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就好比一艘航船,皇帝就是舵手。一个好的舵手不但能驾驭航船,还能选对接班人,选错之后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回顾清朝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康熙这个舵手临终时如果选对了人,清王朝也许就会迅速强大,成为超级大国,列强瓜分中国的一幕未必会出现,说不
韩慕侠
方伯谦
薛蟠
难怪雍正从未怀疑过眉庄:你看她怀孕时做了啥,比甄嬛聪明多了
详解: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
义和团的精神胜利法,义和团为何不怕死?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后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称帝呢?
康熙帝撤藩的原因,有些孩子气,却因此成就大业,圣祖天赐啊
王丁 | 康有为游记中的牛剑诸校花名册
1920年的民国,街上处处是军人和乞丐,这场灾难祸及千万人
朱坤明:松锦大战,明军最后的反击,曹变蛟袭击皇太极大营
乾隆禅位后嘉庆活得多憋屈 不敢大办皇后丧事 哭都不敢哭
老公有“外遇”,该如何是好?其妻来信使梁启超吓得满头大汗
雍正的三儿子干了什么?雍正为何要赐死他?
清朝名将岳钟琪兵败被捕入狱,兵部判定“斩决”,雍正为啥不杀他
传奇人物陕西首富周莹曾是慈禧干女儿,为何死后凄惶,一人独葬?
帕麦斯顿:清朝应尽快允诺协议,否则发生任何事情,皆是咎由自取
清朝在与列强签条约时,用什么称呼自称?
香妃为何独得乾隆宠爱?香妃是否因“不从”康熙而被皇太后处死?
她是人人追捧的民国神秘女神,收情书到手软,史学家:他是个男人
国家就好比一艘航船,皇帝就是舵手。一个好的舵手不但能驾驭航船,还能选对接班人,选错之后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回顾清朝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康熙这个舵手临终时如果选对了人,清王朝也许就会迅速强大,成为超级大国,列强瓜分中国的一幕未必会出现,说不定清朝还会成为列强,去参与瓜分他国。
那么,这个对的人是谁?
清王朝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女真是狩猎为生的民族,相对来说文明很落后,他们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连自己地文字都没有。
金国建立的时候,人民的日常交往和文书使用的还是契丹文字,这让人难以置信。
直到1138年,即岳飞被害的四年前,女真人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即使是金国入侵南宋的时候,使用还是三种文字,即契丹文、汉文和刚问世20年的女真文。
因此,后金在入主中原前后,由于有了金国当年的短命教训,不禁诚惶诚恐,唯恐管理不好这么大一个国家。
正是因为他们太不自信,才在入关前就反复研究汉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好在“进京赶考”的时候,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无论是对清朝统治者如何评价,不得不承认,整个清朝统治时期,要比明朝来得稳定。没有出魏忠贤、刘瑾和王振那样的干政宦官,没有夺门之变;没有党争,也没有靖难之役。
在很多方面,清王朝地统治者比明朝做得好。
具体到康熙,更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统治者。他少年时铲除权臣鳌拜,成年后更是政绩连连。从19岁(康熙十二年、1673年)开始,到44岁(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的25年间,他先后平定吴三桂挑起的三藩之乱,收复了郑成功控制的台湾。
他还亲征噶尔丹、大破准噶尔,驱逐沙俄侵略军,成功保卫雅克萨。
康熙时期,对青海和西藏实行了更为有效的控制,喀尔喀蒙古地区也被纳入清朝版图,这使得清朝的疆域继续迅速扩大,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比崇祯时期多了3倍。
不光如此,康熙还打造了一个盛世,人口增加到1.5亿,是明末人口数量的2.5 倍。
不管怎么说,康熙治下的清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大帝国。
因为这时候,工业革命在欧洲还没有发生,说清王朝比较强盛,还是比较符合事实的。虽然在14世纪欧洲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从萌芽到收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时虽然还没有GDP排名,但中国的经济繁荣局面,争议不是太大。
实事求是地说,康熙在位的时候,也做了不少坏事,比如大兴文字狱,剥夺百姓言论自由,摧残中华文化等。
人谁无过,一个统治者更是难免犯错;但是功是功,过是过,功过分明,不能因此忽略他的政绩。
康熙有过,甚至有罪,但是他打造了一个盛世也是事实,尽管对此人们还有争议。
相比咸丰之后的时代,能说康乾盛世不好吗?
