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羌人建立的后秦政权是怎么消亡?姚氏皇族的结局又是如何?

十六国羌人建立的后秦政权是怎么消亡?姚氏皇族的结局又是如何?

()
中文名:
十六国羌人建立的后秦政权是怎么消亡?姚氏皇族的结局又是如何?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慕容鲜卑的老皇帝死了,他征伐南燕,赢了。如今,羌人的老皇帝也死了,他的目标又锁定后秦。 后秦屡次收留东晋逃犯,刘裕心里很不爽,只是时机未到,没有出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皇帝姚兴去世,幼主姚泓继位,后秦国内发生内乱。刘裕认为时机成熟

秦朝名人推荐

慕容鲜卑的老皇帝死了,他征伐南燕,赢了。如今,羌人的老皇帝也死了,他的目标又锁定后秦。

后秦屡次收留东晋逃犯,刘裕心里很不爽,只是时机未到,没有出手。义熙十二年(416年),后秦皇帝姚兴去世,幼主姚泓继位,后秦国内发生内乱。刘裕认为时机成熟了,趁机率兵西征。

[var1]

姚兴是羌人,但他却崇尚汉文化,以儒治国,劝课农桑,收用贤士,广纳善言。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夏,由于当时国内天灾频频,姚兴做出自降帝号之举,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的事情。同时,他还礼敬宗室,为使百姓免受涂炭之苦,曾做出一次割十二郡给东晋的友好举动。作为帝王,姚兴“车马无金玉之饰,后宫无纨绣之服”,非常节俭。

姚兴时代,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个高峰期,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深为姚兴礼敬,“由是州郡化之,求佛者十室之九”。

[var1]

姚兴的儒学教养已臻至境,是十六国帝王中具有极高修养和个人品德的佼佼者。可喜而又可悲的是,帝王只是一个书生,缺少大政治家的风度与气魄,宽容过度,杀气不足,对敌人过度宽容,等于是给自己制造掘墓人,大夏赫连勃勃、北凉沮渠蒙逊等,因姚兴的宽容而捡得性命,最后都叛逃,反目成仇,从姚兴手下分裂出几个小国。

姚兴晚年也犯了柔仁帝王最易犯的错误,容忍阴谋夺嫡的儿子姚弼,差点酿成宫廷大祸,虽然最终太子姚泓继位,但又所托非人,姚泓优柔寡断的性格,注定他难为乱世拨乱之主。

[var1]

姚泓性情宽和,体弱多病,因其是长子,故而被立为太子。羌人好斗,兄弟们对书生气十足的太子不服气,暗地里积聚力量,准备在老皇帝死后大打出手,争抢帝位。姚泓看似是一个柔懦的老好人,其实是柔中有刚,他竟然借助老皇帝之手,除掉了与他争位的最大对手、老皇帝最宠爱的皇子尚书令姚弼。

姚泓的出身就是一个错误,坐上皇帝的宝座更是天大的不幸,身上的孝服还没有脱,国内便出现动乱,先是哥哥姚愔想夺位,后有弟弟姚懿、姚恢想杀他自代。姚泓看似柔懦,登上帝位之后便露出狰狞面目,把发动叛乱的兄弟们全部捕杀。

[var1]

兄弟不和外人欺,周边的敌人见后秦内乱,乘机而动。西秦乞伏炽磐人侵边境;氐人、匈奴部落叛乱;夏国赫连勃勃乘机攻占了上邽、阴密、雍城等关中北部地区。赫连勃勃气势不小,但水平很一般,后秦名将姚绍挥师反击,赶走了入侵者。

姚泓经受住了一连串的打击,但更为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气吞万里如虎的江南大英雄刘裕即将挥师北上。屋漏偏遭连夜雨,姚泓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当上皇帝,没有享受过一天称王为帝的快感,只觉得茫茫来日愁如海。

[var1]

