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一、贞观十六年(642)括户及禁自伤残 贞观十六年(642)正月,唐太宗下令检括天下浮游户, “敕天下括浮游无籍者,限来年末附毕”(《资治通鉴》)。意思就是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检括户口,查找没有户籍的人,并要求他们在第二年年末附
武三思
杜如晦
杜甫的诗《兵车行》揭露了唐王朝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李白喝的酒究竟度数是多少?为何能斗酒诗百篇?原来奥秘都在这里
李白也曾情场失意,被女子拒绝后,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
任见:唐代烧尾宴,洛阳绽奇葩【原创】
汉朝的刀剑,为何比唐朝的刀剑还要好?
唐朝虽设置归义军,但对当地有心无力,归义军实际上属于半独立政权
武则天墓前放61个无头石人,成最大谜团,却被两位农民破解
杨广有哪些功绩?罪在当世功在千秋
由《为徐敬业讨武则天》浅谈骆宾王的“不识时务”
隋唐福将程咬金的传奇一生
流传较广的秦始皇画像是照唐代画作《历代帝王图》摹本推演而来的
她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却成其贴身女秘,多年不复仇被唐明皇干掉
武则天有一伟大发明,中国使用超千年,至今无论男女都在用
梅妃本是虚构的人物,却成了杨贵妃的情敌,古代人也爱看宫斗戏
女皇不止武则天,细数历史上的四位女皇帝,第一位女皇仅在位一天
安禄山是杨贵妃干儿子?干妈还给干儿子洗澡,这是真的吗?
隋唐、薛葵、说岳、明英烈等书中的四猛八大锤,谁最厉害?
杜甫给李白写诗,为什么李白不回应?原因有两点,看完你就明白了
唐太宗李世民
一、贞观十六年(642)括户及禁自伤残
贞观十六年(642)正月,唐太宗下令检括天下浮游户, “敕天下括浮游无籍者,限来年末附毕”(《资治通鉴》)。意思就是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检括户口,查找没有户籍的人,并要求他们在第二年年末附籍完毕。
同年七月,唐太宗下达禁自伤残的制书,“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资治通鉴》)。意思是从今往后,如有自伤残的人,要依据唐律予以惩罚,并且仍然要继续承担赋役。
检括户口,一般是在人口出现比较严重的浮逃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而禁止自伤残,按照《资治通鉴》和《册府元龟》编者的解释,也是为了防止有人通过自伤残的方式逃避赋役。
那么,贞观十六年(642)时,百姓真的因为无法承担赋役而大规模逃亡和自残吗?
二、百姓自残以躲避赋役现象的整体分析
在分析贞观年间的情况之前,我想先用一点篇幅详细说说自残以躲避赋役的问题。
《唐会要》、《册府元龟》和《资治通鉴》的编者,在写到贞观十六年(642)太宗的这道制书时,用了很类似的注解,那就是这一现象自隋末出现,至唐朝贞观年间仍然存在:
《唐会要》卷39:自隋季政乱,征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无赖之徒,尚习未除,故立此例。
《册府元龟》卷159:初自隋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支体以避征戍,无赖之辈尚习俗未除,故立此制。
《资治通鉴》: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支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
对于上述注解,我国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有一番论述:
自隋亡至是(指的是至贞观十六年)亦既二十五年,即自平王世充、刘黑闼亦已二十年,其适龄壮丁皆生于唐初,人莫不爱其身,何至毁折肢体以避二十年前之役,自是史臣掩饰之辞,不足信也。考太宗于十四年平高昌为郡县,十五年讨薛延陀,然则民之所以自残者乃为避当时之兵役,不能远推之隋代也。(《唐长孺文集》)
唐长孺
我没有对唐长孺先生不敬的意思,但说实话我没看懂他的逻辑。无论是《唐会要》还是《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的编者,哪一位说贞观十六年(642)时的百姓在避隋末的赋役?他们说的是自折肢体以避赋役这种现象,因隋末赋役繁重而起,延续到贞观十六年仍然存在。贞观十六年时自伤残的人,其所避的当然是贞观年间的赋役。至于“史臣掩饰之辞”更是无从谈起,仅就上述注解而言,未见宋代的史官们、亦即史书编者们在为唐太宗掩饰什么。
但是,宋代编者们的上述注解确实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我不确定编者们这么说有什么考虑,但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自残以避赋役,至少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延续到清朝仍然存在,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顽疾,下面我们具体看看:
1、西汉
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记载:贼伤人,及自贼伤以避事者,皆黥为城旦舂。
