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丨她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为何后人称她为千古贤后?

长孙皇后丨她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为何后人称她为千古贤后?

()
中文名:
长孙皇后丨她是李世民唯一的皇后,为何后人称她为千古贤后?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从太原起兵开始征战四方,以玄武门之变确定皇位,至登基之后听柬听劝,开创贞观之治。 平淡之中,透出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 而提起李世民的成功,他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长孙皇后,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公元613年,年仅13岁的长孙皇后

唐朝名人推荐

从太原起兵开始征战四方,以玄武门之变确定皇位,至登基之后听柬听劝,开创贞观之治。

平淡之中,透出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

而提起李世民的成功,他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长孙皇后,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公元613年,年仅13岁的长孙皇后,与当时16岁的李世民成亲。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离去,时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又被后世称为千古贤后。

一个“德”字,是唐朝时期对她的认可。一个“贤”字,是后世对她的赞扬。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大婚

作为李世民的皇后,他对李世民的前半生有着怎样的影响?为何能突破李世民的光环,被称为千古贤后?

一、家事上的一把好手

公元617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位大佬,李渊和李世民在晋阳起兵。

在起兵之前,李渊刚任太原留守不到一年。要说在太原有什么威望,除了官大,太原百姓对这家人究竟怎么样,都没啥认知。

随后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李家就得到太原百姓拥戴,长孙皇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至关新的。

李世民的母亲,太穆皇后离去的早。李渊也没有再纳正房,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又不在太原。

当时的李家,长孙皇后实际上才是管理后宅的那个人(古代男子不管内宅事)。

长孙皇后在这种情况下,到太原之后,不仅广结善缘还出钱修整了玄中寺,而李家的声望和长孙皇后的仁德也随着寺庙的钟声,在太原百姓心中传播。

李渊晋阳起兵

伴随着钟声,李渊也开始了晋阳起兵之路。

李渊起兵之后,虽然顺利的一塌糊涂。不过当时李渊的势力范围,相比较整个天下来说,也就是那么一丢丢大。

天下依然群魔乱舞,秦王李世民忙着抢地盘,却没时间管理家庭。

长孙皇后不仅要自己打理秦王府,还要保证不拉男子的后腿,同时也要孝顺父母(李渊)。

最终李世民征战没有受到家事的影响,而李渊也对这个儿媳妇伸出大拇指。

李渊把这种认可,直接放到了实际层面。

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李泰出生之后,李渊把李泰过继给了早逝的李元霸,刚出生,就获封卫王。

李世民次子,魏王李泰

当时的李建成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而这个荣耀却落在了李世民身上。其中李渊对长孙皇后的认可,占据很大一部分原因。

长孙皇后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来的治家能力,为李世民四处征战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其中又表现出来的瞻养父母的行动,把一个普通女子的品德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时期的长孙皇后的表现,让我想到了刘邦刚起兵时期的吕后,同样的坚强,同样的帮着稳定家庭。

两个古代女子,在这一刻完全有了重合,那种表现出来的行为,诠释了古代女子的贤惠品德。

当然李世民不是如同家庭,长孙皇后也注定不是普通女子。

长孙皇后

二、创业路上的好帮手

长孙皇后治家是一把好手,同样也是李世民事业上的好帮手。

李世民四处征战,眼见功劳一天比一天大,威望一天比一天高。

李渊心里有点不舒服了。

这样下去,将士是听我这个皇帝的,还是听你这个秦王的。

李建成也不高兴了。

朝廷上下对秦王一片赞扬,自己这个太子还咋混?

李渊后宫宠妃也不高兴。

李世民功劳高了,我们想找秦王府走个后门都不行,一群“军汉”说话还毫不客气,不给点颜色看看是不行了。

这就是李世民在武德年间遇到的问题,父亲猜忌,兄长敌视,皇宫中的宠妃同样不待见他。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这个时期的李世民,实际上是很尴尬的。每天辛苦在外面抢地盘,内部却越来越受煎熬。

眼看矛盾一天天加深,这个时候长孙皇后默默的站了出来。

她常常进入皇宫给李渊请安,又频繁出入后宫与宠妃们交好。

一方面忙着缓解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两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在后宫中给男子寻找支持。

在长孙皇后的努力之下,最终李渊也没对李世民有太大的动作。

然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步步紧逼,数次差点导致李世民伤亡。

而秦王府将士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熬,甚至很多人都慢慢开始离开李世民。

武德九年,长期积累下的矛盾,也终于爆发。

这时一直如同隐形人一样的长孙皇后,第一次走上前台,来到李世民身边。

长孙皇后从容的走出,鼓励这些将要跟随李世民前往玄武门的将士。

时太宗功业既高,隐太子猜忌滋甚。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征战中的李世民

她在用行动表示对李世民的支持,也是一种生伤与共的选择。

这就是她的一种表态,即是对自己,也是对男子。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创业路上的支持,为李世民之后能够发动玄武门之变,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他对于李世民的帮助,没有让人感到震撼,更多的是润物无声。就是在这样无声无息中,如同种子一般生根发芽,开始毫不显眼。当事情发生之后,突然感觉这颗种子带来的力量确实不能忽视。

无声的帮助,最后生伤关头的表态,把这种力量化为了实质。

这是一种古代很多女子却缺少的坚强,古代女子面对这样的事情,更多的表现是不过问,甚至有的直到事情发生之后仍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长孙皇后对于自己能做的,该做的,什么时候做什么,把握的极好。让李世民的创业之路,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三、事业上的贤内助

长孙皇后不仅在李世民创业路上,有所帮助,在李世民事业上,同样影响深远。

李世民的皇帝当的潇洒,这其中和“气人王”魏征,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两位大佬,以及一系列的朝臣脱不了联系。

尤其是其中的“气人王”魏征,之所以“百柬不伤”,人家也是有后台的。

魏征的后台是谁?就是长孙皇后!

