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往事2|三次意外定废立,东周第一王都遭遇了哪些坎坷?

春秋往事2|三次意外定废立,东周第一王都遭遇了哪些坎坷?

()
中文名:
春秋往事2|三次意外定废立,东周第一王都遭遇了哪些坎坷?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两军相遇,分外眼红,不由分说便厮杀起来。须发皆白的卫武公亲自上阵,大振诸侯联军气势。秦襄公率领的彪悍秦军因长期与犬戎交战,熟悉敌情,故而重创犬戎,立功甚多。 [var1] 接下来,按《史记》的说法,犬戎受到救周诸侯联军的围攻后,把镐京洗劫一

秦朝名人推荐

两军相遇,分外眼红,不由分说便厮杀起来。须发皆白的卫武公亲自上阵,大振诸侯联军气势。秦襄公率领的彪悍秦军因长期与犬戎交战,熟悉敌情,故而重创犬戎,立功甚多。

[var1]

接下来,按《史记》的说法,犬戎受到救周诸侯联军的围攻后,把镐京洗劫一空而退。众诸侯会合申侯,一起立宜臼为天子,称周平王,并于次年(公元前771年)东迁洛邑,正式开启东周时代。

但是,这段史料明显不对劲,想必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赶来救援的秦、晋、郑、卫等国救周,救的可是周幽王;而申侯、缯侯、宜臼等,可是引入犬戎的“引狼入室者”,还是弑杀周幽王的参与者。

两方阵营针锋相对,救周诸侯又怎会如此神速地跟申侯、缯侯和解,共立宜臼为天子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显然是有人刻意隐瞒历史真相,不想让后人了解实情。若非后世出土了《竹书纪年》及“清华简”《系年》,他们几乎可以说是成功了。毕竟有司马迁老先生的《史记》加持。

[var1]

现在才非常理解孟老夫子的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根据《竹书纪年》及“清华简”《系年》的记载,周幽王和新太子伯服被杀之后,西虢国君主虢公翰立了周幽王的弟弟王子余臣继任周王,称周携王。这样一来,就与申国、缯国、许国所立的天王,形成了“二王并立”局面。

除了利益相关方外,众诸侯都对“二王并立”的局面都作壁上观。一来是因为这两个王的继位合法性都不足:一个是兄终弟及、不合周礼;一个是合谋弑君、为人不齿。二来,没了周天子的辖制,诸侯也乐得逍遥自在。

因此,如无意外,宜臼这辈子顶多也就是一个割据一方的王了,而且有没有实权还不一定。

但是,毫无意外的是,意外来了。

周平王这一生,真的是处处有意外,人生大起大落、几经沉浮。现在我们就先从头说起,抽丝剥茧、层层剥离,看看宜臼这位悲剧太子是如何被一次次意外,推向历史潮头的。

第一次意外——太子之位被废

在周礼齐备、登记森严的西周王朝,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士人百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名分地位就几乎已经注定。嫡长子继承制,是整个西周社会公认的铁律。

所以,对于年少的宜臼来说,只要能健康长大,在周幽王龙驭宾天之后,他就是西周王朝名正言顺的继承者,是大小诸侯名义上公认的王。

然而,意外出现了。父亲周幽王和褒姒生下伯服之后,便不管不顾地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自己母亲的王后之位也被废除。灭顶之灾,随时都会到来。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周幽王这样做,一定有原因。

上文我们猜测过,说周幽王这样做自傲自大、有恃无恐,这是在心理状态上的猜测,也就是说他不怕得罪申国,不怕与之交战,甚至还有可能是故意找茬,目的就是想要与申国开战。

[var1]

为什么呢?千年之后唐高宗时的一段故事,或许能让我们一窥其中缘由。

与周幽王一样,唐高宗也曾废掉原配王皇后的后位,及其养子李忠的太子之位,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之子李弘为太子。这其中固然有唐高宗喜爱武则天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借机打破他的舅舅、权臣长孙无忌对朝政的把控。

以改立皇后、太子为契机,摸清朝臣的立场,看看有哪些大臣是站在舅舅一边的、哪些大臣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以便在立后过程中,清除反对势力,实现真正的亲政。

