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其辩才堪比苏秦张仪,仅一年平定山越动乱,终被抛尸荒野

诸葛恪:其辩才堪比苏秦张仪,仅一年平定山越动乱,终被抛尸荒野

()
中文名:
诸葛恪:其辩才堪比苏秦张仪,仅一年平定山越动乱,终被抛尸荒野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正当孙权悲哀叹息的时候,只见孙峻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有一人可以托付国家大事!”听闻此话,孙权又惊又喜,连忙问:“卿所说乃何人啊?”孙峻不急不慢地说:“诸葛恪可担此重任!”那么,诸葛恪是何许人也?孙峻为何看好此人呢?诸葛恪的人生

秦朝名人推荐

正当孙权悲哀叹息的时候,只见孙峻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有一人可以托付国家大事!”听闻此话,孙权又惊又喜,连忙问:“卿所说乃何人啊?”孙峻不急不慢地说:“诸葛恪可担此重任!”那么,诸葛恪是何许人也?孙峻为何看好此人呢?诸葛恪的人生结局是喜还是悲?想知道答案的话,那就往下看吧!

[var1]

诸葛恪,字元逊,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 说起来,诸葛恪也是江东一绝,难得的大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诸葛恪在小时候就非常聪明,颇有才名,而且诸葛恪有一个爱好——辩论,当时的人们与他辩论,竟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都败下阵来,诸葛恪可谓是“打遍江东辩才界无敌手”。

在当时,孙权就对这位从小就颇有辩才的孩子,非常地欣赏,不由得就就对其父诸葛瑾啧啧称道:“蓝田产好玉,贤父生贤子,果然不虚呀!”

有一次,孙权宴请群臣,派人牵了一头驴走进宴会厅中,众人一看,哄然大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那头被牵进宴会厅里的驴的脸上贴了一张长的纸条,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见此情况,诸葛恪走出席位,对孙权跪请:“臣请陛下赐笔,让臣用笔再增加两个字。”孙权见诸葛恪要给他父亲解围,孙权于是就给他一支笔,诸葛恪拿起笔,气定神闲地走到驴的面前,添了两个字,笔落字成,众人一看,原来添的是“之驴”二字,现在读起来就是“诸葛子瑜之驴”。“之驴”二字,扭转乾坤,意思完全变了,孙权见此情况,哈哈大笑:“果然是神来之笔,朕就把这头驴赐给你了!”

[var1]

诸葛恪仅略施小计,就替父亲诸葛瑾化解了尴尬,又得了一头驴,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可见一斑。

又有一次,孙权在宴会上喝酒,喝得醉醺醺时看见诸葛恪,于是就问诸葛恪:“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指诸葛亮)谁更优秀啊?”众所周知,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世间罕有的大才,孙权由此一问,就是有意难为诸葛恪,可没成想,孙权话音刚落,诸葛恪就从容应道:“臣以为,臣的父亲比叔父更优秀。” 孙权问他原因,诸葛恪幽幽说道:“臣的父亲懂得择明主而侍,臣的叔父则不知,因此,臣的父亲比叔父更优秀。”孙权听后,大喜道:“所言是也!”

这时,乐在心中的孙权似乎意犹未尽,命诸葛恪行酒,于是,诸葛恪就沿席位行酒,一路就行到张昭的面前,张昭不爱喝酒,而且,张昭之前也喝了不少酒了,于是,就看着诸葛恪推脱道:“你如此行酒,可不是奉养老人应有的礼仪呀!”孙权一看张昭不想喝酒,心中一乐,对诸葛恪说:“卿今天若能使张公无词曲对,张公当饮此酒!”诸葛恪听完,眼睛一闪,举酒对张昭从容说道:“张公,今天这杯酒,您是喝定了!”张昭听闻此话,悠悠反问:“哦,理由何在呀?”

诸葛恪侃侃而谈:“昔时姜太公年方九十尚且领兵出征,不敢言年老,而今行军打仗之事张公在后,喝酒之事张公居前,如此,又怎么说是不符合奉养老人的礼仪呢?”张昭听罢,哑口无言,良久,只好把诸葛恪行的酒给喝了。

[var1]

诸葛恪见张昭把酒喝了,于是,挺着肥胖的身躯又开始行酒,行到孙权面前,孙权打量着诸葛恪,悠悠地说道:“喝酒之前,卿可否回答朕一个问题呀?”诸葛恪恭敬地说道:“陛下请讲!”这时,孙权的脸上出现了一副戏谑的神情:“朕一直心中疑惑,卿到底有何养生之术,竟然养得这般肥硕壮实?”

