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人性解放,以“人”为中心的人物图像器物大放异彩,独树一帜。 东周人物图像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东周时期的艺术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var1] 一、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东周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人性解放,以“人”为中心的人物图像器物大放异彩,独树一帜。
东周人物图像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东周时期的艺术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var1]
一、人物图像器物出土情况
20世纪以来,田野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东周时期绘有人物图像的漆器、帛画、青铜器。有明确出土地点漆器有16件,绝大多数出土于楚墓。帛画缯书3件,均为楚墓遗物。青铜器67件,主要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区和吴越地区,南方的楚地零星发现。
1、漆器
目前,东周时期绘有人物图像的漆器共计16件。这一时期,除了山东临淄发现一例春秋晚期人物图像漆盘残片外,其余绘有人物的画像的漆器只在战国楚墓中发现。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漆内棺和五弦琴人物图像为独立神怪,其他漆器图像均为叙事性图像。
春秋末期这一时期的人物图像叙事画仅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墓的一件圆形漆器残片中发现。战国早期人物故事漆画均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墓主身份相当于诸侯王,绘有人物图像漆器一共5件。
战国中期出土的人物漆画一共10件。集中在河南、湖北和湖南。绘画内容多是反映贵族社会生活的叙事画,个别带有巫术宗教色彩。
2、帛画
考古发掘的帛画仅在长沙子弹库一号楚墓和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有发现两幅人物画像和一幅缯书,均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巫术宗教色彩。
3、青铜器
东周时期,青铜器初步摆脱了商周时期严谨的规律化的对称图案,时尚洒脱,构图自由,线条流畅。
[var1]
出土地域集中于北方中原地区和江南吴越地区,南方楚地少量出土。这些出土器物的墓葬规模大小不一,上到封君,下至士大夫,反映了人物画像铜器开始获得不同地区不同贵族阶层的认可。
图像所描绘的内容大多是贵族社会的各式活动,少部分有独立神怪形象,展现出全新的“人” 的主题,反映了东周时期“民本”的思想潮流。
春秋末期共有9件,绘画技法分为刻纹和铸造镶嵌两种,刻纹7件,镶嵌2件。刻纹内容常以“礼乐”为主题,表现贵族宴饮和弋射等活动。而镶嵌内容仅见“狩猎”题材。
刻纹的题材内容与春秋末期大致相同,并出现了一种固定的弋射-采桑-宴乐-狩猎组合方式,水陆攻战图像、采桑和战车狩猎图像开始大量出现。
镶嵌的内容除了继续以春秋时期的狩猎纹为主流,还增加了贵族的“礼乐”生活和战争等内容,以陕西凤翔高王寺窖藏铜壶为典型。此时人物画像铜器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战国中晚期,是人物画像铜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共发现28件。刻画主题除了继续保留“礼乐”内容外,还额外增加了大量神怪成分。
[var1]
二、人物形象的类型学分析
东周器物上的人物图像主要为社会生活和巫术宗教两大类别。社会生活类图像生动的描绘了以贵族为中心,不同阶层的参与的礼仪活动。巫术宗教类图像再现了巫师作法的场景与东周人的鬼神信仰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人物形象分为写实人物和神人两大类别。写实人物根据身份等级的差异可分为贵族和仆从两大类,神人按照性质的不同可细分为拟神化的巫师和传说神怪。
1、写实人物
东周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总体继承和延续了西周时的礼仪制度,不同阶层之间仍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要反映在人物的衣冠服饰和行为动作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写实人物细分为贵族和仆从两小类。
东周人物图像大多数是描绘贵族的生活场景,他们往往身着华丽的衣冠,参与各种礼仪活动。图像中车马出行、采桑、弋射、烹饪、乐舞活动的人物造型往往是贵族形象。
2、神人
东周神人形象多集中于曾侯乙墓和信阳楚墓的漆器、长沙子弹库一号墓的缯书和江苏淮阴高庄墓的青铜器上。部分地区铜壶上零星发现。神人形象根据性质可分为拟神化的巫师和传说神怪两小类。
东周巫师的形象一部分为写实性的人物,如河南伯阳长台关一号墓漆瑟上手持法杖,褒衣博袖,头戴高冠的巫师。
[var1]
另一部分为抽象化,怪异化的人物,躯体大部分保留人形特征,少部分部分兽化,形态怪异,穿着服饰,有的还戴着面具,这一类巫师形象即为拟神化的巫师。
传说神怪多在图像场景中独立出现,可与《山海经》与《楚辞》中描述的神人形象对应。主要集中于曾侯乙墓的内棺和漆瑟上,青铜壶上零星发现。此类形象往往不穿服饰。
3、人物形象的分期与特征
早期阶段相当于春秋末期。这一阶段是人物形象发展的初始阶段,仅发现10件人物图像器物。人物形象的数量和类型皆有限,人物形象以写实人物为主。
贵族的身服有上衣下裳、深衣或时尚三种,各区域族属间差异明显。冠帽主要为双叉平巾冠和三叉冠,另有少量披发和绾双髻者。仆役多为身着襦衣头戴皮弁的狩猎者和时尚无冠或三叉冠的侍奉者。
