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三月十六,宋钦宗向三镇下达抵抗诏书。同时,诏令种师道、姚古、种师中分率三路大军支援三镇。 汴京之围后,北宋政治逐渐变得清晰。起码在军事上,已经做好与女真人硬刚的准备 而政治上的准备也在快速推进。 太上皇回銮汴京、主
曾巩
决胜江淮:南宋名将荟萃,蒙古八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明仁宗张皇后:历经六朝,被称女中尧舜,曾有机会避免土木堡之变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嘉靖年间,一男子去朋友家做客。盛情之下,朋友想要宰一只鸡来款待他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面对韩世忠的质问,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尚有二十万守卫军,怎么最后不战而亡了?
崇祯让法师预测明朝国运,法师说了四个字,崇祯高兴明朝却亡了
给宋朝带来绝望的女真族究竟是何方神圣?现在他们是否还存在?
朱棡逝世打乱朱元璋布局,朱允炆:三叔若活着,朱棣肯定不敢造反
他被称蛐蛐皇帝,却是一代明君,但这个国策却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三月十六,宋钦宗向三镇下达抵抗诏书。同时,诏令种师道、姚古、种师中分率三路大军支援三镇。
汴京之围后,北宋政治逐渐变得清晰。起码在军事上,已经做好与女真人硬刚的准备
而政治上的准备也在快速推进。
太上皇回銮汴京、主和派遭遇清洗,徽宗嫡系得到清算,宋钦宗还迅速立了太子。
钦宗政府在表面上焕然一新。
随即,一系列进攻性的政策快速出台,
停止遣送逃至宋境的金国官民,“金归朝官民,未发遣者止之”;
取消假日、官员停休办公,“自今假日特坐,百司毋得休务”;
选拔军中人才、抬高武将地位,“诏用祖宗故事,择武臣得军心者为同知、佥书枢密院,边将有威望者为三衙”;
拿出国家名器广泛激发民力,“有能以财谷佐军者,有司以名闻,推恩有差”。
所以,钦宗皇帝要比徽宗皇帝更为积极,正式将宋金矛盾视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开始认真打仗。
同时,李纲和种师道这两个铁杆主战派,也提出了极为强硬的战略建议。
李纲最多,总共开列八项:
一是效仿唐朝藩镇制度,在北方边地建立一批藩镇;
二是重新推行王安石变法的保甲制度,举国总动员;
三是出台政策扶持全民养马,解决军中缺马的问题;
四是退耕还泽,恢复河北地区沼泽遍布的复杂环境;
五是对河北、山西等地毁坏的城池开展大修;
六是免除战乱地区租税,尽快恢复生产;
七是“招商引资”,鼓励商贩向河北、山西地区输送粮草;
八是停止南方海盐输入、恢复解州池盐专卖,解决军费。
李纲的建议比较宏观,种师道的建议则比较具体:
“我众彼寡,但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简单说就是要扼守住几处战略要地,然后跟金军打持久战。
除三镇必守外,主要是沧州、卫州、孟州、滑州这几个地方。
其中沧州在宋金对峙的前线,位于河北地区:其他三个,卫州(今河南卫辉)、孟州(今河南孟州)和滑州(河南滑县),都在黄河沿线。
所以,种师道的建议,实际是点线结合,点是河北坚城、线是黄河一线。那么面上呢?面就是汴京所在地区。保住河北的几个点,才能保住黄河这一条线,进而保住汴京周边这个面。再后就只能交给时间。
山西不论,河北这个地方太难守。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皇权基本巩固,钦宗皇帝大体可以做到乾纲独断;庙堂基本统一,三镇不能割让、举国准备打仗;战略基本清晰,有李纲全国总动员、又有种师道的军事总部署。
然后,就是执行。
但问题就出在执行上。
北宋虽然体制特别僵化,庙堂能碾死地方、上级能整死下级,但效率特别低下,层层坚决执行却层层从不给力。上级让下级干啥、下级肯定干啥,但干成啥样,下级懒得去想、也懒得去管,处处是非暴力不合作。
关键是朝廷以及上级的决策几乎从来都没正确过。
李纲的全国性建议,立即遭遇执行难。
北宋官僚体系根本无力执行,也不想执行。就三个最简单问题:权谁放、钱谁出、事谁干?
恢复唐朝藩镇制度根本没法办,即便皇帝答应、庙堂也不会答应,文官死活不同意;修城、免税、养马,样样都是巨款,但朝廷和地方都拿不出这笔钱;变河北为沼泽、揽商贩输边地、复保甲之制度,都是王安石才能干出来的事情。
那种师道的建议呢?
