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盛极一时,是什么原因造成墨家逐渐没落

战国盛极一时,是什么原因造成墨家逐渐没落

()
中文名:
战国盛极一时,是什么原因造成墨家逐渐没落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遭到冲击,周王室的统治能力日益衰微,诸侯们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吞并其他政权,招纳贤士,互相征伐,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百年的动荡变革。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产生了剧烈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各国统治者为了寻求变

秦朝名人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遭到冲击,周王室的统治能力日益衰微,诸侯们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吞并其他政权,招纳贤士,互相征伐,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百年的动荡变革。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产生了剧烈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各国统治者为了寻求变革治国之道,大力发展私学,鼓励学者们著书立说,热烈争辩,阐述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使得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社会共有190多种思想学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和道家了,当时甚至还传出了非儒即墨这样的观点,如果说孔子是春秋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那么墨子便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了。

墨子反对战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提倡兼爱非攻,非常关注百姓的利益,与儒家思想有多处相悖之处。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却成为了我们古代正统思想,但是墨家却慢慢销声匿迹,其地位甚至还不如法家,那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墨家究竟为何会没落呢?

[var1]

孔子

红极一时多风光

墨家的鼻祖是墨子,他曾经在宋国做过大夫,他少年之时曾在手工行业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精通器械制造,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军事器械制造家,他的技术甚至可以与鲁班齐名。

墨子是我们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墨家是一个政党组织,墨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名气极高,是少有的能文能武,又能制造尖端武器的组织。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前科技部主任李约瑟曾经在《我们科技史》上这样评价过墨子,他说:“仅一个墨子就能够抵得上整个古希腊”,他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墨家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

[var1]

墨子

墨家与其他学派不同,墨家是一个非常严密,纪律严格的学术团体,墨家前期非常关注社会、政治、人生、战争问题,而后期则在逻辑学和科学器具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主,与道家的杨朱学派并称为两大显学,孟子当年就曾评价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由此可见,墨家思想的影响力极其之大。

墨家反对战争,反对铺张浪费,主张不分彼此,杜绝亲属有别,与儒家的部分主张针锋相对。

[var1]

孟子

兼爱非攻脱实际

墨家的主要思想有五点,第一点便是兼爱非攻,墨家认为各国政权之所以会互相攻伐,互相残害,就是因为他们不相爱,墨家提倡人的心中应当有爱,不仅要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把别人的家当做自己的家,把别人的国看作自己的国,唯有不分亲疏,同等看待世间的一切,才能够杜绝战乱。

墨子认为只有大家做到兼爱,便能够非攻,互相攻伐不仅会破新生产,伤害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会破新自然,他认为,所有的进攻型战争都不值得被提倡。

兼爱非攻的思想虽然非常美好,但是却是一种不合实际的空想,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和大环境不相符,所以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墨家提倡尚同和尚贤,在墨子看来,没有与生俱来的富贵,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尊卑,他非常反对世袭制度,认为世袭制度极度不公平。

[var1]

墨家

如果官员世家能凭借世袭永久保持高贵地位,而民众则一直处于卑贱地位的话,那社会就会产生动乱。

孟子认为与其追求血缘的尊贵性,更应该崇尚贤才,让真正有实力的人做官治国,即便是农民和工匠,只要他们有才能,就应该被举荐出来做官,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取得话语权和政治地位的思想。

尚同思想是尚贤思想的扩大,墨子认为不只是官员,就连天子也要由贤者来担任,他觉得如果能够让天下人共同抉择出真正有智慧的人来做天子的话,那天下就就会太平了,但是可惜的是墨子的尚贤、尚同思想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景罢了,当时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种思想。

尚同与尚贤的思想既危害了地主和官僚集团的利益,而且还危及到了天子的统治地位。

[var1]

墨家

第三是节约和节葬,这种节约思想同样是墨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墨子认为统治者应当勤俭节约,增加生产,与其去侵占他人的领土,抢掠他人的资源,不如将目光放在本国之中,大力开发本国资源。

