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风雨之多面襄王

魏国风雨之多面襄王

()
中文名:
魏国风雨之多面襄王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战国策》中,由于同一个代词指代的对象太多,经常会为读者带来巨大的史料分析压力。例如,在阅读《魏策》的时候,由于许多篇章里都有“魏王”这个词,我们很难了解故事里所说的魏王究竟是哪一任魏王。 可是,要讲好魏国的故事,我们又要细心地将每一任魏

秦朝名人推荐

在《战国策》中,由于同一个代词指代的对象太多,经常会为读者带来巨大的史料分析压力。例如,在阅读《魏策》的时候,由于许多篇章里都有“魏王”这个词,我们很难了解故事里所说的魏王究竟是哪一任魏王。

可是,要讲好魏国的故事,我们又要细心地将每一任魏王的优缺点讲得清楚明白,这就需要其它史料的参考和佐证了。在简单介绍过魏惠王的时代之后,我们迎来了魏襄王时代。据说,孟子第一次见到魏襄王,就对魏襄王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认为这位魏国的君主看起来没有人君之相。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看魏襄王就没有一个做大王的样子。那么,历史上的魏襄王真的就是一个没有做大王的样子的君主么?

并不是这样的。根据《吕氏春秋》记载,为了解决邺郡的水利以及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邺令史起曾经将漳水引来,以灌溉邺郡的农田。由于农田被灌溉地非常好,魏国的河内一带很快就富裕起来了。而史起之所以能够成为邺令,还是魏襄王进行的人事安排。从这个历史小细节里,我们可以发现,魏襄王并不像一个做不好大王的人。相反,作为大王,他非常懂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好什么样的事情,而且真的有把农田这样的民生问题放在自己的心里。

除此之外,《吕氏春秋》中的魏襄王还比较懂得如何化解人事安排上的危机。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史起之所以被安排去引漳水治邺郡,还有一段小插曲。一日,魏国君臣正在举行酒宴,宴会之上,喜悦的魏襄王行使祝祷之权,祝福每一位臣子无论是贤能还是不贤能,都可以心想事成。

一旁的史起听了之后就不乐意了,他借着酒劲对魏襄王说,贤能的可以心想事成,不贤能的就算了。魏襄王担心史起日后被同僚针对,急忙打圆场道,大家都是和西门豹一样贤能的大臣。可是,史起却不接这个茬。忧心民生的他一路上看到邺郡的盐碱地,一直担忧不已。面对魏襄王,史起诚实地说道,魏国的行田都能长出一百亩庄稼,邺郡的农田只能长出两百亩,这邺郡的田地,土质太差了。

所谓行田,就是经行于田间的土地,也叫赋田或者授田,根据《吕氏春秋》的原文来讲,大概在魏国属于不太理想的农田,能种出庄稼是好事,种不出也不太难过。由此可见,邺郡的农业发展真的遇到了难关。那么,如何解决邺郡的农业发展问题呢?

史起早有打算,在史起看来,西门豹虽然解决了邺郡百姓迷信河伯,胡乱溺死年轻女性做河伯新娘的问题,也曾发展邺郡生产,但是西门豹不知道引漳水灌溉邺郡土地,这是西门豹的迂腐之处。对于自己的水利方面的才能,史起自信满满,他相信如果自己做邺令,一定能够把邺郡治理得特别好。

魏襄王一看史起如此自信,就真的安排史起去做邺令了。谁知道,这一去,史起差点被邺郡百姓打死。原来,修建水利工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没有工业设备的古代,光靠人力去做引漳水这样的大事,不光耽误农事还会带来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损失。人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一旦吃亏必然产生怨气。不久之后,邺郡百姓纷纷要把史起抓起来,为了逃命,史起只好躲起来。

看到邺郡爆发民乱,魏襄王赶快派一个新的人来继续负责引漳治邺工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理,百姓们顺利地引来了漳水,邺郡的田地得到了灌溉,之前的盐碱地逐渐变成了良田。得到了好处的邺郡百姓,这才开始创作民歌来歌颂史起的贤能。尽管《吕氏春秋》中将这次安排写成了史起预先就知晓自己会被百姓群起攻之,但是魏襄王化解危机的能力也并不是可以小看的。

那么,孟子为什么把魏襄王视为一个没有人君之相的君主呢?这是因为,孟子认为不喜欢杀戮和战乱的君主,更能够使天下走向统一。在孟子看来,魏襄王并不是这样的君主,他的心中还有征伐之心。那么,魏襄王真的是这样有征伐之心的君主吗?好像确实有一点。对于小国,魏襄王确实没有客气。在继位的第八年,魏襄王就从卫国的手里得到了两座城邑。

一次,一个卫国的囚犯逃到了魏国,卫嗣君花费了50金,甚至想用左氏城来换取这个囚犯,魏襄王都不打算将囚犯交给卫国。理由是,自己的王后生病了,而这个囚犯正好能够行医,可以为王后治病。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发现,面对小国,魏襄王丝毫不会掩饰自己作为魏王的蛮横一面。不过,后来在得知卫嗣君是想用这个囚犯严明卫国法纪之后,魏襄王还是将囚犯交给了卫国。

作为一国之君,在那个大争之世,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魏襄王不可能放弃剑指敌人的机会,也不可能成为孟子心中的所谓不嗜杀之人。在真实的历史上,正是这位看起来不像是个人君的魏襄王,在刚即位第一年就联合赵国等四个国家一起进攻秦国。东部的大国齐国,也曾经在魏襄王手中吃过败仗,齐国的将领声子就曾经做过魏国的俘虏。当然,魏襄王也并不是没有输过。齐国曾经在观津打败过魏国的军队,秦国的樗里疾也曾经率军占领过魏国的曲沃。

在外交方面,魏襄王主要采取联姻相亲、战和相辅的外交政策。他在位期间,尽管多次与秦国、齐国作战,但也还是有会盟修好之时,秦武王的王后就是魏国人。秦国攻占魏国的蒲阪和阳晋之后,魏襄王又与齐王修好,在函谷关与齐国联合打败了秦国的军队。

从魏襄王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不要通过外表来低估一个人。我们很难想到,一个在亚圣眼里看起来不像人君的魏王,在《吕氏春秋》等著作中会展现出如此复杂的一面。他重视民生又善于任用人才,他知过就改又有些骄横,他多次失败又能够多次战胜。

尽管他所在的国家并没有获得统一天下的权力,但作为一国之君,他的时代还是有许多值得记住的地方。生活在那个乱世,一个君主想要凭自己的心意活着,有说话的权力,必然要有击败过敌国的能力以及治理自己国家的能力,一味强调仁爱不嗜杀,实在是太过天真。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