李纲建议太宏阔、也太剧烈,相当于在北宋搞了一场李纲变法,所以制度成本、财力成本高到离谱。
但种师道的建议仅是固守几个点、屯守几个城,权能及、事简单、钱不多,关键是没有触动任何人的利益。
同样没戏。
谁说没有触动任何人的利益?
女真刚走、你就修城,主和派肯定不会答应。
不是主和派和徽宗派都都被清洗了吗?
蔡京前后为相二十余年,童贯前后领兵十余年,主和派从海上之盟就一直存在,怎么可能清洗干净?
靖康元年,二月底,“以张邦昌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吴敏为少宰兼中书侍郎,李纲知枢密院事,耿南仲为尚书左丞,李棁为尚书右丞”。
这个宰执班子的新晋大臣中,就李纲一个主战派。吴敏态度不好说,后来也变成主和派。
靖康元年,三月份,“以徐处仁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唐恪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何矯为尚书右丞,御史中丞许翰同知枢密院事”。
这个宰执班子的新晋大臣中,唐恪是铁杆主和派,其他人不好说,却也不是干事的人。御史中丞许翰虽然举荐了老将种师道,但其作为还不如主和派。
所以,种师道这个稍稍“强硬”些的建议,也不能执行,甚至都没能被庙堂决策通过。
尽管如此,那种师道、姚古和种师中入援三镇的军队,不能假吧?
军队已经出征,那皇帝和庙堂的所有操作就必须进入战争逻辑。
姚古和种师中本来就带了军队,所以这两员大将和两支大军不假。但种师道呢?
种师道是跟姚平仲一起来的汴京。姚平仲二月初一偷袭不成,然后就逃跑了。于是,种师道就成了光杆司令。
所以,种师道没有军队。
虽然朝廷各种褒奖、各种加官,却只分给了任务,而没拨给军队。“于是加(种师道)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洮军,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屯滑州,实无兵自随”。
然后,入援三镇的,只有两支军队,即姚古的熙河路军和种师中的秦凤路军。
在勤王军相继离开之后,这两支军队是北宋手里唯二的生力军。
两支军队长期跟西夏人死磕,还是姚姓和种姓的家族兵。所以,这种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军队,远比中看不中用的朝廷禁军更有战斗力。
因此,北宋只要坚决实施种师道的保守防御战略,然后利用好这两支军队,再加上三镇要地的配合,那起码也能组织个马马虎虎的北方防线。
但是,种师道战略建议没有通过,自然没有执行。
于是,只能靠两支军队支援三镇。
三镇之中,以太原为急。
因为女真西路军一直没撤,还在包围太原,那当务之急就是解太原之围。
解太原之围的第一个机会是女真东路军仓皇北归、宋军犹豫追与不追之时。种师中就建议率军过黄河、入河北,然后“由邢、相间捷出上党”。
当时,完颜宗翰,也就是粘罕,西路军主帅,已经撇开太原而南攻泽州。
泽州,即今天的山西晋城,战国时的上党高地,位于山西东南方的晋城盆地。
从河北邢台穿越太行井陉进入山西,直接就是太原。种师中的军队和太原守军里应外合,不仅可解太原之围,而且还能断了西路军的后路。
但是,“朝廷疑不用”。
然后,种师中只能按照朝廷的部署,支援河北的中山与河间两镇。
因为北宋拒绝执行割让三镇的和约,所以女真东路军就要自己拿下三镇。种师中大军一到,河间、中山两镇之危立解;完颜宗望,即女真东路军主帅斡离不,也不再纠缠、赶紧北归。
河北之危解决了,但关键是太原。
北宋庙堂的规划是:姚古的熙河路军入援山西。
姚古从山西西南出发,先后攻克了隆德、威胜等地,但打不通进入太原的通道。女真人的战斗力远比党项人更强。所以,姚古一路基本就算白废。
于是,北宋庙堂只能将种师中从河北调往山西,还是从井陉进入山西、以解太原之围。
虽然庙堂的这个战略部署还是种师中的战略部署,但战略的窗口期已经过去。女真西路军主力不进扫荡完山西南部,而且主力调头、再一次把太远围死。
即便如此,宋军也非全无优势。
因为此次支援太远是姚古和种师中的两支军队,姚古从西南出击、种师中从东南出击,形成了所谓的钳形攻势。
关键是这两个将军都是北宋的超一流战将,而这两支军队更是北宋唯二的王牌部队。
种师中穿过井陉之后,进驻平定军(今山西平定县),连续收复寿阳(今山西寿阳县)、榆次(今山西晋中市)。
这时候,种家军距离太远仅仅咫尺之遥。
然后,种师中不打了,而是继续以太行山以东的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作为战略基地。
种师中之所以不打了,是因为姚古的进军速度太慢。
虽然姚古收复了部分失地,但始终无法向太原进军,而是跟金军展开了拉锯战。
