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临终遗言“诸臣皆可杀”,24天后,李自成替他变成了现实

崇祯临终遗言“诸臣皆可杀”,24天后,李自成替他变成了现实

()
中文名:
崇祯临终遗言“诸臣皆可杀”,24天后,李自成替他变成了现实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殉国前,崇祯留下有遗诏,崇祯遗诏传来传去,传出了许多个版本,不过意思都大致差不离,而不管哪个版本,崇祯都不遗余力甩锅给手下群臣——“诸臣误朕”、“皆因贪官污吏,平时隳坏,宜尽行诛戮”、“文臣皆可杀”——显然,他对手下大臣们怨念极深。 明朝亡

宋朝名人推荐

殉国前,崇祯留下有遗诏,崇祯遗诏传来传去,传出了许多个版本,不过意思都大致差不离,而不管哪个版本,崇祯都不遗余力甩锅给手下群臣——“诸臣误朕”、“皆因贪官污吏,平时隳坏,宜尽行诛戮”、“文臣皆可杀”——显然,他对手下大臣们怨念极深。

明朝亡国,原因复杂,非三言两语所能讲清。

从崇祯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位大明末帝是个工作狂,基本上除了睡觉就是在工作,勤奋程度赶得上老祖宗朱元璋。

但勤奋只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条件。崇祯即位时,已延续260多年的大明朝积弊已深,历朝积累下来的工作量,崇祯哪怕不吃不喝不睡也干不完。

况且,崇祯资质确实不高,性格又不好,要想为大明翻盘,对他来说实在是个勉为其难的任务。如果要比较,崇祯甚至还不如清朝咸丰帝,咸丰好色,也远不如崇祯勤奋,内忧外患之际却硬生生挺了过来,这不光是运气,更有实力的因素。

从大臣们的层面来说,明末士大夫们确实也表现得不咋样,十七年里没搞出什么像样的业绩不说,到了李自成即将兵临城下时,大臣们还在尽力给崇祯拖后腿。

崇祯想和皇太极和议,大臣们蹬鼻子上脸,吓得崇祯把主持议和的兵部尚书陈欣甲给斩了,表示自己没有议和之心。

崇祯穷得要当裤子了,召集大臣众筹北京城防,就差学朱元璋捧个碗向大家要饭了。

首辅魏藻德很感动,立马捐了...500两。

周皇后的老子,国丈周奎不甘落后,捐出5000两,嚎啕大哭着表示,这是自己的棺材本,家里穷得只能吃发霉的米了。

数轮众筹下来,数千文武扣扣索索一共捐出了二十万两白银。

崇祯一看,这样子京城怎么守得住,脑子活络起来想南迁,首辅陈演带头掀桌子,上疏建议南迁的左中允李明睿被兵科给事中光时亨骂了个狗血淋头。

崇祯的退路都被堵死了,他又死要面子,只好死守北京城了。

会帝召对群臣,中允李明睿疏言「南迁便」;给事中光时亨以倡言泄密纠之。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邦华策不议论。

哪想得到,群臣翻脸比翻书还快,李自成在3月17日兵临城下,第二天开始攻城。偌大北京城只守了一天,3月19日城门就被打开,大顺军入城。

崇祯走投无路,突围无门,再想召集群臣,众人早已各闭家门,等着投效新主了,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区区几个太监。

当天,崇祯在煤山自缢,只有忠心耿耿的太监王承恩随他一起殉国。那群世受皇恩,食君俸禄的大臣们在城陷之后只有区区几十人为国死节,其余都等着被李自成重新起用。

大家想想,李自成是个大老粗,哪懂什么治国,新朝将立,还不是得靠我们这帮读书人帮他治理天下,这样的情景已在历史上上演无数次。

哪晓得,李自成不走寻常路。

在他眼里,前明大臣们不是治国的帮手,而是行走的金银珠宝。

崇祯要你们助饷,这么多官员才凑了20多万银子,那是朱由检太心软了。李自成是什么人,那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枭雄,手段之强硬岂是足不出户紫禁城的崇祯可比。

他下令,由手下头号大将刘宗敏负责,成立了一个部门:比饷镇抚司。

名为镇抚司,抚是不会抚的,有的只是“镇”。“镇”的目的和崇祯一样,为了追饷,这就是大顺军的“追赃助饷”政策。

三月二十五日,刘宗敏开始办公,给这些前朝旧臣按照官职定好助饷的数目,通知家人送钱领人。

价格都是透明的。

内阁大学士白银十万两,尚书、各部门堂官白银七万两,科道、员外郎白银5万两,翰林1到3万两,其余小官几千两不等。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则没有定数,追赃务尽。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拿不出怎么办?

