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前期,其实仍然是延续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的状况, 各诸侯对于霸主之位,仍旧野心勃勃,周王室也一直未能改变不断被利用的局面, 秦国还是受三晋所阻不能东进,楚国因变化不彻底而国力不强,燕国刚刚开始发展, 变化最大的是三晋中的魏国,率先在国内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战国前期,其实仍然是延续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的状况,
各诸侯对于霸主之位,仍旧野心勃勃,周王室也一直未能改变不断被利用的局面,
秦国还是受三晋所阻不能东进,楚国因变化不彻底而国力不强,燕国刚刚开始发展,
变化最大的是三晋中的魏国,率先在国内实施了大力变化,提升了自身的实力,
成为了战国初期名副其实的霸主,无人敢与之争锋,
可强大的魏国又是如何衰落的呢?出路在哪里呢?
称霸百年之久,依然没能打破四战之地这一“硬伤”。
战国初期的魏国强大到了哪种程度?
[var1]
春秋时期形势图
晋国一分为三,让多少人觉得这是春秋历史上的一大遗憾,
不过虽然说三晋的国力远不如原来的晋国强大,但若是他们能够联合起来,仍然是诸侯国中最强的一股势力。
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韩赵魏三家败智氏并瓜分了其领土,
三家中,韩、赵两家矛盾重重,或许是过去晋国内部互相吞并的影响太深刻,韩、赵两家一度想拉拢魏氏,然后去攻击对方,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魏氏并没有偏向他们任何一方,
韩氏向魏氏借兵攻赵,魏文侯说: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
赵氏也向魏氏借兵攻韩氏,魏文侯又说: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
[var1]
要说魏国(公元前403年才正式封诸侯,为了方便理解,文中都用魏国了)为什么放弃继续扩张的机会,
实在也是有苦难言,三家分晋后,魏氏虽然得到了原晋国南部最为富庶、肥沃的部分,
可处于一个中间的“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是虎视眈眈的大国,
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赵氏,东边是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
[var1]
即使北部有吕梁山,南部有中条山,东部有王屋山,又有黄河的大拐角可依,
但是,这样的地形很容易被压制封锁,
用后来张仪游说魏王时讲的话来说,魏国“地四平”就是个战场,是“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
略微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腹中餐”,
因此,魏氏只能将韩氏、赵氏紧紧地拉拢在一起,比起对外扩张,魏文侯更需要“变强”。
在魏氏的调和下,韩、赵两家“皆朝魏”,同魏氏结好,
这也使得魏氏少了几分后顾之忧,
毕竟,以往的晋国卿族就是这么被一一吞并的,无论魏氏倒向哪一边都可能成为对方下一个目标。
从实力上来说,原本三晋中实力最强的其实是获利最多的赵氏,
但魏氏并没有就此坐享其成、止步不前,
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深刻认识到不强则弱、不变则亡这一点,
在韩、赵两家着眼于扩张领土时,
魏文侯广招天下有才之士,大胆启用新兴的“士”阶层,
一时之间,各地人才如李悝、吴起、西门豹纷纷涌向魏国,(这也使得魏国成了战国时期人才培养基地)
在国内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变化(公元前425年开始变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使魏国富强起来,
将国外、赵国以及其他诸侯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成为战国初期的头等强国。
秦国,是魏国第一个要制服的目标。
[var1]
三家分晋后,形势图
直到魏国有了底气,才开始图谋扩张。
魏国西与秦国隔着黄河相望,南与国外相邻,北与赵国接壤,
秦国,自然也是魏国第一个要制服的目标。
魏文侯二十七年(公元前419年),魏文侯西渡黄河,
在
少梁城建立了进攻秦国的军事据点;
魏文侯三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魏文侯任用吴起为主将,在郑地打败了秦国;
[var1]
公元前408年还是春秋时期,所以图上是晋国
魏文侯三十六年(公元前410年)“伐秦,筑临晋、元里”;
次年,也就是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令公子击攻秦,围繁庞,出其民”;
公元前408年,魏再次西攻秦,
历经几年,最终攻占了秦的河西地,
一举封锁了秦与中原间的联系,
致使“秦兵不敢东向”;
后来秦孝公在对此还耿耿于怀,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实际上“三晋”是指魏国,
而魏国也由此进一步扩大,这是结果,但魏国没有深入,
对魏国来说,发展方向是向东无疑的,西攻秦国是为了保障魏都安邑周边的安全。
[var1]
河西,就是黄河以西,以及洛水以东这片区域,
这块地界对秦国来说,其新的性不言而喻,洛水是黄河的一段支流,
在春秋时期,陆路交通远不如水路便利,否则后来秦国统一也不会率先统一“车轨制”,
各国轨道的宽度不同,那阵的马路不像今天这样平坦,都是车澈压出来的道路,
如果秦国满足于西陲之地,倒还好说,
倘若秦国要想东进,事实上也是不止一次东进,即使想通过洛、渭二河,也必须要控制殽函要道,才能图霸,
[var1]
但若是晋国从河西拦截,全面封锁崤函,秦国只有被堵伤在关中平原的份儿了。
因此,魏国西进,实际上是为了确保秦国不会趁虚而入,其主要发展方向一直是向东。
魏国为什么要攻打中山国呢?