原因有二,一是女真人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而女真西路军比东路军更强悍;二是女真占了先手,扫荡完太原以南后,做了周密的兵力部署。
太原之围跟汴京之围,不一样。
汴京太大、金兵太少,所以始终围不死。而太原太小、金军兵多,所以一围就死。
同时,女真人还在太原城外修了一圈防御工事,切断城内与城外的一切联系。所以,粮草、物资以及援兵,全都无法输入到太原城内。
打仗就怕着急。
但凡太原守军知道北宋还有援军,那就不会轻易投降。
而这一点,金军也知道。所以,对太原可以围却不敢死磕坚城。攻城死伤太重,把战斗力消耗到攻城上,那还没法对付北宋援军。
于是,金军逐渐形成围点打援的战略设计:放着太原守军不打,单等北宋援军野战。
种师中和姚古这两位将军经验丰富,所以都不会中计。金军就是在一厢情愿地守株待兔。
而只要时间够久,种师道的战略原则,“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就能发挥作用。
女真西路军就是在彪悍,也总有扛不住的时候。草原系军队韧性最差,经受不住挫折;东胡系的金军稍微好一点儿,但也很难一直打持久战。而早期女真军队的特点就是以快打慢。当快不能快,自然也就撤了。
然而,北宋庙堂会中计。
三月份晋升宰执的同知枢密院事许翰,竟强令种师中快速进军、以解太原之围。甚至,还祭出了尚方宝剑:责以逗挠。所谓“逗挠”,就是怯战不敢作战。
这就是北宋的政治僵化。前线武将面对庙堂文官始终是一种被全方位碾压的无力感。所以,只能是庙堂怎么说、自己怎么干。
于是,种师中火速进军,甚至连辎重都不带,一律急行军。
北宋庙堂就一定要这么蠢吗?
没办法。
凡事都集于庙堂。所以,庙堂这个大脑就被各种战况、战情给憋大了:一是太原围城太久,城内粮草匮乏到极点;二是情报反应说粘罕已经北归,太原城下仅是一些散兵在畜牧养马。
但是,在古代那个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最先获悉情报的只能是最前沿,而不是大本营。
种师中虽然各种不满意却不得不出兵太原。之后,就是在杀熊岭一带遭遇女真西路军主力,最后力战而死、全军溃败。
战败的原因很多,种师中自己也有原因,太过轻敌而进入到了女真人的埋伏圈。但主要是战略上的失误:
一是粘罕虽然走了,却把西路军主力留了下来,只是被隐藏起来,然后向北宋释放了假情报;
二是本要共同进军的太原的姚古一路,却听说粘罕从北方返回了,所以就没再继续进军;
三是种师中出兵太急,既没带足辎重粮草又没带够犒军财物,这就导致军队自行逃散。
而这些失误中,最主要的失误,或最大的错误,还是北宋庙堂。
种师中和手下的种家军,就这样报销了。此时是靖康元年五月。接着,金军立即调头收拾姚古的军队,把姚古这一路赶回德隆府。
再后,就是庙堂追责:瞎指挥的许翰免职、未能如约而至的姚古贬官。
僵化的北宋庙堂,在收拾自己人方面,效率极高。
堪称北方堡垒的三镇,其中太原镇一直被围;堪称国之栋梁的三员大将,种师道因老病辞职、种师中战死、姚古撤职;堪称举国精锐的三路大军,种师道一路本就没有,种师中一路基本报销,姚古一路随即瓦解。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还怎么重新组建北方防线、重新对阵金军?
没有办法。
但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怯懦的皇帝再次犹豫、懵懵的庙堂再又反复,主和派再次登上前台。
在最危急的时候,北宋将再一次人格分裂。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鱼玄机从洁身自好到高树艳帜,三个男人毁掉她的一生的相关内容。大家都知道,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东吴皇帝孙休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大多数人读三国,在诸葛亮死后基本上对后三国时代的人物基本没什么了解。今天咱们来聊聊吴国第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清朝的故事,例如乾隆皇帝、顺治皇帝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雍正皇帝登基过程中的京营八旗。不得不说,在雍正皇帝登基的过程中,面临了各方面的挑战,例如老八胤祀集团、老十四胤禵集团等等。作为雍正皇帝的王牌,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