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赵武灵王只能算是赵国强盛的奠基者,但他在位时,赵国国力远未达到顶峰。 真正让赵国步入全盛时期的,是赵武灵王的接班人——赵惠文王。 [var1] 提起赵惠文王,可能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不好,因为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大哥安阳君,并饿死了父亲赵武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事实上,赵武灵王只能算是赵国强盛的奠基者,但他在位时,赵国国力远未达到顶峰。
真正让赵国步入全盛时期的,是赵武灵王的接班人——赵惠文王。
[var1]
提起赵惠文王,可能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不好,因为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大哥安阳君,并饿死了父亲赵武灵王。
实际上,政治人物的私德远没有那么重要。
比如李世民,弑兄杀弟抢弟媳,顺便还逼迫父皇禅位,可他依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英主。
赵惠文王做了和李世民类似的烂事,但他显然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国王。
我们完全可以说,赵惠文王执政时期是整个赵国最强的时代。
大家应该听过“完璧归赵”的典故吧?主角蔺相如就是赵惠文王手下的臣子。
另一位主角廉颇,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自然也在赵惠文王手下听用。
成语“纸上谈兵”的主角赵括,在历史上形象不好,但他的父亲赵奢却是当之无愧的名将,留下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典故。
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平原君赵胜,则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赵豹、韩徐为、楼昌等人,只不过因为史料散佚,他们声名不显而已。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史官在讲述上面几人时,总会跟廉颇、凌相如等人并列,可见他们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名臣。
[var1]
能让赵国步入全盛,固然是赵惠文王本人知人善任,但也不能否定赵武灵王的奠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曾经称霸一时的强国,比如魏国、楚国和齐国,都因为各种原因衰落了。
燕国偏远,韩国过于弱小,所以轮也该轮到赵国了,否则秦国的统一时间立刻就会提前。
成为仅次于秦国的强国之后,赵惠文王也面临抉择:到底是应该与另外五个国家合纵呢?还是与秦国交好进行连横呢?
从历史角度来看,合纵显然不太靠谱,因为楚国和齐国都搞过合纵,结果都衰落了。
原因无他,就是秦国的地理环境太好,合纵根本坚持不下去。
但是与秦国一起玩连横就是最优解吗?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上一篇文章我们讲到了范雎和他的“远交近攻”,这并不是什么高明策略,只要时机成熟,哪怕没有范雎,秦国也会这么干。
离秦国近的是谁呢?赵国、韩国、魏国、楚国。
换言之,如果是齐国打算和秦国玩连横,没准人家秦国就答应了。
堵在秦国家门口的赵国,要和秦国玩连横,人家凭什么答应呢?
[var1]
赵惠文王左看看合纵,右看看连横,发现怎么选都是个错,怎么办呢?
纠结了半天,赵惠文王干脆一拍脑袋:不选了,我发明一套新玩法!
于是,赵国开始拼命呼吁,大家要团结起来对抗秦国,同时又不断出兵攻打另外几个国家。
理由也很简单:我赵国处于抗秦第一线,大家应该有粮出粮,有地出地。如果不愿意出,那我就自己拿。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赵国不断壮大,只是为了对付秦国,大家千万别多想!
赵国是怎么步入全盛的,这回知道了吧?
赵国的大多数名将,真正靠着和秦国作战出名的,只有一个赵奢。其他将领的主要功绩,都是因为与其他五国作战有功。
比如廉颇,他的主要功劳都是从齐国和魏国身上刷出来的。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後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
[var1]
赵国这种行为,立刻让秦国感到不安。
想当初在春秋时期,一个强大的晋国直接把秦国堵死在西方,始终无法涉足中原。
如果放任赵国继续吞食其他五国,焉知他们不会成为第二个晋国呢?
于是,在赵国向东扩张的时候,秦国开始主动出击攻打赵国。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他的存在,使得赵国在气势上并没有输给秦国。
可这种看上去英勇无比的行为,却显然无法让赵军在面对秦军时占据主动。
“完璧归赵”之后的三年时间里,秦国多次进攻赵国,并夺取了大片领土。
后来,蔺相如陪同赵惠文王参加渑池会盟,他在会上大出风头,狠狠地打压了秦昭王的威风。
但这种虚张声势的行为,显然就是对秦国示弱的一种表现。
什么才叫真正的不怕呢?那就是秦国邀请赵国会盟,赵国置之不理。
你说会盟就会盟,你算老几?
可赵国有这种底气吗?显然没有,因为他担心秦国会以此为借口攻打赵国,所以乖乖地参会。
秦国一看,赵国来了,那就好办,证明你怕我。
至于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如何表现,那都只是一种强行找面子的做法,秦昭王可以丢面子,但秦军显然不会丢里子。
在渑池会盟结束后,赵国开始更为频繁地攻击另外五国,秦国也没有继续找赵国的麻烦,而是同样攻击周边的楚国和魏国。
这时候,赵国还说自己准备抵抗秦国,大家显然都不信了。
因为赵国抵抗秦国的结果,就是被秦国按在地上揍了三年,然后双方在渑池谈了一次之后,不约而同地对关东五国发起了攻击。
在五国眼中,秦国依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赵国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var1]
赵惠文王通过这种方式,让赵国步入全盛,但却失去了另外五国的信任,这样做值得吗?其实很难说。
战国就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谁都侵略过他国,谁也都被侵略过。
基于我个人的判断,赵惠文王当然希望剪除秦国这个心腹大患,但楚国和齐国的失败历历在目,使得赵惠文王不敢再信任所谓的“合纵”。
因此,一个四不像的怪胎战略新鲜出炉,这显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