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给儿子请了5个儒家大师,因此汉元帝少好儒术,不类已。但终因许望后原因未换太子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汉宣帝故剑情深让原配许平君成了皇后,但许平君仅做了三年皇后就被霍光妻毒死,4岁的刘奭失去母亲。 汉宣帝觉得法治是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曹操当初非要斩杀华佗,原因为何?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汉宣帝给儿子请了5个儒家大师,因此汉元帝少好儒术,不类已。但终因许望后原因未换太子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汉宣帝故剑情深让原配许平君成了皇后,但许平君仅做了三年皇后就被霍光妻毒死,4岁的刘奭失去母亲。
汉宣帝觉得法治是国家治理根本,然而在给太子选择老师时,他却未以法学大师为主,却给儿子请了5个儒家大师,因此汉元帝少好儒术,其实是受老师影响的结果。
汉宣帝常常觉得刘奭“不类己”,根本原因在于宣帝培养刘奭时以儒家为主,责任在己。他曾有换太子打算,但终因对崩逝的原配妻子许平君没换太子。
汉宣帝在选择帝位接班人上感情用事,不理性,终于为西汉走向衰落埋下了祸根。
当刘奭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好以刑罚惩治下属,很不以为然。还劝说父皇重用儒家,被汉宣帝责骂。刘奭“
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刘奭
刘奭这点很不成熟,在汉宣帝治理期间,国力富强,百姓安宁,出现了孝宣中兴。刘奭在没有成熟的经验前,应该继续汉宣帝的治国方略,至少能让国家保持稳定,继续向好。而不是轻易言改变,因为汉元帝治国策略不对,造成国力趋势长期向下。
宦官弘恭、石显与外戚联手,将萧望之逼死,仅口头责问,事后宠信如故
汉宣帝临终前给汉元帝安排了三大臣辅政:乐陵侯史高(外戚)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对萧望之、周堪两位儒学师傅特别信任。
萧望之因为实施政改,触动宦官及外戚利益。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便与史、许两姓外戚联手,将萧望之逼死。
“十二月,中书令弘恭、石显等谮望之,令自杀。”
元帝非常震惊,“
后数月,制诏御史:‘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术,厥功茂焉。其赐望之爵关内侯,食邑六百户,给事中,朝朔望,坐次将军。’天子方倚欲以为丞相,会望之子散骑中郎伋上书讼望之前事,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无谮诉者,而教子上书,称引亡辜之《诗》,失大臣体,不敬,请逮捕。’弘恭、石显等知望之素高节,不诎辱,建白:‘望之前为将军辅政,欲排退许、史,专权擅朝。幸得不坐,复赐爵邑,与闻政事,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教子上书,归非于上,自以托师傅,怀终不坐。非颇诎望之于牢狱,塞其怏怏心,则圣朝亡以施恩厚。’上曰:‘萧太傅素刚,安肯就吏?’显等曰:‘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薄罪,必亡所忧。’上乃可其奏。显等封以付谒者,敕令召望之手付,因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驰围其第。使者至,召望之。望之欲自杀,其夫人止之,以为非天子意。望之以问门下生朱云。云者好节士,劝望之自裁。于是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字谓云曰:‘游,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竟饮鸩自杀。天子闻之惊,拊手曰:‘曩固疑其不就牢狱,果然杀吾贤傅!’是时,太官方上昼食,上乃却食,为之涕泣,哀恸左右。于是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良久然后已。 望之有罪死,有司请绝其爵邑。有诏加恩,长子伋嗣为关内侯。天子追念望之,不忘每岁时遣使者祠祭望之冢,终元帝世。”然而他却没有追究逼死萧望之的弘恭等人的责任,仅口头骂了几句,“弘恭、石显议置萧望之于牢狱,汉元帝知其不肯就吏,而讫可其奏。望之果自杀。帝召显等责问以议不详,皆免冠谢,乃已。”不久后就当没事一样,导致这些人越来越放肆,并继续放逐其他儒臣,宦官权势越来越大。
