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及,在唐朝这个人称“小太宗”的皇帝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愚不可及,在唐朝这个人称“小太宗”的皇帝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
中文名:
愚不可及,在唐朝这个人称“小太宗”的皇帝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中华五千年文明,流传至今,在漫长的过程中,有的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含义。 比如,“愚不可及”。 随便从你身边挑选几个朋友问问,他们一定会说“愚不可及”,是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的意思。 然而事实上,“愚不可及”并非此意。 这个词语

唐朝名人推荐

中华五千年文明,流传至今,在漫长的过程中,有的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含义。

比如,“愚不可及”。

随便从你身边挑选几个朋友问问,他们一定会说“愚不可及”,是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的意思。

然而事实上,“愚不可及”并非此意。

这个词语出自论语,

《论语·公冶长》: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与弟子们

其实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宁武子当地方政治开明的时候就显得十分聪明,政治黑暗的时候就显得十分愚蠢。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上,他的愚蠢,别人是做不到的。

这样看来“愚不可及”与“大智若愚”更为接近,而并非“愚蠢至极”的意思。

其实在我们历史上虽像宁武子这样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的人很少,但也能数出一二。

唐宣宗李忱就是其中之一,非但如此,他还将“愚不可及”用到了极致。

愚不可及的“傻子”光王李忱

唐宪宗李纯庶出的第十三儿子,唐穆宗李恒的异母弟弟。因为母亲郑氏没什么身份地位,只是一名份卑微的普通宫女,后被唐宪宗偶然临幸,才有了李忱。

唐宪宗李纯

历来,宫廷中便有母凭子贵之说,但也有子凭母贵之实,母亲的身份地位往往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母族的支持也是皇子在宫廷斗争中能否取胜的保障。

然而皇权之争、皇位之争,这一切似乎都与母亲身份卑微,无所依靠,庶出的李忱没有丝毫联系,因为他注定当不了皇帝,能在深宫之中保住小命就很好了。

虽然后来被封光王,但李忱却是在无人注目的角落之中,孤独寂寞地成长。长久地被人冷落,也让他养成了郁郁寡欢、呆滞木讷的性格,即使是与其他亲王群居时也往往终日不发一言,显得与人格格不入。

唐穆宗继位后,发生了一件事,更让李忱坐实了“愚不可及”。那日,李忱入宫拜见太后,没想到当时正好遇到有人行刺。幸好护卫及时,刺客行刺未果,也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从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光王李忱就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一时间,在踩高就低的人中,口口相传,李忱就成了真正的“傻子”光王。

影视中的李忱

将愚不可及发挥到极致

其实李忱一点也不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位置,他知道自己注定不能做皇帝,那么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首要条件,糊涂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虽然在所有嘲笑和讥笑李忱的人眼中,他就是个十足的傻子,但是他的皇帝哥哥唐穆宗,却知道李忱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然而识得真伪的唐穆宗,却并非明君,因为他的庸庸碌碌,各种党派之争、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接上,使得唐王朝统治岌岌可危。

唐穆宗伤后,他的儿子唐武宗继位,这个唐武宗却是个聪明之人,他经常在宴会之中,取笑李忱,并激怒他,让他说话,然而李忱却如一而终地傻下去。于是,唐武宗觉得这个皇叔傻得有点异常,认为李忱是因为太过聪明,一直用傻愣的外表迷惑众人。当唐武宗决定先发制人,想要置李忱于伤地时,幸好被宦官仇公武救了,并把他送出了宫,才得以脱险。

宦官马元贽

会昌六年,唐武宗病危。宦官仇公武等人认为傻愣愣的李忱比较好利用,以此控制朝廷,掌控朝政,于是簇拥李忱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称帝,正是缔造"大中之治"的唐宣宗。

当李忱当上皇帝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勤俭治国,体恤百姓,让宦官仇公武和马元贽等人大跌眼镜,本想带回一只“傻猫”,却不知是一只“狠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直到此时,仇公武和马元贽才恍然大悟,他们才是一群傻子。要不说,当年唐武宗为什么费劲巴力地非要把一个傻子置于伤地呢,原来在这个傻子愚痴木讷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常人难及的才干和韬略。李忱当上了皇帝,哪里还受仇公武和马元贽这些小小宦官的摆布呢?

唐宣宗用他的傻换来了他的皇帝之位,这个买卖做得还是非常经济实惠的,他忍了常人所不能忍的苦,受了别人不同意的罪,终于让他等到了云开日出的时刻,他也成了我们古代历史上最精明的傻子,将愚不可及发挥到了极致。

李忱登基为帝

愚不可及的“傻子”缔造了“大中之治”

其实,李忱一生都在努力仿效唐太宗李世民,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更是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

多种举措,使皇权得到加强。唐宣宗李忱继位以后,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先是用极短的时间将唐武宗时重臣李德裕清除出庙堂,这样的雷霆手段甚至使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都感到措手不及,后用重视科举选拔人才,接着纠正武宗时期矫枉过正的灭佛弊端。

多种举措,让国力日益增强。通过限制宗室和宦官,整顿吏治,重视地方刺史选拔,国力日益强盛,因为他知道整个帝国由各个地方所拼而成,这些父母官的政绩,直接联系到民心向背。后又严明法度,善于纳谏,其纳谏的程度,仅次于唐太宗,不论是谏官论事,还是下属将下的诏书驳回,只要是他认为对的,大多能够顺从。

多种举措,让军事强盛一时。唐宣宗李忱派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大破北狄,稳定北方;用沙州首领张议潮,驱逐吐蕃,收复河西;以康王傅王式授安南都护、经略使,平定安南,都护南疆;以右谏议大夫李福为夏绥节度使,抚平党项,安定西陲。一时间,在对外用兵上,唐宣宗李忱取得了之前多位皇帝都难以达到的战绩。

唐宣宗李忱采用的多种举措,肃清内政,外安边疆,让唐朝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史称“大中之治”。

大中之治

“大中之治”却不过唐王朝的“回光返照”

然而可悲的是唐宣宗缔造的“大中之治”,无法得到延续。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的国势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但是这个恢复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大中之治”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唐王朝的颓势。

当时,宦官与藩镇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江淮等地就发生的藩镇叛乱,已经波及到唐朝赋税的新的来源地,这直接影响到唐朝的根基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安史之乱来说,虽然连唐朝都城都攻破了,但是,因为叛军没有波及到唐朝的江淮地区,也即没有影响到唐朝的赋税来源,这成为唐朝能够击败安禄山等人的新的原因。

唐中后期军阀割据

由此可见,中晚唐时期的弊病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在唐宣宗离世后,他的成果也就随着他的离世,而最终付诸东流,唐王朝旋即便又向深渊加速的滑去。

“大中暂治”的成果,无法一直持续下去,可以说成为了唐王朝最大的伤痛,而在唐宣宗离世之后的二十年,便发生了唐朝末年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从而步入了我们最为混乱的“五代十国”。

所以“大中之治”不过是唐王朝的一次“回光返照”。

“大中之治”不过只是唐王朝的“回光返照”

轩羲说

唐宣宗李忱在后期立储时,意于废长立幼,游移不定,“疽发于背”,中毒离世,也让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大中之治”没有得到延续,令人惋惜!

正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唐王朝矛盾已经突显,已到无法调和的地步,政权瓦解,并不是唐宣宗李忱所能力挽的。

然而他的能力,特别是将忍辱负重,“大智若愚”发挥到极致的本事,非常人所能及也!

我是轩羲十三,如果你喜欢,请点个赞,关注我,谢谢!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