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隆中草庐出山开始,作者罗贯中就将自己的笔墨和爱浓浓地挥洒在诸葛孔明身上,一开场就将先主少有的火烧博望坡的战绩搬到诸葛亮头上,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六出祁山,诸葛亮一直是书里中后期的绝对主角,一直持续到第六次北伐星落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落幕,一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班婕妤为何被称作中国古代妇德的楷模?班婕妤有何成就?
从隆中草庐出山开始,作者罗贯中就将自己的笔墨和爱浓浓地挥洒在诸葛孔明身上,一开场就将先主少有的火烧博望坡的战绩搬到诸葛亮头上,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六出祁山,诸葛亮一直是书里中后期的绝对主角,一直持续到第六次北伐星落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落幕,一件事情引起了读者们的关注,那就是诸葛亮对自己继承人的选择。
魏延:将军百战,争权而死
起码在军事上,魏延应当是诸葛亮之后的继承人,无论是他的才能还是他的资历,都是无可非议的。
魏延早年就追随先主刘备南征北战, 后来又随刘备西征巴蜀,在当时人才济济的蜀汉集团中脱颖而出,被刘备相中出任战略重地的汉中太守。毫无疑问地展现出魏延的能力是得到刘备高度评价的。
魏延之后的表现也没有辜负刘备的眼光,后主时魏延随诸葛亮北伐,作为前锋大将的魏延作战勇猛,屡次大败魏军,连魏国名将郭淮也是他的手下败将,凭借战功升迁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这时候另外一位大热门姜维,也不过是领中监军征西将军。
假节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代表着皇帝,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专擅权力。可以说在诸葛亮死时,无论是资历、还是大义上,魏延都有了执掌蜀汉军队的名分。史书上也找不到诸葛亮对这样的安排有何不满,《三国演义》中“脑有反骨”的故事纯属是文学创作。如果诸葛亮对此不满意,那么在他死前他一定会有所安排,起码在三军诸将面前明确有谁继任。
不过可能连诸葛亮自己也没料到,魏延身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缺点导致他无法得到众人的认可,甚至连自身性命也难保,在他死后不久被一致认定有谋反嫌疑,逃命之后被捕获处死,一代名将最终栽在自己性格上的短处和一个小人手里。
杨仪:怨怼非议,惶恐自杀
杨仪便是这个小人,此公是荆州人,早年出任刺史主簿,后来对待遇不满跳了槽,《三国志》里用了“背”这个动词,耐人寻味。他后来得到了刘备赏识任兵曹掾,升任尚书。但杨仪有个毛病,他老喜欢挑事,与同僚大都不和,便被降了职。诸葛亮北伐时,倚重杨仪的后勤才干,令杨仪制订规划,筹措粮草,管理大军的后勤。
自视甚高的杨仪自然看不惯自视甚高的魏延,两人势同水火,连诸葛亮都没办法。诸葛亮死后,工于心计的杨仪很清楚在北伐战略上擅长突袭的魏延与持重的诸葛亮风格迥异,前者对后者的保守多有微词,就在诸葛亮刚刚去世这个当口,他利用魏延急于掌军北征建功立业的功利心,以及往日中因为魏延性格矜高与众将不睦的关系。自己高举着诸葛亮死后遗命退兵的大旗对魏延颐指气使,成功地挑动起了魏延神经,大怒之下的魏延领军前来和杨仪摊牌,双方火拼了一场,史称“南谷口火拼”。
杨仪将自己扮作受害者的角色引得舆论倾向自己,军中诸将对魏延大为不满,大将王平怒斥魏延:“丞相刚死,你竟敢如此!?”,杨仪成功地挑拨了两边的关系,自己稳坐钓鱼台。等到魏延手下部队四散离开,便派人将魏延抓起来斩首,灭其三族。
杨仪自以为能够继诸葛亮之后执掌大权,没料到诸葛亮也留了个后手,原来诸葛亮认为杨仪性情急躁狭隘,留下密奏让蒋琬接替自己的位置。杨仪大为失落,不忿之下生出怨怼,广发朋友圈,逢人便说自己当时如果直接带着人投靠魏国会如何如何,结果就在诸葛亮死后一年,杨仪便被废为庶人,此时他还不认错反思自己,继续上书发帖骂街,朝廷也受不了派人来抓他,最终自杀身亡。
蒋费:王佐之才,萧规曹随
历史上真正继任诸葛亮的位置执掌蜀汉国政的其实是蒋琬和费祎,二者都是蜀汉建立之初便加入的老资历。蒋琬当县长官的时候上班不当值,跑去了玩乐喝酒,被路过的刘备发现,愤怒地罢了他的官。是不是很熟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直接把这个故事挪到了凤雏身上。
费祎早年随亲人入蜀,性格沉稳,年少时便在蜀地中就有不错的风评,诸葛亮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出师表》里说他是“良实之人,志虑忠纯”,而这两人也都没有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很好地延续了蜀汉的国运。但他们毕竟不是先主和诸葛亮这种开创性的天才,只能遵守诸葛亮留下的方略行事。
姜维:能文能武,一时仪表
虽然没有被明令指定位继承人,但姜维明显是很受诸葛亮重视的。
诸葛亮很清楚随着和平日久,国力不断恢复的魏国必然远远将蜀汉甩在脑后,失去了荆州的蜀汉已经沦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方,如果不采取手段应对蜀汉倾覆就在眼前。
在诸葛亮的设计之中,蒋琬、费祎和姜维三人是互补的,姜维能打、敢打,承担了魏延伺机出击的角色,蒋琬、费祎性格稳重,能够统筹大局。蜀汉要生存,就必须对魏国采取攻势防御,持续地施加压力,不让魏国顺利地恢复国力,然后默默等候天下变动的机会东山再起。
既然魏延猛打猛冲的战略不受诸葛亮支持,主张连年征战的姜维也不受蒋琬、费祎的支持,三人没少打口水仗,还好总体而言三人关系还不错。等到蒋琬、费祎去世,接过更大权力的姜维后来也体会到了两人的苦,如何统筹国力既保持对魏国的压力又不过度穷兵黩武,这在今天都是一门涉及全方位,需要统筹兼顾的一门大学科,更何况是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姜维后来虽然屡次大败魏军,最终因为国力不济,只能率大军跑去屯田。
结语
姜维最终也不负诸葛亮所望,带领势力衰弱的蜀汉与国力蒸蒸日上的魏国死磕。哪怕是魏军在邓艾率领下成功绕过阴平小道偷袭了成都迫使后主投降,姜维也没有放弃,想出了一条绝地求生的计策,假意投降钟会游说其自立,试图乘势将后主救出复国,重新整顿国防。虽然最后计策失败身死族灭,时人对姜维的忠诚整体是赞赏的,甚至有传言八十年后,东晋入蜀灭成汉后,蜀地的老人还在像晋国军队的将领们讲述着姜维的故事。
陈寿限于自身环境在《三国志》里对姜维的评价只能是毁誉参半,但也巧妙地借同是蜀汉遗臣郤正之口赞扬姜维为“一时之仪表也”,同时也印证了诸葛亮的眼光。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投军一年多就能统率三万人马,朱元璋是如何取得信任的?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初一日,一个衣衫褴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山东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淄博市、临沂市、枣庄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山东省的即墨区,也就是当年的即墨县级市、即墨县。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围绕即墨县的归属,青岛市与烟台市之间,先后反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