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之死,故事的结局早已注定

商鞅之死,故事的结局早已注定

()
中文名:
商鞅之死,故事的结局早已注定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春秋中期,秦国是天下四大强国之一。穆公以后,秦国的声音却越来越小。秦国和晋国虽是世亲,也是世仇。亲的时候叫秦晋之好;恶的时候不停地打仗。 秦国无法压制晋国,国内又内乱,崤山以东的世界好像跟他们无关。赵魏韩三家分晋,按理说是秦国东进的绝佳时机

秦朝名人推荐

春秋中期,秦国是天下四大强国之一。穆公以后,秦国的声音却越来越小。秦国和晋国虽是世亲,也是世仇。亲的时候叫秦晋之好;恶的时候不停地打仗。

秦国无法压制晋国,国内又内乱,崤山以东的世界好像跟他们无关。赵魏韩三家分晋,按理说是秦国东进的绝佳时机。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

364

年)秦魏石门之战,秦军斩首六万,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

362

年),少梁之战,秦军抓住了魏军统帅公叔痤。少梁大捷一年后,秦献公去世了。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颁布求贤令。众所周知,“能出奇计强秦”的商鞅来了。

[var1]

商鞅,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君的远亲,故叫卫鞅。姬姓公孙氏,也叫公孙鞅。

商鞅年轻的时候,爱好学习刑名法术之学,学成后到魏国国相公叔座府中做了中庶子(官名,国相的侍从之臣)。魏国当时也是大国,是许多能人异士求职的首选。比如鬼谷子的弟子庞涓,下山之后就去了魏国。后来同门师兄弟孙膑也去了魏国,可惜庞涓心胸狭隘且心术不正,逼的孙膑去了齐国,并在马陵道上射杀了庞涓。

国相公叔座得了重病,魏惠王前去探视。魏惠王问计:

“爱卿若有不测,社稷托付给谁啊?”公叔座顺势推荐了商鞅

:

“我的门客公孙鞅虽然年轻,却很有才华,希望大王能把国家托付给他。”魏惠王不说话。刚要离开时,公叔痤赶走了周围的人,对魏惠王说:“即使国君不需要公孙鞅,也必须杀死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表面上答应,转过身却对周围的人说:“公叔痤确实病得很重,叫我把国政交给公孙鞅这个毛头小伙,真是老糊涂了。”

魏王走后,公叔座又叫来商鞅,对他说:

“我身为国相,只好先君后臣。今天魏王问谁可以来辅佐他。我推荐的你,但君主不理我。我告诉他,如果不需要你,就杀了你,他答应了,所以你赶紧走吧,晚了就来不及了。”商鞅一脸淡定:“国王不听你的话雇用我,怎么会听你的去杀我呢?”商鞅没有离开,啥事也没有发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当商鞅得知西边的秦孝公求贤若渴时,便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魏国,到秦国发展。

劝说秦孝公,是用帝道、王道,还是霸道?

商鞅来到秦国,想找个落脚点,还想找个能推荐自己的人。商鞅想到了自己的朋友,秦孝王的宠臣景监。商鞅备了一份厚礼,就去拜见了景监。儒家主张人民幸福,道家强调人民自由,而法家追求的是国家强大,你觉得战国时代君主爱听什么样的治国主张?

景监第一次引荐商鞅给秦王。商鞅选择帝道治国劝说秦王,让他像尧、舜、禹、汤那样,

“以仁治国”。商鞅自己讲得唾沫横飞,秦王却听得昏昏欲睡;事后秦孝公气的大骂了景监一顿。

过了几天,商鞅又央求景监引荐。景监好人做到底,秦王答应再给卫鞅一次机会。商鞅选择王道治国劝说秦王,夏朝用

“夏礼”,殷商用“殷礼”,孔子对“礼”进行编排、修补完善,形成“周礼”,商鞅就说“以礼治国”。秦王听后依然不满意,又把景监找来臭骂了一顿。

要是换别人两次挫败早就放弃了,可商鞅脸皮贼厚,还是没事磨着景监。商鞅心中是有底的,第三次选择霸道治国劝说秦王。商鞅对秦孝公说:帝王之道,在顺民情,伯者之道,必逆民情。所以,帝王之道慢,但是可以久远;伯者之道可以速成,但不可持久。秦孝公一拍大腿:哎呀,寡人就要这伯者之术。眼前魏国就是我们的芒刺在背,以后的事情以后说,先强国要紧。