本文要探讨的,是康熙接班人的选定。
设想一下,如果康熙在适当的时机选定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平稳完成权力过渡,清朝的稳定和繁荣势头可能会继续保持下去,发展成为后世上的超级大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之所以这样说,有两个依据。
一是大清具备了那样的实力。康熙时期有四大利好,一是社会相对稳定,民族矛盾已经缓和;二是人口也持续增加;三是国土面积有所增加;四是马铃薯等抗旱农作物在我国开始大面积种植。
社会稳定,战争(农民起义)较少,民族矛盾缓和,百姓就能安居乐业,经济就能持续发展。
而领土的增加和人口的增加,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基础,有了人之后,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当然,人口增长不能增加清朝税收,因为大清后来实行的不是人头税,而是“摊丁入亩”制度。但是别忘了,大量外来抗旱农作物如红薯、土豆等来到我国之后,原来的非耕地也变成了耕地,因为这些农作物抗旱,在山坡地也能种植。这就增加了耕地面积,也增加了清朝的税收。
康熙时期的税收最高峰期达到4700万两,是明朝末期的将近3倍。
另外,康熙时期,清朝跟西方国家的差距很小。
前面说过,虽然康熙时期,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了两三个世纪,但是西方国家的资本积累是有个过程的,它还是在发展中,还没有引起量变。
也就是说,康熙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即使有距离也不大,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可能让清王朝成为超级大国,免受八国联军欺凌的“合适”接班人是谁?
我们把目光转向爱新觉罗·胤祥,清圣祖康熙帝的第13子。说他是大清最合适的接班人,依据何在?
首先,他武功高强。
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必须要有雄才大略,霸气十足、武功高强,能战、敢战,胤祥具备了这些要素。
康熙时期,清朝政权建立不是太久,八旗子弟还没有堕落,雄风犹在。受到这个大环境影响,康熙经常出去狩猎,以培养皇子们的好战性格和实战水平。胤祥继承了满洲人的基因,又勤学苦练,他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有记载说,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
有一次胤祥跟康熙和众兄弟出巡狩猎,突然发现一只斑斓猛虎,众皇子惊慌失措,但是唯有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勇敢向前,猛刺之,将其捅翻。
满腹经纶
作为康熙的接班人,主要是建设国家,不但要有武略,还要有文韬。胤祥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刻苦,在众皇子中他和四皇子胤禛(雍正皇帝)成绩最佳,文采最好。
康熙帝在行宫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唯有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书写的对联最受欢迎。
问到历史典故和治国之道,也只有这弟兄俩对答如流。
工作能力强
一个合格的皇帝,工作能力是最基本的。
胤祥生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3岁失去母亲,跟四皇子胤禛在一起长大。
因此,在康熙去世次日,即位后的胤禛便让十三弟走到前台,辅佐他处理国家大事。
康熙晚年,政务力不从心,经济、军事、赋税、刑狱等领域都已出现危机,哪一件都很难办。
雍正刚刚即位时,又是在激烈争夺中登的基,合法性受到质疑,反对势力仍然比较猖獗。要想处理好那些事务,必须有超强的工作能力,让人心悦诚服。
雍正初年开始,胤祥担任总理事务大臣,一干就是三年,期间处理了很多大事。包括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以及处理怡亲王奏折,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包括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等。甚至营田水利,整训圆明园的八旗禁军,还有案件的审断等,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就连很少夸人的雍正帝也感慨地说, 我是靠十三弟才站稳了脚跟,这样能干的大臣,千年不遇啊。
其实能处理好各种事务,只是成为一个合格皇帝的基本要素,或者说具备这样的能力,当个守成皇帝没问题。
要想带出一个超级大国,还要具备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胸怀远大
想成为世界上的大国不难,中国幅员辽阔,领土面积大。但是想要成为一个超级大国,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必须是综合实力领先世界。这就要求统治者有包容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
胤祥在雍正即位之后,曾经全权处理传教士事务,他的知识面广,对西方的了解也比较透彻,还有博大的胸怀。
传教士在清朝中后期,始终是困扰统治者的一个问题,传教士跟当地官员的矛盾,跟当地百姓的矛盾,跟本土宗教的利益纠葛交织在一起,很棘手,很难办。
而在胤祥负责传教士事务期间,没有发生群体事件,这就是明证。只有一个眼界开阔的开放派,才会把那些棘手的外事处理得如此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由此可见,如果康熙让十三皇子胤祥接班的话,清王朝极有可能在他手中成为世界强国,续写康熙的辉煌,甚至成为超级大国。
那么,康熙为何没有那样做?
是康熙不喜欢他吗?
