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活跃在战国时期的地方,其实都是从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由于小国全部消失了,大国与大国之间,也不再是争夺霸主的斗争了, 实际上已经到了关乎它们自身存亡的时刻了, 由此便诞生了一种新型的外交策略——合纵和连横。 什么是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这些活跃在战国时期的地方,其实都是从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是,由于小国全部消失了,大国与大国之间,也不再是争夺霸主的斗争了,
实际上已经到了关乎它们自身存亡的时刻了,
由此便诞生了一种新型的外交策略——合纵和连横。
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
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的策略;
连横,则是“事一强以攻众弱”的策略。
合纵、连横新规的实施,取代了大国的争霸斗争,
这一时期,影响整个局势的是主张“合纵”以及主张“连横”的纵横家们,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张仪和公孙衍这两位纵横家,以及他们“纵横”与“连横”的较量。
公孙衍谋划攻魏
[var1]
前面说到,马陵之战后,损失惨重的魏国从此国力大衰,
再加上齐、秦、赵乘机从东、西、北三方向魏发动围攻,昔日独占鳌头的霸主,
就这样成到被各国圈踢的下场,
至此再也没能恢复过来,走向了没落。
齐国在“徐州相王”(公元前334年)以后,暂时停止了对魏国的压迫,
可西边的秦国反而加紧了对魏国的攻击,
这也怨不得秦国,毕竟魏国是秦国东进之路上最大的“障碍”,
不趁着魏国势弱的时候将其“搬开”,谁知未来又出现什么变化呢,
因此秦国揪住魏国不停地打。
[var1]
这时秦国在位的是秦惠文王,
商鞅虽于前几年被害,可是商鞅制定的法令仍在生效,秦国正日益强大。
商鞅伤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公元前333年),公孙衍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魏国人而手软,
他上任后当即就组织秦军向魏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此时的魏国,军队主力早在马陵之战丧失,也没有良将可用,
实在是对秦国的进攻毫无招架之力.......
因此,不得不把阴晋(公孙衍的家乡)献给秦国,
当年吴起在此地可是用区区五万武卒就打败了秦国的50万大军,
也不知如今魏惠王作何感想,
估计心中只有自保、与秦国交好,
也顾不上心疼了,更顾不上其先祖为了这块地盘与秦国拼杀了多少次。
秦国得到阴晋之后,通向中原的门户得以打开,
秦惠文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就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
改为了具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然而,魏国“忍痛割爱”之举,并没有解除来自秦国的危机,
秦国虽然接受了阴晋,却没有停止对魏国的进攻,
次年(公元前332年),公孙衍率秦军在雕阴打败魏军,
俘虏了魏国主将龙贾,消灭魏军8万,
实际上这个时候,河西之地已经控制在了秦国手里,
魏国无力争夺,就此又把整个河西郡割让给了秦国,
[var1]
可秦国仍旧不领情,
秦军于公元前329年渡过黄河,又攻占了魏国的皮氏、汾阴、焦河、曲沃等地,
这时魏国才刚长出心眼,照这样打下去,自己早晚要完蛋,
因此,魏国派人暗中联络了公孙衍,许以重金,
终于使得公孙衍开口向秦惠文王建议,不要再打魏国了,应该先打周边的游牧民族。
(这是一种流传的说法)
秦惠文王听完公孙衍的建议之后,也在考虑公孙衍的建议,
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张仪来到了秦国。
张仪的到来,使公孙衍在秦国失去了地位,遭到了排斥。(留个疑问:原因可能是上述的说法吗?)
张仪入秦
[var1]
张仪也是魏国人,他为什么突然来到了秦国?
根据《史记》等传统史料的说法,张仪入秦是他的同学苏秦的激将之法,
但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来看,
(注:马王堆汉墓二号墓主人利苍是汉高祖时期人物,比司马迁的时代要早)
苏秦伤于公元前284年,张仪伤于公元前310年,苏秦比张仪晚伤26年,
而且苏秦首次活跃在政治舞台的时间,是在张仪离去前的两三年,
也就是说,苏秦很可能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更谈不上是对手了,
张仪的真正对手是公孙衍。
据说,
张仪来到秦国后,向秦惠文王建议继续攻打魏国,不能给魏国喘息的机会,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的国力得以恢复,恐怕就很难再打了。
秦惠文王听了张仪一席话,方有如梦初醒的感觉,
于是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这是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
同一年,张仪便与公子华攻占了魏国蒲阳。
不过紧接着张仪便劝说秦惠文王将蒲阳与焦、曲沃归还给魏国,并让秦国公子繇为“质子”到魏国,以与魏修好。
张仪这是在打什么主意?