孙权话音一落,全场众人哈哈大笑,诸葛恪一听这话,知道孙权又在捉弄他,他看了看众人,又望着孙权,不慌不忙地说:“臣听闻古人言‘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臣有如此之身貌,不过修身而已。”诸葛恪话一说完,众人无不为诸葛恪的辩才能力所折服,交口称赞。孙权见此情景,不由得哈哈一笑:“好!诸葛元逊巧舌如簧,快如闪电,无可招架,果不虚名也!”

然而,这还不是诸葛恪最经典的辩论案例,他最经典的辩论案例是跟蜀汉特使费祎之间的较量。说到这,有朋友可能就要问了:“怎么把诸葛恪有辩才与费祎有什么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别着急,请您往下看就明白了。

话说有一次费祎受命出使东吴,孙权想给费祎一个下马威,于是就令群臣在费祎入宴时都别搭理他,结果在费祎入宴时,就看见每个人都在埋头吃饭,没有一个人与他说话,费祎见此情景也不恼,只是悠悠吟唱道:

“凤皇来翔,骐驎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

费祎的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凤凰来了,麒麟见了都知道吐出口中食物殷勤礼待,只有愚笨无知的驴子骡子,才只知道伏头吃喝。

费祎这首诗可谓是把眼前的场景讽刺得淋漓尽致:费祎把自己比作凤凰,而把东吴群臣比作愚笨无知的驴子骡子。见此情景,作为东吴富有辩才的诸葛恪自然也不甘费祎把自己和诸位同僚比作愚笨无知的驴子骡子,于是,费祎话音刚落,只见诸葛恪从容站起,也高声吟道:

[var1]

“爰植梧桐,以待凤皇,有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此诗一出,东吴群臣无不喝彩,从此,孙权对诸葛恪惊人的辩才深信不疑。此事过后,孙权决定换一种方式考验一下诸葛恪,于是,就任命诸葛恪为代理节度,接替去世的徐详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但这个工作往来文书繁琐,他不太喜欢。当诸葛亮听说诸葛恪代替徐详,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立即就给陆逊写信:“家兄(指诸葛瑾)年纪大了,而诸葛恪性格疏漏,现在他主管粮食供应,粮谷是军中最要紧的东西,我虽然在远处,也暗地感到不安。请足下特别为我转告至尊。”陆逊把此事告诉了孙权,于是,孙权就让诸葛恪去领兵。

弃节度而改带兵,这是诸葛恪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恍惚之间,孙权也意识到诸葛恪不能与蜀汉的费祎相提并论,不过话说回来,论带兵治民,诸葛恪是颇有心得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当时诸葛恪见丹阳郡山势险峻,,民风彪悍,朝廷屡次出兵攻打,却只能得山外平民,根本没有办法深入打击,尽得其民,于是,诸葛恪就主动请缨,出征山越。这一天上朝,诸葛恪慷慨地对孙权说:“臣听闻丹阳郡山险民悍,朝廷大军久攻不下,臣愿出京担任丹阳郡守,迁移百姓,改变民风,如此不出三年,便可得甲士四万!”

[var1]

孙权听闻此话,又惊又疑,惊的是,丹阳郡是东吴多年的顽疾,别人对于丹阳郡守这一职位都是避之不及,而诸葛恪竟然主动请缨担此大任,让人很惊讶,而让孙权疑的是,诸葛恪向来刚愎自用,如果真的让其出京为官,真的能收拾丹阳郡那个烂摊子吗?

正当孙权犹豫之间,只见有人走出班列,昂昂说道:“陛下,诸葛恪满嘴说大话,可立推下去,军法处置!”孙权一听这话,说:“卿何出此言呐?”那人肃然对孙权说道:“以陛下之见,诸葛元逊之才比之陆伯言,何如?孙权说:“那肯定不如。”那人又说:“昔时陆伯言发兵攻打丹阳诸郡,初次征讨仅得两千余人,而后再出强兵,经历数时,也不过得民上万,而今诸葛恪却说三年就可得山越甲兵四万,这与当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樊哙说仅率十万军队即可平定匈奴冒顿单于有何区别啊?因此,臣认为,当把诸葛恪推下去,军法处置!”

