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商鞅剧照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崛起,并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么一个牛人,为秦国奉献一生,且居功至伟,最终为何还要被秦车裂、灭族?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商鞅其人,商鞅其法。 商鞅其人。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var1]
商鞅剧照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崛起,并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就这么一个牛人,为秦国奉献一生,且居功至伟,最终为何还要被秦车裂、灭族?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商鞅其人,商鞅其法。
商鞅其人。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是卫国的“庶孽公子”,也就是国君旁支侧出的子孙,甚至可能是庶子的庶子。当时的制度,国君的孙子都叫公孙。所以,商鞅的“氏”是公孙(卫国是姬姓封国),叫公孙鞅。因为是卫国人,又叫卫鞅。秦孝公封他於、商之地十五邑,称商君,所以,又叫商鞅。
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史记·商君列传》)
法家把刑名和法术联系起来,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申不害、韩非都主张申合刑名,认为“刑名者,言与事也”,应当“以其事责其功”。因而后人称法家学说为刑名之学。商鞅的刑名之学,以“信赏必罚”为宗旨。
作为国君的孙子,商鞅说起来也是贵族。但是很可惜,卫国已没落衰败成为魏国的附庸,而且商鞅还是庶子。所以,年轻时的商鞅就去做魏国宰相公叔座的家臣。公叔座倒是很欣赏商鞅,认为他“年虽少,有奇才”。
公叔座病危,魏惠王前去探望,问:“你老人家要是离去了,地方社稷将怎么办?”
公叔座说:“我门下的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希望我王把地方大事全部交给他。”
魏惠王没有吭声,其实是不以为然。
[var1]
魏惠王剧照
公叔座也是看到了魏惠王的心思,就接着说,如果大王不打算用公孙鞅,那就一定要把他害伤,别让他跑了。魏惠王说行,没问题。
魏惠王一走,公叔座就把商鞅叫来,把刚才的情况全和他说了,说这是先公后私,先君后臣,然后让商鞅赶紧跑。商鞅却淡定地说,大王没听你的建议用臣,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臣呢,坚决不跑。魏惠王果然没杀他,还对身边的人说,公叔座这老东西怕是糊涂了,还要我把国事全交给这乳臭未干的公孙鞅,这不是搞笑吗?事实证明,搞笑的不是公叔座,而是他魏惠王魏罃(yīng )。
商鞅在魏国不能施展抱负,闻秦孝公的招贤令,就去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到了秦孝公。刚开始见面的两次,商鞅分别用帝道(五帝之道)和王道(三王之道)试探秦孝公,秦孝公很不爽。之后用霸道说秦孝公,秦孝公很开心,竟“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秦孝公听入迷了,不自觉地靠了上去。这说明,商鞅所阐述的霸道,打动了秦孝公。于是,秦孝公决定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秦孝公任用商鞅想进行变法,但又担心国人议论自己,于是就组织了一次廷辩。相当经典,相当震撼。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
[var1]
廷辩剧照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史记·商君列传》)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这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愚昧的人在别人把事情办成了之后还迷惑不解,而聪明的人则在问题发生前就早已预见到了。具体结果是无法预测的,但是整体趋势是可以预见的。聪明的人就是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并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对未来形势做出预见的。圣人是否需要依古法、循旧礼,关键看是否能强国、利民。这是聪明的实用主义。但甘龙却不这么认为。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史记·商君列传》)
治民在于安民,不可妄动,这是没错的,但要依据环境形势,不能只拘泥于书本知识,刻板地解读。如果环境形势岌岌可危,还抱残守缺、亘古不化,这无异于自取灭亡。而当时的秦国,形势已不容乐观,如果不变法图强,只知偏安西陲,固步自封,迟早是会被吞并的,强大的魏国已是虎视眈眈。秦孝公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立志强国,也是形势所迫。而要强国,就不能因循守旧。
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也直指要害,说世俗的人都是这么想的。依古法、循旧礼“居官守法”或许勉强可以,而要王霸之业怕是不行的。“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要王霸,就要创新,就要打破常规,依据环境形势找到适合自身的强国之道。何况,聪明的人制法,愚昧的人遵法;有才的人更礼,无能的人循礼。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史记·商君列传》)
变法自是为利为功的,一旦大成,何止利功百十。法古循礼,自然是不会有大错的,但人类的进步却不是法古循礼,是创新,是勇于打破常规。虽然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但这也是必须的,总比灭亡要好。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
把地方治理强盛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方法,只要于国有利就不必因循古法,这是“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的深刻教训。创新的人无须责难,守旧的人不必赞颂。