[var1]
[var1]
正所谓放长线钓大鱼,
不久张仪就跑到魏国要“人情”,他对魏惠王说: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
魏惠文王这才发觉上当了,但也无可奈何,
于是,魏国将上郡、少梁两地作为谢礼,送给了秦国.......
我们从图上大致可以看出,上郡和少梁对于魏国的新的性,
这可是魏国依托的山河之险,战略地位远比蒲阳、曲沃等地高,
张仪用这种“障眼法”,轻松就为秦国得到最有价值的土地,
至此,秦国和魏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没有山河之险可依托的魏国注定无法复原了,
秦惠文王高兴之余,没忘将张仪任命为相,位居百官之首,参与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
之前张仪所作的,不过是“投名状”而已,
而公孙衍则遭到了排斥,他也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魏国做了将军。
到了这个时候,公孙衍和张仪之间的斗争,才刚拉开帷幕。
第一次合纵:“五国相王”
[var1]
此时的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危在旦夕,不仅将自己能依靠的河山之险让秦国占了个十之八九,
甚至在过去风光无限之时,
将其他地方得罪了个遍,虽然在公元334年魏惠王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
魏国与齐国在徐州“相王”后,暂时缓解了东部危机,
可“孤家寡人”的魏国,不仅没有实力抵抗秦国,恐怕连其他诸侯国都能前来踩上一脚,
魏国深知自己大势已去,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争取到其他地方的力量,
共同抵御秦国,以及防备东部虎视眈眈的齐国,
因此,魏国在公元前325年,采用公孙衍想出的办法,便是著名的“五国相王”——
魏惠王先后尊韩(前325年)、赵、燕、中山(前323年)国君为王,
也就是说,这五国一起互相承认对方称王,
由于魏国早已经称王,国外也在此前称王,这样就等于抬高了赵、燕、中山的君主身份,
魏国企图用这种方式,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大国的进攻。
(秦惠文王也于前324年自己称王,前318年宋国称王)
“五国相王”可称为公孙衍的一次“合纵”运动(合众弱以攻一强)。
在这个过程中,齐国担心魏国用这种方式拉拢其他地方,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于是出面进行阻挠。
齐国以中山国是个“千乘之国”,没有资格与“万乘之国”同样称王,来阻挠五国联盟,但没人理会,
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提出把平邑送给燕、赵两国,条件是两国出兵去打中山国,
同样没被燕、赵当回事,等于齐国破新了个寂寞。
不过,齐国也没焦虑多久,“五国相王”的当年(前323年),楚国就率先开始向魏国发难了,
显然这个相王策略没起到什么作用,因为魏国在襄陵战败于楚,还丢失了8个邑于楚国。
魏国见状,开始对公孙衍的“合纵”策略产生了动摇。
张仪的“连横”策略
[var1]
对“五国相王”耿耿于怀的还有秦国,毕竟这五国联合抵御的目标无法就是秦国、齐国、楚国,
于是,同一年秦惠文王派出张仪,前往啮桑与齐国、楚国两国国相会盟。
但是,张仪回到秦国后,就被免去了相国的职务,
这是为什么?
这倒不是秦国弃用张仪,而是张仪要用“连横”来破“合纵”的策略,要实施了。
张仪随后就来到了魏国,
用"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的策略,将魏惠王说服,还当上了魏国的相国,
因此,魏国支持“合纵”策略的国相惠施(名家代表人物,建议了解下他的哲学思想)也被排挤走,
这是张仪“连横”的第一步胜利。
本来,魏惠王任用张仪为相,是打着利用秦国的力量,来对抗楚国和齐国,
谁知张仪很快就暴露了真实目的,
他表明自己是为了秦国才来到魏国担任相国,目的是想让魏国先投靠秦国,然后让其他地方仿效魏国.......
魏惠王天真了不是?
人家张仪凭什么放弃强大的秦国,反来帮助弱小的魏国?
魏国虽然衰弱了,地也割让过了,可不代表着就此认输,魏惠王当然不愿意就范,
秦惠王得知此事后,大怒不止,当即便发兵攻打了魏国的曲沃、平周,
这样,张仪的"连横"策略(事一强以攻众弱)遭受挫折。
“合纵”对阵“连横”
那么,公孙衍在做什么呢?