在东晋的历史上,也有一些人曾率军北伐过,但并非他们声称的那样收复失地,光复中原,实际上是把北伐当成扩大自己势力、乘机获取政治资本的途径。

刘裕北伐也意如此。所以,在刘裕掌握东晋大权后,为了树立威望,也为了增加政治资本,从义熙五年(409年)开始带兵北伐,首先进行了一系列消灭割据势力的统一战争。攻破南燕,杀了南燕王慕容超,收复青州;攻克江陵,杀了所谓的割据者刘毅;攻取成都,灭了割据者谯纵;收复襄阳,赶跑了割据者司马休之。

至义熙十一年(415年),整个东晋成了刘裕的势力范围。第二年,刘裕见后秦皇帝姚兴去世,幼主姚泓刚刚继位,国内发生内乱,认为时机成熟,决定趁机西征。

[var1]

晋安帝随即任命刘裕为征西将军,兼任司、豫二州刺史;封他的长子刘义符为中军将军,令他监管太尉府;封刘穆之为左仆射,任命他为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居东府,掌管内外朝政,等于是把大后方全部托付给了刘穆之。命左将军朱龄石守卫宫禁,徐州刺史刘怀慎守卫京师。

刘裕受命后率兵西征,军分五路,水陆并进。

第一路,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兵自淮、淝一带向许昌、洛阳方向进攻。

第二路,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领水军,出石门,自汴水入黄河,直指洛阳。

第三路,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率部由襄阳赴阳城。

第四路,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率部由襄阳赴武关。

第五路,刘裕亲率大军殿后,王仲德统领前锋,从巨野进入黄河。

[var1]

刘裕西征,采用东晋历次北伐的老办法,选择用水军为作战部队运送物资,第一战略目标攻占洛阳,第二战略目标攻占长安。

王镇恶和檀道济主攻洛阳;朱超石、胡藩部打策应;沈田子部吸引后秦关中部队;沈林子的水军保障军队给养,这是刘裕的第一步棋。

如果晋军实现第一步战略,整条战线便暴露在北魏眼皮底下。魏军是否参战,这是刘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var1]

为此,刘裕命王仲德率水军进入黄河,阻挡北魏出兵南下救援后秦,待刘裕大军抵达洛阳与各路军会师后,再合力进攻关中。刘裕的作战计划极其精妙,浑然天成。

王镇恶这一路是箭头,担任主攻,出发前,刘穆之对王镇恶说:“昔年晋文王委任邓艾伐蜀,今刘公将伐秦的重任交给你,你一定要奋力而行,不要让刘公失望啊!”

王镇恶斩钉截铁地说:“不攻克关中,誓不回都。”

[var1]

刘穆之将王镇恶比作灭蜀的邓艾,实在是不祥之兆,邓艾荡平巴蜀后下场凄惨。

而有邓艾就少不了钟会,刘裕的北伐军将领中,还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由襄阳赴武关的沈田子。

东晋北伐军前锋兵团中两员大将,除王镇恶外,还有檀道济。檀道济也是一员勇将,他跟随刘裕在京口建义,转战南北,向来是身先士卒,所向披靡。王镇恶想立功,檀道济也不服输,两人各率一支军。王镇恶在北,檀道济在南,自东而西向洛阳发起进攻。

两路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河南大平原上飞速挺进,连战连捷,后秦“诸屯守望风款附”,秦将王苟生将漆邱城献给了王镇恶,刺史姚掌将项城献给了檀道济。

[var1]

新蔡太守董遵倒还有些血性,固守城池,拒不投降。檀道济一声令下,攻克新蔡,将太守董遵斩首。大军接着又攻克了中原重镇许昌,擒获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

沈林子的水军自汴水入黄河,襄邑人董神虎赶来投降,引领沈林子攻克仓垣,收降后秦刺史韦华。后来董神虎擅自回襄邑,为沈林子所杀。

王仲德率水军由清河入黄河,经过滑台。滑台是北魏属地,北魏滑台守将尉建是个胆小鬼,连箭也没有放一支,便吓得弃城而逃。王仲德不费一兵一卒进入滑台,占了便宜还卖乖,对百姓们说:“我们本想给魏国七万匹布帛借道伐秦,谁想到滑台守将弃城而逃。请你们不要惊慌,我军只在这里待几天就走。”

[var1]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大怒,立即命部将叔孙建、公孙表等率兵渡河。叔孙建在途中遇到逃窜的尉建,将他捆回滑台城下,投尸河中,冲着城头的晋军质问:“你们为何突然侵犯我朝领土?”

