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孙吴对江南的开发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孙吴对江南的开发

()
中文名: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孙吴对江南的开发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灭亡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有江东,又占有荆州一部分,江南广大疆域都在他控制之下。 自公元200年孙策死,孙权代他领兵,到公元252年孙权死,孙权统治江南前后达五十二年。 这五十多年,基本上是江南的开发时期。 东汉末年,先有镇压黄巾起义,后有军阀

三国名人推荐

灭亡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有江东,又占有荆州一部分,江南广大疆域都在他控制之下。

自公元200年孙策死,孙权代他领兵,到公元252年孙权死,孙权统治江南前后达五十二年。

这五十多年,基本上是江南的开发时期。

东汉末年,先有镇压黄巾起义,后有军阀混战,北方遭受破坏,人民大批南逃避乱,对于江南耕地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的开发,是有帮助的。

1.征山越、蛮族和夷族

孙吴能在江南立国,就是以前代江南地区的不断开发为条件。

孙权时期,江南的开发主要仍在长江沿岸和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岭南珠江流域也在逐步兴起,而广大内地,仍是地广人稀,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

这时期,在东南内部地区居住的是越族。

因为他们居住的地区多是山地,历史上就称他们为山越,这与秦汉之际,东越、闽越、南越的得名是一样的。

实际上,他们都是越族。除去居住平原地区的已经汉化外,大部分山越人仍很落后。他们居山谷幽邃之地,“未尝入城邑,对长吏”(《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自然也不服役纳租。

山越人口众多,地区广大。

他们居住地区又靠近孙权统治地区中心的吴郡、会稽、建业等地,对孙权政权的巩固和稳定,有相当大的威胁。

孙吴统治阶层不得不考虑如何征服山越,使他们成为东吴的兵源和财源,变有害因素为有利因素。

孙吴与山越人的战争,从孙策时即已开始,一直到孙皓时止,几十年中连续不断,几乎与吴国的统治相始终。

其中,次数多,规模大的征讨战争,多在孙权时期。

每次征讨之后,就把降服的山越人中强壮的收编为士兵,赢弱的划归郡县。公元234—237年,诸葛恪征讨丹阳郡山越,一次就得兵四万人(《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据《吴志》各传中所载诸将征讨山越所得士兵人数加起来,已不下十三四万。吴亡时,吴国士兵人数大约有二十多万,其中山越人约在半数以上。

居住在荆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蛮族,交州地区的被称为夷。

孙吴对蛮、夷人也有过不少征讨。

黄龙三年(231),孙权以潘濬率众五万讨武陵蛮,“斩首获生,盖以万数”(《三国志•吴志•潘濬传》)。

赤乌十一年(248),交阯九真夷攻没县邑。孙权以陆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

胤入南界,务崇招纳。“贼帅百余人,民五万余家,深幽不羁,莫不稽颡,交域清泰。”(《三国志•吴志•陆胤传》)

孙吴征服山越、蛮、夷等族后,一方面是把他们征发出来作战士和划归郡县作编户耕田种地,一方面也逐步在他们原来居住的地区设置郡县。

江南荆、扬、交、广地区,东汉时有二十个郡和二百六十五个县。

东吴时期,江南郡县数的增加,除这种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山越、蛮、夷族居住地区被开辟而增设了郡县。

2.农田水利的发展

东吴政权注意兴修水利。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大,使江南耕地面积扩大了,农业生产增加了。

农业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下游三吴地区最为显著。

为了增加农业生产,解决军粮问题,东吴与曹魏一样,也注重屯田。

吴的屯田也有军屯和民屯之分。

征服山越、蛮、夷所取得的民户,一部分成为郡县编户,一部分也用来屯田。管理屯田的官,称为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这和曹魏管理民屯的农官名称是一样的。

他们也同样不受郡县的管辖。典农校尉,地位等于郡守,都尉等于县令长。屯田的规模都是相当大的。

在皖城的屯田,有稻田四千余顷。

江北的屯田,有屯田兵数千家。诸葛恪在庐江皖口屯田,屯田兵有万人。毗陵屯田,有男女各数万口。这些规模大的屯田,都是军屯。民屯人数也不少。永安六年(263),“丞相(濮阳)兴建,取屯田万人以为兵。”(《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

