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亦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用铜铁合铸而成,是武则天的纪功柱。寓意“天下中枢”。其制若柱,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下为铁山周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萦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棒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
武三思
杜如晦
杜甫的诗《兵车行》揭露了唐王朝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李白喝的酒究竟度数是多少?为何能斗酒诗百篇?原来奥秘都在这里
李白也曾情场失意,被女子拒绝后,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
任见:唐代烧尾宴,洛阳绽奇葩【原创】
汉朝的刀剑,为何比唐朝的刀剑还要好?
唐朝虽设置归义军,但对当地有心无力,归义军实际上属于半独立政权
唐太宗的御马天纵时刻
武则天墓前放61个无头石人,成最大谜团,却被两位农民破解
杨广有哪些功绩?罪在当世功在千秋
由《为徐敬业讨武则天》浅谈骆宾王的“不识时务”
隋唐福将程咬金的传奇一生
晚景凄凉的唐玄宗:大权旁落后的他,本也是有为之主
张巡“草人借箭”
高昌国和唐朝是什么关系
唐朝在黄巢起义后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吗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她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却成其贴身女秘,多年不复仇被唐明皇干掉
武则天有一伟大发明,中国使用超千年,至今无论男女都在用
天枢,亦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武周天册万岁元年(695),用铜铁合铸而成,是武则天的纪功柱。寓意“天下中枢”。其制若柱,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下为铁山周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萦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棒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武后自题其名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毁于开元二年(714),重二百万斤,相传波斯大酋长阿罗撼,是天枢工程的实际组织者和实施者。
甲戌,默啜(后突厥可汗)寇灵州,室韦反,遣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破之。二月,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勃论赞刃、(西)突厥可汗俀子等于泠泉及大岭,各三万馀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破泥熟俟斤等万馀人。
延载元年(694年)八月,世界各国元首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铭纪功德,黜唐颂周。
武三思(曾任礼部尚书,主管朝廷的礼仪、外事活动)带领着四夷酋长向武则天请愿,武则天制可。于是任命姚璹为督作使,掌督工程建设。各国君臣筹资百万亿购买铜铁铸造。
公元695年,夏季,四月,天枢铸造完成。东夷(新罗/日本)人毛婆罗设计模型,武三思撰文,天枢上刻百官和各国首领的名字,武则天亲自题写匾额“大周万国颂德天枢”时,改写“国”为“圀”,取天下一统、八方朝拜之义。 又把西域梵文中的符号“卍” 定音为万,著于天枢。
天枢建成后,武则天大宴夷夏群僚。朝士献诗者不可胜纪。李峤的《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冠绝当时,其诗曰:“辙迹光西崦,勋名纪北燕。何如万国会,颂德九门前。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圣泽倾尧酒,熏风入舜弦。欣逢下生日,还偶上皇年。”
神龙元年(705)以来,中宗、睿宗兄弟相继当政,国号恢复为唐。
唐玄宗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解决武则天时期的遗留问题。开元二年(714年)下令销毁天枢,洛阳尉李休烈作《咏毁天枢》咏怀道:“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御火珠。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士人和普通百姓也无不讽诵吟咏,盛传《天枢谣》:“一条麻索挽,天枢绝去也。”
天枢高45.87米,直径为3.6米,底座方台周长为50米。主体部分造型为八棱柱体,中部缠绕铜制蟠龙,上部呈现腾云姿态,最上面托起一个直径近9米的铜盘,4个龙人站立其中捧火珠一颗。