他被张仪排挤出秦国,政敌张仪入魏后,眼看自己又要被魏国排挤,
决定不能再坐以待毙,于是早在张仪为相之前,
便派人跑去国外,将张仪正在想办法联合秦国和魏国之事捅给了国外,声称秦魏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国外的南阳,
并且表示,如果国外能够重用他,那么他就会想办法阻止这两国的联合,
如此,魏国就会图谋秦国分手张仪,拉拢国外任命公孙衍为相国。(这段史料来源于《战国策》)
国外君臣觉得公孙衍说得有道理,于是将一些政事交给了公孙衍,(外聘?)
其他地方(齐、燕、赵、楚)早就对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新规心生畏惧,
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纷纷将政事交给了公孙衍,
就这样,公孙衍成了主持联盟的第一人——佩五国相印。
公孙衍就是靠着齐、楚、燕、赵、韩五国的资本,
让魏襄王(魏惠王刚离去不久)重新考量了他的价值,他见四国都将政务交给了公孙衍,
于是用公孙衍取代张仪为魏国国相——魏国,你到底是想纵,还是想横?这么摇摆不定,难怪总是吃亏.......
(有没有联想到,流传很久的营销故事:如何成为比尔盖茨的女婿)
这也意味着“合纵”战略初步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合纵”攻秦,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318年,作为六国“金牌”代理人的公孙衍,发起了对秦国的第一次“合纵”运动,
参与的五个地方有魏、赵、韩、燕、楚,楚怀王为纵长
至于齐国,《史记》记载是有的,但《六国年表》里无齐参战记载,一般认为是五国,
但是,实际上只有魏、赵、韩三国出兵,
公孙衍还联络了
义渠,试图对秦国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三国联军攻到函谷关,由于联军组织不严密,不幸被秦军打败,
义渠军到是在李帛打败了秦军。
次年(公元前317年)
,秦国派
庶长樗里疾率领秦军出函谷关反击,
在修鱼(今河南原阳)与魏、赵、韩三国联军决战,
三晋联军损失8.2万(这时的赵国还很弱小,胡服骑射是在公元前307年),
那么,楚、燕,或者还有齐国为什么没有出兵,是因为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
还是因为此次伐秦的目标,实际上只是魏、赵、韩想收复故地,其他地方无利可图,因此心存观望?
总之,合纵攻秦之战,就此失败。
戏剧的是,“合纵”联军失败后,齐国还乘三晋与秦国交战之机,偷袭了赵、魏两国的后方,
在观泽打败两国军队。
这时,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投靠秦国,
于是,魏国宣布退出合纵,并请张仪担任中间人与秦国和解,
而张仪回到了秦国,重新出任国相,就这样魏国挣扎了一次后,还是屈服于秦了。
公孙衍的结局
[var1]
合纵攻秦失败后,公孙衍也成了被攻击的目标,
当时大权在握的魏国大臣田需,不断指责公孙衍,使得魏襄王也有了想法,
公孙衍见状,知道自己在魏国呆不下去了,
临走之前,他向魏襄王推荐了齐国公子田文(大名鼎鼎的孟尝君,亦称薛公)出任国相,
自己则前往国外出任相国。
原本,公孙衍打算在国外重新策划合纵策略,田文以及齐国相国田婴都是支持合纵的,
可还没等他施展,察觉出他意图的秦国,遂将矛头指向了国外(公元前317年)。
(这段史料来源于百科,从整体来看,秦国攻打国外是必然趋势,未必是为了破解合纵)
三晋我们力最弱、如今离秦国最近的国外愈发紧张,
盟友们也都视而不见,没有出手帮忙的意思,
这个节骨眼儿上,国外大臣公仲朋建议韩王:不如采纳张仪虽说的,和秦讲和,然后共同伐楚——把来自秦国的麻烦,引到楚国身上,
楚王听说此事后大怒,陈轸出了个主意: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制造楚国发兵救韩的假象,
阻拦韩、秦交好——这么大张旗鼓,其实是为了让秦国怀疑国外的动机,
这样,本应团结的楚韩两国,就开始斗起了“心眼”,显然楚国更胜一筹,
又或者说,秦国脑子不清醒才会先去打楚国,
结果就是,秦军对韩大兵相向,两军相持一年多,韩军被打得大败,只得派太子到秦求和。
(这段史料来源于南宋吕祖谦的《大事记·解题》)
[var1]
公孙衍无力回天,只好逃回魏国。
据《韩非子》记载,公孙衍与大臣张寿有积怨,而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
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
魏王误以为是公孙衍杀的,就把他杀掉了。
至此,公孙衍退出了历史舞台。
就这样,不用秦国操心,曾经“声势浩大”的六国联盟,自己内部就开始瓦解了,一团乱战,
暂时对秦国构不成威胁,
秦国虽然摧毁了六国的“合纵攻秦”,但也意识到来自周边地区的威胁,
因此,秦国将矛头先后指向了巴蜀地区及义渠,取得了胜利,
秦国在消除了背后威胁后,又对楚国形成了侧翼包围之势。
张仪“忽悠”楚怀王
[var1]
秦惠文王十二年(前313年),原本秦国想要攻打齐国,
但此时齐国、楚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张仪到楚国后,忽悠楚怀王:若是楚国与齐国断绝来往,自己就会说服秦国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
楚怀王信以为真,不顾陈轸苦口婆心地劝谏,高兴地应允了张仪,与齐国解除了联盟,
张仪临走时,头昏脑热的楚怀王不仅将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
还送了大量的财物,又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结果,张仪回到秦国后就“戏精附体”了,先是从车上摔下来受伤,“休养”三个月没去上朝,
楚怀王听说此事后,非但没有起疑,反而觉得自己对张仪的“诚意”还不够,
又派人前往宋国借了符节去齐国大说齐宣王,
终于气得齐国彻底与楚国断交,楚怀王这才满意,同样满意的还有张仪,
因为齐国转而与秦国结交......
