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和楚成王的双雄会(三):城濮之战的兵者诡道

晋文公和楚成王的双雄会(三):城濮之战的兵者诡道

()
中文名:
晋文公和楚成王的双雄会(三):城濮之战的兵者诡道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var1] 然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遭遇战,而是双方两年全方位角逐的终结点,陈旧的战场规则被初次打破,而晋军收获的也不是仅仅一场险胜。 晋、秦、齐联军对阵楚军以及郑、蔡、许、陈四国的仆从军,可谓势均力敌,而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双方的心态也在

秦朝名人推荐

[var1]

然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遭遇战,而是双方两年全方位角逐的终结点,陈旧的战场规则被初次打破,而晋军收获的也不是仅仅一场险胜。

晋、秦、齐联军对阵楚军以及郑、蔡、许、陈四国的仆从军,可谓势均力敌,而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双方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了一些变化。

逐渐坚定的晋文公

晋文公迷茫来自一个噩梦:楚成王将他击倒并趴在他身上吸食脑髓,第二天一大早巡视营地,又听到自己的士兵在营地里吟诗:

自家田野里绿草繁茂,我们为何要丢开旧地而开垦新田?

这种状况反映的并非厌战理,只是之前他们参与的战争都是在攻城略地捞好处,对于这次千里迢迢来救援宋国并争什么“霸主”,他们尚不理解这样做的含义而已。

[var1]

晋文公自然是理解的,他担忧的是士气如此,万一被打败了怎么办。

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打消这个顾虑的是足智多谋的狐偃,他告诉重耳,我们晋国有被山(太行王屋)带河(黄河)的地缘优势,赢了就是霸主,打输了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故而必“战也”。

重耳还是不放心,楚成王当年的恩惠又怎么算呢?

[var1]

狐偃也急了,江汉平原的同宗小国都被楚国消灭干净,这么大的仇恨您不记得,为何偏偏要对那一顿饭念念不忘呢?至于那个奇怪的梦,那是楚王即将俯首称臣的吉兆啊!

听了这番话之后,重耳终于不再犹豫,多年苦苦等待的不就是这个机会吗?就让此战来为我正名吧!

笃信天命的楚成王

楚成王发现情况不太妙,当年他就发现重耳及其团队绝非池中之物,却没料到这么厉害:一个月之前中原诸侯都唯我马首是瞻,转眼功夫要么中立,要么跳槽,尤其是齐秦两国军队的出现,三家的实力显然已经超出了楚军可以应对的范畴。

[var1]

熊恽想起了当年的饭局,他并不后悔帮助了重耳一行,而是再次想到了天意,十九年的折腾也未能击垮他们,现在今非昔比,怕是更不好对付。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他再次将这一切归结于天意,甚至健康长寿(重耳时年六十六岁)也算,退却的想法油然而生,虽然他也不再年轻,但楚国的明天显然更加重要。

随后,楚成王向子玉传达了撤退的命令,自己则先行一步退回了楚国,这不是懦弱,而是智者的妥协。

刚愎自用的子玉

子玉的底气并非来自手底下不足一千的私兵,而是楚王已经回国,而自己亲手训练的楚国大军还在宋国,他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楚王的命令: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不为功勋,只是想堵住一些人的嘴巴,这显然是一个意气用事的回答,且不说违抗军令的严重后果,将个人荣辱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本身就是是一种看似高尚,实则卑劣的行径。

[var1]

但子玉显然想不到这么多了,被重耳一而再再而三的戏弄之后,他的怒火已经冲昏了理智,在对方后退九十里(退避三舍)之后仍然不依不饶,甚至向对方提出了一个斗将的方案。

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晋文公显然不会自降身份陪他如此儿戏,晋国的使者理直气壮地告诉子玉:你一个大夫跟我们的国君作战,我们已经后退九十里报答楚王当年的恩惠,原以为你已经识趣退走了,没想到还在这里。

既然如此,那就请转告楚国的将士:准备好战车,整理好武器,我们明天早上战场见吧!

四月清晨的寒风依旧刺骨,晋文公登上有莘之虚(上古有莘国故地)的高台检阅晋国的“七百乘”,他满意地说:排列有序,合乎礼节,可以一战(少长有礼,其可用也)!

[var1]

另一边,子玉也拔出宝剑对天宣誓:今日之后,世上再无晋国(今日必无晋矣)!

