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孙子兵法》,历史爱好者们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论兵法的书籍,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此书作者孙武也因此流芳历史,享誉世界。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后亦称《齐孙子》,证明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提到《孙子兵法》,历史爱好者们并不陌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论兵法的书籍,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此书作者孙武也因此流芳历史,享誉世界。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后亦称《齐孙子》,证明了该书的历史地位。
[var1]
据可考历史,如今人们尚不知孙膑本名,亦不知其生卒年,最早关于他的记载为山东孙氏族谱,称其为孙伯灵。
那么后人为何称其为“孙膑”,他又是如何写出名扬古今的军事专著的呢?一切要从孙膑拜师学艺开始说起,而这其中还牵扯到另一个历史人物,那便是庞涓。
相传战国时卫国有一奇人,博闻广识,长于纵横捭阖之术,因隐居于鬼谷,人称“鬼谷子”,前往投师学艺者颇多。
据《战国策》记载,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孙庞演义》一说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
[var1]
孙膑颇具天资,又勤于思考,悟性过人,对师父传授之识常能一隅三反;加之出身孙子门下,孙膑可将师父口传之道与史书兵家案例融会贯通,学业精进的速度令其师赞叹。故而鬼谷子常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师从同门学习兵法,庞涓虽资质不差,学习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总是浅尝辄止,并觉得道阵之法不过尔尔,自己早可以出师。于是饱食终日,得过且过。鬼谷子见状渐渐失望,将主要精力都用于指导孙膑。
谁知庞涓不仅自己不学无术,还鼠腹鸡肠,嫉才妒能。因见师父常夸赞孙膑却对自己言辞平淡,表面上附和钦慕于孙膑,内心却妒火中烧,常怀陷害之心。
[var1]
不久庞涓便离开了鬼谷,虽然他学疏才浅,但因师从高人,加上他擅长自吹自擂、伐功矜能,后得魏王赏识,被封为将军。而孙膑则是留在齐国。
即便已为将军,庞涓深知孙膑之才能,且嫉妒之心从未弱减分毫。当时齐国较之魏国更强,庞涓怕孙膑为齐王重用而对付自己,到那时招架不来,便处心积虑地想要除掉他。
费尽心机终于想出一个“妙计”,庞涓假借魏王之名邀孙膑到魏国做客。不想待孙膑如约而至之时,庞涓以孙膑迟到之名,称其怠慢魏王,私自利用将军之位将孙膑处以膑刑,使其无法再站立行走。
[var1]
所谓膑刑,即削去人的膝盖骨的刑罚,为古时酷刑之一。
此次受刑之后孙伯灵改名为孙膑,以铭记这屈膝奇辱。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年的师兄弟之情就这样被庞涓一手毁掉,只为了他那妒忌猜疑之心。
受刑后孙膑被庞涓囚禁在府中,他一边疗伤,一边寻找机会想要逃回齐国。孙膑知道庞涓的习性,便想到装疯来麻痹他的戒心。
起初下人来报时,庞涓自是不信,但每日看管孙膑的人都来详细地禀报孙膑发疯的细节模样,庞涓于是亲自来到囚室,想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var1]
孙膑披头散发,囚首丧面的样子令庞涓嫌弃不已,眼看孙膑满嘴不知所云、疯言疯语,还时不时地莫名大笑,庞涓仍然心有疑忌。
他上前试探道:“师弟,兵法呢?师父传给你的独门兵法,告诉师兄,你放在哪啦?”听到“师父”二字,蓬头垢面的孙膑忽地扑向庞涓,抱住他不撒手:“师父!师父你来了,你是来带我回去的吗?”
孙膑身上的血和土沾了庞涓一身,这可把庞涓惹怒了,他心里还是觉得孙膑根本没有疯,他一定是故意的:“晦气!来人啊,将此人给我关进猪圈,严加看管,猪跑了,他也不能跑!”
孙膑随后被拖至猪圈,猪圈里杂物荟萃,他膝盖的伤也日益恶化。不过时至此刻,他也不想再纠结于此了,想办法逃出去方为重要。他知道庞涓把他关在这里也是在试探他,于是演了一场“重头戏”。
这天看守的兵将给孙膑带来了饭菜,孙膑将那碗里的汤食倒进猪圈里的槽子,便开始用手刨着吃。手下的人看到此般情景,心想将军听了一定很高兴,于是便急忙去禀报。
庞涓听了此事,心中的猜忌卸下大半,然后命人将孙膑直接丢到大街上,只留下两个小卒看着。第二日齐国来使得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孙膑默默闻信,心里已有打算。
[var1]
接待齐国来使的贵宾宴上,庞涓命人将孙膑带上来,令其跪在殿上,在座的宾客可将其作为靶子,玩室内涉猎游戏作乐。
齐国使者见庞涓如此恨此人,心想二人一定有什么渊源,倘若可助此人逃生,或可得到些魏国消息。于是直言:“庞将军,这毕竟是条人命,我们大家正食佳肴饮美酒,还是算了,算了!”
庞涓听后也怕这位来使看出什么破绽,便命人又将孙膑拖走。
史书上没有记载孙膑后来是如何找到齐国使者诉说自己的遭遇的。但是经过几次试探的庞涓早已放下戒心,我想这正是孙膑的“可乘之机”。
[var1]
经过孙膑与齐国使者密谋,使者成功带孙膑逃出魏国,回到齐国。一切都是那么天衣无缝,等到庞涓得知时,只空余愤怒。孙膑抓住庞涓的弱点,利用其自以为是的性格缺陷成功回到了故乡。
随后孙膑被推荐给齐国大将田忌,在田忌赛马中献计,并被齐王发现,赢得赏识。原来孙膑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的核心人物。之后齐王将孙膑收入麾下。
后来在“桂陵之战”中孙膑用“围魏救赵”的计谋重击敌军,魏国在战役中惨败,而作为主帅的庞涓更是恼羞成怒。而让庞涓更加耻辱的是,在后来的“马陵之战”中,孙膑用同样的计策灭了他数十万大军。
[var1]
同样的计策,只是因为孙膑抓住了庞涓致命的性格缺陷,而大败其军,可谓“杀人诛心”。不愿受辱的庞涓,最终只得拔剑自刎。
大仇得报的孙膑,眼睁睁看着同门师兄死在自己麾下,不禁想到少时一起学艺时的情景。曾经他们也怀揣着梦想许下诺言“苟富贵,勿相忘。”结果还是成了死对头。人啊,终究难逃权利的诱惑啊!
回到齐国的孙膑,经过深思熟虑,也为了不忘师傅教诲,最终选择隐居山林,不愿再卷入世事纷争之中。
[var1]
孙膑隐居后开始了他的著书之程,也曾收过些徒弟。《孙膑兵法》正是由孙膑编写,其弟子完善的。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孙膑断了双脚终生无法为人重用,但他却以坚强的意志得报大仇并留下著作。
如今我们不必悬梁刺股来提醒自己奋斗,但也不能惶惶终日,荒废时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其像庞涓一样妒忌别人,不如花时间经营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