这里的“二年”,指的是西汉吕后二年(前186年),根据这条律令规定,伤人或自残以躲避征役的,先施以黥刑(在脸上刺字并涂墨),然后服劳役(城旦舂)。可见,自残以避赋役的现象至迟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所以才在律令中规定刑罚。而且,刑罚是比较重的,城旦舂在秦汉的刑罚体系中是劳役刑(徒刑)中最重的一等,且在汉文帝刑罚改革前是无期的。
2、两晋南北朝
(1)东晋
据《宋书·武帝本纪下》记载,永初元年(420),“又制有无故自残伤者补冶士,实由政刑烦苛,民不堪命,可除此条”。
可见,在永初元年以前,存在一条律令,“有无故自残伤者补冶士”,意思是无故自残的,罚作矿山冶炼铸造的刑徒。
永初元年(420)刘裕建立南朝宋政权,永初元年以前的律条,应该是东晋时期的。
刘裕
(2)南朝宋
据《宋书·良吏传·徐豁》记载,由于田课太重,“或乃断截支体,产子不养,户口岁减,实此之由”。
(3)南朝齐
据《南齐书·武十七王列传》记载,由于赋役繁重,“乃有畏失严期,自残躯命;亦有斩绝手足,以避徭役。生育弗起,殆为恒事”。
3、隋唐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八年(644)太宗说,“炀帝无道,失人已久,辽东之役,人皆断手足以避征役”。
隋炀帝
据《旧唐书·刘仁轨传》(列传34)记载,刘仁轨评价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征百济之役时说,“发海西之日,已有自害逃走,非独海外始逃”。
唐高宗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元二年(786)李泌指出,“武后以来,承平日久,府兵浸堕,为人所贱,百姓耻之,至蒸熨手足以避其役”。
武则天
此外,《唐律疏议》对自伤残也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据《唐律疏议·诈伪》记载,“诸诈疾病,有所避者,杖一百。若故自伤残者,徒一年半”。
唐律疏议
据此,故意自残的,处1年半的徒刑。
《唐律疏议》本身又称为《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颁行的。那么,这一条规定,是不是太宗贞观十六年(642)新增加的呢?
显然不是。
《永徽律疏》本于《贞观律》,《贞观律》是在《武德律》基础上修订完善的,《武德律》又本于隋《开皇律》。
这几部律法,虽然在内容上有较大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500条。这里啰嗦一句,现在流传下来的《唐律疏议》是502条,是因为宋代在传承过程中,把其中的2条各自一分为二,因此,唐人看到的《唐律》,自始至终都是500条。
既然都是500条,那么,《唐律疏议》中记载的这一条,必然也同时存在于隋《开皇律》、唐《武德律》、《贞观律》中,具体处罚力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一条律令是一定存在的。正因为如此,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制书中才说“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这是有法可依的。
4、宋朝
《宋刑统》把上面《唐律疏议》“诸诈疾病”这一条直接抄了过来。
另据《宋史·兵志》记载,宋朝百姓为规避兵役,也有自残行为。
(1)北宋
《宋史·兵志六·保甲》(志145):“时府界诸县乡民,或自残伤以避团结”,“又有逐养子、出赘婿、再嫁其母、兄弟析居以求免者,有毒其目、断其指、炙其肌肤以自残废而求免者,有尽室以逃而不归者,有委老弱于家而保丁自逃者”。
(2)南宋
《宋史·兵志七·召募之制》(志146):“民有被执而赴水火者,有自断指臂以求免者,有与军人抗而杀伤者,无赖乘机假名为扰”。
5、明清
据《大明律例·刑律·诈伪》记载:
凡官吏人等诈称疾病,临事避难者,笞四十。事重者,杖八十。若犯罪待对故自伤残者,杖一百。诈死者,杖一百、徒三年。所避事重者,各从重论。若无避故自伤残者,杖八十。
《大清律例·刑律·诈伪》记载略同。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以上所列史料可以证明,自残以避赋役的现象,不是隋唐特有的,而是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的。
三、贞观十六年(642)百姓自残情况的分析
说回贞观年间。
现在很多人抓住这一份制书攻击唐太宗,认为贞观中后期赋役繁重,百姓不堪忍受,因此才存在自残以躲避赋役的情况。
对此,我想说,从这道制书可以看出,贞观年间确实是存在百姓自残以躲避赋役的现象的。这也不难理解,太宗是明君,但毕竟也是封建帝王,贞观年间是治世,但毕竟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生产关系的剥削性和封建统治秩序的压迫性仍然是存在的。部分百姓自残以躲避赋役,这一现象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存在(上文已进行详述),贞观年间自然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存在这一现象,不代表这一现象就非常严重,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二极管思维来考虑问题。那么,自残以躲避赋役在贞观年间的严重程度如何呢?
