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常以忠君为主要思想,但是当朱元璋召见当代衍圣公时,却被衍圣公装病推辞不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var1] 帝王推崇空享殊荣 春秋战国时期是各种学术思想大爆发的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各种思想大碰撞的时代。 诸子百家纷纷在那时出现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儒家常以忠君为主要思想,但是当朱元璋召见当代衍圣公时,却被衍圣公装病推辞不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var1]
帝王推崇空享殊荣
春秋战国时期是各种学术思想大爆发的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各种思想大碰撞的时代。
诸子百家纷纷在那时出现,法家、墨家、道家、儒家等思想也为统治阶级提供了许多治国的理念。
由于当时人们的思想过于奔放,导致了思想方向不统一,于是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法家首先被秦国使用,在经过多年的国力积攒下,最终横扫中原,一统六国。
但是在统一之后,法家忽视人性的弊端就暴露了出来,在刘邦的汉朝替代秦朝接管天下之后,汉朝选用了道家作为治国思想。
[var1]
最初的一段时间,“无为”的思想的确让中原的百姓能够安逸地生活,平稳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但是道家思想却并不能对边境的敌人们产生震慑作用,最后还是需要众多信仰游侠的墨家进行抗击。
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首次被地方采用。
虽然当时还是和道家、法家、墨家一起,以四家共治的形式出现,但是儒家所强调的忠君爱国,已经成为统治者最为有力的管理武器之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的意见,开始“独尊儒术”。
从此,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封建统治者所极力推崇的“思想法则”。
[var1]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进,儒家的思想也不断被统治者所改变,已经逐渐成为儒家和法家相结合的思想。
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盛行之后,普通百姓想要入仕当官,就一定要熟读儒家经典,忠君爱国的思想就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并左右人们的思想。
从宋朝之后,以程颢、朱熹等人为首的程朱理学根据统治者的需求,对儒家思想再次进行修改,从而更加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儒家也有了更合法的地位。
衍圣公的名号,就是在宋朝时候开始册封的。
宋朝的统治者虽然借用孔子的名号,但是却并没有给孔子后人丰厚的待遇。
[var1]
相比前几朝的封“公”赐“官”而言,宋朝给的正八品官的确没有什么吸引力。
到了宋朝末年,金人、蒙古人和宋朝三国并立,为了笼络天下的文人,金、蒙也都找来了孔子的后裔,于是就出现了三个衍圣公的奇特景象。
文人之间的谩说伤害之言也是漫天飞舞,好不热闹。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那些文人们也并非全都清高,绝大多数人都是想通过手中的书,给自己搭建一个能够登天的台阶罢了。
元朝灭了宋、金,为了让流落周边的汉人能够重新归附,元朝给衍圣公正三品的待遇。
其实这时候的衍圣公乃至于孔家,基本上就已经是一个打着儒家正宗的幌子被皇家供奉的空壳罢了。
[var1]
一纸信笺一阵惊慌
《明史》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件与衍圣公有关的事情。
洪武元年,徐达打败了元朝守军,占领了山东济宁。
这时候虽然元朝还没有完全灭亡,但是却已经一路向北溃败,中原地区几乎都被新成立的明朝政权所占据。
当大将军徐达占领济宁之后,严令手下将士不允许对城内百姓进行演技扰,尤其不能破新济宁孔家的产业。
与此同时,徐达还给衍圣公传达了大明皇帝的一纸诏书,要衍圣公前去当时的首都应天去拜见新皇帝朱元璋。
当时的衍圣公是孔子的第五十五世孙孔克坚,面对大明皇帝的召见,他大感为难,又不敢不去,迫不得已只能假装自己生病了,让儿子孔希学代替自己去面见朱元璋。
[var1]
孔克坚之所以不想去见朱元璋,其实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孔克坚年轻的时候颇有才华,继承衍圣公的称号之后更加受到文人们的追捧。