魏国对秦国的战事取得胜利后,紧接着又将目标投向了中山国。
中山国是春秋后期新兴起的一个地方,本是白狄一族建立的政权,
诸侯亦称其为“鲜虞”(《春秋》中称“鲜虞”,《左传》中称“中山”)。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乐羊为将,攻打中山国,直到公元前405年才攻下。
[var1]
问题来了,魏国为什么要攻打中山国呢?
要知道魏国与中山国之间还隔着赵国,中山国对于魏国来说,就是一块“飞地”,
飞地,顾名思义就是隶属于某国管辖,但又不与该国毗连的土地,必须“飞”过中间隔着的地方才能到达,
魏国要这块飞地有什么意义呢?《吕氏春秋》中晋太史屠黍说“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难道魏国是“因其俗而灭其国”?
魏国要借道赵国才能到达中山国地,而赵国又为什么同意魏国独吞中山国呢?
[var1]
魏国想要发展,是需要扩张领土的,因为涉及耕地、人口和经济。
西部已经从秦国夺下了河西之地,秦国不能东进,实际上魏国无论愿意或不愿意也不好西进,
再发展只能是南、北、东三个方向,但是南方有楚国,即使魏国有几块飞地也不敢贸然南下,
北与东是另外两晋赵氏和韩氏,他们还是盟友联系,自然不能率先将盟友放入敌对立场,
齐鲁宋等诸侯国都是老牌大国,也是“飞地”,
其实最适合的还真就是离着不那么遥远、又是狄人政权的中山国。
我们可以从史料中,侧面得知中山国的国力不容小觑,(公元前378年,中山国又复国了,复国后的中山国势力大增,曾是战国时五个“千乘之国”中的一个,魏国公孙衍发动的“五国相王”运动,中山也是其一,说明它的力量不小。)
后世有人称其为“战国第八雄”,
鲜虞也就是中山国,此前与齐国交好,却一直与晋为敌,还参与了范氏、中行氏对赵、魏、智的斗争,
早在公元前489年,晋国赵鞅就率兵报复过鲜虞,可以说即使晋国被瓜分,
中山国与三晋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没有化解,魏国从情理来说,自然是将矛头对准中山国。
而对于赵国来说,
中山国可不是“囊中之物”,偏偏是对赵国威胁最大的隐患,
从赵国第一代君王赵烈侯时期起,中山国对赵国攻势就很猛,赵国根本支持不住,遂向魏国求援,
这也是赵国该思索的问题,为什么自身没能发展实力去拔除这个隐患,还要指望着魏国.......