如果贞观年间百姓不堪重负,其必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对抗,无论是逃亡,还是自伤残,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大幅下降。课口,又称课丁,就是承担赋役的人,在唐代,男子20多岁以后(不同时期对年龄有不同规定)需承担赋役,至60岁免除。在人口自然发展的情况下,人口性别及年龄结构一般不会出现骤变,因此,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一个大致稳定的比例,一般不会出现大幅度剧烈变化。但如果朝廷的赋役压力太大,这一比例就会出现大幅下降,因为课口是赋役最直接的承担者,也是受赋役压力影响最大的人群,一旦朝廷赋役压力过大,超出百姓承受范围,必然导致课口数量因逃亡或自伤残等原因而大幅减少。
这里多解释一句,从上面引用的自伤残的史料可以看出,除了躲避一般的赋役,还有不少是在躲避兵役,而在唐代前期,服兵役的府兵是不承担其他赋役的,属于不课口,那如果是府兵为躲避兵役逃走或自伤残,是否也会对课口产生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课口与府兵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据《旧唐书·职官志》(志23)记载,选取外府府兵时,“皆取六品已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点充。凡三年一简点,成丁而入,六十而免”,这里的“白丁无职役者”,基本指的就是课口。因此,即便是有府兵为躲避兵役逃亡或自伤残,同样会有课口补入府兵而导致课口的减少。
下面我就来仔细算算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一)天宝年间课口占比
天宝年间是唐朝最为繁荣的时期,赋役压力相对较小,百姓生活比较安定,因此,天宝年间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以用来作为标杆。
查《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全国人口为52,880,488人,其中,课口为7,662,800人,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5%。查《通典》食货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全国人口为52,919,309人,其中,课口为8,208,321人,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5%。
唐玄宗
(二)贞观年间课口占比测算
树好了天宝年间的标杆,现在我们来算算贞观年间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史书没有直接记载贞观年间的课口数字,但我们可以通过庸调数量进行测算。
在唐朝初年,由于唐朝从隋朝府库中得到的钱帛比较有限(《旧唐书》刘义节传:时草创之始,倾竭府藏以赐勋人,而国用不足),为维持财政正常运转,只能是奉行“量入以为出”的原则,以求维持财政收支平衡。
贞观年间,唐朝的财政收支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戴胄在贞观二年(628)指出,“今丧乱已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禀。随即出给,才供当年”(《旧唐书》戴胄传),在这里,戴胄突出强调的是“租”,未提及“调”(因为戴胄上疏的目的是建议设立义仓),但租调均为唐初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朝廷会进行统筹使用,据此可以认为,在贞观时期,朝廷的整个财政收支基本维持平衡。马周在贞观十一年(637)指出,“(隋朝)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旧唐书》马周传),隋朝的西京府库在李渊赏赐有功将士之后,基本就没剩什么东西了,“倾竭府藏”,但就是这点可怜的期初结余,硬是到了贞观十一年(637)还没用完,这说明武德、贞观年间是长期保持着财政收支平衡的。
那么,贞观年间的财政收支的具体金额是多少呢?