那人话音刚落,只见诸葛恪走出班列,悠悠对孙权说道:“陛下,此人刻舟求剑,搬弄是非,犯了欺君之罪,可立推下去,军法处置!”如此一来,搞得孙权也为难起来,过了一会儿,对诸葛恪说:“卿何又出此言呐?”诸葛恪轻蔑地望了望攻击他的同僚,转头对孙权说:“樊哙不过一介屠狗之徒,徒有勇猛之称,岂止兵法为何物?且樊哙不知时势,乱发哗众取宠之言,季布谏言以军法处置却不为过,然,昔时樊哙请兵出击匈奴与今臣请兵出击丹阳不可相提并论!”孙权问:“何以见得?”诸葛恪顿了顿,说:“昔时淮阴侯韩信过樊哙门,仰天叹息道‘何其不幸,竟与樊哙屠狗之辈为伍!’何也?韩信知兵法而樊哙不知兵法也,所以,耻与之同伍。何谓知兵法耶?天时地利人和是也。昔时陆将军攻打山越之时,曹公尚在,是魏强吴弱,且山越与曹公遥遥呼应,内应外合,加之山越据险而守,可谓得天时地利也,而今曹魏渐衰,魏主曹叡不敢加兵东吴,山越之民无以外应,兵困深山,有失天时,敌失天时,独有地利,犹如单脚立地,何能久也?若此时出兵,以德化民,兼加兵威,山越之民必归陛下所用,可有人时势不知,兵事不通,目光僵硬,教条十足,睁眼说瞎话,此不是刻舟求剑,当面欺君,又是什么呢?”

[var1]

孙权一听诸葛恪这话,觉得大有道理,过了一会儿,只见孙权环视诸臣,又望了望诸葛恪,缓缓地说:“此事不错,此一时彼一时,以史而变,与时俱进,朕以为,诸葛恪征讨山越叛民之计可行!朕决定:拜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以治山越叛民!”

孙权话音一落,满朝哗然。诸葛恪的授官仪式完毕后,孙权还特意命令摆好仪仗,兴作鼓吹,引导簇拥者他回家。这一年,诸葛恪32岁。

诸葛恪回到家后,一般来说,儿子得到当今皇帝的重用,当父亲的应该高兴,但是,作为诸葛恪父亲的诸葛瑾,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不仅如此,他还对家里人叹息:“这下坏了,恪儿说三年内平定山越,而且还得甲兵四万,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此看来,恪儿不但不会使诸葛家兴盛,恐怕将来还会令家族遭受灾祸!”反观诸葛恪,非但没有其父诸葛瑾那样悲观,反而意气风发,信心满满。

当朝中诸多大臣等着看诸葛恪出糗的时候,当山越叛民依然我行我素,过着他们日子的时候,诸葛恪悄然来到了丹阳太守府,胸有成竹地开始了工作。

诸葛恪到任后,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接着,派人上山招抚山越之民,凡是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最后,又遣派军队驻扎在各大险要之地,修筑防御工事,并且命令,不许与敌军交战,接着,又命令军队野成熟的稻谷,使山越人新谷无收,旧谷食尽,叛民们无可奈何,只好出山投降了诸葛恪。

为了不使山越叛民叛服无常,于是,诸葛恪当即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随便怀疑,加以拘禁。”此令一出,山民们就举家迁往山外,等迁往山外后,叛民们就分开了,如此一来,这些人就不可能再发动叛乱了。

如此,仅过了一年,诸葛恪就完成了“平山越叛乱,得甲兵四万”的目标,孙权闻听此事后,大喜,当即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中慰劳,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var1]

咱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话说孙权问孙峻谁堪当辅国大任,孙峻说诸葛恪,孙权闻听久久不语,过了一会儿,孙峻又问孙权:“陛下,您认为诸葛恪其人如何?”孙权答道:“诸葛恪其人虽有过人之志,卓越之功,然其人向来刚愎自用,其叔父诸葛亮与前丞相陆逊也对其颇有微词,朕把如此重任交给他,实在是不放心呐!”孙峻听完,心中一顿,缓缓地说:“陛下所言甚是,然今朝中大臣若论才华和功劳,无都人能出其右,而且,诸葛恪如今还身兼大将军之职,镇故都武昌,他若不当首席辅政大臣,那何人可做呀?”

