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汉到“蜀汉” 东汉末年,神州大地群雄逐鹿。或刀兵相见,或尔虞我诈折冲樽俎,天下势力经过一轮轮整合,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独大。公元220年,曹操长子曹丕篡汉自立称帝建“魏”。221年,刘备在蜀称延续汉室正统,立国为“汉”。222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班婕妤为何被称作中国古代妇德的楷模?班婕妤有何成就?
赵云死后,张郃就称雄三国了吗?除了魏延,这2人还可匹敌张郃
汉朝名将李广后代,为义“叛国”,全家遭遇诛杀
媲美霍光的政治高手金日磾,本是异国太子,他靠什么而崛起的呢?
曹操手底下的五子良将,手中分别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
一、从汉到“蜀汉”
东汉末年,神州大地群雄逐鹿。或刀兵相见,或尔虞我诈折冲樽俎,天下势力经过一轮轮整合,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独大。公元220年,曹操长子曹丕篡汉自立称帝建“魏”。221年,刘备在蜀称延续汉室正统,立国为“汉”。222年,孙权接受魏的称号为“吴王”,7年之后称帝,立国号为“吴”。
三国之中,蜀汉依然延续了前代的国号。但这种延续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使用,而是经过反复的构建与宣传。回溯到秦汉之际,前206年,项羽立刘邦为汉王。刘邦本是直接灭秦的功臣,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楚怀王与众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与秦军主力对峙之际,刘邦却率军先到达灞上,占领关中。此后,势力最为强大的项羽自然不乐意刘邦受封于要地关中。直接忽略虚君楚王的盟誓。改封刘邦于汉中,立刘邦为汉王。刘邦开始对这一封号并不满意,但萧何向他讲“'天汉’,其称甚美。”然后讲述了“汉”字的含义以及其代表的一系列美好意向,刘邦欣然接受。待东灭项羽,统一全国之后,仍定国号为“汉”。
(影视剧《楚汉传奇》 刘邦形象)
自此,“汉”就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符号。王莽篡汉之后,出现人心思汉的局面,各路起义军纷纷打出“兴复汉室”的招牌。最终乱局被刘秀统一,刘秀一脉虽与西汉帝系相隔甚远,但仍继汉统,国号为“汉”。东汉末年,尽管汉帝国名存实亡。但“汉”这一金字招牌在收揽人心方面仍有响当当的作用,至少在名义上还有号令天下的资格。刘备便自称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以“汉贼不两立”的名号讨伐曹操。时隔300余年,刘备是否为汉室宗亲仍存疑。就连南朝宋时期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都感叹道:“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不知以何为元祖以立亲庙。”
但无论如何,刘备终究还是以“兴复汉室”的口号拉起了大旗。刘备本为布衣,没有与曹操、孙权一样的政治积累,但他还是借“汉”与曹、孙形成鼎立之势。但刘备成也“汉”,败也“汉”。以汉自居,就有讨贼的义务,而三国之中,汉最无积淀,实力最弱,却连年不断地对外用兵,国力消耗根本无法与魏相比,最终只能遗恨于历史。
(影视剧《三国演义》 刘备形象)
在称呼蜀汉时,我们仍需纠正一点。不同于小说以及电视剧所渲染,刘备建立的国家为“蜀汉”,以及我们习惯的称呼“魏蜀吴”。刘备建立的政权一直称汉,只是晋代陈寿在编纂史书时,必须站在晋的立场上。晋承魏,所以魏为三国正统。于是陈寿便将刘备汉国的历史根据其占据的蜀地,称为《蜀书》。因此严格来讲,我们并不能说刘备建立了“蜀国”。
二、“代汉者当涂高”
黄巾起义后,东汉帝室渐渐失去皇家权威。继董卓之乱,汉帝沦为傀儡,再难翻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兼并群雄,统一了北方。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216年,进为魏王;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接受献帝禅让,代“汉”为“魏”。那么,曹操为何要称“魏”呢?
