仅定都关中,而且推行黄老之术,施行与民休息的“仁政”,轻徭薄赋,无为而治。黄老之术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才废止。
楚汉战乱导致民生凋敝让刘邦休养生息
刘邦项羽灭秦后,项羽大封18路诸侯,百姓本来以为可以天下太平了。
但是当年天下就复又大乱,先是齐国竖起反旗,项羽北上齐地平乱。随后刘邦暗渡陈仓,还定三秦,不久一路打到彭城。楚汉之争为主的新一轮战争开启。
楚汉之争表面上是刘邦和项羽之争,事实上是刘邦二次统一战争。刘邦通过四年的艰苦战争,不仅消灭了不可一世的项羽西楚集团,而且平定了三秦、三齐、魏、韩、赵、代、燕等诸侯割据势力,使得天下重新一统。
因为楚汉战争是在反秦战争结束不到一年就发动的,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休养生息,又被卷入新一轮战争中。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楚汉战争是一个新阶段。
但对于当时的天下百姓来说,年纪大的经历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战。秦始皇统一后,又有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之战,还有比战争更折磨人、更消耗人的劳役。大泽乡起义后,又是疾风暴风式的、席卷全国的反秦战争。在反秦战争中,项羽的暴行比暴秦有过之无不及,项羽屠城无数,纵火无数,离开咸阳东归前,还一把火把咸阳宫、阿房宫都烧了。老百姓在反秦战争除了收获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外,也没得到什么好处。
楚汉战争示意图
而楚汉战争又打得非常惨烈,人员伤亡非常大,仅彭城之战中,刘邦和诸侯的56万大军就被项羽打败,死伤不计其数:“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刘邦兵败彭城,士兵损耗得也差不多了,幸亏萧何从关中又新征了兵员补充,刘邦才得以继续和项羽抗衡。同时,分兵派韩信去攻打各路诸侯,各方参与的军队达百万人次。到最后垓下之战时,参战军队在50万以上。死伤的同样不可计数。
对百姓来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战争和劳役就没停过,百姓和士兵厌战欲望极强,厌战情绪蔓延:“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饟。”
刘邦也心知肚明,因此,垓下之战一结束,立即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以期让凋敝的民生尽快恢复。其后虽然也发生了数起平定异姓诸侯王的战争,但都是规模较小的局部战争,而不是波及全国的战争,对百姓的影响不是太大。
平民出身让刘邦非常体恤百姓疾苦、而节俭作为家风传承四代
刘邦与项羽、秦始皇不同的地方在于,刘邦是平民出身,他对百姓有天然的亲近之感,对民生有切身体会。
刘邦出身是农民,一开始结交的朋友都是屠狗吹丧的农民和市井基层人士。自己不喜欢务农,后来混了个洒水亭长,也只是属于基层小公务员,管理的还是基层的社会治安。
刘邦
刘邦对劳役有切身体会的,自己就服过劳役。还在服劳役的路上见过秦始皇出巡,发出了那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千古一叹。
刘邦造反也与劳役有关,秦二世的时候,需要征调沛县一批劳力去骊山修陵墓,刘邦亲自押送起程。出于对劳役的恐惧,路上有人逃亡,富有同情心的刘邦也没严管,后来逃的人越来越多,刘邦“好人好事”做到底,干脆把这些劳力都放掉了,自己躲进砀山里,并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揭竿而起。
刘邦一路向西攻打咸阳的过程中,都以攻心为上,杀人为下。每下一城,都让民众安居乐业,不像项羽一路打一路屠城。因此刘邦非常得民心,西入咸阳,遇到的抵抗不多,得以先项羽入关。灭秦后,又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仁义之名更是远播。
刘邦的亲民还体现在与百姓没有距离。他经常听取小人物意见,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下天下后,刘邦本来定都洛阳,一个齐地戍边的小人物娄敬路过洛阳,求见刘邦,当时已是皇帝的刘邦竟然破格接见,还好酒好饭地招待娄敬。娄敬给刘邦献了三策,刘邦都照准:其一,定都关中而非洛阳。刘邦采纳了,才有了长安。其二,移民关中。把六国贵族迁到长安一带看起来,防止再造反,刘邦采纳了。其三,与匈奴和亲。刘邦本来不同意的,白登之围后也采纳了。
与匈奴和亲,其实也是休养生息的保障。如果没有这个政策,西汉政权能否保障先不说,汉匈战争一旦大规模开启,民众又将陷于战火中,亡秦覆辙又将重蹈。
刘邦
出身于平民的刘邦体恤民生疾苦,因此,宁愿牺牲公主幸福,也不愿意再让百姓重陷战火,这一和亲政策为大汉与民休息赢得了富贵的近百年时间。
出身平民的刘邦还有一大优点,就是非常注重节俭,不喜奢华。刘邦在出征剿灭叛乱的诸侯时,萧何在营造未央宫,他回来看到未央宫太壮丽了,当时就大骂萧何:“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刘邦不喜欢奢华、崇尚节俭,这种良好的习惯形成了家风,传到了汉惠帝、汉文帝身上,特别是汉文帝,穿的衣服都带补丁,并且都穿粗布。
正因为汉初几代皇帝都崇尚节俭,不喜奢华,因此也就没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使得国家财富快速积聚起来,民众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改善。强汉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萧何、曹参的坚定执行使休养生息形成接力
刘邦建国后,黄老之术成为治国之道,与民休息是国策!
黄老之术其实包括两个方面:政治上,无为而治。国家不干预民生,让民众自己凭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经济,能过无为而治,实现“无为无不为”的目的。管理上,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控制犯罪、惩罚犯罪,为“无为而治”提供制度保障,否则,对于犯罪也无为,那不是成了无政府状态了?