这对刘宗敏根本不是问题。

好办,太好办了!这帮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用刑,上夹棍,上烙铁,什么好使用什么。

前首辅陈演,一看架势,立马献出白银四万两,黄金三千两,珍珠三斗。

崇祯的老丈人周奎,先献出十万两白银,刘宗敏嫌太少,烙铁伺候。周奎像支牙膏,用一次刑挤出一点,最后一共上缴白银六十万两,外加其他黄金珠宝无数。

而在之前崇祯像叫花子般请求大臣们助饷时候,周奎经过多次催促,才很不情愿地捐出五千两银子。

刘宗敏又看见缩在后面的魏藻德,大声斥骂他身为首辅,败坏国家。

光骂哪能解气,刘宗敏亲自动手上夹棍,只一夹,状元首辅就献出白银两万两。

两万两的价码对内阁首辅显然说服力不够,刘宗敏下令继续用刑,酷刑持续了五天五夜,魏藻德最后头脑迸裂而死,临死前大呼:之前没有为主尽忠报效,有今日,悔之晚矣!

晚了,魏藻德一死,刘宗敏立即将他儿子也一并处死。

交出钱财也不过就能多活几天,周奎不久就愤恨而亡。

追赃助饷之下,不少官员丢了性命,大家如同过街老鼠,街上再也没人穿得光鲜亮丽,二手的破衣烂衫成为了抢手货,众人争相比惨,唯恐别人比自己穷。

虽说如此,只要拿出一定钱财,还是有不少人能活下来的,但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众多前朝高官彻底人财两空,找崇祯报道去了。

原因是吴三桂反水了。

吴三桂本来已同意归降李自成,率关宁军向北京开拔,准备接收李自成的册封。谁知大军走到一半,派出打探消息的探子回报,李自成在北京大搞追赃,众多官员失去了人身自由,被严刑拷打,其中就包括吴三桂的家人。

不止吴三桂,关宁军不少将官在京城都置办了产业,许多人家人都在北京。

听到消息,大家立马开会,一致决定,不降李自成了,杀回山海关去!

这段历史经过后世演绎,成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总之,吴三桂重占山海关,发出讨贼檄文,四月初十,檄文已传遍京城,无人不知。

本已准备在四月九日登基称帝的李自成暴跳如雷,决定暂缓登基,先发兵攻灭吴三桂再说。

出发前,李自成的眼光瞟向了前朝官员们。

这些人如今对自己只有恨意,李自成领兵亲征,京城只留下一万余老弱残兵留守,留着这些有号召力的人,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为了防备京城空虚,后院起火,必须杀掉一大批明朝的高官贵戚。

出征前夜,即四月十二日晚上,李自成下达了残酷的命令。

大学士陈演、定国公徐允贞(徐达的十世孙)、博平侯郭明振(明光宗朱常洛岳父之兄)、新建伯王光通(王阳明之后)等六十余人被押到西华门外斩首。

六部高官申济芳(万历首辅申时行之孙)、李逢甲、彭琯等五十几人全都被绞死。

其余明朝官员,被集中到刘宗敏处,按照花名册,叫到一个拉出去砍掉一个,一直杀到二更才停刀。

这些高官,许多都世受皇恩,一心以为投靠新朝可以继续加官进爵,却被这样不光彩的屠杀结束了生命,早知道这样,何必呢?

在四月十二晚上这个血腥之夜,大明在哀号,这些国家精英们,犹如待宰的猪狗,比起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这场屠杀还要来得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崇祯的遗言“群臣皆可杀”,在四月十二日这个血腥之夜,李自成替他变成了现实。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受尽宠爱,为什么却没有生孩子呢?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受尽宠爱,为什么却没有生孩子呢?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李忠:唐高宗李治庶长子,他为何被废黜太子之位?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李忠:唐高宗李治庶长子,他为何被废黜太子之位?这一内容。出生于东宫,初封陈王,拜雍州牧,过继给王皇后。永徽三年(652年),册立为皇详情>>

古代罪犯被判流放,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刑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但是罪犯又不至于处死,或者是被法外开恩的,就会将他们判为流放。所谓的流放就是把他们押解到偏远的敌方,一般距离家乡动辄几千里路。因此不仅是罪犯,就是押解他们的衙役也是很辛苦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件劳累的差事,古代的那些衙役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