戴胄在贞观五年(631)指出,“加以军国所须,皆资府库,布绢所出,岁过百万”(《旧唐书》戴胄传),可见,贞观前期朝廷的财政支出中布绢的支出超过100万匹,相应的,布绢的收入也应在100万匹以上。
戴胄
而在整个贞观年间,虽然朝廷的财政支出一直是比较少的,但整体来看,贞观前期相对更少,贞观中后期有所增加,正如魏征在贞观十三年(639)指出的那样,“顷年已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贞观政要》卷十)。据此看,贞观中后期的布绢支出及收入也必然都在100万匹以上。
魏征
而唐朝前期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租调,这里要纠正一个说法,很多人说唐朝前期财政收入是租庸调,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唐朝前期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租调,另要求百姓服役,合称租调役,以《唐会要》为例,《唐会要》卷83记载,“旧制,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
至于“庸”,开始时只是役的替代,如果不需要部分百姓服役,那么,不服役的那些百姓,需要交纳“庸”,“若不役,则收其佣(庸),每日三尺”(《唐会要》卷83)。在唐玄宗开元之前,庸始终只是役的替代,特别是初唐时期,百废待兴,需要百姓服役的地方很多,因此,庸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很少。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庸才最终制度化、普遍化,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贞观年间,唐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租和调,“每丁岁入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唐会要》卷83)。
租是每丁(课丁、课口)每年缴纳2石粟,调是每丁每年缴纳2丈绫绢絁(4丈=1匹,因此,2丈=0.5匹),如果纳布,则需要缴纳2.4丈布。
我们假设缴纳的都是绢,那么,要取得100万匹绢,至少需要200万丁(课口),而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统计,贞观十三年(639)唐朝约有304万户、1235万口,据此计算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6.2%。
请注意,计算这一比例时用的课口数量,是通过调绢数量倒算出来的,是实打实的数字,是真正能承担赋役的人口,是肯定不包含逃亡的人和自伤残的人的。因为对于这些人,即便强行要求他们继续承担赋役,他们实际上也是无法承担的。
这一比例与唐朝极盛时期的天宝年间的比例(14.5%、15.5%)相差不多、甚至还略高一些。这就说明,贞观年间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正常的,并未出现严重的逃亡或者自伤残现象。
而且,课口这一比例也得到了《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证实。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1份阿斯塔那103号墓出土的《唐贞观十八年(644)西州高昌县武城等乡户口帐》,该文书显示,该乡共有1200余口,其中,课口287口,占比约24%。另同墓出土了1份《唐西州某乡户口帐(草)》,文书整理组认为年代应该也是贞观十八年(644),该文书显示,该乡共有2064口,其中,课口273口,占比约13%。上面测算的16.2%正好落在2者之间。
(三)对比测算:唐中宗时期课口占比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看中宗时期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韦嗣立上疏称:
臣窃见食封之家,其数甚众。昨略问户部,云用六十余万丁,一丁两匹,即是一百二十万已上。臣顷在太府,知每年庸调绢数,多不过百万,少则七八十万已来,比诸封家,所入全少。(《旧唐书》韦嗣立传)
据此看,中宗时期,课口分为2大部分,一部分供应私门、也就是食实封家族,有60万口;另一部分供应公家,每年缴纳庸调绢数70-100万匹,当时庸尚未普遍化、制度化,仍然以调为主,按每丁每年缴纳2丈(0.5匹)、每年庸调总数100万匹计算,计有200万口,二者合计,实际承担赋役的课口为260万口。
而当时唐朝的总人口有多少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神龙元年(705),“户部奏天下户六百一十五万,口三千七百一十四万有畸”。
260万实际课口,除以总人口3714万口,占比仅为7%,也就是太宗贞观年间(16.2%)、玄宗天宝年间(14.5%、15.5%)的一半左右。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唐中宗时期的课口大幅减少了呀,差不多得有半数左右的课口消失了,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不妨看看当时人的说法。圣历二年(699),韦嗣立上疏说“今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租调既减,国用不足”(《旧唐书》韦嗣立传),唐代诗人王梵志在武则天时期作《天下浮逃人》一诗,说“天下浮逃人,不啻多一半”。可见所言非虚呀!
综上所述,贞观年间的赋役压力是百姓完全能够承担的,课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处于合理水平,并不存在严重的户口逃亡和自伤残的情况。既然如此,太宗为什么要在贞观十六年(642)进行括户、并下达禁自伤残的制书呢?我会在下一篇文章继续进行分析。
本文由详侃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共同讨论。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