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汉武帝刘彻的军事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

来源: 2023-06-21 15:00: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汉武帝刘彻的军事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一、巩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汉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汉武帝刘彻的军事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汉武帝刘彻的军事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

一、巩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汉建元五年(前136),武帝罢传记博士,又为《易》和《礼》增置博士,与文、景时所立的《书》、《诗》、《春秋》合为五经博士,以今文经学主导学术。(按:汉宣帝时增置博士为十二类:《易》为施、孟、梁丘;《书》为欧阳,大、小夏侯;《诗》为齐、鲁、韩;《礼》为后氏;《春秋》为公羊、谷梁。)西汉的儒学博士,对经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厂重要作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并非如后人理解的,是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支持,而是对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赞大易,著春秋”这一文化壮举的响应。五经(或“六艺”)虽然是由孔子整理的,但他不仅仅是儒家的经典,而是诸子百家共尊的经典。

汉武帝通过他的文治武功,将“大一统”的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以致于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间,天下虽然分分合合,但“统一”永远是民心所向。汉末三国鼎立,但魏、蜀、吴三国,任何一方都不想偏安一隅;刘裕等君王,也因其偏安,而被后世诟病。

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成就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传承,这是汉武帝的一大功劳。

二、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从战国以来,匈奴一直是北方的大患,赵武灵王被迫胡服骑射就是为了抵御匈奴,北方列国修建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绝世武功也未能在有生之年平定匈奴之患。汉代初年,汉高祖与匈奴交战,身陷白登之围,最后以很不光彩的方式脱困——这一事件给汉朝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阴影,那就是在汉朝看来,匈奴成了一个不可战胜的神话。

之后,汉、匈双方,每当出现冲突,汉朝方面如果有人主战,立即会有人重提“白登之围”。在汉朝“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这几乎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既然匈奴不可战胜,就只能委曲求全,和亲也成了汉朝稳定匈奴的长期国策。但匈奴真的能够免除祸患吗?实际上并非如此。太监中行说帮助匈奴对抗汉朝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当时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立,号老上单于。汉文帝鉴于国内不稳,各路诸侯对帝位虎视眈眈,且国力尚未恢复,无力与强大的匈奴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好继续与匈奴和亲,文帝下令送宗室女去匈奴,并让太监燕地人中行说作为陪同侍臣一起去。中行说不肯去,被汉廷强行派遣。怨恨之下,他对汉文帝说:“我如果到了匈奴就肯定会威胁汉国。”

文帝只当他在说气话,也不以为意。没想到中行说一到了匈奴,果然就立刻归降,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宠信。中行说竭力劝说匈奴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从此这些蛮族才知道算数。在中行说的鼓动下,老上单于在给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汉朝使臣也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

中行说叛逃匈奴后极力破坏汉匈和亲,不断为匈奴出谋划策,策动袭击汉朝边郡和发起战争等。武帝14年匈奴入侵以后,匈奴屡犯汉境,但中行说却生病死了。在死之前中行说建议匈奴对汉军搞细菌战。因为他发现一些池塘有病死的马,羊之后,而这些池塘里的水就开始有“毒”。

士兵食用之后,会中“毒”,轻则拉肚子,重则死亡。所以他建议匈奴军队,把一些病死的牲畜在经过匈奴巫师诅咒后,埋到汉军进军路线的一些水源上游,汉军食用后,确实有许多人出象中毒症状。后来汉军识破了匈奴人的奸计,对中行说发动的细菌战有所防备;但若干年后,汉武帝时期的爱将霍去病,据说就是食用了这种水源里的水,生病死了。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细菌战。

汉武帝攻打匈奴,不但敢打,更会打。这需要超人的勇气,也需要超人的才略。正是因为汉武帝,才有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铿锵有力的宣言。

本文涵盖了关于汉武帝刘彻的军事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有关该主题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对历史人物及历史相关知识感兴趣,我们强烈建议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历史文化等等。

  • 汉武帝刘彻的军事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汉武帝刘彻的军事成就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度?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一、巩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汉详情>>

    2023-06-21
  • 历史上袁绍、袁术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历史上袁绍、袁术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的相关内容。官渡之战前,袁绍、袁术详情>>

    2023-06-21
  • 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隋末,天下大乱。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的李渊,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详情>>

    2023-06-21
  • 三国正史中刘备与曹操第一次交手是在何时?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三国正史中刘备与曹操第一次交手是在何时?的相关内容。公元198年青梅煮酒详情>>

    2023-06-21
  • 李一:唐玄宗李隆基第九子,年仅两岁便夭折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李一:唐玄宗李隆基第九子,年仅两岁便夭折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生而美秀,深得宠爱。开元五年(717详情>>

    2023-06-21
  • 李元晓: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李元晓: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一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这一内容。贞观五年(631年),册封密王,历任虢泽二州刺史。永徽四年,除宣州刺详情>>

    2023-06-21
  • 岳飞后人岳钟琪有什么成就?一生戎马倥偬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岳飞后人岳钟琪有什么成就?一生戎马倥偬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岳钟详情>>

    2023-06-21
  • 项羽手下的五员大将是谁 他们在项羽还会输吗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项羽手下的五员大将是谁 他们在项羽还会输吗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在中国,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就写过一详情>>

    2023-06-21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宗藩体制和朝贡体制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言:  宗藩体制和朝贡体制都是中国古代的外交制度,但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将为您介绍宗藩体制和朝贡体制的区别。  一、宗藩体制的特点  1.以地方为基础  宗藩体制是建立在地方基础上的,它通过地方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这种制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历史上袁绍、袁术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历史上袁绍、袁术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的相关内容。官渡之战前,袁绍、袁术详情>>

紫非正色,却为何代表着神秘、高贵与祥瑞?

在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对于颜色就有了正色与间色的区别。人们将大自然中可见的青、赤、黄、白、黑称为正色,也就是所谓的“五色”。《尚书·禹贡》中记载:“厥共惟土五色。”在古代封国,常以“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来建立社坛。《孙子兵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