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史记·周本纪》 周幽王作为西周最后一位帝王,继位之初就出现了很多特异的自然现象,反正都是些不好的事情,按照古代人的理解,这是上天在示警,说周幽王这个王不称职,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灾祸。当然仅仅有天象的启示还是不
妲己祸害商朝江山,遭后人唾骂,为何西施覆灭吴国,却无人指责?
纣王妲己日日腻在一起,却没有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商代东土诸部的“亞”族铭文集萃
夏朝,一个只活在文献中的朝代
酒池肉林到底是不是商纣王的发明?
有人说:“夏朝是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霍英东逝世16周年!霍启刚带着大儿子去朝拜,霍中熙手捧鲜花看着
追踪夏朝.夏代考古的文献解析7:石峁古城(二次重建)是冀都平阳的卫城和夏启首封之城,夏启龙兴于此城
国博考古·视频 | 走近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闻仲作为姜子牙真正的对手,虽然战死了,但也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身为大罗金仙,手持打王金鞭,闻太师为什么不敢杀妲己?
纣王到底对贾夫人做了什么,以至于美丽的她跳楼自尽
河南出土五个骷髅头,疑是夏朝遗物?历史上的后羿竟是暴君
刘邦打败项羽称帝后,本想学周朝定都洛阳,为何最终选了长安?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历经658年,如何被田氏代替?背后原因是9个字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沃丁以德治商
这个女人微笑有毒,一笑国破家亡,昏君还乐此不疲,褒姒是不是妖孽
走800步王朝延续800年?文王:背你多走一程,姜子牙:天数不可改
中国庞贝古城内黄县,商中宗陵系中国唯一一处商代地上王陵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史记·周本纪》
周幽王作为西周最后一位帝王,继位之初就出现了很多特异的自然现象,反正都是些不好的事情,按照古代人的理解,这是上天在示警,说周幽王这个王不称职,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灾祸。当然仅仅有天象的启示还是不够的,除了天灾一定会有人祸,这是个标准配备。于是“红颜祸水”登场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叫做褒姒,周幽王三年进攻褒国,褒国战败后,献出了褒姒求降。能够用来作为筹码,可见褒姒的容貌不说“倾国倾城”,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了。
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後幽王得襃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襃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史记·周本纪》
周幽王对褒姒很宠爱,不久后褒姒还为周幽王生下了一个王子姬伯服,这下子周幽王爱屋及乌下,便有了“废长立幼”的念头。但周幽王行“废长立幼”的前提,是要让褒姒做王后,否则让姬伯服做太子,就不能名正言顺。不过周幽王的王后申后可不是一般角色,她的父亲申侯也是一方诸侯,周幽王废黜王后,同时也是打压申侯的势力。无论作为父亲,还是作为申国的领袖,申侯都不能接受周幽王的做法,且女儿并没有过错。但作为臣子,反对君主这件事本身就反叛,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诸侯们不会支持他。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史记·周本纪》
一个奸佞小人出现了,这个人叫做虢石父,他是周幽王任命的卿士。这个人不仅贪婪而且狡猾,他善于阿谀奉承、贪图财物,但周幽王对他很信任,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如果因此你就说周幽王是昏君,那么我想说朝堂之上,就算是盛世,也会有忠奸并立的。周幽王重用虢石父不假,但他同时也任命自己的叔父郑桓公担任周王室的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可见说他身边全是奸佞小人,是说不过去的,至少这个郑桓公就是个忠于周王室,且极有能力的人。
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史记·周本纪》
接下来说说“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的由头是褒姒不喜欢笑,这让周幽王十分烦恼,怎么办呢?周幽王有困惑,作为臣子责无旁贷要解决呀!因此,所谓“烽火戏诸侯”的主意,十有八九是虢石父提出来的,具体来说,就是用烽火台的烽火,把诸侯们召集来镐京,目的就是让褒姒开心一下。要知道,烽火台的烽火,是用来求救的,如果戎狄进攻镐京,周王就会通过烽火来调动诸侯们来勤王。虢石父的这个主意,无异于让周幽王自掘坟墓,不仅会让周幽王失去诸侯们的信任,同时也让烽火失去了原来的作用,这个主意不仅不聪明,而且很愚蠢。
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史记·周本纪》
但周幽王却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他让人燃起了烽火,不久之后诸侯们带着部队蜂拥而至,但他们没有发现入侵的戎狄,只看到了在烽火台上大笑的褒姒。褒姒终于笑了,这让周幽王很开心,虢石父被重赏,但诸侯们却感觉被愚弄了,于是他们不再相信烽火,也越来越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尽管名义上,周天子还是天下诸侯的共主。
要问我看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有什么感受,我会说:“一派胡言!”周幽王能够昏庸到这个地步,那确实该亡国了,但是这个故事的出现,更像是为周王室的衰落在找理由,为天下大争和诸侯之间的争斗在找借口。如果周幽王贤能,诸侯们尤其是申侯,就没有了讨伐周幽王的理由和借口,更何况是联合了戎狄一起,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卖国,不引起公愤就不错了。
一切准备就绪了。申侯开始行动,他联合戎狄作为外援,自己做内应,很顺利的就保卫了镐京。周幽王此时点起了烽火,但是已经没有诸侯来救援了,大家都在隔岸观火。只有秦人赶来救援,只有郑桓公在为周王室出谋划策,但申侯的人悄悄打开了城门,戎狄的大军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周幽王带上褒姒逃跑,身边还有郑桓公这样的忠臣护驾。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史记·周本纪》
对于周幽王,戎狄没有兴趣,他们更关注实际的利益,真正要周幽王死的,只有申侯一个人,周幽王不死,整个申国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于是在骊山脚下,申侯追上了周幽王,面对自己女婿的苦苦哀求,申侯没有心慈手软,而是手起刀落。褒姒和他的儿子都要除掉,至于郑桓公,尽管有点无辜,但是不能留下,要不然申侯所做的一切就要被公布于天下了。
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史记·周本纪》
从“匡扶社稷”的功臣,到“犯上作乱”的逆臣,申侯在除掉了周幽王和郑桓公后,让自己的外甥登上了王位,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从弑君之罪变成了拥立之功,政治就是这么神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于是昏庸无能的周幽王和美艳无双的褒姒都下了地狱,这才是故事的完美结局,很多人忘了还有郑桓公这样的宗室重臣也遭到了无情的杀戮。
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史记·周本纪》
没有申侯的帮助,周平王不仅无法登基继位,还可能还会被父亲周幽王除掉。因此,尽管申侯犯了弑君大罪,但周平王继位的合法性,是基于周幽王被戎狄杀害的事实。因此,才有了史书上所说的周幽王被戎狄所杀,而不是被申侯所杀的说法。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鱼玄机从洁身自好到高树艳帜,三个男人毁掉她的一生的相关内容。大家都知道,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东吴皇帝孙休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大多数人读三国,在诸葛亮死后基本上对后三国时代的人物基本没什么了解。今天咱们来聊聊吴国第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清朝的故事,例如乾隆皇帝、顺治皇帝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雍正皇帝登基过程中的京营八旗。不得不说,在雍正皇帝登基的过程中,面临了各方面的挑战,例如老八胤祀集团、老十四胤禵集团等等。作为雍正皇帝的王牌,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