晋军当时并不想与北魏为敌,多添仇家,王仲德派人冲着城下回答:“刘太尉命我家征虏将军率兵前往洛阳,清扫山陵,我们只是借道,并无侵犯魏境之意。不料滑台守将弃城而逃,丢下一座空城,我军便借城息兵。进城后对城内百姓秋毫无犯,休整几天后,即将西去。我们始终坚守晋魏和好的约定,请你们不要误会。”叔孙建无词可驳,派人飞报魏主。北魏主拓跋嗣又命叔孙建致信刘裕,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var1]

刘裕婉辞回复说:“洛阳为我朝旧都,山陵都在这里,如今被西羌占据,陵寝变成了废墟。且羌人总是收留我朝罪犯,因而发兵西讨。我朝只想向贵国借道,相信贵国定会坚守和好约定,绝对不会违约。滑台的军队将立即西去,请贵国不要多虑!”

北魏主拓跋嗣于是让叔孙建按兵不动,等晋军退去后,再收复滑台。外交辞令虽然漂亮,晋、魏两国仍剑拔弩张,各怀鬼胎,密切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檀道济这一路进军速度最快,先后攻克秦阳、荥阳二城,直抵成皋。

后秦征南将军陈留公姚洸驻军洛阳,急忙向关中求救。后秦主姚泓派武卫将军姚益男、越骑校尉阎生率一万多人马支援洛阳;又命并州牧姚懿屯兵陕津,遥作声援。

姚洸在援军到来之前,支撑不住了,大开城门,投降了晋军。

[var1]

檀道济俘获四千多秦兵,有人劝他将俘虏全部活埋,檀道济却说:

“讨伐暴君,招抚百姓,就在今天。为什么还要多杀人呢?”

随即释放了全部俘虏,秦人大喜,纷纷归附。外敌入侵,后秦土地接连沦陷,但皇位之争却丝毫没有停止,镇守陕津的皇子姚懿在陕津称帝,率兵攻打长安。姚泓派皇叔姚绍前往镇压。

姚懿之乱刚刚平息,镇守安定的姚恢又以“清君侧”为名,率兵直逼长安,

据说起兵原因是不愿意长期待在凶险的北疆。

姚绍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灵台阻击,虽然平定叛乱,却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更要命的是秦兵自相残杀,伤亡过半。国乱当头,皇族自残,这姚家的后秦还能保全吗?

[var1]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二月,刘裕从彭城出发,自引水军亲自参加北伐,临行前,命三子彭城公刘义隆留守彭城,兼掌徐、兖、青、冀四州军事。

刘裕的战略部署,前锋各军攻克洛阳后,等待后续大军会合,再向前进。王镇恶见檀道济先入洛阳,抢了头功,又发现后秦内乱,认为潼关必定空虚,攻克渑池后,不顾刘裕的叮嘱,率兵直扑潼关。檀道济、沈林子也不示弱,自陕北渡过黄河,杀向蒲阪。

[var1]

此时,后秦东平公姚绍已经升任鲁公,官居太宰,带领武卫将军姚鸾等人,率五万兵马东归,抢在王镇恶之前抵达潼关,据潼关天险筑起防线。并派副将姚驴驰援蒲阪。姚驴赶赴蒲阪后,凭借蒲阪坚固的城防工事,组织起有效防御。

沈林子见蒲阪城池坚固,且有重兵防守,不宜再攻,建议檀道济向王镇恶靠拢,集中兵力攻打潼关。檀道济依计而行,挥师渡河南下,前往潼关与王镇恶会师,对潼关发起进攻。姚绍开关迎战,难挡晋军的猛烈攻击,只得退守定城。

[var1]

