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左宗棠这番肺腑之言,说的是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之首的曾国藩。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攻破天京,结束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攻克天京后,为什么要裁撤湘军,难道仅仅是因为向朝廷表忠
韩慕侠
方伯谦
薛蟠
难怪雍正从未怀疑过眉庄:你看她怀孕时做了啥,比甄嬛聪明多了
详解: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
义和团的精神胜利法,义和团为何不怕死?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后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称帝呢?
康熙帝撤藩的原因,有些孩子气,却因此成就大业,圣祖天赐啊
王丁 | 康有为游记中的牛剑诸校花名册
1920年的民国,街上处处是军人和乞丐,这场灾难祸及千万人
朱坤明:松锦大战,明军最后的反击,曹变蛟袭击皇太极大营
老公有“外遇”,该如何是好?其妻来信使梁启超吓得满头大汗
清朝名将岳钟琪兵败被捕入狱,兵部判定“斩决”,雍正为啥不杀他
传奇人物陕西首富周莹曾是慈禧干女儿,为何死后凄惶,一人独葬?
帕麦斯顿:清朝应尽快允诺协议,否则发生任何事情,皆是咎由自取
清朝在与列强签条约时,用什么称呼自称?
香妃为何独得乾隆宠爱?香妃是否因“不从”康熙而被皇太后处死?
她是人人追捧的民国神秘女神,收情书到手软,史学家:他是个男人
《延禧攻略》历史上纯妃有几个孩子?儿女结局如何?
清朝八旗中竟有俄罗斯人?他们是清朝抗击沙俄入侵黑龙江的见证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左宗棠这番肺腑之言,说的是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之首的曾国藩。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攻破天京,结束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攻克天京后,为什么要裁撤湘军,难道仅仅是因为向朝廷表忠心?
其实清朝和太平天国半斤八两,前者不思进取,一昧的搜刮民治民膏;后者在此基础上,还制定了很多的反人类政策。洪秀全,这个教
派
皇帝,披着民族起义和宗教色彩的外衣,蒙蔽人心。其罪恶比之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中流砥柱,扶大厦之将倾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乡发动起义,带着他的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这一路上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湖南长沙。
可以说,当时的湘军是能抵御太平军的绝对有生力量。太平军决定绕过长沙,继续北上,而后取南京。可是到了南京洪秀全似乎就想与清朝隔江对峙,并不是真的想推翻清朝的统治。否则,他派出北伐部队时,就不会只调拨区区两万人。
1. 临危受命,一腔孤勇为大清
清朝末年,可谓是内忧外患。而洪秀全的农民军,差点就成了压垮满清的最后一根稻草。爱新觉罗家族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来自湖南的曾国藩。彼时清朝早已腐朽没落,再也无法重现当年康雍乾盛世的荣光,洪秀全等人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南京。
清朝赖以建国的八旗子弟,早就成为了纨绔的代名词。他们除了吃喝玩乐,一无是处。再也不是当年"
满万
不可敌"的女真部队。
而清朝的绿营,军纪涣散,战斗力薄弱,更是不堪一击。此时的曾国藩,临危受命,利用裙带关系,以及在家乡的声望组建起了湘军。
"三年,粤寇破江宁,据为伪都,分党北犯河南、直隶,天下骚动,而国藩已前奉旨办团练于长沙。"曾国藩的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
清朝存亡与否,全部寄托在他的身上。倘若不攻破南京,即使太平军不继续北上,那也会成为派清朝的一颗毒瘤。
2. 力挽狂澜,势如破竹灭太平
曾国藩以"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为号召,召集湖南子弟,踊跃参军。有人认为曾国藩这是在助纣为虐,认为清朝就应该被太平军打败,可是如若国家真的落到洪秀全等人的手中,底层百姓的日子会更加的难过。
湘军刚开始的时候,指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曾经出现过重大事务。而曾国藩羞愧难当,他决议投水自尽,幸好为
章寿
麟所救。自那开始,曾国藩愈发发愤图强,不过还是被困在了南昌。幸好太平天国内讧,曾国藩趁机突围。后来又与李鸿章以及彭玉麟等人联合围困天京。
同治三年七月,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大军杀入南京,自此太平天国正式宣布覆灭。"克之。江宁平,天子褒功,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赏双眼翎"。
但是曾国藩占领南京以后不久,紧接着就开始着手裁撤湘军。那么,他到底在害怕什么,亦或者是湘军出了什么问题?