魏国“救赵”,自然是要提出条件的,赵国也只能答应。
挟三晋而霸天下,无人能敌
魏国灭掉中山国后,在公元前405年就以翟角为将,联合韩、赵两国攻打齐国。
就像前面所说的,在公元前403年之前,魏、赵、韩三家被称为“国”还是不准确的,实际上这个时期的“三晋”在其他诸侯国眼里,仍然是一个共同体——晋国,
这次对齐作战,实际上是魏文侯以晋国正卿的身份,携韩、赵两家共同作战,
齐国和三晋之间的纠纷,在魏赵韩三家灭另外三家时已经种下了这个因,
公元前404年(魏文侯四十二年),三晋在龙泽打败齐军,攻破齐国的长城,“先会于平阴。”
[var1]
齐国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最后不得已只能服软求和。
公元前403年(魏文侯四十三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了韩、赵、魏三国的合法诸侯国地位。
在东边胜齐国后,三晋又向南攻击楚国。
魏文侯四十六年(公元前400年),魏国率领韩、赵军伐楚,打到楚国的成丘。
这个时候的魏国,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可以说是挟三晋而霸天下,无人能敌。
三晋联合伐楚,魏国大力发展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离去后,魏武侯继续对外扩张、征战天下。
魏武侯继位刚三年,就同时两线作战攻打郑、秦两国,
公元前391年(武侯五年),魏武侯又号召三晋联合伐楚,并大败楚军,直驱楚国腹地,
虽说是三晋联合作战,实际上得利最多的是魏国,伐楚后夺取了楚国的鲁阳,直扣楚国申息地区的大门,
这个时期的魏国领土,西跨黄河、南占鲁阳、东占大梁,发展到中原地区的中心地带,
远比另外两晋强大得多。
楚国本想求和,没想到遭到三晋拒绝,楚悼王只好一面求助秦国,一面求助齐国。
于是,秦国偷袭了三晋中最弱的国外,
魏国遂派兵协助国外与秦国大战,另一边齐国却趁机攻打三晋,夺下了楚国的襄陵城。
这个时期,魏国的压力其实挺大的,
秦国矢志不渝企图夺回河西故地,使得魏国不得不放松对楚国的军事,
开始集中精力与秦国再次争夺河西。
公元前389年(魏武侯七年),魏军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取得了辉煌的决定性战果,史称"阴晋之战"。
此战过后,吴起率军势如破竹地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此后两年吴起继续用兵,向秦国腹地推进,
遗憾的是,魏武侯中公叔痤离间之计,疑吴起,导致吴起投楚,致使魏国减少了新的的人才,
也失去了扼制秦国强大的机会。
不过这不影响魏国取得的辉煌战果,
连昔日的大国齐国,也需要依赖魏国的帮助,
才获得周王室承认田氏的身份。
但魏国的霸业并没有持续多久,
一是,各诸侯国也在积极进行变化,图谋强国之策,
二是,魏、赵、韩三国联盟开始出现了裂痕。
三晋联盟开始瓦解
[var1]
赵、韩两家跟着魏国打了不少年头,几乎啥都没得到,等于成了魏国的“打工仔”,
这也就罢了,可魏武侯竟把矛头对准了两个盟友。
公元前386年(武侯十年),齐国田氏主动与魏国结交,并在魏武侯的帮助下,迫使周王承认了田和为齐侯,
这也意味着魏国和齐国的联系“破冰”,齐国也成了魏国盟友。
有了齐国这一层联系,魏武侯野心也就更旺盛了,对于昔日盟友的韩、赵两国,也就不那么上心了,
这一年,赵敬侯迁都邯郸,赵武公之子赵朝作乱,还跑到了魏国。
按理说,魏国不该插手赵国内务,可魏武侯心里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他想扶持一个傀儡做赵国国君,竟然不顾两国的邦交,堂而皇之地接纳了赵朝,甚至还帮助赵朝攻打邯郸城,
魏赵两国的联系由此破裂。
公元前383年(武侯13年),赵国攻打了魏国的附属国--卫国,魏国出兵救援卫国,在兔台与赵国火拼,打败了赵国,三晋联盟就此瓦解。
赵国不甘心又于次年再次攻打卫国,这时魏武侯喊上新盟友齐国共同抵挡赵军,卫国也趁机大肆夺取赵国土地,
赵国吃不消了,只得遣使向楚国求救。
楚悼王派军协助赵军,攻打魏国后方,赵国有了喘息机会,趁机也夺取魏国棘蒲邑、黄城,
这时魏国已经疲劳于多线作战,只好向赵国求和,
赵国也期望着能以和平的方式与强大的魏国瓜分战利品,三晋再次联合。
而魏国和齐国也因为燕国的问题,再度进入了矛盾。
魏国又回归了三晋的怀抱,共同出兵攻打齐国,这一来二去的,中山国竟趁机复国了。
确实,飞地不好掌控,再加上魏国奔波于对外作战,对中山国旧地失于掌控,
因此,给了中山国复国的机会。
公元前372年(武侯23年),魏国忙着与齐国作战,赵国发现临近自己的卫国国内空虚,趁机出兵夺下了卫国73邑,
卫国慌忙向魏国求救,这时赵国表态,要与魏国为首的中原诸侯为敌,
三晋联系到了这个程度,显然是没有了挽回的余地。
进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var1]
公元前370年(武侯25年),魏武侯崩逝,他的两个儿子魏缓与魏罃争位,后魏罃击败魏缓,成为了魏武侯的继承人,是为魏惠王。
