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知的海昏侯汉墓“仪”类文献中,行事的主体都是“王”,这种文献类型很可能属于诸侯王及以上的社会层级专用。如下文介绍的几枚简,均与诸侯王的宗庙祭祀礼仪相关。如一简(图一∶1)简文云: □诸侯,王饮酎其庙,汏。 竹简上端略残,可能残去一字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曹操当初非要斩杀华佗,原因为何?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目前所知的海昏侯汉墓“仪”类文献中,行事的主体都是“王”,这种文献类型很可能属于诸侯王及以上的社会层级专用。如下文介绍的几枚简,均与诸侯王的宗庙祭祀礼仪相关。如一简(图一∶1)简文云:
□诸侯,王饮酎其庙,汏。
竹简上端略残,可能残去一字,“汏”字后似无字迹。“饮酎其庙”四字,说明此简与宗庙礼仪相关。酎为醇酒,饮酎之礼见于《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郑注:“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也。”[2]西汉的“饮酎”,即宗庙献酒之礼。如景帝即位诏书即提及“高庙酎”“孝惠庙酎”等[3]。至武帝时,又要求诸侯王奉“酎金”以助祭。《史记·平准书》:“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集解》引如淳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4]既名“酎金”,也说明饮酎是宗庙祭祀中的重要环节。
西汉时代,天子亲祀设于长安的祖宗之庙,诸侯王遣使者侍祠。景帝尊奉文帝,定宗庙称号,明言“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岁献祖宗之庙”[5]。简文言“饮酎其庙”,揆其文义,此处的“庙”应非长安的宗庙,而指设于诸侯王国国都的宗庙。西汉时代实行“郡国庙”制度,除长安外,郡国也广设祖宗庙。高祖时,诸侯王国国都均设太上皇庙。《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十年)八月,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6]此后,诸郡与诸侯王国又先后设立高祖庙与文帝庙。《史记·高祖本纪》:“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7]景帝即位后,立文帝为太宗,按高庙之制广立文帝庙[8]。宣帝时,在武帝曾巡幸的郡国为武帝立庙[9]。按照简文,诸侯王于本国祖宗庙中也可行饮酎之礼。检之传世文献,《汉书·武五子传》载昭帝玺书责燕王刘旦:“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高祖之庙乎!”[10]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诸侯王献酎于本国祖宗庙中。
再者,海昏侯汉墓与宗庙相关的简文,还展示了过去未见的“仪”类文献的书籍形态。如一简(图一∶2)简文曰:
·七 干豆上,奏永歌,礼乐长与歌者前行,齐,教舞一人(随)后,道南方西陛上。歌者定,长……
所谓“干豆”,指盛放在豆中的干肉制品,为祭祀之用。《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郑注:“干豆,谓腊之以为祭祀豆实也。”[11]何休则明言干豆奉于宗庙,《公羊传》桓公四年“一曰干豆”何注曰:“故干而豆之中,荐于宗庙。”[12]本简所记内容,应同为宗庙祭祀礼仪。《汉书·礼乐志》载宗庙祭祀乐歌,有“干豆上,奏《登歌》”等[13],与本简内容极为相似。简文中的“永歌”,很可能也是乐名。仪式行进中,礼乐长与歌者齐头前行,教舞者随后。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简的格式。竹简最上端有圆点表示一章的起始,后有编号“七”。类似的带有编号的章首简还有数枚,目前发现的最大编号是“七”。其中有的章内容简短,章首简末尾即是本章字数总结“凡若干字”。综合上述信息,可以对上引竹简及与之格式相同的简文性质做如下推论:第一,这是一种记录诸侯王国宗庙祭祀流程的“仪”类文本;第二,每个分章符号代表一个相对独立的礼仪环节,章的编号就是相关环节施行的顺序;第三,这类格式、性质相同的简组合成一种书,每章均由分章起始符、编号、流程动作、字数总结四部分组成。“仪”类文本用于指引仪式流程,这一功能塑造了文本的格式。
上述格式,有助于学者复原“仪”类文献的书籍形态,也有助于理解相关的传世文献。前文已节引的《汉书·礼乐志》关于宗庙祭祀奏乐的礼仪,可能即脱胎于原始的“仪”类文献。《礼乐志》相关内容引用如下:
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皇帝入庙门,奏《永至》,以为行步之节,犹古《采荠》《肆夏》也。干豆上,奏《登歌》,独上歌,不以筦弦乱人声,欲在位者遍闻之,犹古《清庙》之歌也。《登歌》再终,下,奏《休成》之乐,美神明既飨也。皇帝就酒东厢,坐定,奏《永安》之乐,美礼已成也。[14]
这一组文字结构整齐,每一分句都由动作、所奏乐名、解说乐曲用意三个部分组成。在每个分句中,动作都是核心内容,引领后文,音乐用以配合动作的节奏与内涵。如“大祝迎神于庙门”“皇帝入庙门”“干豆上”“《登歌》再终,下”“皇帝就酒东厢,坐定”等。每个动作又是整套礼仪中的一个独立段落。换言之,宗庙祭祀的“仪”类文本中,文本结构与仪式流程的结构形成了精确对应。以此反观海昏侯宗庙祭祀之“仪”,其分章依据和书籍形态,也变得容易理解了。
可以作为补充的,是与上引简文有直接关系的另一枚竹简,简文曰:
史 (跪)曰:“献事毕,请就酒。”王之东相(厢),就坐。
本简与上文所引《汉书·礼乐志》“皇帝就酒东厢,坐定”内容基本相同,唯记事略详。一方面,这佐证了《礼乐志》的史源来自“仪”类文本,另一方面也表明,诸侯王于本国宗庙举行的祭祀仪式应本于皇帝在长安宗庙所行礼仪。
海昏侯汉墓中与宗庙祭祀相关的“仪”类文献,包含丰富的信息,其意义可以再略作几点申发。