元顺帝在位时,他向元顺帝上书,要了一大笔经费用来给孔庙兴修庙像,元顺帝认为他是个可用之人,还让当地官府给他专门立了功绩碑。
不久之后,朝中有人向元顺帝建议,说衍圣公现在只是封号,并没有官职,建议给孔克坚一个官做,于是元顺帝就给了孔克坚一个“通奉大夫”的文官“闲职”。
说是文官闲职,但是这可是一个从二品的高官。
对于有钱赚又有面子的官职,孔克坚当然接受。
[var1]
从那之后,元顺帝便不断地给他累加官职,太常寺卿、治书侍御史、山东廉政访使,最高的时候还做过礼部尚书、国子祭酒。
同样,孔克坚也给元朝做出了不小的成绩,除了著书立说,还有一次稳定军心的大功。
那时有一伙以毛贵为首的流寇势力很大,率兵已经直逼元大都城外,吓得朝中不少人建议迁都,实际就是要逃跑。
这时候孔克坚站了出来,声称要与“社稷宗庙共存亡”,还劝说元顺帝应该号召各地武装赶来勤王。
最终各地的勤王势力及时赶到,打败了毛贵,保住了元大都。
[var1]
事情过去之后,元顺帝更加喜欢这个“前”衍圣公,因为这时候孔克坚已经把爵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自己只是做元朝的官员。
但是这件事过后,孔克坚发现元朝已经不行了,自己再当元朝的官恐怕要倒霉,他便把身上的官职一一辞去,用的就是和对付朱元璋一样的方法:称病。
孔克坚的眼光的确狠辣,元朝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就被朱元璋打跑了。
但是他毕竟当过元朝的官,对这个放牛、当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会怎么对自己,他的心里也一点也没有底,所以这次才故伎重施,装病不去。
他其实也是想看看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
[var1]
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也不傻,他选择召见“前衍圣公”就是知道他在文人中的号召力,当然也知道孔克坚的想法。
于是大笔一挥,给孔克坚写了一封信,让孔希学给带了回去。
信件的意思很简单,也很直白,比较符合朱元璋的性格:听说你有病了?如果真的还好,但要是你在骗我,那可不行,你自己看着办。
孔克坚见到这封信,就算再笨都能看出来朱元璋的意思了,他的“病”马上就好了,赶忙跑到南京去拜见朱元璋了。
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儒家、对孔家以至对衍圣公,是都没有什么好感的。
[var1]
几许荣华几许悲凉
朱元璋为什么对儒家和孔家这样反感呢?
朱元璋家里穷,从小没有受到过什么太多的教育,他放牛、当和尚,甚至造反都不过是为了吃一口饱饭。
在他的眼里,那些摇头晃脑的文人老爷们,是和那些官府中吃人喝血的蛀虫们没有太多区别的。
因为站在了不同的高度,所以思考的问题也就不同,原本抵触的文人在他建功立业的时候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助力,这就让他也逐渐改变了对文人的想法。
但儒家的思想却和他的想法有了很大的冲突。
朱元璋是依靠武力起兵造反夺的天下,用掌握权利来控制武装和政治是他的根本想法。
[var1]
这其实就是2023集权制,或者可以叫做独裁统治。
他这样的想法和儒家的“平等”产生了极大的冲突。
朱元璋想的是“人人都得听我的”,儒家讲的则是“对我好才是真的好”,这很难让朱元璋接受儒家。
再加上衍圣公为首的孔家几百年来左右摇晃,尽显墙头草的本色,更让朱元璋对孔家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但是,朱元璋又不能丢掉文人这一支新的力量,所以他才想着“敲打敲打”衍圣公。
[var1]
孔克坚的反应还算是让朱元璋满意,但是却对他的为人并不赞同,于是“劝”孔克坚将衍圣公的名号重新传位给儿子,毕竟在前朝进行的世袭仪式,本朝是不认的。
于是当年年底,世袭衍圣公的仪式重新在明朝又进行了一次,朱元璋给孔家又进行了赏赐。不过与之前历代不同的是,明朝只给衍圣公提高了品阶、待遇,但只是赋闲在家。
简单说就是让衍圣公成为一个“当当响的空壳子”。
朱元璋对孔家“敲打”完了,便对“儒家”进行了修改。
他让翰林院在孔家人的帮助下,对宣导“民贵君轻”的《孟子》进行了修改,改为发行删减之后的《孟子节文》。
[var1]
朱元璋对孔家的行为只不过是进行了一次“威慑”,最后的结果却是把儒家文化继续加以“改良”,成为更加适合帝王通知的工具。
不过朱元璋对于“衍圣公”的评价还是很准确的,李自成进城之后衍圣公投靠了大顺军,多尔衮打下山东又投降了大清,真正做到了“头不断、血不流,孔家招牌不能丢”。
参考资料:
【1】《明史—卷一百七十二》张廷玉
【2】《明代儒家圣贤家族志研究》马淑晨
【3】《明太祖实录》佚名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