为了更好地达到节约的目的,墨子又针对儒家的厚葬思想做出了抨击,墨子主张葬礼不分贵贱,既不需要放陪葬品,也不需要人守丧,已去之人埋葬之后,应当马上参加生产劳动。

将财富埋在坟墓里,一直为伤去之人守丧既会影响生产劳动,也会阻碍地方富强。

墨子的这一点思想同样具备进步性,能够切实的维护生者的利益,但是由于礼乐思想根深蒂固,他的这条主张违背了尊卑和人们抒发情感,所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两点是非乐和非命,墨子说“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他认为音乐是享乐的一部分,如果统治者和官员整日沉迷音乐的话,将会影响他们治理朝政。

[var1]

墨子

若是老百姓整日沉迷音乐的话,则会大量占用劳动的时间,阻碍天下进步,因此墨家对音乐等享乐之事极为不满,主张废除音乐。

最后一点主张非命则于明鬼相冲突,墨子认为人可以相信鬼神,如果天下之人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赏罚分明的话,那便不会做乱了。

但是他又提出如果大家都相信天命之说,也会使朝中大臣滥竽断案、农民懒于耕种、妇女懒于织布,造成天下大乱,不过不论是明鬼还是非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墨子的主要思想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可惜这些主张并不适用于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

若强行推行,必然会引起统治阶级特别是儒家子弟的不满,所以春秋战国结束,汉朝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墨家便很快销声匿迹了。

[var1]

墨家

销声匿迹多遗憾

墨家衰微主要有六点原因。

其一,墨家是诸子百家当中最重视科技发展的学派,这群能工巧匠齐聚一堂,确实制造了大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妙工具,但是他们对于科技的重视却脱离了当时的时代需求。

墨家太注重器具的创新性,而忽视了传承能力,造成了后期青黄不接的现象。

无论是春秋战国、大秦王朝还是大汉王朝,最注重的便是驾驭百姓,维护统治,统治者最迫切的需求便是维护思想上的统一,但是墨家思想的内核却与统治者的思想相悖,注定无法得到发展。

其二,墨家思想具备排他性,无法扬长避短,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愿意结合其他学派的闪光点,顺应时代发展,改正自身错误,但是墨家学说却具有极强的排他性。

[var1]

墨子

由于墨家的规章制度及其严格,行为准则清晰严明,墨子本人性格倔强,所以墨家弟子很难接纳不同的意见,拒绝批判自己的学说,导致墨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生拉开了差距。

第三,墨家忽视了当权者的利益,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所以一直为统治阶级所不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说墨家的思想理论为当时社会所不容,但是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却有着非凡的借鉴意义。

第四,墨家思想过于理想化,通过分析墨子的思想主张,我们会发现他的理论与人性相悖,人性的本质是利己和贪婪,他想抹去人的贪欲,创造平等社会,在封建时代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

[var1]

墨子

第五,墨家思想本身就非常的矛盾,墨家思想的兼爱体现了他们对平等的关注,但是他又承认君主、臣子、百姓之间的阶级联系,这就导致从理论层面,他的主张就无法实现。

更何况他的非命和明鬼在理论上也不能共存,因此墨家学者在与其他学派辩论之时,很容易受到抨击。

第六,墨家思想衰微也与外部原因息息相关,彼时,儒家、道家等其他学派都想让自己的思想推而广之,所以他们便会在辩论的过程中互相排斥、打压其他学说,墨家作为除儒家外的第一学说,也受到了其他学说的打压。

因此秦汉大一统,法家和儒家得到重用之后,墨家思想便逐渐销声匿迹,不为世人所重视了。

[var1]

墨子

墨家学派机构严明,墨家思想机制严格,与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潮流相悖。

墨子的主张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必然无法得到发展,因此不懂得与时俱进的墨家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一大遗憾。

参考资料

墨翟与柳下跖——兼论“显学”墨家的没落.李昆

诸子百家之—墨家思想.历史大全网

诸子百家的思想及特点.环球网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