秦兵屡战屡败,秦主姚泓不知所措,忙派人向北魏求援,并请身为北魏夫人的妹妹、西平公主代为恳求。

北魏主拓拔嗣正想发兵,恰在此时,刘裕的信使也来了。

原来,刘裕的水师进入清河后,将溯黄河西上,为了避免与魏军起摩擦,就假装客气,派使至魏国,表示要借道。

北魏主拓拔嗣左右两难,召集群臣商议。

[var1]

朝臣们都说:潼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刘裕用水师是攻不下潼关的,黄河以北一片坦途,晋军登岸向北进攻,那就容易多了。刘裕声言伐秦,其志难测,谁能保证他这不是假途伐虢之计?再说,我朝与后秦是姻亲关系,不可不救。应迅速出兵驻守黄河上游,阻止晋军西进。

群臣认为刘裕灭后秦是虚晃一枪,真正目的是北上攻打魏国,要求出兵与晋国开战。

拓拔嗣正准备下令发兵,就在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坚决反对,此人是博士祭酒崔浩。

崔浩是河北高门望族,时年三十七岁,恐怕谁也不会想到,不出十年,满朝鲜卑豪强都要听命于这个汉人。

[var1]

崔浩大声说:“不可!不可!刘裕图谋秦国的野心,不是一天两天。如今姚兴已死,他的儿子姚泓懦弱无能,国家发生内乱,刘裕大举入秦,志在必得。如果我们阻遏他的去路,刘裕定会记恨我朝,上岸北侵,我们反倒成了秦国的替死鬼。

今日之计,不如放开水道,听凭刘裕西上,然后发兵断其归路。刘裕如果获胜,必感谢我们借道,决不会与我们为敌。如果战败,我们也有救秦之名。这才是一举两得的上策,况且,南方与北方风俗不同,即使我们放弃恒山以南的领土,刘裕也不能以吴、越之兵与我争河北的地盘,刘裕军不足为患!”

[var1]

拓拔嗣十分犹豫,从内心来说,他是想帮助秦国的,不管刘裕有没有攻打魏国的意图,都不可掉以轻心。下诏命大将长孙嵩为大都督,率大将娥清、阿薄干驻扎在黄河北岸。只要有晋军的船由南岸漂流到北岸,不论什么原因,一律掠杀。如此一来,北魏军队的几千骑兵,一直沿着黄河跟着刘裕的大军向西行进。东晋士卒在黄河南岸,用长绳拉着战船前进,风疾浪大,有的牵绳突然折断,战船便漂到北岸。岸上的魏兵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晋军的船漂过来,人杀掉,物资照单全收。

刘裕彻底被激怒了,派兵上岸还击。北魏骑兵似乎早有预谋,只要晋军一上岸,他们拍骑就跑,晋军一旦回到船上,他们立即又回到岸边。

[var1]

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会束手无策,刘裕可不是一般人,否则他就不是刘裕。刘裕见魏军像牛皮糖一样,赶不走,甩不掉,便史无前例地摆出了军事史上一种奇特的战阵。

刘裕命亲军队长丁旿率七百名勇士及百乘战车,登上黄河北岸。在河岸边百余步的地方,构成一个新月形车阵,每辆战车内布置七名勇士。该阵以河岸为弦,两头抱河,形似月亮,故称“却月阵”。却月阵布置完成后,在阵中竖起一面白羽令旗。

魏军不知晋军演什么戏,远远地站在那里,不敢轻举妄动,呆呆地成了观众。

[var1]

晋将朱超石见却月阵中白旗挥动,迅速率二千士兵携带一百张连臂弓,飞奔上岸,迅速进入却月阵,每辆战车上增加二十名士兵,左右前后列大盾掩护,保护战车,组成一个奇怪的兵阵。

晋军列阵已毕,看得莫名其妙的魏军才开始发起进攻。魏军统帅孙嵩亲率三万骑兵助战,向晋军杀了过来。

晋军强弩齐发,试图挡住魏军,魏军不顾生死,前赴后继地向前冲,愈战愈勇,铁甲骑兵眼看就要逼近却月阵。

[var1]