兵者诡道:战场不再单纯

在广袤的战场上,晋楚三军严阵以待,子玉将陈蔡仆从军队列位右军,许郑居左,亲率楚军居中;晋国则将联军混编,上军对阵楚之右军,下军对阵左军,晋文公亲率中军。这是依照古老的战场礼仪所摆开的阵势,然而开打之后却体现出了跟从前不一样的特点。

首先崩盘的是楚国的右军,陈蔡这两个万年酱油党在春秋无数次出场,无数次扑街,但这次貌似还有点“情有可原”:

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

[var1]

蒙着虎皮的战马可能吓不到人类,但马儿的分辨力是有限的,本能的恐惧令它们失控,很快导致了右军的溃败。

这一切或许都在子玉的预料之中,他对于亲手训练的楚军很有信心,不慌不忙地一挥令旗之后,中军精锐也压了上去。

[var1]

果然,不管是蒙着虎皮的特种部队,还是栾枝率领的晋国下军统统都败下阵来,子玉看到对方逃跑道路上的尘土飞扬,显然是吓破了胆,于是果断命令中军进行追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晋国的中军哪里去了呢?

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

果然,先轸带着中军的公族部队突如其来,一举将因处于追逐状态而丢失阵型的楚国中军拦腰截断,逃跑中的晋国上军也杀了个回马枪,与下军部队联合绞杀楚国的左师并将其击溃。事实上,早在清晨晋文公阅兵之后就下令“遂伐其木”,而假装溃败的栾枝一路尘土所用的道具正是这堆木头。

[var1]

看着混乱的战场,子玉悲哀的闭上了眼睛,他艰难地做了最后一个正确的决定:聚拢中军,徐徐后退。幸亏这么多年的训练并没有浪费,楚军做到了败而不溃(故不败),极大程度的保留了有生力量,而晋文公也选择了见好就收,晋军随后进驻楚军营地,修整三天后凯旋回国。

践土之盟:春秋最高级别的会盟

击败楚国是齐桓公也未能达成的伟业,连即将到来的会盟也非比寻常。

践土是地名,在当时郑国的境内,首先赶来的自然是郑文公,这个万年骑墙派献上的膝盖,重耳自无不收的道理。

[var1]

随后二人在践土修建了一座行宫,到了五月丁末,天子应邀而至,这位金牌龙套之前欠了重耳一个人情,此番虽然是替人背书,但对方还是很会做人的。

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

献俘仪式这种古老的炫耀武功方式对于周王室而言已经失传太久,看着鱼贯而入的楚国俘虏,周襄王油然而生一种胜利者的感觉,虽然这份荣耀并不属于自己。这是天子首次亲自出席诸侯会盟,过去一块腊肉(胙)就能让齐桓公倍感欢欣,这次显然给足了重耳面子。

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从时间上看,都发生在五月,各家应该是很早就收到了天子即将莅临的消息,故而很快就凑齐了;

[var1]

▲后世的献俘仪式

从名单上看,除了嘴里泛酸的秦穆公之外,有分量的诸侯该来的都来了,比代表齐桓公霸业巅峰的葵丘之盟还要热闹;

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

成果也是丰硕的,“宥”就是允许回敬周天子酒的特权;“策命晋侯为侯伯”是天子亲自颁布的霸主认可;至于那一堆的武器代表着代天子征伐的特权,周天子随后交代晋文公“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尊了一声叔父之余,也正式将齐桓公曾经的权杖交给了同姓的晋国。

至此,晋文公和楚文王的霸主之争尘埃落定,后发制人的重耳在位短短五年就达到了齐桓公曾经的高度,甚至还略胜一筹,该怎么总结这位新晋的霸主呢?

尾声:谲而不正的疑团

从手段上看,重耳的确有“犯规”的嫌疑,战场上使小手段的行为的确不是春秋的首次,但以准霸主的身份来执行则有些不恰当了,至少齐桓公就没敢;而会盟中周天子的亲自到场,也是违背周礼的行为,这是一次狐假虎威的会盟,的确是走了点捷径。

[var1]

但我们也要理解他,不同于齐桓公在位四十六年的不紧不慢,重耳已经不能用大器晚成来形容,他必须抓住这唯一的机会。更何况晋国是初次涉足中原,比起齐国僖公、襄公和桓公三代霸业的底蕴相差太远,难免对诸侯们是否给面子有些不放心。但他毕竟击退了不可一世的楚国,成功充当了礼乐文化的守望者,诸侯们心里都是有数的,这份霸业并不含水。

唯一不依不饶的就是身患重度道德洁癖的孔子,他给了重耳一个“谲而不正”(诡诈而不正派)的定论,这个评价究竟是否恰当,且听下回分解。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