孙权听完,也无力反驳,就这样,在孙吴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孙权把诸葛恪从武昌召回建业,后来,又将诸葛恪引进卧室内,诸葛恪就在床下受诏,孙权下诏道:“吾病情沉重,恐怕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所有事情都托付给你。”诸葛恪悲泣道:“我们都深受皇恩,会以死遵从诏书,希望陛下不要担心外面的事。”随后,孙权又命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将除了杀生大权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托付给诸葛恪。

诸葛恪在辅国期间,取得了与曹魏的“东兴大捷”。东兴之战获胜后,诸葛恪有轻敌之心,因为诸葛恪有了轻敌之心,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新城兵败”。

诸葛恪经历“新城兵败”后,开始变得极度没有安全感,具体的表现就是:凡不是他亲自任命的官员,全部免去其职,这还不止,他还把皇宫里的禁卫军也换了,而掌管皇宫禁军的人,是当初向孙权推荐他的孙峻,为此,孙峻向皇帝孙亮谏言:“陛下,太傅诸葛恪刚愎自用,以致新城兵败,陛下诏令其班师回朝,而他却对陛下怀恨在心,如今又撤换宫中禁卫,陛下不可不防啊!”

值得一说的是,这时的孙亮还很小,闻听此言,大吃一惊:“那我们如何是好啊?!”孙峻眼里杀意毕露:“诸葛恪既欺陛下,又招民怨,东吴上下都想诛诸葛恪,陛下何不把握住这次机会?!不如我们设计诱他前来,将他击杀!这样一来,既能保陛下皇位稳固,又能为民除害,何乐而不为呢?”随后,孙亮用他那稚嫩的嗓音问道:“那孙侍中有何妙计啊?”孙峻神情一凝,说道:“此时皇宫内外皆是诸葛恪的心腹,如果想诱杀他,唯有请陛下出面宴请于他,到时,只要诸葛恪来赴宴,臣将亲手击杀诸葛恪于席间!”孙亮两眼清澈,闻听此话,斩钉截铁地说:“一切听从孙侍中的安排!”此言一出,孙峻喜出望外,急忙拜谢孙亮,随后转身,昂昂离去。

[var1]

转眼时间来到十月的一天,这一天,从皇宫里走出一个人坐上了马车,缓缓地向太傅府而去,此人是皇帝的使者。使者来到太傅府后,把一张宴帖放到诸葛恪的面前,诸葛恪愣住了,原来,明天皇帝孙亮在皇宫里设宴,请他去赴宴。

诸葛恪送走皇帝的使者后,心情非常地沉重,随后,一整天诸葛恪都是心神不宁,坐立不安。随着太阳缓缓西斜,夜幕缓缓落下,诸葛恪的心情不见好转,反而愈发地沉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诸葛恪此前用此计诱杀过同为辅政大臣的孙弘,如今他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孙弘呢?如此想着,诸葛恪精神烦躁不安,通宵不寐。

第二天,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当诸葛恪洗漱和穿衣的时候,都能闻见一股腥臭味,当诸葛恪准备出门时,他家的狗咬住他的衣服不让他出门,如此一来,诸葛恪很晚才登上马车,缓缓地向皇宫大内的方向驶去。

咱们再把镜头切换到皇宫。这时在巍巍皇宫的宴客厅里,孙峻和孙亮默默地坐着,静静地等待着诸葛恪的到来,然后将其击杀当场。在他们的背后,是一片的韦帐,其中埋伏着刀斧手。不知过了多久,孙峻见诸葛恪迟迟未来,就对侍立在一旁的宫廷侍从说:“到宫门看看诸葛太傅来了没有?”宫廷侍从领命而去。

过了一会儿,宫廷侍从回来复命:“诸葛太傅的马车早就到了宫门外,但却不知什么原图迟迟没有入宫。”闻听此言,孙峻沉思了一会儿,缓缓地问侍从:“诸葛太傅还带了什么人吗?”侍从恭敬地答道:“太常滕胤亦在其身边。”孙峻闻听此言沉默不语,半晌才道:“下去吧。”

[var1]

