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激烈的分家过程,晋国三兄弟,为何只有赵国和韩国关系密切?

经过激烈的分家过程,晋国三兄弟,为何只有赵国和韩国关系密切?

()
中文名:
经过激烈的分家过程,晋国三兄弟,为何只有赵国和韩国关系密切?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虽然韩赵魏三国是三家分晋而来,说到底最早是一国的兄弟,后来从晋国分家,兄弟之间关系好也是自然。可是魏国与赵国、韩国之间也发生过多次战争,这么看来,兄弟并不是一定和睦。那么,为什么唯独韩国和赵国就关系好呢,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韩赵这两兄弟的“亲密

秦朝名人推荐

虽然韩赵魏三国是三家分晋而来,说到底最早是一国的兄弟,后来从晋国分家,兄弟之间关系好也是自然。可是魏国与赵国、韩国之间也发生过多次战争,这么看来,兄弟并不是一定和睦。那么,为什么唯独韩国和赵国就关系好呢,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韩赵这两兄弟的“亲密”原因。

[var1]

赵武灵王

兄弟关系最早的开始:赵氏孤儿

公元前573年,晋国大夫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晋公之女赵庄姬。下面就是赵氏孤儿的“狗血”剧情:

新婚不久的赵朔早死,他媳妇赵庄姬与赵盾的兄弟赵婴齐(叔叔与侄媳妇)通奸

赵婴齐的亲兄弟赵同、赵括流放了赵婴齐。

赵庄姬的极度怨恨,她极力劝服晋公,说赵氏谋反。

晋公听信,灭赵同、赵括之族。

在这之后,赵氏全族:赵盾无子,赵同赵括灭族,赵婴齐流放,整个赵氏只有一个赵庄姬的儿子为后代,还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孤儿,史称为“赵氏孤儿”。

[var1]

图说赵氏孤儿的关系

后来,身为大夫的韩厥极力劝晋公,要为赵氏留一个后人,以便让赵衰、赵盾两位对晋国有大功的人得到祭祀。晋公考虑拉拢人心和自己女儿的情况,立赵庄姬和赵朔的儿子赵武为赵氏后代,恢复爵位和封地。

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柰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後,复与之邑”

其实这件事就是赵氏内部的一场“闹剧”,自己家的丑事不但让家族产生了内讧,还连累了晋国高层。谁让赵衰、赵盾是晋国炙手可热的人物呢?赵家的媳妇不但不务正业的私通小叔,还产生怨恨想要灭赵氏的族。坚固的堡垒都是在内部被打破的,赵氏虽然表面风光,实权在手,甚至连当时的晋国公都被他们杀了,可是一个小小的女子却让整个赵氏都寄托于一个孤儿身上。

还好有韩阙这个人物,他在赵氏最危难的时候拉了一把。虽然以赵武的身份,最后还真不一定被赵庄姬或者晋国公杀死,但赵氏仅凭一个没有爵位、地位的孩子,是无法翻身的,甚至有可能会被改姓。

韩阙当时也是晋国大夫,这一手助力他当时可能也没想到会让赵氏如此延续并逐渐做大,最后还成为战国一大雄国。赵氏孤儿赵武也到底没有辜负那些死去赵氏族人的期望,仅凭自己的能力,就逐渐把赵氏又恢复起来,也算实属不易。

[var1]

影视剧中的赵氏孤儿

三家分晋的源头:不省心的赵氏兄弟

赵氏经过“孤儿”事件后,并没有老老实实的,新的一次危机是赵武的孙子赵鞅引起的。

公元前497年,赵鞅想要迁民到晋阳,由此引发了赵鞅被围,事情分为几个步骤:

赵午是赵鞅的族弟,迁民计划晚了时间,被赵鞅砍了。

赵午的儿子赵稷从邯郸反叛赵鞅。

中行氏、范氏见机会来临,帮助赵稷围攻赵鞅。

韩氏、魏氏又乘机出兵攻打中行氏、范氏。

晋国公也出兵参与平叛。

中行氏、范氏反叛外逃。

随后,韩氏、魏氏向晋公求情,赵鞅得以原谅,恢复爵位封地。这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开端,也是三个大夫崛起的起点。

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欲杀午,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攻赵鞅...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中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韩、魏为赵鞅谢晋君,乃赦赵鞅,复位。

