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名相伊尹的隐秘身份竟是间谍?

商朝名相伊尹的隐秘身份竟是间谍?

([!--gaiyao--])
中文名:
商朝名相伊尹的隐秘身份竟是间谍?
别名:
国籍:
[!--guoji--]
人物简介:

《孙子兵法·用间篇》记载:“殷之兴也,伊挚在夏。”这里的“伊挚”就是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所谓“伊挚在夏”,指的是伊尹深入敌国,长期为商汤搜集军政情报,这些情报对商汤灭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子将之作为例证

商朝名人推荐
[!--ziliao--]

《孙子兵法·用间篇》记载:“殷之兴也,伊挚在夏。”这里的“伊挚”就是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所谓“伊挚在夏”,指的是伊尹深入敌国,长期为商汤搜集军政情报,这些情报对商汤灭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子将之作为例证,并发出如此感叹。

获得重用,定下灭夏目标

伊尹,生卒年不详,相传其为奴隶出身,后来成为厨吏小官。通过《史记》《孟子》等典籍可以推断,伊尹是鸣条之战的指挥官,也是辅助商汤取得灭夏胜利的大功臣。

伊尹画像

伊尹被商汤起用的过程,史籍说法不一。有史料记载,最初打动商汤的是伊尹的厨艺,伊尹见到商汤对他所做的饭菜产生兴趣,建议商汤要像“调和五味”一样来治理国家,再进一步求得天下太平和国家强盛。商汤由此而知伊尹正是他所期待的谋臣,于是破格将其任命为相。

夏朝在当时正由残暴无道的桀统治,但国家实力仍优于商。伊尹上任后,建议商汤不要急于对夏用兵,而是要一方面努力发展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另一方面注意多方收集有关夏的各种军政情报,对夏王朝的发展动向和政治走势进行严密跟踪,争取把握住最佳用兵时机一举破敌。

为了搞好敌情侦察,伊尹甚至亲赴险地,力求掌握敌国的第一手情报。

据《吕氏春秋·慎大览》记载:“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

从中可以看出,为了不使夏桀起疑心,在伊尹赴夏行间之前,伊尹和商汤就如何取得夏人的信任动了不少脑筋。伊尹故意犯下大罪,然后逃跑,而商汤则假装对伊尹的罪过和负罪出逃大感愤怒,盛怒之下对着出逃的伊尹弯弓射箭。伊尹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匆匆赶往夏朝。

伊尹在到达夏之后,在前后3年的时间里收集到大量关于夏的军政情报乃至夏桀本人的宫廷生活秘闻。在对夏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之后,伊尹便找了个合适的时机,秘密潜回商都,向商汤做了一次详细的汇报。伊尹告诉商汤,夏桀耽于女色,宠信小人,不顾民众死活,终使“上下相疾、民心积怨”,可以说,夏朝已经大厦将倾。因此,商汤便更加坚定了决心,与伊尹一起细致筹划灭夏大计。随后,伊尹决心再次潜入夏朝,主要目的是更多地掌握夏的兵力部署和防线调整情况,为商汤确定进攻路线做好情报保障。

探得军机,找准进攻方向

据史书记载,好色的夏桀因为得到新宠,便厌倦乃至抛弃了之前的宠妃妺喜,妺喜由此对夏桀心生怨恨。由于此前夏桀“常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因此,妺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际参与和影响了夏的国政建设,对夏的军事力量和兵力部署等情况也了如指掌。再次赴夏的伊尹便抓住了这个重要时机,拉拢妺喜并为己所用,从她那里获悉了夏朝的许多军政情报。

《吕氏春秋》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妺喜悄悄告诉伊尹,“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妺喜这里所说的东方与西方、胜与不胜等,都是极具情报价值的暗语,它们连在一起,恰好能提示夏朝防务的虚实之处,从而为伊尹后来选择进攻方向和路线,提供了重要参照。

《吕氏春秋》

伊尹赴夏行间期间,商汤持续扩充商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数年之内,商先后灭掉葛、韦等周边小国,疆土进一步扩大,军事实力也明显增强。而夏王朝则由于桀的暴虐和无道,即将分崩离析。此消彼长,双方实力已经非常接近。伊尹在和商汤经过细致分析之后认为,大举进攻夏的时机即将到来。

伊尹根据多年行间所收集到的有关夏朝的军政情报,制定了迂回进攻的战略方针。根据情报所知,夏在与商接壤的边境集结了大量兵力,所以商汤的军队及时避开了这条防线,选择了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进攻路线。双方战至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西)附近时进行了一次大决战,夏桀的军队被最终摧毁。

千秋评说,无伤圣贤形象

伊尹假装得罪商汤,以获罪的名义,佯装避过射杀潜入敌国,可谓深谙谍报经营之术。此后历史上的种种间谍派遣之法,诸如政治避难、苦肉计、逃亡等等,莫不由此引出。

伊尹亲为间谍,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方面,他与商汤之间的垂直领导方式,并无其他干系和中间环节,有利于战略情报的保密和传递;另一方面,伊尹对情报资料的研判能力,也使他在获得大量国情、军情后,能及时合理地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选择妺喜作为行间方向,后来也被证明极具战略眼光。

伊尹祠

史料充分说明,在先秦时代,人们对伊尹在助商灭夏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宋末著名学者王应麟对伊尹有不同认识,他一面怀疑伊尹的间谍身份,一面认为把伊尹认作间谍,是对伊尹的污蔑。

其实,阴谋奇计并非一无是处,间谍更不能随意褒贬。客观地说,情报间谍人员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甘做无名英雄,其忠诚奉献精神堪为楷模。也许正是为了纠正王应麟的说法,清代学者朱逢甲在《间书》中称赞伊尹救民于水火,几乎可称为“圣人”,虽然做过间谍,又何损他的形象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保密观”

作者:熊剑平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外国公主远嫁蒙古帝国,为何却向家人哭诉太苦?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外国公主远嫁蒙古帝国,为何却向家人哭诉太苦?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在十三、十四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个词,叫做“黄祸”,这个词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德妃作为雍正的生母 德妃为何没有做皇太后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德妃作为雍正的生母 德妃为何没有做皇太后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公详情>>

古代罪犯被判流放,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刑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但是罪犯又不至于处死,或者是被法外开恩的,就会将他们判为流放。所谓的流放就是把他们押解到偏远的敌方,一般距离家乡动辄几千里路。因此不仅是罪犯,就是押解他们的衙役也是很辛苦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件劳累的差事,古代的那些衙役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