这也到了张仪兑现承诺的时候,他对楚国使者说:我有秦王赐予我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
六百里土地变成“六 里封地”,亏张仪说得出口,
可这又怪得了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恼羞成怒的楚怀王当即就发兵攻打秦国,估摸着是想誓伤也要把张仪揪出来狠狠算一下帐,
结果,秦、齐两国共同出兵,楚国非但没能找到张仪解恨,
还赔进去了丹阳、汉中的土地,之后又割让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这才暂时结束战争。
[var1]
时间到了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秦国看上了楚国黔中一带的土地(汉中),想要用武关的秦地进行交换,
但楚怀王不同意,反而提出另一个交换条件——用张仪来换!
冲动了不是,
不过是被戏弄了一次,赔进去了一部分土地,如今为了解恨却又要送出去土地,
真不知该怎么形容这位楚怀王了。
[var1]
微妙的是,秦惠文王的态度,要说张仪为秦国也是立下汗马功劳了。
居然,为了一块土地动了遣送张仪的心思.......
对楚国来说,土地的价值远非张仪可比,可对秦国来说不一样啊,
这样的人才岂是一块土地就能换走的?
聪明的张仪,猜出了秦惠文王的心思,他主动提出前往楚国。
果然,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了起来,要杀掉他。
张仪通过楚怀王的宠臣大夫靳尚,对楚怀王的夫人郑袖进行了“洗脑”:秦国打算用6个县的土地和女子换回张仪......夫人你就要失宠了.......
郑袖怕失宠,就日夜哭哭啼啼劝怀王放走张仪同秦国和好,
唉,感叹一下楚怀王的智商,听信三言两语又把张仪放了,还更加优待于他.......
结果就是,楚怀王被张仪“二次”忽悠,不顾屈原的反对,不仅将汉中交给秦国,
两国太子互相入质于对方,与秦结婚姻之好。
太让人操心了.......
秦国得到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汉中,与巴、蜀连成一片,
从此排除了楚国对秦国的威胁,秦国由此变得更加强大.......
十几年后,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至伤之前,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懊悔过?
张仪的结局
[var1]
张仪离开楚国后,
开始游说各国,他先去了国外,将国外又拉入了“事秦”阵营,
后来又去了齐国、赵国、燕国,可谓是收获颇丰,
但是,就在他返回秦国的路途中(公元前311年),就得知秦惠文王离去了,秦武王即位 。
张仪这个人,虽然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恐怕唯一能理解并信任他的人,只有离去的秦惠文王了,可惜君臣CP如今已是阴阳两隔,
秦武王原本就对张仪的印象很差,
是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在人们心思还比较“单纯”的时代,
总是不被众人所喜的,
秦国大臣亦如此,他们纷纷跑到秦武王面前讲张仪的新话:说他是出卖秦国,为了谋取国君的恩宠。
年轻的秦武王由此更加讨厌张仪,
而各国听闻此事后,也纷纷背弃了连横新规,又恢复了合纵联盟 。
[var1]
张仪深知自己和秦国的缘分尽了,找借口说要把自己这个“祸水”引到魏国去,
秦武王听信了他的话,就将他送出了秦国,
齐国得到消息后,本来是出兵要攻打魏国揪出张仪的,
不过张仪派出门客冯喜前去说服了齐国退兵,从这里可见,张仪的确得罪了不少地方。
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张仪伤在了魏国。
其实在战国时期活跃在政坛的法家、纵横家之中,张仪的结局已经算是好的了。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