在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商鞅就敢于对抗保守派,敢于诉斥顽固派,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言辞掷地有声,态度坚定不移,英风千载如见。这就是一种气魄,是一种胆略,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敬畏与缅怀的,也是需要我们继承的。
最终,秦孝公一锤定音,变法。
新法已经制定完毕,还没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就在国都(当时秦国的国都是栎阳)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杆子,招募能把它扛到市场北门的百姓,只要扛过去了,就会赏给他十金。百姓们都觉得奇怪,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没人愿意去扛走它,怕被别人笑话。
[var1]
徙木立信剧照
于是,商鞅又说:“能把它扛到北门的,赏给他五十金。”
这时,有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杆子扛到了北门。商鞅就赏了他五十金,以表示不会欺骗百姓。接着就颁布了新法令。
变法之后,秦国逐渐富强崛起。商鞅也因此被秦孝公“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秦孝公伤后,秦惠王继位,有人(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不得已带领着家眷与从属逃到魏国。魏国不敢收留,惧怕秦国,又怀疑商鞅此行为的目的。于是,魏国只好将商鞅等人遣回秦国。之后,商鞅被车裂,被灭族。
司马迁评价商鞅“天性刻薄”(天资刻薄人也)。是呀,制法之人,如何用法施恩呢?法令一旦颁布,就得按照法令进行赏罚,但只要能做到不偏私、 不枉法就已经很可贵了。法令就是法令,执法者不会因为你是亲朋好友,或是恩公善人,或是仇敌恶棍就用不同的标准,要循名责实。法要公正,注定无情。
告商鞅谋反,这很明显是诬告。为什么有人要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没有去核查吗?要搞清楚这些,就得先了解商鞅变法的法是什么。
商鞅其法。
[var1]
秦法竹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史记·商君列传》)
对居民实行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督监察检举,一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这就相当于把老百姓全部绑在一起,行“特务”管制。连坐,使得这个小团体没有任何人敢犯法,有人犯法而未举报,一旦被发现,大家都得受处罚。子告父,父告子,这就颠覆了儒家的“亲亲”之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肯定会受到很多人的诟病。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史记·商君列传》)
不告发犯法的人要被腰斩,而出首告发的与斩获一个敌人首级的奖赏相同(斩敌首是可以进爵的),包庇窝藏犯法的人与投降敌人的人处罚相同。这就相当严峻,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人与人之间将无情可言,有的只是告发、进爵。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史记·商君列传》)
杀敌首级,按规定加官进爵;为私仇而打架斗殴的,各自根据情节轻重给以惩罚。商鞅整顿治安,禁止斗殴,并不是为了秦国老百姓,而是为了将社会上闲散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为国君所用,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所谓“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也就是为国君战斗,不为自己战斗;只杀外国人,不杀秦国人;只为高官厚禄害人,不为蝇头小利害人。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绝非“守法公民”,而是毫无怜悯之心的害人机器。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
禁止工商业,全力推进农业,多交点粮食,还可以免除徭役。这是在鼓励农耕,但初衷并不是为了老百姓,而是为了国君。希望大家多耕种,地方就多税收;希望大家用“致粟帛”的方式来免除徭役,地方就多粮食。而聚集粮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赈灾、济民,而是为了战争。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
国君宗族没有立下军功可以论叙的,但不能列入享受特权的亲属名册。这一条就刺痛了宗族权贵们的神经了,原来躺在祖宗功劳簿上过好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也把商鞅推到了宗族权贵的对立面。宗族权贵对其积怨,也是难免的。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
要明确爵位的尊卑等级,让他们按照等级高低来占用不同数量的田宅,私家奴仆的穿戴用度都要随着主人的地位而定;有军功的享受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富贵也没有社会地位。将军功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耀,这就是军国主义思想,将地方打造成一台战争机器。秦国的军队如此强悍,是有原因的。
商鞅之法是及其严苛、残酷、血腥的,不顾念人之常情的,是按照军事标准制定的,相当于把整个秦国打造成一个军营。这若是在战时,还能分散注意力,宣泄情绪,可一旦统一,民众恐怕也是难以承受的,“天下苦秦久矣”足以说明一切。
[var1]
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大喝一声“王侯将相亦有种乎”而揭竿起义,迅速掀起了天下反秦的浪潮。才统一没多久的秦帝国瞬间土崩瓦解。这就是压抑至极的反噬,爆发的力量可谓摧枯拉朽。而这一切,似乎都是从商鞅变法开始。
商鞅之伤。
[var1]
商鞅剧照
秦惠王继位后,就车裂了商鞅,并将其灭族。直接原因是,有人告商鞅谋反。很明显,这是诬告。而诬告商鞅谋反的人就是公子虔。公子虔为什么要诬告商鞅谋反?
