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利用巴蜀三国混战而灭蜀,此战也是其远交近攻之体现

秦国利用巴蜀三国混战而灭蜀,此战也是其远交近攻之体现

()
中文名:
秦国利用巴蜀三国混战而灭蜀,此战也是其远交近攻之体现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秦国巧施“金牛计”灭蜀 关于秦国用“金牛计”灭蜀的故事正史中没有记载,而是郦道元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引用《本蜀论》记载的“金牛计”。以此来论述“金牛道”或者“石牛道”得名的缘由。另外在晋代《华阳国志》里面也记载了“金牛计”的故事,虽然与

秦朝名人推荐

秦国巧施“金牛计”灭蜀

关于秦国用“金牛计”灭蜀的故事正史中没有记载,而是郦道元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中引用《本蜀论》记载的“金牛计”。以此来论述“金牛道”或者“石牛道”得名的缘由。另外在晋代《华阳国志》里面也记载了“金牛计”的故事,虽然与《本蜀论》中略有不同,但大体的情节是相似的。

“金牛计”又称“石牛粪金、五丁开道”。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攻灭蜀国,但是却不知道通往蜀国的道路,于是就采用张仪的计策制作了五头石牛,将金子放到石牛的尾巴下,声称这些石牛有灵性,晚上会偷偷吃草,吃饱之后拉出的粪便都是金子。

而听说此事的蜀王对这些能拉出金子的石牛非常感兴趣,恰好秦王派人来告知蜀王要将这些能拉金子的石牛送给蜀王,但是却无法找到通往蜀国的道路。于是蜀王就派“五丁力士”开通蜀国通往秦国的道路,也就是如今剑阁的蜀道。

蜀国的金牛道开通之后,秦国的石牛的确运进了蜀国,但是跟随而来还有秦国的大军。在强大的秦军面前,蜀国不堪一击,失去地利的蜀国被秦国灭亡。

[var1]

《蜀道难》

这就是秦国巧施“金牛计”灭蜀的故事,虽然有些荒诞和传说的成分,在现代人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在古代这个故事还是有一定的市场,连诗仙李白也引用国这个典故。《蜀道难》就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话。

巴蜀版“三国演义”演绎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大戏

根据正史的记载,蜀国的灭亡是秦国名将司马错领兵走石牛道攻灭蜀国。虽然在正史的记载中对蜀国灭亡的记载非常简短,但是在《史记·张仪列传》中却有较大篇幅记载了灭蜀之前,秦国高层对灭蜀之战的讨论经过。只不过传说故事里构思出“金牛计”的张仪实际上是反对伐蜀的一方,当然在秦国确定了灭蜀的方略之后,张仪还是坚决贯彻执行了,而且在吞并巴蜀过程中也的确有不小的贡献。

结合正史和一些其他史料典籍的记载,秦国吞并巴蜀的一大背景是当时战国巴蜀地区的“三国演义”。在战国时期巴蜀地区有三个国家,分别是蜀国、巴国和苴国。其中巴蜀两国是古方国演化而来,因为在“武王伐纣”时支持和帮助了周人,因此在西周王朝建立后就被封为诸侯国。而苴国则是从蜀国分化而来,是蜀国分封出去的一个诸侯国。

在春秋时期一直到战国早期,秦国与蜀国就在汉中地区展开争夺,两国多次爆发战争,时而秦国占据优势,时而蜀国占据优势。周夷烈王时期,蜀王杜尚兼并昔阝、平周二国,控制了四川北部的广元地区,分封其弟为汉中侯建立了苴国。此后更是一度攻占汉中地区。而苴国也成为了巴蜀地区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北与秦国接壤,东与巴国相邻,而南面则靠着蜀国。

作为从蜀国分封出来的苴国,按理说要和蜀国的关系更密切。但是正如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也相互兼并一样,苴国后来反而和有世仇的巴国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宗主国蜀国的压榨,加上实力最弱,苴国后来经常与巴国联合共同对抗蜀国。蜀国和苴国这两个同宗诸侯国关系完全破裂,蜀国的国君只是忌惮实力日益强大的秦国才保留了苴国作为秦蜀两国的战略缓冲地带。

[var1]

战国形势图

到了最后一任蜀王杜芦时期,巴蜀两国爆发最大规模的战争,最终蜀国大败巴国,取得了在巴蜀版“三国演义”中的绝对优势。眼看死敌巴国被自己打残的蜀王杜芦志得意满,决心惩罚在战争期间与巴国联合的苴国,他下令修筑扩大从蜀国到苴国的道路,即今天的蜀道。而自知实力不济的苴国赶忙向秦国求援,蜀国也派人与秦国结盟。实力强大且狡猾的秦国则两边结盟,借口帮助苴国抵抗蜀国的讨伐,借道苴国攻打蜀国,随后顺手消灭了苴国,直接上演了巴蜀版的“假道伐虢”。

吞并了蜀国和苴国后,已经被蜀国打残的巴国当然就是秦国的下一个猎物。在张仪的策划下,秦国攻灭巴国彻底控制了巴蜀地区。从而使得秦国获得了吞并六国的重要战略后勤基地。

“远交近攻”:秦国的战略选择

如果仅仅看“金牛计”或者巴蜀版“三国演义”,或许会让人觉得秦国是侥幸乘乱取胜。但是如果从正史中秦国灭蜀之前的讨论就可以看出整个过程都是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体现。

在战国时期,尤其是秦惠文王之后,秦国一直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对东方六国逐步蚕食。对齐这样的国家结盟交好,集中精力打击韩、赵、魏三国。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有山东六国的混战,而秦国则躲在关中不断壮大实力,逐步向东扩张。

在秦灭蜀之前秦国内部有两种意见。张仪建议攻打山东六国中最弱的韩国向东扩张,而司马错则建议攻打蜀国向西南扩张。张仪的建议其实也是“远交近攻”战略的体现,但是司马错认为攻打韩国会引起山东六国的警惕和反弹,而攻打蜀国则不会引起山东诸国的重视,占据巴蜀之后不仅可以极大地扩张领土,而且占据长江上游可以极大的威胁南方的楚国。

[var1]

司马错

最终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事实证明这一建议比张仪的建议更加符合“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因此张仪后来也坚决贯彻执行,在灭亡蜀国之后,张仪坚持乘胜追击消灭了巴国,并在江州(今重庆)筑城时刻威胁楚国。

由此可知,秦灭巴蜀不单单是因为蜀国、巴国和苴国的混战,也不是所谓“金牛计”的侥幸,而是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一种体现。这种战略是秦国变法之后以雄厚国力为支撑,辅之以“远交近攻”正确战略的结果。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