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十一卿族,五族因何被灭?“六头猛虎”又经历了怎样的恶战?

晋国十一卿族,五族因何被灭?“六头猛虎”又经历了怎样的恶战?

()
中文名:
晋国十一卿族,五族因何被灭?“六头猛虎”又经历了怎样的恶战?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立国于周成王的一场梦,最后落得被瓜分的下场,结局也犹如一场梦。 不过,风起于青萍之末, 晋国的分裂可以说是积祸已久,早在曲沃代翼、大举捕杀公族后, 新生的晋国便朝着“伤亡”的方向发展了。 晋国灭掉许多小国后疆土不断扩大,为了稳固统治,晋国在

秦朝名人推荐

立国于周成王的一场梦,最后落得被瓜分的下场,结局也犹如一场梦。

不过,风起于青萍之末,

晋国的分裂可以说是积祸已久,早在曲沃代翼、大举捕杀公族后,

新生的晋国便朝着“伤亡”的方向发展了。

晋国灭掉许多小国后疆土不断扩大,为了稳固统治,晋国在边疆设县,

并将这些郡县作为奖赏,赐给了有军功的卿大夫。

卿族作为天子、诸侯之下的第动作领主,

本来就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建立“家朝”,设立各种职位的家臣来管理封地,

也就是说,卿族为诸侯效力,而家臣则为卿族效力。

早在晋惠公被秦国扣押时,吕甥假传惠公的命令在晋国实行了“作爰田”的土地制度变化,

即把土地赏给贵族、国人和奴隶,且不再收回,

这就意味着,郡县实际上归卿大夫私有,

那么县大夫必然要从卿大夫自己的家臣中选拔任用——

这些县大夫不直接听命于国君,而是听命于其家主卿大夫。

如果说这是个小问题,

那么更大的问题则是,晋国不断设立郡县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到了春秋中后期,郡县已经深入晋国腹地了,控制权却不在国君手里,反被卿族牢牢抓着!

卿权凌驾于君权之上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

一些地位不高的大臣,眼见着君弱卿强,也不得不在众卿族中选择其一作为依靠,

就这样,国君的权力被架空,成为有名无实的“傀儡”。

为了争权夺利,随之而来的是卿族与卿族之间激烈的竞争。

话说回来,春秋时期晋国的卿族共有十一家,

狐氏、先氏、胥氏、郤氏、栾氏这五族因何被灭?

剩下的“六头猛虎”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又经历了怎样的恶战?

十一卿族中,狐氏最先出局

[var1]

狐氏出于戎族,“文襄之世”狐氏极盛。

当初晋献公娶了狐突的两个女儿,大戎生了晋文公重耳,小戎生了晋惠公夷吾。

重耳流亡在外时,狐突的两个儿子狐毛、狐偃则一直跟随着这个外甥。

除了狐毛、狐偃,还有赵衰[cuī]、先轸、贾佗、魏犨、颠颉等人,

这些人不仅有勇有谋,还个个忠心耿耿,

一次,掌管队伍食物的赵衰与重耳走散,虽然自己很饥饿,但还是忍着一口没吃。

追随者中的介子推,还从身上割下肉让重耳充饥,

这种“共患难”,可是经历了长达19年的岁月沉淀,人生有几个19年?

晋文公执政后,进行了军制变革,将原有的二军再扩充一军,组成上、中、下“三军”,

每军设立一将一佐,中军主将被赋予极大的军权,作为最高指挥官“元帅”来统领三军。

狐氏被清除,也正是由中军将之职引起的。

[var1]

城濮之战时,第一任中军元帅郤縠伤去,先轸被提拔为元帅。

秦晋崤之战后,晋襄公(晋文公已伤)放走了三名秦将,先轸得到消息后跑去大说了晋襄公一通,

临走还狠狠啐了一口唾沫,

晋襄公没有责怪先轸,还反过来向先轸道歉,但先轸却自责不已,

以至于后来在与狄人交战时,独身一人冲进了狄军中,就这么“离去”身亡了。

先轸伤后,其子先且居来继任中军元帅。

襄公六年,元老赵衰、栾枝、胥臣、先且居皆亡,

接替元帅之位的是狐偃之子狐射姑(贾季),佐将则是赵衰之子赵盾。

不过,晋国大夫阳处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赵盾应该成为元帅,

他也为此得罪了狐射姑,后来便命丧于狐射姑派出的高手——续简伯之手,

晋国诛杀了续简伯。

晋襄公伤后,自知在晋国再也无法立足的狐射姑,匆忙逃亡到翟国去了,

赵盾让人把其家眷、财产送到边境,年仅三十余岁的赵盾就这样走上台前,

狐氏一族就从晋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紧随其后,先氏灭亡

第二个被灭的是先氏。

[var1]

