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项羽,是章邯能活下来的唯一选择。而且,后来证明项羽确实足够仗义,对投降的秦军不咋地,但是对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这三个人确实不错,都给封了王。 巨鹿之战中的力量对比 “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三国演义里眼泪最多的刘备,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道德?句句诛心啊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三国中有4大“汉贼”,都是谁,他们最终下场如何
以演义为依据,蜀汉五虎上将围殴项羽,有几层胜算?
解析东汉战争:刘秀脱离更始帝,扫平河北流寇,争夺天下
汉武帝“巫蛊事件”死了多少人?
官渡之战,袁绍输得憋屈,全拜这二人所赐
蜀汉仅刘备刘禅两位皇帝就灭亡,而东吴却延续好几代,他们都是谁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流民一怒汉难安,东汉时期的流民问题,为何如此尖锐?
三国:真正的虎将只有三个半,1个成虎,2个成神成圣,半个成皇帝
投降项羽,是章邯能活下来的唯一选择。而且,后来证明项羽确实足够仗义,对投降的秦军不咋地,但是对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这三个人确实不错,都给封了王。
巨鹿之战中的力量对比
“初,宋义与项羽将五万,距秦三将。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故也。”所以,按照这个数据而论,项羽的楚国军团应该在5万左右,但不排除还有一路北上、沿途招募的士兵。
项羽军团先锋出击,派出了英布和蒲将军了两员大将及两万楚军战士。“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根据这个数据判断,项羽军团有5万大军是不假的。如果低于五万,之后的全军渡河、破釜沉舟,就没啥意义了。
巨鹿之战中,项羽军团是第一主力;陈余的常山兵,就得算第二主力。“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原因这里是赵国,本地人赵军再不努力作战,还能指望谁。所以,陈余之兵,加上巨鹿城中的张耳,保守估计,肯定会超过五万。
臧荼
另外,燕王韩广派燕将臧荼带兵援赵,后来臧荼在项羽分封之后,带兵回燕国打败燕王韩广、全定燕国。所以,此时的燕将韩广至少带来了燕国一半的士兵,保守估计在5万上下。
然后,就是齐国。田荣开出了出兵的价码,即“使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但是,楚赵都不答应,所以,齐国拒绝出兵。然而,背不住有心怀天下大义者。田荣的副将田都以及齐王建(齐战国最后一个王)的孙子田安,带着军队、参加巨鹿之战。对于齐国援兵,项羽一口气封了两个王,足见巨鹿来援齐军的重要性。所以,保守估计齐军数量也在5万左右。原因有二,一是项羽分封天下,田都、田安都被封王;二是齐国地大、少遭战火,出得起大军。
另外,还有魏王豹,但是他哥哥魏王咎刚被章邯打得自焚,所以这时候魏国出不了多少兵。韩国,韩王成之所以被项羽给弄死了,就是因为他要么没出力,要么给刘邦出力了。所以,韩国、魏国就别指望了。主要指望的还是赵国,赵国不支持项羽,巨鹿之战就没法打。所以,除了张耳和陈余之外,赵国的其他将领,肯定也召集了军队,至少可以给巨鹿楚军充当辎重队,否则楚军的粮食问题没法解决。
巨鹿之战形势图
所以,全部保守统计,楚军五万、赵军五万、燕军五万、齐军五万,总共20万诸侯军是不差的。
诸侯军的统计比较复杂,就是因为隶属太多,不好统计。秦军就好统计了,主要看四十万有多大水分。
这里面确实有水分:章邯手中20万是不会假的,但是王离军团不见得有20万。因为长城军团是秦帝国的正规军,不是临时组建的,长期保有一支庞大的正规部队,花钱太多。再一个原因就是真有这么一支庞大武装,秦人也不会组建什么刑徒军。所以,王离所部应该在5万到10万之间,到不了20万。如果真有20万,王离完全可以10万打巨鹿、以10万打作壁上观的诸侯军,不会给这些人与项羽见面的机会。
章邯的武功彪悍止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10月
据载,李斯被腰斩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7月。之后经历了章邯杀项梁、平邯郸、围巨鹿,经历了八月和两个九月(当有闰月),到了秦二世二年(前208年)10月。
到此为止,章邯自此之后就开始不好好打仗了。