朱超石命晋军取出早就准备好了的两件秘密武器:一件是数十斤重的大锤,一件是三四尺长的短槊,用大锤锤击进行发射,一根短槊,就能洞穿三四个人的胸膛。再坚固的铁甲,也经不起锤击长矛的威力,魏兵招架不住,四散奔逃,留下的尸体堆积如山。

晋军乘胜追杀,斩魏将阿薄干,并穷追猛打,斩杀数千。魏兵退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晋军才收兵。魏主拓跋嗣得知兵败,才后悔不听崔浩之言。但对刘裕是否可以击败后秦,仍持怀疑态度,问崔浩:“刘裕伐姚泓,能成功吗?”

[var1]

崔浩说:“肯定能。”

拓跋嗣问:“为什么?”

崔浩说:“当年,姚兴喜欢追求虚名而不做实事,他的儿子姚泓懦弱多病,兄弟之间争权夺利,不能团结一心。如今刘裕乘人之危,且兵精将勇,有什么理由不能取胜呢?”

拓跋嗣又问:“刘裕的才华与慕容垂相比如何?”

[var1]

崔浩说:“刘裕的才能在慕容垂之上,慕容垂借父兄资荫,复兴故有基业,国人投靠他就像夜间的昆虫飞向火光,稍加努力,便可建功立业。刘裕出身寒微,无寸土之地,白手起家,讨伐桓玄,兴复晋室,北擒慕容超,南灭卢循,所向披靡,少有敌手,没有过人之处,能做到吗?”

尽管拓跋嗣再也没有让魏军轻撄晋军兵锋,但他还是命长孙嵩、叔孙建各自挑选精兵备战,一旦刘裕再向西部深入,他们则从成皋渡黄河南下,进攻彭城、沛郡;如果刘裕推进很慢,则仍继续在岸上紧紧跟随。

[var1]

刘裕没有让拓跋嗣担心的事情发生,由于少了干扰,率军顺利抵达洛阳。王镇恶等驻扎在潼关,因为粮食将尽,准备撤兵。沈林子拔剑击案说:“

如今洛阳已经平定,关右也即将荡平,将军怎么能自挫锐气,致使前功尽弃?况且将军率领的前锋是全军耳目,前锋一退,后军必乱,那时就别想取胜了。”

王镇恶打消了撤退的念头,派人赶往后军,请求刘裕接济粮草。

刘裕对王镇恶等贸然轻进已经很不满,加之当时正在与魏军交战,无暇顾及,于是命来人回去告诉王镇恶,无粮可接济。

[var1]

王镇恶只得到弘农筹粮,发动百姓献粮。“关中良相唯王猛”,对于关中人来说,王猛就是神灵,他的子孙自然也不同凡响,于是纷纷献粮。筹到军粮后,部队才逐渐安定下来。

沈林子这一路又击败河北的秦军,派人向刘裕报捷说:“姚绍气盖关中,如今却一蹶不振,性命垂危,我军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取胜了。姚绍一死,关中就没有挑大梁的人了,到时取长安易如反掌。”

果然不到几天,姚绍见秦军节节败退,忧愤成疾,吐血而亡。临死前,把军事托付给东平公姚赞。

[var1]

姚赞轻率出兵偷袭沈林子,结果被沈林子打得落荒而逃。

刘裕兵入洛阳,与前锋兵团会师,大军直指关中最后一道要塞潼关。沈田子、傅弘之这一路攻入武关,进驻青泥。

秦主姚泓见潼关战事相持不下,调集关中后备军支援前线,又担心沈田子等人偷袭他的后方,就想先消灭沈田子这支部队,然后集中全国兵力对付刘裕。于是亲率数万步骑兵,杀向青泥。

沈田子这支部队,本来是为了迷惑敌人布置的疑兵,一共才一千多人,不想却成了姚泓攻击的目标。

[var1]

傅弘之见秦主姚泓亲率大军攻来,敌众我寡,主张暂避其锋。沈田子慨然道:“兵贵用奇,不在人数多少,如今众寡悬殊,一旦敌人安营扎寨,巩固阵势,我们想逃都逃不了。不如乘他们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出其不意,定能成功。”

晋军主动出击,果然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阵脚大乱,但秦军仰仗人多,立即又从四面八方、漫山遍野地围了过来。

乱军阵中,沈田子单手执剑,振臂高呼:

“诸君冒险远来,就为今日一战,生死一决,拜将封侯在此一举!杀吧!奋勇向前!”