(影视剧《军师联盟》 曹丕形象)
元代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的注指出:“操破袁尚,得冀州,遂居于邺。邺,汉之魏郡治所。魏,大名也。遂封为魏公。有谶云:'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文帝受汉禅,国遂号魏。”可见,曹操称“魏”一方面是因为他发家的根据地是邺城,这里属于汉之魏郡,所以称魏王。另一方面,则与一句“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言有关。
谶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神秘预言,所谓“诡为隐语,预决吉凶。”两汉时期,人们对于儒家经典达到迷信的程度,这时便有一些接受儒家经典的方士假托孔子、皇帝、尧、舜、禹等先贤,运用阴阳五行、灾异符命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和阐发,创造了大批的伪书。而这些伪书中,就有大量的谶言,“代汉者当涂高”就是其中一例。“代汉者当涂高”这一谶语源于西汉末年的纬书《春秋谶》,预言取代汉室的人为“当涂高”,但此书并无“当涂高”明确的含义与指代。
(影视剧《长歌行》 刘秀形象)
西汉末年争霸天下的公孙述就利用这一谶纬称帝,他认为他名字中的“述”与谶语中的“涂”对应,均有“路途”的意思,于是便以“当涂高”自居。刘秀在统一过程中,曾写信给公孙述,刘秀在书信中还称:“承赤者,黄也;姓当涂,其名高也。”他承认了此谶言,却否认了公孙述与谶语相对。于是,东汉末,这一谶纬又出现。袁术字公路,因此他认为自己字与谶相应,且认为袁氏为舜后人,为土德,可承汉之火德。加之当时孙策献其传国玉玺,便急忙称帝。此举引发天下人的不满,招致讨伐。
至于曹操利用此谶语的依据,则来自东汉末儒臣周舒的说法,他指出:“当涂高者,魏也,盖'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魏阙”是古代天子、诸侯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而“当涂而高”意思为面朝大道的高大建筑物,与“魏阙”的建筑形制相符。因此,代汉者当为“魏”。于是,曹操欣然接受魏这一封号,而曹丕自然也将“魏”作为代汉后建立的国家的国号。
三、顺应时宜的“吴”
相比“汉”、“魏”国号的复杂渊源,“吴”国号的确立历程相对简单。公元221年,曹丕代汉建魏,为了拉拢孙权,他下诏封孙权为“吴王”。关于要不要接受曹魏的封号,东吴朝廷内进行了争论。《三国志》记载:“权群臣议,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受魏封。权曰'九州伯,于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之拜为汉王,此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
(电影《赤壁》 孙权形象)
孙权接受“吴王”称号的背后,是基于历史现实做出的选择。此时的三国局面十分复杂,曹丕、刘备先后称帝。曹魏此时于三国间国力最强,刘备、孙权二家本一直是联合抗魏的状态,但是此时双方却由于地盘的争夺而陷入矛盾。尤其是公元219年,东吴袭杀关羽,更是令两国的关系降到冰点,刘备一直宣扬伐吴之役。对于势弱的孙权来说,此时修好魏国,专心对付蜀汉乃是最明智的选择。因此他接受了曹丕对他的册封。何况江东之地素来称“吴”,对于孙权也不是难以接受。
刘备逝后,诸葛亮再度修好东吴,共同敌魏。等到公元229年,孙权在江东立国已稳,遂称帝,立国号为“吴”。
文史君说:
中国历史上,国号是象征一个国家的政治符号,一定程度也是一个政权政治合法性的诠释。大汉王朝在结束其三百年盛世之后,迎来了三个分立的政权:魏、汉(蜀)、吴。魏以时人相信的谶纬为依据,构建汉魏禅代的合法性。刘备则声称自己为汉皇室后裔,利用炎汉四百年的影响力来拉拢人心。而孙权接受“吴”国号,则略显一点被动,是时势下最明智的选择。可见,国号并不是冷冰冰的历史字符,背后也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权谋纵横,值得我们关注。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