中期相当于战国早期。这一阶段是人物形象发展的繁盛阶段。发现的人物图像器物有35件。人物形象的数量增多,特别是神人数量显著增加,人物类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这一阶段贵族冠帽依然以双叉平巾冠为主,并增加了扁圆状矮冠这一类型,仆役仍然主要为身着襦衣的狩猎者和时尚的侍奉者。
神人形象开始出现头戴平顶倒三角高冠和鸟首羽冠的拟神化巫师形象,人首双兽身的神怪开始规模化出现。
[var1]
曾侯乙墓漆内棺上出现大量造型独特的神怪形象,包括人首蛇身、兽首人身和人形神怪。这可能与楚地的巫术信仰密切相关。
晚期相当于战国中晚期。这一阶段是人物形象发展的顶峰阶段。发现的人物图像器物41件。总的看来,此阶段的人物形象在上一期的基础上发展并延用,类型急剧增加。
贵族形象的身服仍然为统一的深衣,但冠饰显著增多,新出现高冠、鹊尾冠、垂尾矮冠和束发小冠,不同族群在大一统的趋势下又极力彰显着各民族的特性,衣冠服饰上“多元一体”的趋势明显。
仆役主要为身着襦衣的狩猎者和手执兵刃的士兵,时尚无冠的侍奉者数量减少,新增了身着较短的宽袖深衣,头戴巾幘的辟车伍佰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贵族还是仆役,三叉冠的形象均消失不见。
[var1]
拟神化巫师中,平顶倒三角高冠形象依然延续,羽冠巫师形象在上一期的基础上类型和数量均有所增长。
传说神怪集中于人首兽身,人首双兽身的神怪仍然是主流,羽人形象开始程式化的的出现在青铜画像中。
4、人物形象的分区与特征
中原地区主要包括北方的山西、山东、陕西、河北、河南北部地区。人物图像器物共45件,从春秋末期延续到战国中晚期。人物形象虽数量繁多,但类型较为单一,以写实人物为主,神人形象稀少。
楚地在早期和中期包括湖北、湖南和河南南部地区,晚期吞并吴越,江苏囊括进版图。人物图像器物共36件,从春秋末期延续到战国中晚期。人物形象数量多,且类型多样,特别是神人形象独树一帜,其类型和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吴越地区在早期和中期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晚期被楚灭国。人物图像器物共5件,集中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早期。人物形象数量和类型较少,但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人物形象以写实人物为主,神怪形象仅见一例。
[var1]
三、人物图像的主题
1、人物图像的主题与寓意
根据人物从事的活动不同,我们可将图像主题分为两大类:社会生活和巫术神话。
其中社会生活包括弋射与习射、狩猎、宴乐、车马出行、农事活动和水陆攻战。这些主题涵盖东周人物图像所有方面,生动展示了贵族生活、礼仪和精神世界。
东周人物图像主题涵盖了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当时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的再现。弋射习射、狩猎、宴乐、车马出行、农事活动、水陆攻战等社会生活类图像主要展现的是礼崩乐坏大背景下贵族趋于世俗化的礼仪活动、军事活动和娱乐活动。
神话传说类图像展现的是人们祈福升天的丧葬观,驱灾辟邪、沟通神灵的宗教仪式及信仰。
2、图像主题的分期与特征
早期阶段相当于春秋末期。这段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前期,社会意识形态内仍保留有大量的奴隶制残余。图像主题以捕猎为目的的狩猎活动、弋射和宴饮礼仪活动为主。
中期阶段相当于战国早期。这一时期人物图像器物随着各区交流开始广泛传播,反映贵族礼仪生活的弋射与习射、狩猎、采桑、宴乐等内容开始大量出现,不同礼仪活动通常在一副画中配套组合,场面宏大。晚期阶段相当于战国中晚期。
这一时期人物图像器物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反映贵族礼仪、娱乐生活的宴乐和狩猎题材依然占据主流。
[var1]
四、人物图像的族属表达和文化交流
不同地域器物上的人物形象有较大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图像主题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此外,一些人物形象和主题只在某一地区的器物上出现,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地域性。生动反映了一个区域独特的民俗文化面貌,也是本地族群标榜自己身份,以区别他者的象征。
东周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虽然使得各个族群在人物图像上极力彰显自己的族属特征,但是政治的更迭和人口的流动也不可避免地推动了各区域各族群之间的工艺、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反映在人物图像上人物造型和图像主题的趋同性和一致性。
以百越、华夏、荆蛮为首的族群文化互相渗透,随着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不同族群文化表现在人物图像上。“ 涵化”功能的强弱也各不相同。费孝通先生曾创立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我们自古以来各族群的变迁规律。
[var1]
总结
而东周人物图像作为当时族群表证的一个重要手段,图像间的差异与共性正是这一理论重要的实物佐证。各区域和族群人物图像各具特点又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人物画像器物是东周时期中极具时代特色的物质文化。它们可以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东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免责声明:小哥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小哥。小哥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