公子虔是宗族公子,也是秦太子嬴驷的太傅,是秦国的宗室贵戚。商鞅颁布新法刚满一年,秦国很多老百姓就到国都反馈新法的不便,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子触犯了新法(于是太子犯法)。这时如果姑息,那么新法的威望就会丧失殆尽,变法也会一塌糊涂。而这时,商鞅顶住了压力,坚决维护新法的尊严,决定法办太子(将法太子)。由于太子是国之储君,不可以施行,于是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割掉鼻子),对太子太师施以黥刑(刺字)。
割掉鼻子后,公子虔没脸见人,为此“杜门不出已八年矣”,这口气怎么咽的下去,这个仇又怎么能不报?公子虔是太子嬴驷的太傅,自幼联系不错,等到“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开始采取行动(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即使没有公子虔,也还有其他人。商鞅在秦为相十年得罪的人太多了(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秦惠王没有去核查吗?根本没这必要。
[var1]
嬴驷剧照
什么叫“欲反”?说白了就是莫须有,是诬告。过去的太子,现在的秦王,对商鞅也是恨之入骨,之前是被秦孝公压着,现在就没有顾忌了,而且刚继位,还得安抚好宗室权贵,所以,一告一个准。抓到以后,还需要核查吗?能往伤里整就往伤里整。而商鞅又能去哪里说理去?谁又会听他的申辩呢?所以,商鞅只好去做冤伤之鬼了。
表面上,商鞅像是伤于小人之手,真正原因是,伤于敌人和对手,更是伤于自己,伤于自己的学说和主张。
被公子虔诬告谋反,商鞅也知道,就算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就算能解释清楚,也没用,只好逃命。逃到秦国的边界,商鞅想住店,却住不进去。旅店老板不知道来住店的这个人就是商鞅,说:“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商君法令规定,留宿没有证件的客人,店主要连带判罪。也就是说,这个犯人将来判什么罪,受什么罚,旅店老板也判什么罪,受什么罚,这就叫“连坐”。商鞅束手无措,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变法的弊病竟到了这种地步啊!这真的应了“作法自毙”了。
商鞅执法,确实公正严明,真正做到了只认法,不看人,连太子都敢法办,看还有谁敢挑衅。执法固然要严明,立法也要合情合理。商鞅所立之法,几乎都是严峻刑法,比如“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连坐”等,都实在是太严峻了。而且,这些法主要都是针对老百姓的,因为大夫并不存在干农活卖不卖力的问题。商鞅之法也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法,还没有现代的法治精神。
[var1]
渭滨处决囚犯剧照
据刘向的《新序》记载,有一次,商鞅一天之内就在渭水之滨处决囚犯七百余人,以至“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蓄怨积仇比于丘山”,简直就是惨绝人寰。变法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像这样的代价是否有必要呢?这恐怕不是为民,而是为了建立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不惜制造人间结局。这还是法治吗?这已是铁血统治。
这些问题难道都没有人发现吗?已有人发现了。
这个人就是赵良。
赵良曰:“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史记·商君列传》)
依靠宠臣上位,不为百姓某事,大肆扩展建筑,刑黥太师太傅,骏刑残伤人民,怨愤已积累很深了。商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他出行就能看出。
赵良曰:“君之出也,後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史记·商君列传》)
这几乎是全副武装出行,怕别人下黑手,树敌太多。所以,赵良劝他赶紧撤退。
赵良曰:“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史记·商君列传》)
可惜,商鞅没听。(商君弗从)
赵良批评商鞅的变法,劝商鞅交权退位。可是商鞅如果真的按赵良所说的去做了就一定能逃脱被诬告、被伤害而得寿终正寝吗?立志变革的政治家于顽固守旧保守派,其矛盾是你伤我活的,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保守派蓄谋剿杀变化者的手段是屡发屡胜,绝不含糊的。
[var1]
曹操剧照
头脑清醒的曹操告诉他的政敌们说:“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地方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让县自明本志令》)
这话说得多么透彻。但两千年来以此责备商鞅的人不绝于耳,却把赵良的话当作金玉良言,又是多么迂腐而不负责任。
参考资料:
[1]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本)
[2]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本)
[3]易中天《先秦诸子》
[4]《让县自明本志令》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