晋军奋勇向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奋勇杀向敌阵。

[var1]

很难想象,以一千之兵敌数万之众,这个仗怎么打。

可事实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数万秦军被千余晋军冲得七零八落。秦主姚泓从来也没有遇到过这样不要命的打法,丢下万余具尸体,狼狈地逃回灞上。

刘裕到了潼关,正担心沈田子兵少,急忙命沈林子带数千精兵,翻越秦岭增援青泥方面的晋军。沈林子的援兵到了青泥,秦主姚泓已经败退。二沈合兵一处,一同追敌。关中郡县多望风迎降。

姚泓退驻逍遥园,命姚丕屯驻渭桥、胡翼度屯驻石积、姚赞屯驻灞东,构成守卫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

[var1]

南方战局进展顺利,潼关却久攻不下。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战局决不能这样拖下去。王镇恶向刘裕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避开潼关,从黄河水路进军渭水,突袭长安。这是一着险棋,没有步兵支持,水师深入敌境,只有背水一战,万一失利,将会是全军覆没。

胜利往往眷顾那些胆大心狠、出奇制胜的将领。王镇恶是名将,刘裕更是名将中的名将,北伐因为这两位名将的完美组合,变得更加灿烂辉煌,一个伟大的作战计划,就这样敲定了。

王镇恶率水师逆渭水而上,所乘坐的战舰都是蒙冲小舰,水手都在舰内,只见船行,不见人影。

[var1]

秦人但见船行如飞,却不见划船的水手,非常吃惊,以为晋军有天神相助。船抵达渭桥,饱餐一顿。王镇恶站在船头,命将士带上武器上岸,后退 者斩!

江南的将士刚刚踏上长安的土地,载他们来此的战舰却随着渭水漂流而走,顷刻之间便不见踪影。

王镇恶冲着将士们说:“我们的亲人和家园在江南,前面是长安北门,离家万里,我们的战船、衣服和粮食,都已随船漂走。向前进,获胜,功成名就;落败,埋骨他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兄弟们,前进吧!”

[var1]

王镇恶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晋军士气高涨,奋勇向前,大败秦军。秦主姚泓率兵来援,正遇败退的姚丕军,自己人自相践踏,数万兵马不战而溃。姚泓单枪匹马逃回皇宫。

王镇恶率军从平朔门杀进城去。

潼关前线的秦军听说长安失守,急忙回援,军心大乱,跑的跑,散的散,投降的投降。姚泓见大势已去,携妻子儿女、文武百官,前往王镇恶军前请降,王镇恶将他们囚禁起来,等候刘裕的处置。

[var1]

几天后,刘裕大军来到长安,王镇恶到灞上迎接。刘裕当面慰劳说:“成我霸业者,你当立首功!

王镇恶拜谢说:“全仗你的威灵和众将士齐心协力,我王镇恶何功之有啊!”

刘裕笑着说:“你这样谦虚,是要学汉朝的冯异吗?”随即与王镇恶一起 入城。

刘裕进城之后,派人搜捕司马休之、鲁宗之、韩延之等人。搜捕了几天,始终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只好作罢。

[var1]

原来,鲁宗之已死,司马休之见形势不妙,率子司马文思、鲁轨等人逃往北魏,做了北魏的臣子。

姚泓带着宗室一百多人来降。

刘裕对待敌人的手段极为残忍,将姚氏皇族斩尽杀绝,一个不留,姚泓押送建康,斩于闹市。羌族姚氏在刘裕的屠刀之下,几乎灭绝。

后秦共历三世,三十二年。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