既然说是“取屯田万人以为兵”,这些屯田人原不是兵,这是很清楚的。

而且从屯田人中抽出一万人,大约不会影响屯田的耕作,这也说明孙吴民屯中的劳动人数是多的。

民屯中的屯田者不服兵役。军屯中的佃兵,平时耕田种地,疆场有事则参加战斗。《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载陆凯谏孙皓的话:“先帝战士,不给他役,使春唯知农,秋唯收稻,江渚有事,责其死效。”

可知孙皓以前,屯田兵是平时耕田种地,有战争就参加战斗。

这与曹魏的军屯大体也是一样的。

孙氏在江东建国,靠的是江北豪族和江东豪族的支持。

为了对豪族进行报答,曹魏晚期出现的给客制度,在孙权早期就出现了。

建安十九年(214),孙权取皖城,以吕蒙为“庐江太守,所得人马皆分与之。别赐寻阳屯田六百人,官属三十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建安二十四年,蒋钦死,孙权“以芜湖民二百户,田二百顷给钦妻子”(《三国志•吴志•蒋钦传》)。

建安二十年,陈武从孙权征合肥,战死。“权命以其爱妾殉葬,复客二百家”

孙权前期,内外形势动荡,他依靠江北、江东豪族为他维持局面,所以这时期孙吴统治阶级内部君臣之间是比较团结的。

孙权后期,情况变化了。本来,吴和蜀的立国情势就有所不同,蜀的理想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孙吴则满足于划江自守的偏安局面。

诸葛亮生前曾几次北伐,吴则很少主动向魏大规模进攻。

西晋的傅玄说孙权“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傅子》)。

到孙权后期,三国鼎峙局面已大体稳定下来,孙权年事已长,为子孙皇位计的思想逐渐突出,他与将相大臣间的矛盾也就逐渐出现了。

陈寿评论他“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评曰)。

他信任宦官左右下人,嫌疑大臣。

后来孙皓猜疑大臣,果于杀害,不过是孙权晚年事态的发展而已。

3.与夷洲的交通

孙权时期有一件大事,这就是与夷洲的交通。

夷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台湾。当时夷洲居民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临海水土志》载:“夷洲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华木不死,四角是山,众山,夷所居此夷各号为王,分画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髠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居室,种荆为蕃障。土地肥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妇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其地并出铜铁,唯用鹿觡矛以战斗耳。磨砺青石,以作矢镞刀斧,镮贯珠珰。”(见《太平御览》卷780引)

从用鹿觡矛,石镞刀斧看,当时夷洲居民还处在石器时代,或已到晚期。

从种荆为蕃障看,当时掠夺战争尚不严重。

国家,往往是在城邑、掠夺战争之后出现的。

夷洲居民当时还没有城邑,也还没有国家组织。

黄龙二年(230),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亶洲在海中,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

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亶洲,不知今何地,可能是琉球。

孙权使万人至夷洲,可能事先对夷洲已有很多的了解。

不然,他不会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海上活动。

夷洲以外,北到辽东半岛,南到南洋诸国,都曾有吴的使臣和商人活动。

魏明帝曾诏辽东,提到孙权“复远遣船,越渡大海,多持货物,狂诱边民”(《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注引《魏略》)。

吴与南海各地的海上来往和贸易也比前代有所发展。

吴的使臣曾多次泛海南出。

交州刺史派康泰、朱应出使南海各国,“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梁书•海南诸国传》)。

回国后,康泰著《外国传》,朱应著《扶南导物志》。

大秦的商人经南海来到吴的建业。

大和尚康僧会,也是从海上到达吴都建业的。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汉灵帝一妃子喝下堕胎药,皇子却平安出生最后成亡国之君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历史上未曾中断过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汉灵帝一妃子喝下堕胎药,皇子却平安出生最后成亡国之君的相关内容。在我们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郑覃:唐朝时期宰相,拜相前后发生了哪些事?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郑覃:唐朝时期宰相,拜相前后发生了哪些事?这一内容。人物生平出身官宦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详情>>

江西南昌万寿宫遗址现大量“老物件”

守着厚重文化遗产、秉承文化脉络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正不断从保护、挖掘、梳理中重建和复兴。记者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获悉,万寿宫遗址发掘已经完成,发掘出的建筑构件等为铁柱万寿宫复建提供了依据。下一步,万寿宫遗址将重新填埋进行保护,万寿宫博物院的建设也将展开。 万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