晋景公三年,郑国背叛了晋国。

说起来,郑国也比较倒霉,地理位置正处于晋、楚之间,但凡晋楚打起来,郑国也跟着遭殃,几乎年年有战祸,

夹在这么一个尴尬的位置,导致郑国不得不像墙头草一样,哪边强就往哪边倒,

倒过去之后,谁来问罪再跟谁讲和。

晋国和楚国两国都紧紧盯着郑国,晋国利用郑国堵住楚国南下之路,楚国则需要依靠郑国打开中原大门,

因此,郑国一旦发生“叛变”,为避免局势恶化,双方都会在第一时间带兵过去问罪,

一方问罪,作为郑国靠山的另一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郑国也是在这夹缝中艰难生存。

不过,这一次晋国失信了。

[var1]

先向郑国发难的是楚国,楚庄王不能忍受郑国两面派的做法,于是发兵包围了郑国国都,

原本郑国还以为晋国会派军队过来救援,岂料晋军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最后郑襄公“肉袒”投降,被迫与楚国结盟。

这时晋国大军才出动,

他们走到黄河边,听到郑楚讲和的消息后,元帅荀林父本打算撤军,但佐将先縠(先且居之孙)不同意,

他坚决要与楚军决战,荀林父是新官上任,在晋军中威望不够,根本阻拦不了,

于是先縠带着人马仓促渡过了黄河,晋楚大战,

郑国刚刚跟楚国结盟,这时也与楚国联合一起攻打晋国,

很快晋军落败,逃到了黄河边上。

悲催的是,士兵争相夺船渡河,船中被砍下的手指就有很多。

晋军归国后,先縠害怕被害,就逃到了翟国,并与翟国商量攻打晋国,

晋发觉后,就诛灭了先縠的宗族。

先氏于是灭亡。

郤氏、胥氏、栾氏

[var1]

景公八年,魏文子因年迈请求辞职,推荐了郤克(郤缺之子),郤克执掌地方政权。

至晋厉公(晋景公之子)时,晋国四军将佐八人中,光郤氏就占去三卿,即郤犨任下军佐、郤锜任中军佐、郤至任新军佐,

可谓“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

此时不仅郤氏,其他卿族世家也已各自拥有相当的经济、军事实力,

而他们之间也不停地互相明争暗斗,

赵氏与栾氏、郤氏的矛盾就很深。

恰逢赵氏内乱,赵庄姬诬告赵同、赵括造反,

栾书和郤锜二人抓住机会,不约而同地出面为赵庄姬的诬告作证,

晋景公于是诛杀了赵同、赵括,还差一点灭了赵氏全族,

独留下赵庄姬及其子赵武,《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

[var1]

郤氏势力膨胀,这是其他卿族世家不愿意看到的,同样也是欲收回权力的晋厉公不愿意看到的,

晋厉公七年,晋厉公等人率领刀斧手屠杀郤氏,三郤尽亡,还被晋厉公陈尸朝堂,

郤氏被灭。

显然,赵氏垮了、郤氏亡了,这离晋厉公收回权力还有不短的距离,

不过还没等他向栾氏下手,就被觉醒过来的栾书、中行偃(荀氏后代)先囚禁了,

二家联手杀掉了诛三郤的“主谋”胥童,

胥氏一族被灭。

栾书、中行偃立晋厉公的侄子公子周为君,是为晋悼公,之后害伤了晋厉公。

不过,栾氏也很不幸,也没强横特别久,

到了栾书的孙子栾盈的时代(晋平公时期),

其母与家臣通奸,不过还没等栾盈处理此事,心慌的老娘反而先诬陷儿子要反,范鞅作证,

栾盈被逼束手无措,只能真反了,后失败被害,栾氏被灭,只有栾鲂逃到了宋国。

到此,晋国十一卿族,五族被灭,只剩下范、中行、知、及韩、赵、魏六卿。

范氏、中行氏灭亡

[var1]

晋国六卿,彼此保持了几十年相安无事。

不过到了晋定公时期,这种平衡局面被打破,起因还不是一件大事,

反而是一件小事——500家卫人。

没人能想到,这桩小事居然导致势力比较强的范氏、中行氏灭亡了!