历史往往有相似之处。早在周幽王的父亲宣王在位时,申国就与王室发生过冲突,并大败王师。到了幽王时期,申侯以国丈之尊外御犬戎,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这样的局面,想来是周幽王不愿看到,并想极力打破的。

只是,周幽王高估了自身的实力,低估了申后和太子宜臼背后的势力。

第二次意外——背负弑君之名

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宜臼是个“狠人”,相反,他本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非常若,被大家看重的,只是他的那层身份。

即便是大家对这段历史都很熟悉,但依旧并不清楚太子宜臼,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一定的机智这是肯定的,否则也不会在被废之后奔逃申国。从这点看,他不愿坐以待毙,懂得自保,不像晋献公的太子那样愚忠愚孝。

但逃到申国后,他的个人意愿就左右不了局势了。也许一开始他只是想保命,或者想得再远点,就是等幽王去世后,在外公的支持下,回镐京夺回王位。

只可惜,周幽王带给申侯的屈辱实在太大,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一怒之下,申侯便联合缯国、许国立宜臼为王。

一个废太子,就这样被猛烈地推向历史前台,他已经没有任何许选择,苟安一方也不可能了,除非打败他的父亲,争一个政治身份,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过,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就不是他这个既无兵又无权的人能控制的了,尤其是自己的外公还引入了犬戎。作为周朝的宿敌,千百年的仇家,他们又怎么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重创周朝的机会。

[var1]

申侯和缯侯有没有想过弑君已经不重要了。即便动手的是犬戎,在天下人眼里,他们也是参与者。作为整件事的始作俑者,周幽王虽然有错在先,但引狼入室、弑杀天子是无论如何都洗刷不了大罪。

所以,即便是幽王和新太子伯服都死了,天下诸侯依然不承认宜臼的天子身份。虢公翰才能在乱局之中另立新君,并且一立就是十二年。

那宜臼是如何咸鱼翻身,成为大周王朝“正统君王”的呢?这就是他人生的第三个意外了。

第三次意外——晋文侯的提携

如果非要给宜臼找个生命中的贵人的话,非晋文侯莫属。

当年的“父子之战”中,宜臼虽然和晋文侯分属两个不同阵营,但他们本身并无利害冲突。如今十二年过去了,关系该缓和的也缓和了,晋文侯一方面对宜臼的遭遇感同身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下篇专门讲述);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慢慢看清了宜臼这个天子身份的价值。

是以在公元前760年,他突然率军袭击了今天河南三门峡的西虢国携地,杀死了西虢公一手扶持的周携王,除去了周平王的竞争对手。

按说,没了竞争对手的周平王这下可以顺利入继大统了,但没想到的是,天下诸侯还记得他弑杀君父的事情,所以周平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这点在“清华简”《系年》中有明确记载,说周朝当时“无王”九年。显然,人们根本不把周平王当领导。

一看周平王名声不好,晋文侯也不好冒天下之大不韪,硬推宜臼为天下共主。直到十年之后,看时机成熟了,才把周平王从少鄂这个地方接到宗周,坐进了镐京的旧王宫内。

镐京毕竟是周朝的正式都城,晋文侯让周平王入住镐京,就是要为他镀一层“正统”光环。不过,当时的镐京早已破败不堪,是以镀了三年“金”后,在公元前747年,晋文侯联合秦襄公、郑武公又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

东周时代,正式开启。

[var1]

最后的话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敌对阵营的秦襄公、郑武公都加入了护送周平王的队伍,天下诸侯也就再无话说,周平王的天子之位算是尘埃落定。

到这儿我们也就清楚了,“二王并立”和“无王”九年的历史为什么要被刻意隐瞒了。

但就周平王的遭遇来说,这点事情又似乎不值一提。

公元前720年,内外交困中的周平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这一生有太多的意外,有太多的无奈。虽然身处西周崩溃、东周开启的历史关键期,但他从头到尾都不是主角,历史甚至都没有给他一个清晰的面庞。

他像是一片羽毛,被时代裹挟着,被吹到哪儿就在哪儿落下。

他走了,留给后世的是一个“王室日益衰、诸侯日益强”尴尬局面,而等待天下诸侯的,将是一个“弑君三十六,亡国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的血腥春秋。

关于平王继位,您有什么想法?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