商鞅的思想基本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定都咸阳,设置郡县;辟土开疆,明确税赋;强军劝战,军功定爵;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var1]

战国时流传着一部书,当时叫《商君》或者《公孙鞅》,现在叫《商君书》。书里的绝大部分篇目并不一定是商鞅写的,但体现的是货真价实的商鞅思想。归结下来其实就是两个关键词:种地和打仗。

有粮食吃,才能养活自己;有武装力量,才能保存自己。儒生比较容易流于空谈,而商鞅是玩真的,除了种地和打仗,商鞅什么都不讲,也不允许讲。

如何说服朝臣?公开争辩。变法最大的阻力是贵族,于是由秦孝公主持了一场真理大讨论。正方是商鞅,极力主张变法,以改革促进国富民强。反方是甘龙、杜挚,竭力反对改革,变法改革会扰乱国家秩序。双方唇枪舌战,唾沫四溅。秦孝公想通过改革来富国强兵称雄天下的主,大胆启用商鞅,拜为左庶长(秦国左右庶长皆为上卿,相当于实行的双国相制,左庶长级别相当于国相),开始变法。

[var1]

如何取信于民?徙木立信。改革要成功,还需要秦国百姓的积极配合。一天,商鞅在首都南门树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张榜公示:能把木杆扛到北门的,奖十金。扛到北门会给十金?谁都不信!围观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商鞅看人们都不相信,就把赏金加到五十金。于是出来了一位猛男(也可能是商鞅的托),他把木头扛到北门,官吏就马上兑现了奖金。这件事迅速传遍都城,老百姓纷纷议论:左庶长真的是说话算话。于是,商鞅开始推广新法。

[var1]

如何树立威信?杀鸡儆猴。新法在民间实施了一年,老百姓很不适应新法。太子泗犯法,商鞅真的法办太子吗?哪能!太子师公孙贾被脸上刺字,太子傅公子虔被割去了鼻子。老百姓看商鞅来真的,就不敢再违抗变法了。法令推广下去

10

年以后,老百姓适应了,习惯了,又说变法好了。凡是政府要做的事,老百姓照做就可以了,绝不置疑,绝不抗议,绝不议论。

[var1]

洞察人心

商鞅很清楚人性的弱点,饿了就要吃,累了就想休息,吃苦就想寻开心,丢人了就想找场子,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常态

……那些当盗贼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也违背了做人的道理。又危险说出去又难听,但仍然有人去做盗贼,这是因为有利益驱动啊!

为了激起秦国老百姓打仗的积极性,商鞅建立了著名的

“尚首功”的制度,就是推崇在战场上砍下敌人脑袋的功劳。根据不同的爵位定待遇。具体包括,赐予田宅,拥有“庶子”(类似于随从)以及取得担任官吏的资格等。

商鞅的理想是: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父遗其子(父亲送儿子上战场),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反。秦国人一听说打仗都很兴奋,脚一跺、衣服一脱,面前什么明晃晃的刀子,通红的火炭,全部挡不住,大伙儿玩命上啊,去砍人头颅!

商鞅的改革,让本来发展水平一般的秦国,从中战国七雄脱颖而出。庞涓之死,商鞅进宫跟孝公说:大王,我们的机会来了。庞涓一死,魏国无人了。大王您成就帝王之业的时机到了。

秦孝公遂命商鞅为大将,率大军浩浩荡荡出咸阳。魏惠王问计于群臣应对之策。公子卯站出来:我和鞅是老交情,臣尝举荐于大王,大王不听。今日我愿领兵前往,先与讲和,如若不许,然后我再固守城池,向韩、赵两国求救。

公子卯思路清晰,魏惠王和群臣觉得他句句在理,就同意了。于是,公子卯为大将,领兵五万,来到吴城这个地方据守。公子卯准备派人与商鞅讲和,还没修书,商鞅的亲笔信却到了,约公子卯到玉泉山叙旧。酒席宴摆下,公子卯被生擒。商鞅又让手下假扮公子卯的样子,骗开了城门,拿下了吴城。商鞅一路高歌猛进,打得魏国割地求饶。商鞅虽没灭掉魏国,但魏国实力受损,自此迁都大梁,变成了梁国,魏国对秦国从此不再有威胁。