此前,章邯在得到关中卒补充后,重新恢复了秦军锐士的往日荣光,扫荡楚地、扫荡赵国,把邯郸直接给夷平了。但是,之后就死死地钉在了巨鹿城下,爱咋咋地、就是攻不下来。
如果王离的长城军打不下来,那么章邯的20万关中秦卒可以直接上啊。但是,这伙人只是做运输队,就是不打仗。王离攻巨鹿的时候,他们运粮食;王离被项羽干的时候,他们连粮食都不用运了,因为甬道被项羽断了。然后,王离的长城军被灭了,章邯就是与诸侯军相持,一直相持了8个月。两支都是20万以上规模的大军,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就有几次小规模接战,其他时间就是互相瞅着。
章邯
这个时候,大家在干什么?就是在吃粮食、熬日子。呆时间久了,诸侯军和秦军都处成朋友了。而章邯呢?与项羽书信往来日久,也就日久生情了,大家自然要商量一些打仗以外的事情。
这是秦军前线,秦军后方呢?一直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有李斯在,章邯所向披靡。因为丞相李斯就代表政府,政府支持、政府军才能把仗打好。但是,李斯被杀之后,秦国就相当于换了政府,章邯就得考虑怎么跟新政府合作。司马欣跑了一趟咸阳,回来报告的结果就是赵高就没法合作。
这个时候,章邯就彻底陷入了两难境地。向前打,打掉诸侯军,然后秦朝堂把自己玩死;向后退,被诸侯军灭掉,然后跟秦朝堂一起死。前也不是、退也不是,反正章邯就是一个死地。
章邯说是派司马欣到咸阳求援兵,实际上是去试探咸阳赵高政府对章邯军团的态度:“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秦始皇本纪》有两点更能佐证的地方,就是时间点:一个时间点是“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也就是秦二世二年(前208年)10月,李斯被杀;另一个时间点是王离兵败的时间,是在章邯与赵高政府彻底破裂之后。
李斯
所以,可以证实的就是:李斯被杀、赵高不睦,然后章邯坐视王离兵败、然后坐拥二十万大军不战,再然后就是直接举兵投降。
章邯要投降,项羽不同意。有两点原因支持项羽不同意:一个是天下诸侯仇秦,而且是发自肺腑的仇恨;另一是章邯打遍了天下诸侯,国仇家恨、里子面子全不行,必须得除掉章邯。但是,项羽实在没法不同意,因为章邯不投降,项羽不仅吃不掉这支最后的大秦兵团,而且可能被灭掉。
诸侯军是因为没粮食了,所以接受了章邯的投降。“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殷虚上。”实际上,诸侯军不仅缺粮食,而且也缺战心,他们熬不住。
项籍
章邯的主力秦军,能扛得住,因为他们是一个建制;项羽的诸侯军,可能熬不住,因为他们是联军,以利聚、以义聚,都不是牢靠。顺境之中,诸侯军可以精诚合作;一旦遭遇逆境,诸侯军马上面临分裂。
所以,项羽好像很不情愿,但实际却开心得不得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力证,就是项羽不仅没杀章邯而且对章邯很不错。但是,项羽却有理由杀掉章邯,因为章邯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可以放着杀叔之仇不报,而且还能做到仇将恩报,给仇人封王。只有一个原因能让项羽这么做,那就是:章邯的投降太重要,不亚于灭国之功。
章邯还有投降以外的其他选择
宰割天下山河,项羽一共封了十九个诸侯王。
这些诸侯王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一个是楚国将军,如项羽和刘邦;第二个是故诸侯王,如燕王韩广、魏王魏豹、齐王田巿;第三个是跟随项羽入关的诸侯国将军,如张耳、臧荼、申阳等;第四个就是三名秦朝降将。
项羽分封,肯定有私心,比如欺负刘邦,欺负田荣等。
但是,总的来说,能封王的人,对巨鹿之战、对项羽本人,都是出力极大的。所以,被封王的三名秦朝降将,发挥了作用。这个作用不次于故诸侯王与入关的山东将军。否则,项羽真得没必要那么大方,一气把三名降将全给封了王:“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
章邯
章邯是大秦最后的名将,章邯兵团更是大秦最后的兵团。自周文入关之后,秦二世以及丞相李斯的全部心血全都注入到了章邯军团身上。所以,章邯军团,初为刑徒军,但在几番补血之后,已经脱胎成了正规秦军。所以,章邯军团有力量为秦平灭起义军。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10月之前,章邯南扫楚地,楚国将军要么杀头、要么逃跑;而后章邯北上赵地,夷平邯郸、包围巨鹿。但是,到此之后,章邯真得就是出工不出力了。原因就是那个二难选择,打败则死于诸侯、打胜则死于朝廷。所以,章邯选择了他投降项羽。但是,在投降之外,章邯还有别的选择吗?