赵鞅攻打卫国,卫国很害怕,于是就向晋国贡献了500家卫国人,

起初,赵鞅把这500户人口安置在了邯郸——其族弟赵午的封邑,

但过了三年,赵鞅又找赵午要回这500家,打算移到自己的封地晋阳去,

赵午答应得好好的,之后却开始拖上了,

还给出一个略显荒诞的解释——赵午觉得,这500户卫人要是就这么迁去晋阳,卫国和邯郸的联系就会崩掉,

所以他们想出了办法,

由邯郸出兵去“挑逗”齐国,引来齐国反攻,这样邯郸就可以用“邯郸城里危险”的借口,把卫人移到晋阳,

卫国就不会跟邯郸断绝联系了。

........

赵鞅怎么会想到这么多弯弯道道,他认为赵午不想还不说,还打算引齐国前来攻伐,

于是就把赵午叫到晋阳害伤了。

赵午的儿子赵稷于是反叛了赵鞅,赵鞅乃派上军司马籍秦围攻邯郸。

范昭子(赵稷的舅舅)与中行寅(范昭子亲家),则助赵稷反抗赵鞅,

赵鞅不敌逃回晋阳。

[var1]

另一边,韩氏与中行氏不和、魏氏与范氏不睦,

而智氏虽然与中行氏实出于一宗(荀林父后人为中行氏,荀林父弟弟荀首的后人为智氏),

不过智氏想提拔亲信梁婴父,来取代中行氏的卿位,

此外,范皋夷平日里备受范昭子冷落,早就起了反意,

这几个人就谋划到了一起,并向晋定公提出以“君命大臣,始祸者伤”的罪名,驱逐赵、中行、范三家。

就这么的,一桩小事发展成了晋国内部混战。

范氏、中行氏见晋君伙同智、韩、魏三家进攻自己,便也开始反击晋定公,

结果失败,逃到了朝歌,韩、魏二氏向晋君为赵氏说情,赵鞅又从晋阳回到国都,后率军围攻朝歌。

范氏、中行氏又逃到了齐国,范氏、中行氏于是灭亡。

荀跞虽为中军将,但威望不如佐将赵鞅,因此荀跞的计划也泡汤了,实权在握的赵鞅乘机,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

智氏灭亡,韩、赵、魏三家升格为诸侯

[var1]

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智、韩、赵、魏四家,瓜分了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并没分给晋君,可见四卿已不把国君放在眼中了。

此时,智氏成为晋国最显赫的家族,凌驾于三卿之上。

智瑶比较贪婪,他想削弱三家,独据晋国,于是就以给晋君献地的名义,向三家索要土地,

魏、韩畏惧智氏,不得不向他贡献一个“万家邑”,但赵无恤拒不给智氏土地,

晋出公很生气,命令智瑶联合韩、魏二家一起去攻打赵氏。

据说三家围了晋阳有三年的时间,都没打下来,

三家只好引晋水淹晋阳。

不过城中的百姓比想象的还要强硬,他们架高床休息,把锅吊起来做饭,城中断粮,“易子而食”。

[var1]

就在晋阳快挺不住的时候,谋士张孟谈出了个主意,他建议赵无恤联合魏、韩两家反攻智氏,

本来魏韩两家就不愿意打赵氏,再加上智瑶用水灌晋阳的时候,吐了一句: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人国。

两家一想,赵氏要是灭亡了,下一个是不是就轮到自己了?

魏氏临汾水,韩氏临绛水,两家不也是可以被水灌城么........

于是,赵氏一谈判,三方立即达成一致,用水倒灌智氏军营,

智瑶被害,智氏家族二百余口没留一个活口,

智氏灭亡,其地被三家瓜分。

晋出公大怒,原本他向齐、鲁两国求救,

援兵未到,韩、赵、魏三卿已经打过来了,晋出公出逃,伤在了半路,晋昭公的曾孙晋哀公被立为国君。

这样,晋国国君拥有的地盘只有国都及曲沃两地,境况跟东周王室差不多,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灭亡。

不过晋国君的土地,在公元前368年才被三家彻底瓜分掉,晋静公被降为平民。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