侍从走后,孙峻缓缓地向皇帝孙亮说道:“诸葛恪在宫门外徘徊不进,恐怕已经感觉到宫中不同寻常的情况!”孙亮闻听此言,连忙问:“难道我们谋划的事情的风声走漏了?”孙峻摇了摇头,缓缓地说:“此事是臣与陛下秘密商议决定的,刀斧手也是临时安排的,风声绝不会走漏,而诸葛恪之所以久久不进,只怕是因为他心虚!”孙亮接着问道:“那如今如何是好呀?”孙峻深沉地说道:“臣亲自走一趟宫门外,看看再定!”孙峻说完,起身向宫门外走去。

当孙峻来到宫门外时,看见宫门外正停着两辆马车,太常滕胤和诸葛恪站于马车一旁,面容严肃。孙峻若无其事地走到诸葛恪面前,满面笑容地对诸葛恪说:“假如太傅的身体不舒服,可以以后再来朝见,我去禀告陛下。”诸葛恪见孙峻的语气和煦,原来紧张不已的心情一下子缓和了许多,只见缓缓地对孙峻说道:“君可回去回禀陛下,臣虽身体抱恙,但一定强打精神,入宫觐见陛下!”孙峻闻听此言,拱手说道:“太傅若身体不便,不必勉强啊!”说完,孙峻转身离去。

就在这时,诸葛恪听见马蹄敲打地面的声音,不多时,有一个人翻身下马,朝着诸葛恪奔来,这个人是诸葛恪的亲信,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偷偷写条子给他,上面写着:“今日宴会布置不同寻常,恐怕会有变故。”随后,诸葛恪把信交给了滕胤,滕胤看后建议诸葛恪称疾回家,诸葛恪却一脸轻蔑:“皇宫内外皆是我的心腹,孙峻尔辈能奈我何?且陛下自从我回来就没见到我,今日设宴请我,我已到了门口,应当尽力入见。”说完,便与散骑常侍张约入宫去了。

古之大臣,功高盖世者,可剑屡上殿,例如,西汉时期的萧何,东汉时期的曹操,然而,诸葛恪却没有这样的待遇,但是,这一天的诸葛恪却佩剑上殿,显得我行我素。

诸葛恪到宴会厅后,先给皇帝孙亮行了礼,然后,就坐到自己的席位上了,随后,就有侍从给诸葛恪上酒,但是,诸葛恪害怕酒中有毒,就没喝侍从端上来的酒。孙峻仿佛看出了诸葛恪的心事,于是笑着说:“诸葛太傅有疾在身,不便饮酒,如果备有药酒,可以代之。”诸葛恪闻听此言,心中大定,笑着说:“善!”于是,散骑常侍张约摆上随身带的药酒。

[var1]

孙峻见诸葛恪心情略有所安,便开始向诸葛恪敬酒,就这样过了一会儿,皇帝孙亮起身告辞:“朕身体抱恙,由侍中孙峻陪侍诸葛太傅吧。”闻听此言,孙峻和诸葛恪纷纷起身,目送孙亮缓缓离去。

皇帝孙亮离开后,孙峻与诸葛恪又开始喝酒,就这样又过了一会儿,孙峻起身说想要如厕,于是,孙峻也离开了。这时的厅堂中只有诸葛恪与散骑常侍张约二人,两人面面相觑:“事情不对劲!”不知过了多久,孙峻才缓缓地步入宴会厅中。

当孙峻再次出现在宴会厅中时,诸葛恪顿时惊呆了,只见孙峻已经脱掉了长衣,换上了一身短装,他一进来,就打开了一份诏书,神情严肃地说:“陛下有诏,捉拿诸葛恪!”诸葛恪闻听此言,一跃而起,想要拔剑,然而,剑尚未出鞘,孙峻的刀已经接连砍下,诸葛恪倒将在地上,这时,张约从旁边砍孙峻,伤了他的左手,但是,孙峻也随手砍断了他的右臂。这时,侍卫们皆冲上殿来,一会儿的功夫张约也死了。孙峻握着剑环顾四周,然后,冷冷地说道:“今日所取者,独诸葛恪一人,今诸葛恪已死,当可罢剑!”众人听罢,便将已经死去的诸葛恪拖走了。诸葛恪死时五十一岁。

悠悠历史,犹如寒风吹在脸上:当年韩信之死,世人皆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诸葛恪之死,我们可以说:“成也孙峻,败也孙峻!”

诸葛恪死后,尸体被丢弃在石子冈的荒草当中,除此之外,孙峻夷其三族,诸葛恪的结局,果然不出其父诸葛瑾所料:

“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呜呼哀哉,诸葛恪!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