首先,海昏侯汉墓“仪”类文献与西汉宗庙制度的关联值得注意。郡国庙制度行用于秦与西汉,与后代的宗庙制度不同。清代礼学家往往以礼经所记解释秦汉制度,理解常有出入。近年公布的里耶、岳麓秦简,揭示了秦代县道太上皇庙的存在[15],以及令史的“行庙”制度[16]。海昏侯汉墓的“仪”类文献则揭示了西汉中期诸侯王国宗庙祭祀的仪式规定与细节。郡国宗庙的功能与地位,在许多层面上与长安宗庙相似,这在传世文献中也有反映。如宣帝本始四年,北海、琅琊两郡的宗庙因地震遭到破坏,宣帝素服、避正殿,应对郑重[17]。海昏竹书则进一步表明,诸侯王在本国宗庙主持的祭祀礼仪,与皇帝在长安宗庙所行十分接近。郡国庙与长安宗庙的平行关系,得到了印证。不过,设于郡治的宗庙的管理与祭祀或与诸侯王国不同,目前还缺乏材料,难以详论。
其次,西汉宗庙礼仪文本的形成及其形式还有不少探索的空间。西汉中前期,宗庙礼仪在不断地制定、修正之中,检诸史籍,较为明确的有三次。西汉初年,叔孙通“定宗庙仪法”[18]。景帝初即位,要求“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为礼仪奏”[19]。武帝时,与改正朔同步,又有一次“定宗庙百官之仪”的动作[20]。海昏侯汉墓所出“仪”类文献,皆为刘贺为昌邑王时所使用,文本丰富、礼节俨然,很可能是景帝或武帝时代重定宗庙礼乐制度的产品。再考虑到这一文本与《汉书·礼乐志》的重合度,大致可以推论,海昏侯汉墓的“仪”类文献,由中央统一制定与颁布,或可看作西汉中期诸侯王国普遍行用的礼仪规范。此外,这类约成书于西汉中期的“仪”,应结合了礼书、秦代旧仪与汉代制度造作而成。它们的经学来源、在不同时段的修正及其依据,以及造作这类文本对西汉中后期宗庙改革的影响,都是值得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最后,还有必要重新理解仪式本身及“仪”的地位。文献阙如,今人研究西汉的礼仪制度,多使用礼书进行讨论。海昏侯汉墓所出“仪”类文献则提示我们,记录礼仪行事的“仪”或“仪”类文献,文本数量可观,在实际行用的祭祀与日常礼仪制度中,地位也更为重要。梳理、钩稽出土与传世文献中的“仪”类文献,有可能是理解西汉礼仪制度的关键点。
海昏侯汉墓礼仪简的清理、释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简序、分篇等具体情况尚未完全确定,以上所论均为初步认识,有待在后续的整理工作中进一步细化与确认。
注释
向上滑动阅读
[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文物》2018年第11期;田天《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礼仪简”述略》,《文物》2020年第6期。
[2]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1365、1366页,中华书局,1980年。
[3] 《史记·孝文本纪》,第436页,中华书局,1959年。
[4] 《史记·平准书》,第1439、1440页,中华书局,1959年。
[5] 同[3]。按《汉书·景帝纪》此句作“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庙”,颜注曰:“既云天子所献祖宗之庙,非谓郡国之庙也。”《汉书·景帝纪》,第138、139页,中华书局,1962年。
[6] 《汉书·高帝纪下》,第68页,中华书局,1962年。
[7] 《史记·高祖本纪》,第392页,中华书局,1959年。
[8] 同[3]。
[9] 《汉书·宣帝纪》,第243页,中华书局,1962年。
[10]《汉书·武五子传》,第2758页,中华书局,1962年。
[11] 同[2],第1333页。
[12]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215页,中华书局,1980年。
[13] 《汉书·礼乐志》,第1043页,中华书局,1962年。
[14] 同[13],标点略有改动。
[15] 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肆)》,图版与释文见第201~203页,连读释文见第24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
[16] 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第7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
[17] 同[9],第245页。
[18]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2725页,中华书局,1959年。
[19] 同[3]。
[20]《史记·礼书》,第1161页,中华书局,1959年。按今《礼书》或非司马迁原作,兹备一说。
(作者:田天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文刊于《文物》2022年第6期)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朱棣庙号不是明太宗吗 最后为什么会是明成祖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在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详情>>
庐江三板桥遗址11月28日,恰逢晴朗好天气,引江济淮工程文物考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带领的团队正在位于庐江县庐城镇申山村的三板桥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据张闻捷介绍,目前已经发掘的东墩、西墩主体年代都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每个墩的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