[var1]

图说赵鞅被围

这次围攻其实已经明显暴露出大夫在晋国的地位,晋国公虽然也有军队,也有名义上国君名号,可是对这几个大夫,晋国公已经没有实际的控制力。不过,这与晋灵公时的赵盾不同,当时虽然大夫也专权,可是赵盾一家独大,这种“大权”已经超越了所有官员,所以不存在别人来争的情况。

而与赵盾所在时期不同,赵鞅时期的六个大夫都有自己广大的封地和士兵,虽然有强有弱,但是相互之间有牵制作用。但是这次混乱的内部争斗让晋国的格局彻底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六卿变成了四卿,晋国内部权力开始失衡。而名义上应该掌控权力的晋国公毫无办法挽回。

这次乱战中,韩氏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兵帮助赵氏解围,甚至以自己大夫的身份向晋国公求情,赵鞅对韩、魏两家自然是十分感谢,这也为后来的事埋下了伏笔。不过赵氏这个爱“捣乱”、“脾气暴”的毛病倒是一点也没改。赵氏族人像是天生有一种不让人“省心”的性格,生在赵氏就要有一颗随时赴死的心理准备。

[var1]

艺术形象中的赵鞅

三家分晋:4位亲兄弟争夺家产

六卿变四卿以后,虽然赵氏没有被灭,但是获得最大好处的却是智氏。因为其他五家乱战的时候,智氏却积攒了实力。本来智氏就是晋国最大势力,通过乱战,智氏的智伯顺利把持朝政,朝堂之上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共存。

公元前455年,智伯以“恢复晋国公实力”为由向赵韩魏三家索要土地,这其实就是想进一步挤压其他人的实力,而增强自己。韩、魏两族害怕智伯的强势,给了土地和百姓,而不低头的赵氏赵襄子死磕硬抗,就是不给。由此发生了晋阳之战,晋阳之战的过程有5个步:

智伯、韩、魏一起攻打赵氏。

赵氏退守晋阳。

围了两年后,智伯放水淹城

韩、魏被赵襄子说服,临阵倒戈打智伯

赵、韩、魏灭智氏

晋阳之战中,智伯本以为势在必得,没想到赵氏竟然敢如此强硬的拒绝自己。那时候攻城简陋,没有什么大型设备,赵氏族人和百姓也是非常有持久力,三家围,一家守,士兵们硬是打了两年都没打下晋阳城。后来智伯突然奇想的放水淹城。这一放水晋阳城可就守不住了,河水不但可以泡塌土质的城墙,还能让城内的军民饱受痛苦。

[var1]

图解晋阳之战的势力

在赵氏灭族的关键时刻,赵氏的门客忠臣张孟谈半夜跑出来,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让韩魏第二天反叛。韩氏、魏氏本来就对智伯非常忌惮,经过劝说,两族同意“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计划。第二天,赵韩魏三家突然共同发兵进攻,智氏无法应对这场面,立刻就败了。三兄弟不但瓜分了智氏的土地,灭了智氏的族人,还直接把晋国拿下,最终成立了三个诸侯国——赵、韩、魏。

三国攻晋阳,岁馀,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於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

三家分晋的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大家庭兄弟争家产的过程。老大被其他兄弟干掉,剩余的三个兄弟喜滋滋的拿到了家产,而高高坐在堂上的老爷子只能默默的流泪,什么也干不了。晋阳之战中,韩国、魏国的临阵反叛让赵氏得到了生机,这也是韩氏第三次救赵氏。

[var1]

影视作品中的晋公

韩赵关系:帮完弟弟,哥哥却难了

赵氏在韩氏眼中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个从来没让自己省心的弟弟。这小子每次闯祸,都需要这位哥哥来出面帮忙。不是去向别人赔礼道歉,就是要在打架中“拉偏架”,甚至在大哥发怒的时候,极力要护着这位小兄弟。

韩氏本身实力很一般,但在夹缝中生存的同时他还要拉一拉那个爱“闯祸”的兄弟,这就是一份情义,一份照顾。赵氏祖先的如此遭遇,不得不让后代人从内心里要感激韩氏。毕竟,没有韩氏就没有赵氏,没有韩氏的帮助,赵氏早就被灭族了。