大柱下面是一座铁山,周边长一百七十尺。环绕铁山的是铜做的蟠龙和麒麟;铁山上的两只铜麒麟,与顶部大火珠一起,构成“麒麟拜火”,正是祅教(拜火教)所宣扬的“圣王出、天下平”的象佂。
此外,《大唐新语》另有记载,狮子也作为天枢装饰物:“天枢下置铁山,铜龙负载,狮子、麒麟围绕。“之所以选用狮子,是因为狮子是万兽之王,作为王权的象征,表示威猛、力量、权威等寓意,被运用于贵族和王族的标志,不仅在波斯地区,还广泛表现在埃及、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亚等地的政治文化中,吻合武则天统制四夷、成为华夷共主的政治理念。
柱身八面,每面宽五尺。该形制肇源于具有千年文明史的美索不达米亚造型艺术,并对唐开元年间兴起的中国佛教石经幢产生重要影响。
柱顶上铸一个腾云形的承露盘,直径三丈,四个龙人站在盘上捧火珠,火珠高一丈,是祅教(拜火教)的圣物。天枢的狮子、承露盘、龙的雕塑也反映了佛教、道教、儒教等民间信仰。
至于上部到底是《资治通鉴》所说的承露盘,还是《新唐书》和《大唐新语》所说的云盖,郭绍林认为作云盖更合理一些。承露盘最早是西汉武帝时修造的,在长安建章宫内。武帝好神仙,以为承接甘露,和玉屑饮下,可以长生不老。承露盘的形制有两种说法。《汉书·郊祀志上》注引苏林说:“仙人以手掌擎盘承甘露。”
《三辅故事》说:承露盘“上有仙人掌承露”。而天枢的铜盘,上下皆无仙人,用以承托四龙和大珠,不是承接甘露。天枢造成后,李峤写下一首《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寮应制》诗。《大唐新语》这则资料说:“朝士献诗者不可胜纪,唯峤诗冠绝当时。”朝士们的诸多诗作,只有这一首流传下来,诗中描写说:“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资治通鉴》不像《新唐书》那样说“大珠”、“云盖”,而是说“火珠”、“腾云承露盘”,大概参考李诗说法而来。然而李诗并没有说它是承露盘。如果是承露盘,李诗完全可以不说“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而说“仙盘正承露,高柱欲擎天”,须知“正承”二字拗救,符合律诗平仄要求。
《风起洛阳》剧情向科普第一话:天枢的高度有多高?神都食客们听到百里二郎的一句“尚可”,非常高兴,百里弘毅(王一博)可是神都第一老饕,食客纷纷表示:“百里二郎能够给出尚可的评价,那可是天枢的高度啊!可以上天了~”相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天枢是什么高度呢?
天枢,就是北斗七星之一的天枢星。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非常发达。古人对于天文学的研究不仅拥有很高的成就,普及程度也很广。《春秋运斗枢》:“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合而为斗。”。
北斗即为帝车,那么驾驶它的帝是谁?----就是帝王之星“紫微星”,也就是北极星。还记得《风起洛阳》有一句:牡丹花重紫微宫,玄门风动神都城。看,帝王所住的居所,就是紫微宫。我们神都的城市布局,也是体现了这一深厚的文化内涵。
北斗七星,永远围着我们尊贵的帝星而转。他们是天之诸侯,协同帝星调理纲纪,统治乾坤。其中离帝星最近的那颗星,就是天枢星。
天枢建筑物,遵循天枢星的本质而来。
《风起洛阳》提到天枢的是个市井小民,也可能不懂天象北斗。所以,这个人说的天枢,应该是武周时期武则天让武三思负责督建的,位于应天门外天津桥前的“天枢”建筑。
按照当时的洛阳布局看,位于皇宫门外的天枢碑——地标建筑物。高45.87米,直径为3.6米,7个地标建筑串联北斗七星,也就是洛阳独特的中轴线 。
天枢这个建筑,也只有武周时期有,后来玄宗时就拆除了。
关于天枢的高度,《资治通鉴》和《新唐书》的说法应该说是一致的,二书依据的资料是唐代的国史、实录,比私家笔记所说的尺寸可靠。但《资治通鉴》表述含混、不全,容易让人误以为天枢通高105尺。仔细玩味《新唐书》,可知这个数字仅仅是八棱柱部分的高度。
棱柱上面有云盖。云盖上四龙站立,各自身长12尺。四龙所托大珠,直径10尺。龙爪子不会安放在大珠正中间或正下方,这样起不到支撑作用,八只爪子集中到一起也不便施工,因而只能在大珠下侧。这样,云盖、龙和大珠加在一起,高度会超过22尺。棱柱下面有铁山,高20尺。三部分加在一起,天枢通高至少为147尺。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太监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同在宫中太监需要净身御厨却不用?这一内容。太监的产生,是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的一个怪胎。自从父系社会以来,那些手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乾隆帝妃嫔恂嫔霍硕特氏是什么出身?最后的结局如何?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于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初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