非也,康熙对他十分赏识,从胤祥12岁开始,一直到22岁,他无论去哪,尤其是离开京城的时候,都会将胤祥带上。
康熙20多个皇子,出去的时候不可能每个皇子都带上,能待在身边的人寥寥无几,这说明康熙对十三皇子是另眼相看的,这在朝野已经成为一个秘密。
在大家看来,十三皇子的前途不可限量,是储君的热门人选。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康熙没有选择他成为皇位继承人?原因很简单,胤祥卷入了皇子的皇位之争。
作为四阿哥的好兄弟,他也是身不由己,被动地卷入其中。
既然是争皇位,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太子就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太子胤礽在热河被废。当时在背后射暗箭的,是大阿哥胤褆和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集团成员。
他们想当皇帝,自然把太子胤礽当做头号攻击目标。胤礽只要仅仅被扳倒还不行,那样他还会东山再起,必须将他打倒,在背上踏一只脚,让他没有翻盘可能。
在这样背景下,“魇镇废太子”“江湖术士张明德教唆”,还有“百官保举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等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使得康熙头昏脑涨,勃然大怒,胤褆、胤禩、胤禵等人受到惩处。
大阿哥胤褆受罚最重,被下令削宗夺爵、圈禁终身。
而实际上,胤祥也没有全身而退。因为四阿哥也对皇位垂涎三尺,作为他的铁哥们,胤祥也没有袖手旁观。
在扳倒太子胤礽的战斗中,胤祥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出谋划策,参与其中,搞了不少小动作,来推波助澜。
当然,胤祥智商高,说白了就是很狡猾,这一切做得极为隐秘,仅仅是在背后煽风点火。可是姜还是老的辣,他的小动作并没有瞒过老爸康熙的眼睛。结果,胤祥并没有幸免,被圈禁一年。
当然,康熙这样做,并不全是厌恶胤祥,也有敲山震虎的成分在里面。其实就是在警告胤祥背后的老四:收敛着点,别惹毛了老子。
康熙没有选择胤祥当太子,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老十三的健康出了问题。
胤祥25岁那年,腿部生了一种毒疮,严重到了"起白泡,破后成疮,时流稀脓水",而且久治不愈。作为皇帝,一定要仪表堂堂,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就是因为腿疾,影响到了政治前途,进而阴谋作乱,被废为庶民的。
这只是客观原因而已,其实康熙根本没有让胤祥接班的打算。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康熙眼中,胤祥不像老四那样老成持重,不符合接班人标准。康熙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思想僵化,观念陈旧,没有开放的胸怀,也没有进取心。
在他看来,继承人只要守住家业就算成功。
这一点,他就不如明朝的皇帝。明朝皇帝的视野相对开阔,胸怀也比较宽广,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
明朝皇帝在某个时期也搞“海禁”,但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仅限于禁止民间私人出海贸易,并未冻结海外商人来华贸易,还能和外界保持交流。
正因如此,从隆庆四年(1570年)到明亡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美洲所产的白银有一半都通过贸易进入了中国。
康熙观念保守,思想僵化,他选择的接班人,也必须符合这个标准。因此,清朝的海禁,始于顺治,到雍正时期达到高峰。
清朝统治者不自信,他们闭关锁国是为了防止明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但是他们是搞“一刀切”。清政府不仅禁止民间出海贸易,还不让海外商人与我国进行贸易往来。
雍正时期,他严禁海外贸易,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清廷后来只留下广州一处与海外交流,还规定海外商人一切商务都必须通过少数特许“行商”之手,而且对出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还要进行严格限制。
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学习,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吸收和科学技术的利用,外国先进思想无法传播,导致了国家与外面隔绝。
中国在故步自封,陶醉在天朝大国美梦中沾沾自喜的时候,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把中国远远甩在后面。
1840年,东西方发生第一次正面冲突的时候,曾经强大无比的清王朝成为纸老虎,不堪一击,开始了屈辱的割地赔款史。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泱泱大国到了崩溃边缘。
康熙没有选择一个开放派做接班人,让清廷加快了衰亡速度,让中华错失了崛起良机,让人扼腕叹息。
汉军八旗是清朝时期的一种军队组织形式,由汉族士兵组成。在八旗制度中,满洲人占据了大部分的高级职位,而汉族士兵则通常只能担任一些低级职位。那么,汉军八旗算不算旗人呢? 实际上,汉军八旗并不算是旗人。旗人是指在清朝时期,被编入八旗制度中的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马超能够成为五虎将之一 马超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一内容。三国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迸发了许多的英雄人物!而马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马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中国地名大会作者:朝乾编辑:果栗乘地名作为描述一个地方的最显著标志,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其命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中国地名中,有以山命名的,如唐山、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