答案是没有!
别的选择只能是自立为王。但是,章邯自立,秦朝堂不支持、诸侯王不答应,秦军二十万也不理解。人心和力量,章邯有力量,但这个力量是建立在秦朝的基础之上;诸侯王有力量,这个力量是建立在天下反秦之心上。章邯呢?徒有力量,却无人心。
所以,章邯投降项羽,就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他别无他路。
为何不降刘邦?
不降刘邦,也是形势使然。
1、仍有希望。
刘邦还定三秦之战,只是楚汉战争的一部分。所以,尽管章邯陷入围困,尽管秦地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刘邦所控制,但是,章邯依然可以期待项羽。直到章邯兵败身死时,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依然处于劣势。
章邯
既然如此,章邯自然不愿轻易投降。
2、没有谈判空间和筹码。
当年在棘原时,章邯手握20万大军,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如果不先解决章邯,项羽是绝不敢西去关中的。然而,此时的章邯,虽然死守废丘,但手中的力量很有限,仅能死守,而没有反击的能力了。尤其是:十一月、正月,汉军在大举东进前夕,攻取了陇西、北地二郡,俘虏了章邯的兄弟章平。
此后,章邯就更没有主动出击的能力了,汉军只需以部分兵力就能牢牢围困章邯,不会因章邯的坚守而束手束脚了。
即便在四月,刘邦在彭城遭遇惨败,刘邦本人都险些遇害的情况下,章邯依然没有反击的能力和机会!
如此章邯,自然没有与刘邦谈判的筹码!
何况,在政治上,刘邦也没有“善待”章邯的可能。
早在“还定三秦”前,韩信与刘邦分析时,就提到章邯“欺众降诸侯”,自己做雍王,将士却被项羽坑杀,所以,秦民对章邯等人“恨入骨髓”。
刘邦
刘邦既要安定三秦人心,自然不可能给章邯开出什么好的“条件”。
如此,章邯除无条件投降外,几乎没有“和平解决”的空间。
一个没有“无条件投降”的理由,一个没有“谈判解决”的必要,如此章邯,必然不归汉王了!
楚汉之际,章邯算是数三数四的人物,可能也就比项羽、韩信这种级别的人物稍微弱一点,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他的重大抉择,多是根据对形势的判断做出的。
只是:楚汉之际,能对纷繁复杂形势始终做出正确判断是困难的。他曾想力挽狂澜,挽大秦于即倒,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最后,他不仅不能挽救大秦,自己的将士还被“骗杀”,章邯被自己一心想要保护的秦民“恨入骨髓”。他曾想拼死坚持,守住自己的封国,等待项羽的到来。
然而……项羽在刘邦还定三秦之初,一直倾力攻齐,错过了机会,等到回头攻刘邦时,即便能在彭城大败刘邦,但刘邦已经可以凭借荥阳-成皋与之周旋了,项羽终究过不来。
最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