萧何
刘邦制订国策,执行主要是丞相。先是萧何坚定执行无为而治政策,又在秦律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汉九律,使汉律成为后世的法制基础。
萧何死后,曹参更是将无为而治发挥到极致。曹参当丞相是刘邦的遗嘱,曹参当丞相后,整天啥事也不做,就是喝酒,白天喝、晚上喝。汉惠帝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让曹参的儿子去劝曹参,“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归,窋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上曰:‘君似不及也。’
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萧规曹随”的成语就这么诞生了。
萧何、曹参坚定接力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时,继续接力,这样黄老之学、休养生息国策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汉初剪除功臣为“文景之治”创造条件
要出现盛世,国家统一、政权稳定是前提条件。刘邦打败项羽之后,统一了全国。对于新兴的政权,最大的不稳定隐患,就是一帮功臣悍将的蠢蠢欲动。刘邦登基称帝后,一鼓作气,先后消灭了韩王信、燕王藏荼、梁王彭越、淮阴侯韩信、燕王卢绾、赵相陈豨、淮南王英布等异姓诸王和军事将领。与此同时,还与满朝重臣,杀白马向天下盟誓:“自此之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不但从形式上彻底消除了异性诸王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同时还在法理上断绝了功臣宿将称王乱政的可能。
正是刘邦的这一举措,保障了汉王朝在建国初期的社会政治稳定。后来虽然发生了陈平、周勃等一帮元老重臣诛灭诸吕的流血事件,但影响仅限于皇室高层,对底层的百姓,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后来“文景之治”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白登之围示意图
和亲绥靖的外交国策赢得和平环境
太平盛世的出现,除了稳定的内部政治社会环境,还需要一个稳定友好的外部环境,两者缺一不可。大汉王朝刚刚建立,百战之师,兵精将广。在初期刘邦也是信心满满,打算一举击败外部的主要敌对势力——匈奴。但是,当刘邦亲自率领几十万大军,在平城迎战匈奴时,反而被敌人打得大败,在白登山上被围困了七天。后来还是用了谋士陈平的奇计,才侥幸逃脱。
从此以后的大汉王朝,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国家,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实力积弱,从而彻底改变了对匈奴的外交国策,实行将皇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的和亲政策。同时每年赠遗匈奴大量的财物,以避免与匈奴的战争,维持外部的和平环境。之后的惠帝和吕后当政期间,虽然匈奴多次挑衅侮辱,但吕后仍然选择了隐忍负重,不改既定的和平国策。这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创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
惠帝吕后的清静无为
刘邦驾崩后,太子刘盈继承皇位。惠帝年幼且羸弱,皇太后吕雉实际掌握朝政大权。吕后虽然对待刘邦的女人和儿子非常狠毒,但对待天下百姓却仁爱有加,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国家政策。
一是推行王道仁政。彻底废除秦朝时的法家治国思想和一切严刑峻法,推行王道仁政,让“苦暴秦久矣”的天下百姓,享受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与民休息。认真吸取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教训,一改秦朝时的横征暴敛,强征民力,大力修建长城、阿房宫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再大规模征用民力,让老百姓有充足的人力和精力从事劳作生产。
清静无为
三是清静无为国策。朝廷不再人为干扰百姓的生产生活,让天下百姓有充分自由和自主权,极大激发了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观能动性。
久经天下战乱之苦的百姓,人心思定、人心思安,一旦拥有了稳定宽松的环境,迸发出来惊人的劳动生产激情和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文景二帝的励精图治
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继续坚持沿袭惠帝吕后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坚持与民休养生息,大力鼓励农耕发展生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日渐富足,国家实力逐步强盛。“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
一是轻徭薄赋,减轻负担。汉朝刚建立时,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减轻田赋税率,实行“十五而税一”,后因中央财政困难,很快就废除了这一优惠政策。惠帝吕后时,坚持“减田租,复十五税一”。汉文帝时,进一步降低田租的税率,按“三十税一”征税。景帝时仍然坚持文帝时的税收政策,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激发了百姓的生产热情。
二是鼓励生产、发展经济。文帝“弛山泽之禁”,开放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让没有田地或田地不足的老百姓从事农副业生产。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促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
刘恒
三是厉行节约,禁止浪费。汉文帝从寒苦之地的代国登上帝位,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当上皇帝后大力提倡节俭,稍大一点的宫廷开支,都坚决取消,朝廷的礼仪服饰,都力求简约。汉景帝继承了文帝的优良传统,多次下诏不接受地方贡献锦绣等奢侈物品,明文禁止地方官员购买黄金珠玉,大力推行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文景之治”就在这个政策的推动下顺利诞生了。
综上所述,“文景之治”盛世的出现,得益于秦始皇打下的政治基础,得益于安定稳固的内部政治环境,得益于对匈奴的和平国策,得益于惠帝、吕后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得益于文、景二帝的坚守承袭和励精图治,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李嫣嫣:战国时期最惨的女子,被哥哥送给春申君,最后结局如何?。战国后期,楚王的君王楚考烈王陷入了极大的焦虑之中。因为,身为君主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郑覃:唐朝时期宰相,拜相前后发生了哪些事?这一内容。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详情>>
守着厚重文化遗产、秉承文化脉络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正不断从保护、挖掘、梳理中重建和复兴。记者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获悉,万寿宫遗址发掘已经完成,发掘出的建筑构件等为铁柱万寿宫复建提供了依据。下一步,万寿宫遗址将重新填埋进行保护,万寿宫博物院的建设也将展开。 万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