秦孝公嘉卫鞅之功,封他为列侯,以前所取魏地商於等十五邑,为鞅食邑,号为商君,商鞅也是自此而来(以前商鞅应称为卫鞅,为阅读方便,我们就都称为商鞅)。

第一次变法是在孝公三年。商鞅公布了变法的第一套改革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瓦解宗法势力;奖励耕战;加强政治与经济层面的等级尊卑。事实上,商鞅的第一次变法效果是很好的。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第二次变法是在孝公十年。改革集中在行政管理和经济社会层面:进一步打击宗族势力,开疆拓土,设立县制;废井田,开阡陌,平赋税;统一度量衡。这次改革使得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战略目标,威震诸侯,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人民,卑贱了就会在乎爵位,弱小了就会尊敬官员,穷光蛋就会贪图赏金。君主要想有效地控制人民,无非是两手:一手是刑,一手是赏。要让赏这一手效果发挥到最好,那就得让民辱,让民弱,让民贫。

商鞅喜欢农民,因为在他心中,农民是

“愚”、“朴”、“不贵学”、“无外权(和外国势力没有勾结)”的代名词。农民最听话,也是商鞅制定的新法律,最需要的人。民弱有利于国强,不过秦国再强大,六国人也不羡慕这种生活。

[var1]

五马分鞅

338

5

月,秦孝公驾崩,商鞅唯一的、最大的的政治靠山,秦孝公驾崩了。曾经被商鞅羞辱过的太子泗即位,秋后算账是跑不掉的。商鞅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还是前朝老臣,又有改革灭魏之功,因此对惠文公没有转变态度。有人就到惠文公前面进言:世人只知有商君之法,却不知有秦国之法。况且他位高权重,以后必定谋反。

危险来临,而商鞅浑然不知。事实上,在秦孝公还活着的时候,已经有人给商鞅提醒了。一个叫赵良的隐士来拜访了商鞅。赵良特别提到了前国相百里奚死后的情况。百里奚死后,秦国男女流涕,

“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

紧接着赵良几乎用警告的口气把商鞅洋洋自得的几件功劳一一否定,然后直说

:

“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最后他给商鞅提出改善危机的几点建议,要他“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担心商鞅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赵良最后又再一次警告“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蓄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很不高兴,但依然我行我素。

果然,惠文公赢驷找了个理由,收回了商鞅的相印,让他回自己的封地去。商鞅就打包回自己封地。那你低调点行不?可他华服豪车,具驾出城,仪仗队伍,犹比诸侯。众大臣纷纷送行,一时朝堂冷清。惠文公很不高兴,令公孙贾引三千武士,追赶缉拿商鞅。商鞅说,那我继续跑吧。

[var1]

到函谷关,天色已晚,商鞅找了一家旅馆准备投宿。店老板问:你有身份证吗?商鞅说,没有。店老板说,按照商君新法,没有证件不能入住。商鞅只能继续摸黑夜行,混出了函谷关,直奔魏国。魏惠王听说商鞅要来投靠,气就不打一处来,决定把商鞅抓起来献给秦国。商鞅听说后,吓得逃离魏国,潜回自己的封地,召集一批人,准备向北攻打弱小的郑国。秦国的军队很快赶到,不费吹灰之力就活捉了商鞅,押解回京城。秦惠文公历数了商鞅的罪状,然后吩咐押赴刑场,五马分尸,并诛灭其全家。

[var1]

看似商鞅作茧自缚,死在了自己制定的法律里。但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秦国商鞅,都在国君的支持下力行变法。只有商鞅变法,影响最深远。不过,百姓真的喜欢在这样的秦国里生活吗?

在商鞅治下的秦国,人民完全沦为工具与奴隶。一切的劳动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

“耕战”。父子分家的目的是增加户口而征税,邻里相互告密监督而瓦解诚信,连坐之刑使人民生活在恐惧中,剥夺私有财产以削去人民的安全感,全国只有一种思想,一种声音,一个目的……秦最终灭于几个贩夫走卒之手,输给了草根:陈胜、吴广,输给了半文盲:项羽、刘邦。

几千年过去,强权一次一次崛起,又一次次灭亡。历史像一面镜子,照出当下与未来。任何不把人当人,妄图奴役人民的政权,注定都要失败和灭亡。

[var1]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