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画像 如果给中国最有名的谋士排个榜,张良不一定在榜首,但要给中国最成功的谋士排个榜,小编认为张良一定名列前茅。毕竟自周朝以来有切实记录的三千年,能功成名就的军师屈指可数,能在功成名就后获得善终的军师更是寥寥无几,你看诸葛亮和刘伯温在智力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他是春秋战国真正的战神,白起得对他甘拜下风,孙武应称其为老师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宋义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曾国藩读《孟子》感悟:人要出头就靠一个字,孟子:你没读明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刺杀董卓?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如果秦国相国按照功劳大小排名,李斯只能排第四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此人号称第二诸葛,一生致力北伐,最后却惨死魏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张良画像
如果给中国最有名的谋士排个榜,张良不一定在榜首,但要给中国最成功的谋士排个榜,小编认为张良一定名列前茅。毕竟自周朝以来有切实记录的三千年,能功成名就的军师屈指可数,能在功成名就后获得善终的军师更是寥寥无几,你看诸葛亮和刘伯温在智力上也是和张良一样都非同寻凡,可惜命就没有他那么好了。
说起张良的智慧,很多人会想起鸿门宴上他帮助刘邦从项羽手上溜之大吉的机智策略,还有人可能会想起他明哲保身,让商山四皓帮助吕后以确保自己安全度过余生的深谋远虑。其实,张良的这些计谋,不能不说是机智,可是这些也仅仅是针对一些具体事情的具体策略,是一种微观的方法,只能说明张良个是聪明人。
聪明人不一定是明白人,但是中国古代聪明者常有,而聪明又明白者不常有。比如说魏国的杨修,绝对是聪明人,把一盒酥说得透透彻彻,可是结局又如何呢?张良之所以是个大军师,一定不只是有着过人的计谋,而是有着更大的智慧。
[var1]
张良剧照
要探寻这种智慧,就必须先提到留侯张良的身世。《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家“
五世为韩相”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太史公还有一处细节描写,说张良博浪沙刺秦皇是想要“
为韩报仇
”。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张良最初反秦的动机,并不是要辅佐刘邦,而仅仅是“为韩报仇”。
说起来在秦末为某国报仇的现象并不罕见。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的,六国后人不甘心失败,但慑于秦始皇本人的威严,所以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一直苟且。到公元前210年,秦皇一死,陈胜一反,本就蠢蠢欲动的六国后人自然纷纷造反,直接除掉县官,宣布复国。
张良的青年时代,几乎就是为此而奔走。即使是在张良遇到刘邦之后,他一开始其实也并不想全心全意地辅佐他。相反,张良在见到当时盟主级别的项梁之后,要求的是恢复韩王成的王位。从该举动我们完全可以判定,张良早期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贯彻他“为韩报仇”的理想。
如果张良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去贯彻自己的理想,结局会如何?他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项羽。我们看项羽的所作所为,会发现他对旧制度有着无限的眷恋。他的目标是复兴楚国,甚至是恢复原先周朝那种分封割据的社会制度。所以项羽在攻下咸阳之后,既没有当皇上,也没有当共主,而是一下子分封了十九个王!
项羽想的是:只要我把这些人封为王,大家回到原先的制度中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世界就太平了。可是各位,这有可能吗?如果这样还会有六国争霸吗?还会有亲王扫六合吗?明白人都知道接下来只能顺应局势继续发展郡县制。项羽封十九个王之后,果然天下大乱,他仗着自己是万人敌,东征西讨,结果就把一切给玩脱了。
[var1]
刘邦剧照
而小编说张良是明白人,原因就在这里了:在张良随刘邦征战的过程中,他明白了将天下恢复如六国这一理想的
荒谬性
,从那之后他便全心全意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延续秦制。标志性的事就是“
张良八难
”。当时,刘邦正在和项羽死磕,正愁计策,郦食其过来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大王,您把六国给恢复了吧,这样六国人合起来打项羽,这仗就一定能赢。刘邦表示同意,张良也得知此事,他拿着八根筷子,给刘邦有条有理地说明了八个原因:
“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昔汤、武封桀、纣之后者,度能制其死生之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其不可一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也。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也。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载干戈,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也。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也。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也。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立六国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七也。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也。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
大体意思就是:目前刘邦还没有实力消灭项羽 ,如果分封六国后裔为王,手下部将就会各归旧主造成人才流失,自身实力大减,能不能消灭项羽先不说,让六国臣服于自己都难办,一旦六国臣服于实力更强大的项羽,无异于给敌人递刀子。刘邦听完吓得把嘴中的食物都吐了出来,直接就骂街:“竖儒(
郦食其
),几败而公事”,急急忙忙销毁了准备授给六国后代的印信。
[var1]
项羽剧照
“
张良八难
”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因为它代表着张良已经明白“为韩报仇”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恢复六国也完完全全是一场梦幻。著名历史学家杨树达说:
“良之起本为韩报仇,故尝说项梁立韩城为韩王。而此时则力阻高祖立六国者,知六国已无可为也。此良之所以为智也”。
我们说张良是大智之人,其原因也在于此。所谓大智慧,不是随机应变,而是审时度势。
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历史当中,但有的人,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仅仅只是在历史中随波逐流,这一部分群体构成了人类的主流。有的人身处历史当中,却完全想要逆流而行,但事实证明,像项羽、袁世凯这样开历史倒车的人最终都将遭遇失败。而实际上,只有那些认识到历史,并抓住历史,引领历史的时代弄潮儿,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所以说,张良最大的智慧不是鸿门宴,也不是商山四皓,而是他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认知。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历史内容,您觉得小编的分析是否正确?欢迎来下方讨论。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