(二)、名声败坏,上下皆不容之
不论是湘军还是淮军,他们都是地方军队。将士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裙带关系,再加上同乡之谊,所以内部很是团结。这其实就是统治者最为害怕的事。更何况,这些人都是汉人,而且只听从于其将领的命令,而不听从朝廷调遣。
1. 主动示好,以免粉身碎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汉族,也适用于满洲。清朝统治者的根基就是本族人民,而曾国藩作为一个汉人,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多少有些功高震主之嫌。而曾国藩也不是
昏聩
之人,他通晓其中之利害。
"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如畏。"大家越是夸奖他,吹捧他,他反而觉得越不自在。其实这个做法,很像宋太祖年间的曹彬。在平定江南以后,班师回朝,赶紧把功劳都推到皇帝身上,以免有功高震主之嫌。
所以,明眼人曾国藩,很是害怕。他从未想过要推翻清朝的统治,但是功劳太大,容易惹来无妄之灾。而且,手底下还有那么多效忠于自己的军队,难免惹人猜忌。如果岳飞能有曾国藩这样的想法,想必当年就不会惹来那个无妄之灾。
而且,自己已经名利双收了,太平天国也已经覆灭了,不如主动提出裁撤湘军的,如此才能走的更远更长。果不其然,对于他裁撤两万五千
人名
湘军的奏折,朝廷当即批准。
2. 已成罪人,算是对百姓有个交代
当年攻克南京以后,曾国藩的湘军,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南京古城险些损毁殆尽,而对平民百姓,这些兵痞也没有手下留情。他们不是以统治者的姿态入城,而是以侵略者的角度屠城。当时南京的百姓对其恨之入骨,称之为"曾剃头"、"曾屠户"。
像曾国藩这样的人,是很在乎自己名声的。他不想让自己永久的背负骂名,总要做出点事情来,向百姓们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意。
那么此时裁军,便等同于向那些受难百姓谢罪。虽然这无关痛痒,但是在当权者眼里,那些不过是奴隶,做到这个程度就已经足够了。
而且,曾国藩也认为,湘军不宜再继续大规模使用下去。所谓"再用则浊,三用则涸"。那些人已经完全不受控制,他们就像流氓土匪一样,经常成群结队的拦路抢劫。同时,对于其他军队的死活,也满不在乎。这根本就不是军队该有的样子。
曾国藩觉得,人数一多就很难管理。倒不如裁撤一些,进行精细化管理,再度严整军纪军风。倘若继续保留,恐怕这些人会闯出滔天之祸。到时候受到牵连的恐怕就不只是曾国藩。
(三)、"卸磨杀驴",为大局考虑
湘军对于清廷而言,不过就是些临时工。打仗的时候先让他们上,而无仗可打,自然要过河拆桥。这些人留着,就是潜在的危机。他们军风军纪败坏,也不能和其他部队协同作战。
同时,湘军的首领曾国藩,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信奉的是忠君爱国思想。不论这个国是谁的,不论君上是谁。现在看来,的确有些愚忠。
1. 左支右绌,难以负担军费
"臣初定湘营饷项,稍事优裕,原冀月有盈余,以养将领之廉,而作军士之气"。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曾国藩当初招募湘军,靠的就是厚禄。当时清廷虽然没有多少银两,不过为了尽快的解决太平天国危机,还是欣然应允。
当战事平定,朝廷又怎么会每年调拨出大量的俸禄给那些不听命于自己的军士。这一点,曾国藩不会考虑不到。如果不及时的裁军,往后从朝廷那里拿钱又越来越难,如此一来,自己左右不是人。这倒是轻的,万一士兵们发生哗变,这又该如何是好。
裁军以前,清廷每年的收入在四千五两白银左右,可是仅仅湘军的开支就得花费四百万两。剩下的钱,还要保证官僚体系持续下去,也得应对每年都在发生的自然灾害,还有绿营八旗等军队也需要支出饷银。
湘军,实在是令各省难当重负。每年在湘军的支出,就是好几个省的财政收入。再这么发展下去,曾国藩迟早成为同僚们眼中钉,肉中刺。
2. 湘军与曾国藩的初衷背道而驰
当初建立湘军,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保境安民的强军。可是,这些人大都是乡里乡间的土匪恶霸,在家自由散漫惯了,无组织无纪律,他们成为了军队以后就开始祸国殃民。军官们也是贪腐无度,想方设法的从曾国藩那里套钱。
其实,曾国藩曾经多次汇报过湘军的纪律问题,可是碍于太平天国还在,就一直没有着手解决。因此,在占领南京以后,曾国藩马不停蹄的着手裁军之事。倘若再晚一些,他们勾结成一体,到了地方上,为非作歹,那又是朝廷的一大隐患。
而且,只要这些人在军中一日,就得给他们开一日的钱。朝廷手里哪有那么多的军费,又怎会心甘情愿的给这些不完全听命于皇帝的部队。"裁一勇即节一勇之靡费,亦即销无穷之后患"。
不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亦或者是清廷的立场,曾国藩都得赶紧裁撤湘军。多留一天,就得多拿出不少开支,就给国家埋下更多的隐患。
"湘军锐气已泄,功成意满,良者次第散去,留者
骄泆
不藏,杂以游勇奸民"。再加上朝中的大臣们,也在屡次弹劾湘军,所以曾国藩不如顺水推舟。
结语:
归根结底,曾国藩裁军的原因首先是他害怕自己功高震主,落得岳飞那般下场;其次,就是为了省钱;再次,湘军风气败坏,那已经是全国闻名,如果自己不做点事,表表态,那么迟早会沦为众矢之的。
汉军八旗是清朝时期的一种军队组织形式,由汉族士兵组成。在八旗制度中,满洲人占据了大部分的高级职位,而汉族士兵则通常只能担任一些低级职位。那么,汉军八旗算不算旗人呢? 实际上,汉军八旗并不算是旗人。旗人是指在清朝时期,被编入八旗制度中的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马超能够成为五虎将之一 马超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一内容。三国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迸发了许多的英雄人物!而马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马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中国地名大会作者:朝乾编辑:果栗乘地名作为描述一个地方的最显著标志,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其命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中国地名中,有以山命名的,如唐山、佛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