威权旁落,外戚、儒臣、宦官三种势力角逐,宦官成为大赢家
汉元帝爱好艺术,为了落个清闲,他开始将政事交给宦官打理,自己醉心于音乐艺术。“
元帝即位数年,恭死,显代为中书令。 是时,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石显继任中书令后,元帝将政事全部委托他处理,自己只听他政事处理的汇报,等于自找了一个权臣“霍光”。
刘询
宣帝若是九泉下有知元帝主动找了一个“霍光“,估计会抽元帝耳光的。要知道因为霍光架空皇权,汉昭帝终生未能从政,抑郁而崩;汉宣帝隐忍筑势了6年才能亲政。
但石显并不像元帝想象中那样因为没有家室,不会结党。他不仅与宫廷宦官结为“内党”,而且勾结外戚拉拢儒臣,结为“外党”。内外结党串通欺骗元帝。
有大臣提醒元帝不要宠信宦官,“
初元中,前将军萧望之及光禄大夫周堪、宗正刘更生皆给事中。望之领尚书事,知显专权邪辟,建白以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元帝不听,由是大与显忤。后皆害焉,望之自杀,堪、更生废锢,不得复进用”。元帝一直离不开宦官石显,帮他处理繁琐的政事,任由宦官胡作非为扰乱朝政,社会危机日深,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如果不是汉宣帝打下的底子较好,离亡国也不远了。
娶错妻,祸三代
俗话说,“娶错妻,祸三代”,汉元帝充分印证了这一句话。
汉元帝还是皇太子时,最宠爱的姬妾司马良娣病逝,刘奭伤心至生病,痛恨众姬妾,于是胡乱娶了王政君应付宣帝。王政君很幸运,虽然汉元帝不喜欢他,她还是很快生了儿子刘骜。“
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馆画堂,为世适皇孙。宣帝爱之,自名曰骜,字太孙,常置左右。”
王政君的后代及外戚,祸害了整个西汉。
刘骜
她儿子刘骜喜好宴饮玩乐,刘骜即位后为汉成帝,宠爱赵飞燕、合德姐妹淫乐至死。成帝没有子嗣,汉哀帝刘欣接位,养男宠。后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汉元帝驾崩,刘骜即位为汉成帝,王政君为皇太后。王政君的兄弟未立一寸军功,七个兄弟都封了侯。
王政君追封王莽的爹王曼为新都哀侯,任王莽为大司马。王莽后来篡位称帝,西汉灭亡。王氏外戚,祸害了西汉,导致西汉灭亡。
汉元帝在帝位继承人再次感情用事,儿子汉成帝
王政君之子出生后。汉宣帝很喜欢这个嫡皇孙,经常带在身边。
刘骜
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为人谨慎。但随着年龄增长,“
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元帝宠妃傅昭仪之子,山阳王刘康“多才艺”,自然得元帝的欢心,“
是时,傅昭仪子定陶共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汉元帝曾想改立刘康为太子,但刘骜是汉宣帝爱孙,加上首辅史丹多次力保太子,元帝一时心软便不再改立太子。
汉元帝没想到这一时心软,刘骜接位后荒于酒色,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元帝再次犯了他爹汉宣帝在选择帝位继承人上感情用事的毛病,明知刘骜不是合适的帝位接班人,但感情用事不及时做出调整,导致西汉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落。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李嫣嫣:战国时期最惨的女子,被哥哥送给春申君,最后结局如何?。战国后期,楚王的君王楚考烈王陷入了极大的焦虑之中。因为,身为君主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郑覃:唐朝时期宰相,拜相前后发生了哪些事?这一内容。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详情>>
守着厚重文化遗产、秉承文化脉络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正不断从保护、挖掘、梳理中重建和复兴。记者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获悉,万寿宫遗址发掘已经完成,发掘出的建筑构件等为铁柱万寿宫复建提供了依据。下一步,万寿宫遗址将重新填埋进行保护,万寿宫博物院的建设也将展开。 万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