魏征的劝柬,并不是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李世民肚量再大,他也是人。每天都有一个唐僧在耳边唠唠叨叨,时间长了,就是泥人也会发火。

魏征

根据《旧唐书》记载,长乐公主特别受李世民喜爱,将他许配给了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的儿子长孙冲。

这样的联姻,加上又是皇后嫡出闺女,李世民就想给闺女多准备点嫁妆。

这事别人都没啥意见,到魏征这就不行了,以不合礼数(公主出嫁之类的都是有规定的)为由,强顶李世民。

这事李世民就不高兴了,自己嫁闺女,还不能多给点嫁妆。

于是李世民气冲冲的回到后宫,把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准备严惩魏征。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先是安抚了李世民,又大大赞扬了魏征。

还送给魏征很多奖赏,并且还暗示魏征,以后劝柬就要这样,出了事可以找她帮忙。

长孙皇后的支持,也为魏征之后的劝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间接的帮助李世民在治理地方的事情上,让李世民在正确的道路狂奔。

唐高祖李渊

长孙皇后这样出工出力,备受宠信,那么她的家族肯定也受到李世民的照顾吧?

事实也是如此,不仅长孙皇后,他的哥哥长孙无忌同样是唐朝的开国功臣,甚至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甚至把长孙无忌提拔为尚书右仆射(在唐朝相当于宰相)。

不过没过多久,就在长孙皇后的劝说下,长孙无忌主动放弃了这个职位。

兄无忌,於帝本布衣交,以佐命为元功,出入卧内,帝将引以辅政,后固谓不可,乘间曰:"妾托体紫宫,尊贵已极,不愿私亲更据权於朝。汉之吕、霍,可以为诫。"帝不听,自用无忌为尚书仆射。后密谕令牢让,帝不获已,乃听,后喜见颜间。

长孙皇后以汉朝外戚干政的例子,也对李世民进行了劝说,意思就是自己家权力太大了对地方不好。

很多的后宫宠妃,都是希望自己的家族越来越强大,而长孙皇后能在古代以家族为先的大背景之下,做到这一步,历史上几乎很少。

这里就能一方面能看出长孙皇后的贤德,对李世民治理地方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她的聪慧,外戚干政是对地方的危害,同样外戚干政的家族都没有好下场。她这样做,无疑也是对家族的一种约束和保护。

长孙皇后不仅约束家人,对自己也是要求严格。

李世民有时和长孙皇后交谈,常常会说起地方大事,而只要提到国事,长孙皇后立刻闭嘴不谈,以女子不干政来推迟。

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帝固要之,讫不对。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不懂国事吗?她懂,从对家族的约束和对魏征支持以及李世民的劝柬,都能看出她的智慧。

乾隆皇帝曾评价长孙皇后之中有一句,大概意思就是,以李世民得英明,怎么会不懂后宫不议朝政的道理?

李世民不懂嘛?李世民懂。但是他更懂长孙皇后的深明大义和贤德,所以才愿意一次次的找她说起地方大事。这不是一种宠爱透出的无所谓,而且深知自己的皇后懂的分寸,即使与之一起讨论,也不会发生后宫乱政的现象。

结语

这一帝一后的搭配,似乎老天都会嫉妒。可能是嫉妒李世民的一生太过完美,也可能是嫉妒长孙皇后自身太过完美。

贞观八年,九成宫避暑让长孙皇后染上了疾病。贞观十年,年仅36岁的长孙皇后因病离去。

离去前的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告别之言中,仍然在劝柬李世民要善待贤臣,自己离去之后不要大兴土木,不用陪葬品,平凡的安葬即可。而长孙皇后,也是李世民唯一的一位皇后,长孙皇后离去之后,李世民再没有立过皇后。

长孙皇后最终与李世民合葬

有这样的皇后,也为我们揭开了李世民善待功臣的一角秘密,李世民是很少的没有杀戮功臣的一位君王。

有这样的一位皇后,时刻以明己身,时刻帮助李世民修改错误,时刻劝柬放大肚量,这样的氛围之下,又如何能发生“飞鸟尽,走狗烹”的事情?

君不见商纣王与妲己?君不见周幽王与褒姒?君不见唐中宗李显与韦后?古代社会皇帝本来就是至高无上,如果身边没有一位好的皇后,倚仗宠爱肆意乱为,很容易引起地方动荡,受苦的都是平民百姓。而一位好的皇后,不仅能时常引导皇帝,还能给大臣强有力的信心,对地方和百姓更加有利。

长孙皇后无疑就是一位好皇后,还是一位真正能够帮助李世民得好皇后。这也是唐朝认她的“仁德”,后世论她的“贤德”的原因,千古贤后的评价,当之无愧。

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看:《新唐书》《旧唐书》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