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次孙权虽然没有亲征,吴军掀起的声势仍然很大,兵分四路出击曹魏: 扬武将军全琮所部进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所部进攻六安,车骑将军朱然所部进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所部进攻柤中(二年夏五月,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掠柤中,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但此次孙权虽然没有亲征,吴军掀起的声势仍然很大,兵分四路出击曹魏:
扬武将军全琮所部进攻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所部进攻六安,车骑将军朱然所部进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所部进攻柤中(二年夏五月,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掠柤中,帝请自讨之)
先说淮南战场:
吴国大都督全琮起初攻势不可抵挡,与魏将王淩战于芍陂,注意这个位置,吴军已经越过了合肥城!(先是,谭弟承与张休俱北征寿春,全琮时为大都督,与魏将王凌战於芍陂)
[var1]
被曹爽赶出洛阳的新任扬州刺史孙礼亲自率领卫兵前来增援,在芍陂与全琮交战,孙礼在兵刃中冲锋陷阵,战马多次被刺伤,他依然手执战鼓,奋不顾身,方才击退吴军(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加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使,在者无几。礼躬勒卫兵御之,战于芍陂,自旦及暮,将士伤伤过半。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枹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
荆州战场魏军同样进入了困境,朱然采用朱异的计策,攻破了樊城外围。
[var1]
此时襄阳城没有查到资料,是否落在吴军手里,有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
魏国荆豫都督夏侯儒出兵救援,进军至樊城七里远的地方却停住了脚步(而是作鼓吹,设导从,离朱然军六七里徘徊)
夏侯儒,夏侯尚的从弟,司马懿调任雍凉战区,夏侯儒成为荆豫都督。
这次吴军的北伐虽然在历史上不是很有名,但是从战果来看,远超孙权主导的历次亲征!
司马懿分析战况后,决定亲往樊城前线阻击樊城之敌。
朝堂部分大臣认为敌人远道来围樊城,无法立即攻下,目前受挫于坚城之下,不去理会,敌人也可自退(议者咸言,贼远来围樊,不可卒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
但是司马懿坚持要求出兵: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场演技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
这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是想借助军功反向压制曹爽!
六月,司马懿督师南征,率部到达荆州后,先派出轻骑袭扰吴军,朱然听闻司马懿来后,不敢攻城(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
稳住樊城形势后,司马懿拣选精锐,准备发动大决战。之前顺风顺水的吴军听说司马懿要总攻,连夜撤走,被魏军追上后,斩获万人,缴获了一大堆军用物资(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司马懿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到了三国后期,司马懿的战绩、威望、实力的确可以碾压众人。
曹芳派中常侍前来劳军,增加食郾、临颍两个县为司马懿的封地,加上之前的封地已达四个县,有1万户,司马氏另有子弟11人被封为列侯(天子遣侍中常侍劳军于宛。增封食郾、临颍,并前四县,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
司马懿达到了人生巅峰,他反而开始了超乎寻常的小心与低调,见到老乡、前辈,哪怕官爵比自己低,仍要下拜(帝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以太常常林乡邑旧齿,见之每拜)
这作秀的水平,不得不人佩服!
而吴军这次北伐涌现出来的两位新星:全琮、朱异,一个打穿了吴国数十年未能突破的合肥防线,另一个献策几乎攻破了樊城,两大名将未来仍然会给魏国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大败荆州战场的朱然后,司马懿将目光转向淮南。
因为吴国派来了一个很难缠的敌人:诸葛恪。
作为少壮鹰派人物,诸葛恪到淮南后,干了几件事
1、在庐江皖口屯田,长期驻军。
2、派轻兵袭击舒县,俘获该县百姓,最远甚至偷袭过六安县。
3、不断派遣侦察人员,察看道路和险要关隘的形势,探索由庐江进攻寿春的线路。(恪乞率众佃庐江皖口,因轻兵袭舒,掩得其民而还。复远遣斥候,观相径要,欲图寿春)
[var1]
诸葛恪的扰敌之策,对魏国造成了很大困扰,舒县一带的魏国百姓边人深以为苦!
司马懿打算出兵征讨淮南,朝臣以为诸葛恪占据坚城,广有粮谷,孤军远攻,救兵必至(先是,吴遣将诸葛恪屯皖,边鄙苦之,帝欲自击恪。议者多以贼据坚城,积谷,欲引致官兵,今悬军远攻,其救必至,进退不易,未见其便)
连续两次阻止司马懿用兵,这些朝臣到底是谁指使的呢?可能就是曹爽,当然司马懿同样会礼尚往来,在曹爽攻打蜀汉时极力阻扰。
但朝臣的理由也很充分,曹休孤军深入皖城,差点被陆逊包了饺子,石亭惨败魏国还记忆犹新:石亭之战下部:为什么说石亭之战是曹魏国运的一个新的转折点?(陆逊否掉朱恒计策的缘由)
司马懿为什么敢于再征皖城呢?
司马懿认为吴军所擅长的是水战,而不是陆战。湖水冬浅,船不能行,救兵必弃船就陆相救,陆战破敌就很容易了(贼之所长者水也,今攻其城,以观其变。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此为庙胜也。若敢固守,湖水冬浅,船不得行,势必弃水相救,由其所短,亦吾利也)
不能拘泥于单一战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243年九月,司马懿督诸军击诸葛恪,结果大军刚到舒城,诸葛恪就跑了(军次于舒,恪焚烧积聚,弃城而遁)
不战而屈人之兵,司马懿不愧为三国后期最强军神。
退吴军后,司马懿提拔邓艾着手创建淮南淮北的军屯(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
从此淮北仓庾相望。
这是有大功于地方、百姓的,虽然司马懿主导了高平陵之变,但此时的司马懿真的是大魏功臣!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