不过,随着三家各自独立,三个兄弟变成了赵国、魏国、韩国。当初兄弟几个人在一个家里,虽然内斗,但是一旦敌人来袭,都是奋力对外的。现在自己当家,这要面临更多的问题,这就包括国土。

[var1]

三家分晋之前的晋国4卿势力

韩氏的位置靠近晋国中央,在晋国没分家的时候,地理位置还不错。分家的时候,各自都要扩充自己的领土,又要瓜分智氏的,所以分的比较乱。分来分去,赵国分到了北边的大片土地,魏国分到了南面的土地,而韩国只分到了中间的一部分。这样分完领土,就把韩氏从前的优势变成了现在的劣势。

试看周围,左面是蠢蠢欲动的秦国,右面有魏国、齐国,南面有魏国、楚国,北面有燕国、赵国,韩国还紧挨着周朝的王城。

战国的土地形势变化让韩国被“包了饺子”,就算没人记恨韩国,可是要想敲打一下周王城,就一定会路过韩国的土地。所以,如果谁想要称霸中原、谁想要向周王城里的周天子示威,都要打一打韩国,吓唬周王城的同时,还能拿一些韩国的土地,岂不是很开心?

这样的情形下,韩国就变成了一个“软柿子”,谁都想捏一捏。而捏的最狠的就属于魏国、秦国了,这两个国家要变强就需要扩张,而前面正好就是一个实力非常弱的。韩国在这种位置只能到处求和,一打仗就要投降。

[var1]

战国后期的地图,韩国已经被吞噬殆尽

打仗亲兄弟:一家人还是在一起最好了

而魏国在分晋后崛起,尤其是魏文侯、魏武侯,四处征战,到处侵扰。弱小的韩国处在魏国的包围之中,首当其冲的付出了惨痛代价。逐渐的,帮助赵国走出危机的韩国需要赵国的庇护。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魏国发生王位继承争夺,外逃的魏公子向赵、韩求援,希望帮助他夺回王位。

韩、赵早想遏制魏国,尤其是韩国早被欺负的灰头土脸,这一次终于可以出一口气了。趁此机会,韩赵大举发兵入魏作战,在首次胜利后开始围攻魏国都城安邑,但因为作战策略上的分歧导致韩、魏最终撤兵。

其实两兄弟的分歧也不大,只是对怎么继续打魏国出现了意见不同而已。

韩国想让魏国一分为二,变得弱势,这样子以绝后患。

赵国想扶持新的魏王,新王一定会受感激韩、赵,以期待长久的和平和掌控。

这次分歧没有太多的影响两国的关系,不过却让当时被围攻的魏惠王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并不能说两个方案哪一种不好,不过从后世赵的赵武灵王扶持燕国新王、扶持秦国新王的效果来看,还是“一分为二”更加靠谱。

这次赵韩一起出兵攻打魏国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多年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两国不但没有因为分歧而结怨,反而却让赵韩两国心中逐渐发现了一个道理:两兄弟一起打架还真的挺爽的。

当然,两兄弟中,弱势的韩国心里无比强烈的支持这种观点。

[var1]

韩王

结语

韩国的祖先曾经3次救赵国与灭族危机之中,这让赵国贵族心存感激。分家以后,韩国势弱,需要赵国的扶持和帮助,韩国王族也从心底表示感谢。

这种从最开始的哥哥照顾弟弟,到后来弟弟拉着哥哥,自然而然的使“兄弟情”逐渐的深厚,也使两国关系变得非常的亲密。在那纷争的乱世,这对好兄弟就像坐在一条漂泊的小船上随波荡漾,努力的寻求生存。

可惜,赵国自赵武灵王以后,君主一代不如一代。在损失廉颇、李牧名将后,贤臣老的老、死的死,这位曾经想要拉一把兄弟的人自己已经扛不住了。最终,好兄弟这条船没有靠岸,还是翻了。

公元前230年,秦国秦始皇上位后,指挥秦国大军先灭韩后灭赵、魏,晋国分家后的三个儿子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聚齐到秦国的怀抱里。从此不论好坏、不论阴谋、不论仇怨,三国百姓终是秦国子民。而三国贵族虽然没有了王位,但是一家人终于又进了一家门,他们颤抖的在新王怒目注视之下蜷缩着,心里想: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图片:来自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