在这个空档,赵国与国外趁机攻打了魏国,围困了魏惠王
但在如何处置魏国的问题上,韩、赵两国产生了分歧,
赵国想要将魏国领土一分为二,
可国外却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地方,这样就可以削弱魏国的威胁,
两家未能达成共识,自觉没趣的国外连夜撤了军,魏惠王的危机得以解除,
意气用事的后果就是次年(公元前368 年)魏对韩、赵两国发起了反攻,三晋联盟这回是彻彻底底的崩了,
魏国虽然解了心中的一股恶气,可也让自己进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魏惠王不听公叔痤的劝告,放走了商鞅,使得培养完的人才又跑向了秦国,
这也给了秦国强大的机会,
秦国在公元前366年、公元前364年、公元前362年对魏作战,可谓是屡战屡胜,
此时的秦国,已不再是被魏国打得冒不得头的“小地鼠”了,而是成了魏国一大威胁。
魏惠王虽然重用了庞涓,实力大增,可他不知庞涓陷害了孙膑,致使孙膑这样的人才逃脱入齐。
在秦、齐两方的进逼下,为了应付这个复杂的状况,
魏惠王将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抵消齐国在东部的影响力,但顾此失彼,秦国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魏国又重新考虑与赵、韩两国结盟,并通过送地、换地的方式暂时恢复了三晋联盟,
比起秦国,齐国带给魏国的压力更大,魏惠王又与秦孝公相会,暂时缓和与秦国的冲突,
可见这个时期魏国的主要目标还是齐国。
在魏惠王的努力下,魏国的威望逐渐提高,后来还带着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大国及一些中小国会盟朝天子,
算是暂时保住了霸主的地位。
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var1]
可齐国也不是好相与的,齐国在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实施变化后,国力大增,
作为老牌中原诸侯大国,自然不肯屈服于魏国,
而三晋中的赵国,本就与魏国分分合合了许多次,魏国的强大也让邻居赵国有了极大的危机感,
表面上赵国还会跟随魏国的步伐,实际上只是短暂屈服,
而且魏国和赵国之间还有个历史遗留问题——中山国,
如果魏国占据了中山国,那赵国就会被魏国左右包围,进入危险的境地。
这种情况下,齐国和赵国就走到了一起,也就有了“围魏救赵”的故事,
[var1]
当然,国与国联盟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后来魏国与赵国又和好了,双方共同出兵攻打国外,
国外又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攻魏救韩。
双方在马陵展开了一场厮杀,魏将庞涓战伤、魏军全军覆没,这次战争对魏国是一次十分沉重的打击,魏国的国力从此走下坡路。
马陵之战后,齐、秦、赵乘机从东、西、北三方向魏发动围攻,魏国大败,
这个时期的魏国,用魏惠王自己的话说,就是"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齐、秦在东西方对魏国夹击,逼使魏惠王采纳相国惠施“折节事齐”的建议,
于是在魏惠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4年)前往徐州朝见齐威王,并正式尊齐威王为王,
齐国也尊魏惠王为王,这就是战国政治史上著名的魏、齐“徐州相王”事情。
这也标志着周王室没了利用价值。
公元前333年,赵攻魏,并为了防止齐、魏联合进攻,在漳水、滏水之间建筑长城,
这时秦又取得魏的河西郡,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也称王,同时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
魏国的国力,在连遭失败之后,再也没能恢复过来,魏国的百年霸业于魏惠王中后期走向了没落。
而西部的秦国,以及东部的齐国逐渐强盛起来,
于是国与国之间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总的来说,魏国是战国初期里独占鳌头的霸主,
但
因多年战争,国力越来越弱,而且减少了许多新的的人才,
再加上没有处理好自己与盟友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外交联系,
导致魏国经常进入孤立的境地,大好的形势就这样被一点点消磨殆尽了,
四面八方战事不断,
等于魏国折腾了百年,也没能冲破四战之地这一“硬伤”,最终还是让自己进入各国的包围之中。
假如魏国将最初的目标定位西进,是不是就会有出路了?
曾经吊打各诸侯国的魏国,最终被曾经压制的秦国彻底亡国,令人唏嘘。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